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6、归德府暗流初涌 ...

  •   离开荒村后的路途,并未因灰鹞的介入而变得平坦。雨水持续了两日才渐渐停歇,道路愈发泥泞难行。张九九利用这段相对“安全”的时间,结合灰鹞那几句看似随意却直指核心的提点,以及脑海中“玉衡”碎片关于基础能量结构的描述,废寝忘食地改进着他的“符箓”。
      他摒弃了之前盲目掺杂“星尘余烬”粉末的做法,转而专注于提纯朱砂,并尝试用自身那微弱的精神力,更精细地引导能量在皮纸上勾勒纹路。失败依旧占大多数,但成功的案例开始增多。他绘制出了效果更稳定、范围稍大(约五步)、持续时间也更长(约半炷香)的“微光屏蔽符”,以及威力略有提升、光爆效果更刺眼的“强光爆鸣符”。他甚至尝试绘制了一张据“玉衡”碎片记载、用于“基础物质结构稳固”的“固形符”,在一次马车车轮险些陷入泥潭时使用,竟真的让周围一小片泥泞的土地暂时变得坚硬如石,助马车脱困。这让他信心大增,也让他对能量运用的奥妙更加向往。
      然而,资源的消耗也极其迅速。特制的皮纸、提纯的朱砂、甚至他自身的精神力,都非无限。他不得不更加精打细算。
      五日后,一行人终于抵达归德府地界。作为河南东部重镇,归德府城郭巍峨,商旅往来明显增多,似乎恢复了人间烟火气。但张九九和赵铁柱却不敢有丝毫放松,越是看似正常的地方,越可能暗藏杀机。
      他们没有选择入住城内喧闹的驿站或客栈,而是在城外运河码头附近,找了一家由赵铁柱一位早已退役的锦衣卫旧袍泽开设的、兼营货栈的僻静车马店落脚。店主姓韩,是个面色黝黑、沉默寡言的中年汉子,见到赵铁柱后只是点了点头,便安排他们住进了后院最安静的独立小院,并吩咐伙计不得打扰。
      安顿下来后,张九九立刻开始工作。他首先要弄清楚的,是东南硝石危机的具体情况,以及归德府这边的水到底有多深。
      “韩大哥,”张九九对前来送饭的韩店主拱手道,“我等奉旨南下公干,需了解些东南漕运及硝石供应的情况,不知大哥可否指点一二?”
      韩店主看了看赵铁柱,见其点头,才压低声音道:“张先生客气。东南的情况,确实不妙。倭寇近来异常猖獗,专挑运送硝石、硫磺的官船和商队下手,已有好几批物资沉入江海或遭劫掠。运河沿线,从淮安到扬州,都不太平。兵部催得急,但漕运衙门和地方卫所似乎……有些乏力。”
      “乏力?”张九九捕捉到这个微妙的词。
      韩店主脸上露出一丝讥诮:“有的是真乏力,兵备松弛,不堪一击。有的嘛……怕是巴不得这水再浑些,好多摸几条鱼。”他意有所指,“归德这边,漕帮势力很大,掌控着码头和大部分漕船运输。帮主‘过江龙’李横,是个手眼通天的人物,与府衙、卫所关系匪浅。近来漕帮对往来货物盘查得格外紧,尤其是涉及军需的,说是严防倭寇细作,但……”他摇了摇头,没再说下去。
      张九九心中了然。严世蕃的触角果然伸到了这里。漕帮“过江龙”李横,很可能就是严党在归德府的重要“暗桩”之一。所谓的盘查严防,恐怕更多的是在查找他们的踪迹,并限制任何可能绕过他们向东南输送物资的渠道。
      “多谢韩大哥。”张九九谢过,心中已有了计较。不能通过官方或漕帮的渠道获取信息和物资,必须另辟蹊径。
      他让赵铁柱通过其他隐秘渠道,设法搞到了一份近期的漕运货物清单和相关的市舶司(虽然主要管理海外贸易,但对沿海物资流动也有记录)抄录文书。同时,他自己则换上普通文士的青衫,带着一名护卫,亲自到归德府最繁华的市集和码头转了一圈,明面上是采购些旅途用品,实则是观察漕帮运作、物价波动,尤其是与硝石、硫磺相关的物料价格和流通情况。
      他发现,市面上硝石、硫磺的价格果然飞涨,且有价无市。官方渠道几乎断绝,仅有的一些存货都掌握在几家背景深厚的大商号手中,价格高得离谱。而码头漕帮子弟巡逻盘查之严密,远超寻常,对生面孔尤其警惕。
