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瓷心玲珑(一) ...
-
转眼到了琉璃社集会的日子。
楚暮词等的有些心不在焉。昨日父亲又提及婚事,语气较以往更为急迫,似是严太师那边催得紧。母亲仍在别院,她连去见一面都难。
“大小姐,苏大家的车驾到了。”侍女通报。
楚暮词收敛心神,起身出门。今日她特意选了件素雅的月白襦裙,发间只簪一支银簪,免得过于招摇。
苏瓷候在马车中,见楚暮词来,眼中闪过赞赏:“妹妹这般打扮,清丽脱俗,正合今日诗会主题。”
马车驶向城东一处雅致园林——琉璃社今日集会之地。
“今日社中姐妹大多会来,其中有几位贵人,妹妹留心些便是。”苏瓷轻声细语地叮嘱,“翰林院赵学士的千金、御史台刘大人家的小姐...啊,还有安王府的郡主也会来。”
楚暮词微微蹙眉。这些权贵之女,平日里与她这等武家出身的小姐并无往来。
苏瓷看出她的顾虑,柔声安慰:“妹妹放心,有我在呢。她们都是爱才之人,见了妹妹的才情,定会喜欢的。”
说话间,马车已至园门。早有侍女候着,引二人入园。
园中梅雪相映,亭台楼阁错落有致。一处临水暖阁内,已聚了十数位锦衣女子,正围炉说笑。见苏瓷到来,纷纷招呼:
“苏大家可算来了!” “这位便是楚家妹妹吧?果真姿容不凡。”
楚暮词敛衽行礼,举止得体。众女见她神态从容,并无武家女子的粗豪之气,眼中轻视稍减。
集会开始,众女轮流品评近日诗作。轮到楚暮词时,她取出一首咏剑诗,字句刚劲,意境不俗,引得一番称赞。
苏瓷笑意盈盈:“我早说了,楚妹妹非寻常闺秀可比。”她亲昵地挽住楚暮词的手臂,“这般才情,埋没了可惜。”
集会至午时方散。众女相约三日后再来品画,苏瓷一一应下。
回程马车上,苏瓷似是无意间问起:“听闻沈家夫人前日又去了府上?”
楚暮词心中微凛,面上却不显:“只是归还书籍罢了。”
“沈夫人似乎对妹妹格外青眼。”苏瓷轻笑,“也是,如妹妹这般人才,谁人不爱?”她语气温柔,眼神却透着探究。
楚暮词岔开话题:“今日多谢姐姐引荐。只是暮词才疏学浅,恐辜负姐姐期望。”
“妹妹过谦了。”苏瓷握了握她的手,“你我知己,何必客气?日后常来常往,自然熟络。”
将楚暮词送回楚府后,苏瓷的马车并未直接回乐坊,而是绕道城西,停在一处不甚起眼的宅院前。
这便是苏瓷的家。与她在外的风光不同,宅院朴素,甚至有些寒酸。
“阿瓷回来了?”一个中年妇人迎出来,衣着整洁却显旧色,正是苏母。见女儿身后并无他人,她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今日诗会如何?可结识了贵人?”
苏瓷解下斗篷,语气平淡:“都是些寻常聚会罢了。”
“怎会是寻常?”苏母跟在她身后,“听说安王府的郡主也去了?你可要好生把握机会...你弟弟明年科考,若得贵人提携...”
“娘,我累了。”苏瓷打断她,声音里带着不易察觉的疲惫。
这时,内间走出一位青衫少年,约莫十五六岁年纪,面容与苏瓷有几分相似,正是她弟弟苏瑜。他手中捧着书卷,见姐姐回来,只淡淡点头,便又要回房苦读。
“瑜儿,也不问问姐姐今日如何?”苏母嗔怪。
苏瑜脚步不停:“姐姐自有分寸。”语气疏离,仿佛与家人隔着一层看不见的墙。
苏瓷看着弟弟的背影,眼中情绪复杂。自小,父母便将全部希望寄托在弟弟身上,而她则是辅助弟弟成功的工具——以才艺结识权贵,为弟弟铺路。
“爹呢?”她问。
“去铺子里了。”苏母叹气道,“近日生意不好,你爹愁得紧...若是你能请动哪位贵人在太常寺说句话,或许...”
“娘!”苏瓷声音微厉,“那些贵人岂是好相与的?”
苏母噤声,片刻后又忍不住道:“娘也是为这个家着想...你爹的糕点铺子一日不如一日,你弟弟的前程全指望你了...”
苏瓷不再接话,转身回房。房间布置雅致,与宅院的朴素格格不入——这是她唯一能掌控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