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我住的很舒服但是你可能不太舒服啊 ...

  •   林薇的安置问题确实是个难题。

      留宿宫中显然不合礼制,她的身份,不能再让她充作宫人行扫洒之责,哲宗目前对她更多是审视与利用,暂时也并无纳入后宫的念头。

      继续留在皇城司更不合适,既折辱了她“太祖太宗使者”的身份,也不利于保密。

      几位重臣略作商议,便决定暂且让她以“投奔亲族”的名义,寄居在某位大臣府中。

      人选几乎是明摆着的——范纯仁范公。无论是他持重的性格、旧党领袖的地位,还是林薇对他明显的好感与信任,都是最佳选择。

      林薇心里其实小小地呐喊了一下:苏家!我想去苏家啊!虽然坡仙不在,但那可是苏辙大大!棠棣交辉的弟弟家,肯定有很多哥哥的手稿真迹吧!

      但理智很快压倒了追星的冲动。苏辙如今在朝中地位微妙,远不如范公稳妥。自己就是个行走的炸药包,万一再说出什么惊世骇俗的话,还是别去连累偶像的弟弟了。

      于是,林薇便跟着范纯仁回了府。

      范府气象端凝,并非极尽奢华,却处处透着世代簪缨的底蕴与规矩。

      范纯仁直接将林薇引至内堂,请来了范夫人,介绍说:“夫人,此乃我一位故友之后,姓林名薇。家中遭了变故,亲族零落,身子也亏空得厉害。此番进京,蒙官家垂问,暂且寄居我家。烦请夫人悉心照料,衣食住行,皆比照家中孙女,万不可怠慢。”

      他想了想,又神色郑重地补充:“此女身世虽孤,然干系甚重,官家亦时常问起。日后或还需常召她入宫奏对。府中一应人等,需谨言慎行,待她务必恭敬。另,着她若要出门,不必拘着,但须派得力稳当之人随身护卫,不可出丝毫差池。”

      范夫人是极有涵养的大家主母,见丈夫如此郑重交代,心知这“故友之后”绝非寻常,面上却不露分毫,只温和应下:“相公放心,妾身省得。”

      当下便吩咐下去,收拾出临近主院的一处精致小院给林薇居住,拨了伶俐的丫鬟仆妇伺候。

      小院清雅安静,陈设用具一应俱全,甚至颇为精致。每日饮食虽不追求山珍海味,却也极尽心思,滋补汤羹不断,显然是得了范夫人悉心吩咐,要给她调理那亏损的身子。

      送来的衣裙料子柔软,颜色素雅却不失身份。一应待遇果真与府中嫡出小姐无异。

      很快,一位约莫十四五岁的女娘,受祖母之命,常来寻林薇说话作伴。

      颖娘正值豆蔻,活泼灵动,又带着世家女的教养,对这位突然出现的、据说“身世可怜”却又能被祖父如此重视的“林姐姐”充满了好奇。

      林薇的灵魂虽是三十四五岁的现代打工人,但困在这具十五六岁的躯壳里,有时心性也不免受些影响,且颖娘聪慧可爱,两人倒也投缘。

      她给颖娘讲些海外奇谈,咳咳,消毒版本的,颖娘则给她说些汴京闺阁中的趣事和时新的花样子。

      这日,林薇到颖娘房中寻她,只见她抱着一本账册和一把算筹摆弄着,小脸皱成一团。

      看到林薇过来,她边起来行礼边,抱怨道:“林姐姐,母亲近日总让我学看这些铺子里的账目,看得头都大了。这算筹摆来弄去,繁琐得很。”

      林薇一看,有些疑惑,这时候没有算盘么?似乎在《清明上河图》里见过算盘的呀?
      颖娘不清楚,便找来管家问询可有林姐姐说的物什。管家很快找来了一把七珠大算盘,回道:“林小姐好见识。如今外面一些大商行、银楼、典当铺,为了结算方便,确已开始用此物。

      “此物的确比算筹快上不少,只是尚未普及,多是资深的老账房才精于此道。官中和各家府上,还是用算筹的多。”

      林薇接过那沉甸甸的算盘,心中了然:既然算盘能流传下去而算筹被淘汰,自然有其优势。

      她对颖娘说:“来,我教你这个,口诀记熟了,拨起来飞快。”于是便从“一上一,二上二”开始,教颖娘珠算口诀和基本运算。

      颖娘本就一点就通,学得津津有味,只觉得这“新玩具”果然比摆弄一根根小棍子方便多了。

      透过颖娘学习管家,林薇也间接感受到了北宋民间经济的活跃与商业的繁荣,那些遍布汴京的商行、吞吐金银的钱庄、客流如织的酒楼正店,构成了这个时代独特的经济脉搏。

      林薇在范府的日子过得平静而充实。她完全没有出门的打算。

      也没必要的,现在还不是时候。她一年都忍了,哪里还在乎这些时日呢?