      傍晚回到车马店,结合赵铁柱弄来的文书和自己观察到的情况,张九九在油灯下进行着分析。
      “漕运清单显示,近两个月发往东南的硝石船,共有五批,其中三批标注‘遇风浪沉没’,一批‘遭倭寇劫掠’,只有一批安全抵达。而市舶司的记录则显示,同期从广东、福建等地北上的商船,携带的硫磺数量也锐减。”张九九指着自己绘制的简易图表,“这绝不仅仅是倭寇肆虐能解释的。更像是有一条无形的锁链,在系统性地掐断东南的军工原料供应。”
      “是严世蕃和那个‘清理者’在搞鬼?”赵铁柱问道。
      “他们肯定是推波助澜者,但未必是唯一的黑手。”张九九目光深邃,“如此大规模、长时间的物资封锁,需要动用的人力物力非同小可,而且必须打通沿途无数关节。严党虽有此能力,但风险巨大。我怀疑,这背后可能还牵扯到东南沿海的某些本土势力,甚至是……与倭寇本身有勾结的大户!他们可能乐见朝廷对倭寇束手无策,甚至借此机会牟取暴利,或者达成其他不可告人的目的。”
      这个推断让赵铁柱倒吸一口凉气。若真如此,东南的局面远比想象中复杂和危险。
      “那我们怎么办?归德府这边显然已经被盯上了,我们很难从这里弄到硝石,就算弄到,也很难运出去。”
      张九九沉吟片刻,目光落在桌上那几块“星尘余烬”样本和绘制符箓的工具上,一个大胆的念头逐渐成型。
      “或许……我们不必完全依赖传统的硝石。”他缓缓道,“记得西山改良炭窑时,我们提炼出的那些纯度更高的硝、硫样本吗?还有……这种‘星尘余烬’。”
      赵铁柱一愣:“九九,你是想……用这些东西……?”
      “没错。”张九九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既然他们能用‘非人之力’来追杀我们,我们为何不能利用手中的‘非常之物’,来解决问题?传统的火药配方或许受限,但如果能利用‘星尘余烬’的能量特性,或者结合更高纯度的原料,制造出威力更大、或者更具特殊效果的新式‘火器’呢?”
      这个想法堪称离经叛道,甚至有些疯狂。但张九九深知,按部就班,根本无法破局。必须出奇制胜!
      他立刻行动起来,向韩店主借用了货栈里一间废弃的、隔音较好的仓房作为临时工坊。他让赵铁柱严密封锁消息,自己则带着那几块矿石样本和高纯度硝硫原料,开始了极其危险的实验。
      过程远比绘制符箓更加凶险。他尝试用极其微量的“星尘余烬”粉末替代部分木炭,与硝、硫混合。第一次小剂量测试时,混合物在点燃的瞬间发出了刺眼的蓝色火焰和一声诡异的尖啸,差点引燃了整个仓房!第二次,他调整了配比,结果混合物极其敏感,在研磨过程中就发生了轻微爆燃,将他特制的鹿皮手套烧穿,手背灼伤了一片。
      但张九九没有放弃。他凭借着“玉衡”碎片中对能量物质反应的模糊描述,以及现代化学知识的底子,不断调整、测试、记录。他发现,“星尘余烬”极不稳定,直接使用风险太大,但其在特定能量(由“玉衡”残件引导)激发下产生的瞬间高温和奇异波动,或许可以作为一种特殊的“引信”或“增效剂”。
      同时,他也利用高纯度硝硫,尝试制作颗粒更均匀、燃烧更充分的□□,甚至构思了几种利用弹簧和机括发射、装填了特制弹头(如内含铁珠、陶瓷碎片或他特制辣椒石灰粉的)的便携式火铳方案。虽然受限于工艺,这些想法大多还停留在图纸阶段,但方向已然明确。
      就在张九九沉浸在危险而关键的实验中时,危机再次悄然临近。
      这日深夜,负责在外围警戒的一名护卫匆匆来报:“先生,赵头儿,外面有些不对劲。街面上多了不少生面孔,像是漕帮的人,在咱们车马店周围转悠。韩店主也暗示,今天白天有漕帮的香主来‘盘过道’,问最近有没有生人住店。”
      赵铁柱眼神一厉:“他们还是嗅到味道了!”