      外界对她的好奇与怀疑绝不会少,可此刻大家对她还并没有多少信任,何必给大家带来困扰呢?

      能这样安全地“宅”着,有美食华服,有人相伴,不用干活、衣食无忧,就算是现代,这也是神仙日子了好吧。

      不过是安静等等罢了。她等得起。

      林薇在享受衣来伸手的神仙日子,紫宸殿内却并不轻松。

      一份关于黄河水情的常规奏报被送至御案。

      其实关于今春桃花汛水量偏大的消息,地方上早有呈报,中枢也依例做了防汛部署。但当时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端王未来”“靖康之耻”“朝堂党争”“世家命运”等更爆炸、更直接关乎权力格局的信息所占据。

      黄河年年都要防汛,这条信息混在林薇海量骇人听闻的预言中,并未得到最高级别的特别关注,只是被归入了“需留意”的日常政务范畴。

      然而,最新的急递送到!滑州等地堤防确已出现多处重大险情,情势危急程度远超往年同期,桃花汛的威胁正以惊人的速度演变为现实!

      殿内重臣,从哲宗到章惇、曾布、蔡卞,脸色都变得极其难看。那句被几乎遗忘的、来自皇城司地牢的癫狂嘶喊,此刻如同丧钟般在他们耳边清晰回响:

      “黄河…黄河今年…或者明年,必有大汛…决口…淹死无数…”

      当时只觉是疯话,是诅咒!谁知!竟真的应验了!而且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准!

      这种被无形之手精准扼住命运咽喉的感觉,让所有人感到不适。

      她说的其他事情……

      “陛下!”章惇率先从震惊中恢复,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紧迫。“汛情紧急,臣请即刻增派得力干员,调拨库府钱粮、物料、役夫,火速驰援险工段,昼夜加固堤防,万不可使其决口!”

      “臣附议!”

      “臣附议!”

      救灾是第一要务,众人立刻抛开纷争,商讨具体对策。

      但在商讨间隙,曾布犹豫了一下,开口道:“陛下,此事……是否应招那林薇前来问话?或许…或许她后世对此类灾患有何更有效的应对之法?亦或她所知此次灾患究竟严重到何种地步?”

      这个提议显得有些冒险,却代表了许多人心中的想法——那个女子,或许真的是一本活的《灾难预警手册》。

      哲宗目光深邃。

      ------------------------------------------

      范府内,颖娘又一次来找林薇,这次脸上带着少女特有的羞涩和一丝烦恼。

      “林姐姐,过几日金明池有春宴,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整日在家里学看账、学规矩,闷也闷死了。”

      这是颖娘第二次邀她出门了。

      林薇笑着正要拒绝,却听颖娘小声嘟囔抱怨道:“母亲近来总念叨,说女儿家也不能只顾着管家算账,也要注重……注重生养之道,将来才好为夫家绵延子嗣,开枝散叶……听得人头昏……”

      “生养之道……绵延子嗣……” 林薇听着,脸上习惯性的笑容猛僵住!

      这几个字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她记忆深处一个被忽略了却至关重要的盒子!

      “注重生养…子嗣…哲宗!!!”

      她猛地站起来,失声惊呼:“天哪!!!我怎么把这一茬给忘了!!!”

      林薇脑子嗡嗡作响。她松开抓着颖娘的手,在原地急得团团转,语无伦次:“不行!不行!得早点告诉你祖父!不不!备车!我要去见官家!快快!”

      她急得几乎要跳起来,心里恐慌翻腾,是懊丧、也是后怕。

      她怕因为自己的疏忽,哲宗救不了了,也怕一切都晚了,如果哲宗真的死了…

      她更怕自己折腾了一番结果一切仍无法更改…谁知道那量变会在哪一刻引起质变效应?

      为什么会忘了这个要命的呀!

      那个皇宫住不得,再住下去要出人命的!赵煦的命也关乎所有人的命呀!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