      张九九放下手中的工具,擦了擦额头的汗和手上的灼伤,眼神冷静:“看来我们的行踪还是暴露了。归德府不能久留。”
      “怎么办?连夜离开?”赵铁柱问道。
      张九九摇了摇头:“他们既然已经盯上这里,夜间出城反而更可疑,容易在城外被截杀。”他思索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决断,“明天一早,我们分开走。柱子,你带一名护卫,拿着我的名帖和部分银钱,大张旗鼓地去拜会归德府通判,就说奉旨南下公干,途径此地,询问东南倭患及硝石供应事宜,态度要恭敬,但言辞可稍带质疑,看看官府反应。”
      “这是……明修栈道?”赵铁柱立刻明白了。
      “对。”张九九点头,“而我,则和另一名护卫,扮作寻常客商,趁你们吸引注意力的时机,从另一处城门离开。我们在城南三十里外的‘张集镇’汇合。”
      “太危险了!”赵铁柱反对,“你身边不能没人!”
      “我有这个。”张九九拍了拍怀中那冰冷的黑色罗盘,又展示了一下腰间暗袋里新制成的几枚“强光爆鸣符”和一张“微光屏蔽符”,“况且,人少目标小,反而安全。记住,你们的任务是试探和吸引目光,不必纠缠,问完即走,速往张集镇。”
      计划已定,众人各自准备。
      第二天清晨,赵铁柱带着一名护卫,骑着马,径直前往归德府衙,果然引起了暗中监视者的骚动。而张九九则与另一名护卫,换上韩店主提供的普通商贾服饰,将重要物品贴身藏好,乘坐一辆韩店主安排的、运送土产的货车,混在清晨出城的人流中,向着南门而去。
      马车随着人流缓缓通过城门洞,张九九能感觉到几道审视的目光落在车上,但或许是因为赵铁柱那边吸引了主要注意力,或许是他们伪装得不错,并未受到阻拦。
      然而,就在马车即将完全驶出城门的那一刻,张九九怀中的那个黑色罗盘,毫无征兆地突然变得滚烫!同时,一股极其隐晦、却带着恶意的能量波动,如同无形的蛛丝,从城门楼子的方向悄然蔓延过来,扫过整支出城的队伍!
      张九九浑身一僵,猛地抬头,望向城门楼。只见雉堞之后,一个穿着漕帮头目服饰、面色阴鸷的汉子,正手持一个造型古怪的、如同青铜鸟首般的器物,那器物的“眼睛”正对着出城的方向,闪烁着微弱的红光!
      是“灵犀针”的升级版本?!他们竟然在城门设置了固定的探测装置!
      几乎是本能,张九九瞬间激发了胸口的“微光屏蔽符”,一股无形的力场将他笼罩。那扫过的能量波动似乎在他周围迟疑、盘旋了一下,如同失去目标的猎犬,最终缓缓退去。
      手持鸟首器物的漕帮头目皱了皱眉,似乎有些疑惑,但并未采取进一步行动。
      马车顺利驶出城门,汇入官道。张九九松了一口气,后背已被冷汗浸湿。好险!
      但他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对方既然在城门设下了这种装置,说明对他的追踪已经升级,归德府周边的罗网,恐怕比想象中更密。
      他看了一眼手中依旧有些发烫的黑色罗盘,又望向前方通往张集镇的、看似平静的官道。
      归德府的暗流已然涌动,而前方的路途,注定不会平坦。严党和“清理者”布下的天罗地网,正从四面八方,缓缓合拢。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