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公开测试 ...

  •   御史中丞和王貺的突然发难,将赵楷和他的仿制神臂弓推到了风口浪尖。公开测试,成则一飞冲天,败则万劫不复。压力如同实质的山峦,沉甸甸地压在赵楷心头。

      他没有时间焦虑,更没有时间抱怨。测试日期就定在三天后,他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他立刻进入了疯狂的工作状态。吃住都在工坊,带着铁蛋和几个核心学徒,对已经组装完成的两架仿制神臂弓进行最后的精细调试和加固检查。

      每一颗销钉的紧固程度,每一处绳结的牢固性,绞盘转动的顺滑度,弩机激发的灵敏度……他事无巨细,亲自过问,反复查验。他甚至让铁蛋用尽全力去摇晃、敲击关键部位,模拟粗暴操作,确保不会在测试时散架。

      “这里!再加一道铁箍!”

      “这个绳结,重打!用我教的那种水手结!”

      “绞盘上再涂一遍猪油!不,上蜂蜡!”

      “弓臂弦槽检查!有没有毛刺?打磨!”

      他如同一个偏执的质检员,用他能想到的一切土办法,提升着这两架“作品”的可靠性。他知道,这次测试,性能固然重要,但稳定性和可靠性更是重中之重!绝不能出现任何故障!尤其是在王貺那帮人眼皮子底下!

      三天时间转瞬即逝。

      测试地点定在禁军的一处演武场。这天清晨,演武场周围戒备森严,气氛凝重。场边设置了观礼台,曹玮、御史中丞、王貺以及几位兵部、工部的官员已然就座。周围还有不少闻讯赶来观摩的将作监工匠、低级军官,以及一些好奇的勋贵子弟。狄明月也混在人群里,紧张地攥着拳头。

      赵楷带着铁蛋,将两架仿制神臂弓和一架作为对比的宋军制式强弩(蹶张弩)小心翼翼地运到场中,安置在指定的发射位置上。

      那两架仿制神臂弓,外观粗犷,木质部分还带着新加工痕迹,铁件也略显粗糙,与旁边那架制式弩的“官造”气质截然不同,透着一股“山寨”味。

      王貺看到那两架弩,嘴角立刻勾起一丝毫不掩饰的讥讽,对身旁的御史中丞低语道:“中丞请看,如此粗陋之物,岂能与制式军器相比?简直是儿戏!”

      御史中丞面无表情,微微颔首,看不出喜怒。

      曹玮则面色平静,目光扫过赵楷,微不可查地点了点头。

      赵楷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向观礼台躬身行礼:“诸位大人,仿制神臂弓已准备就绪,请准许测试开始。”

      曹玮沉声道:“开始吧。”

      测试项目早已拟定:

      第一项,上弦省力对比。

      第二项,射程与穿透力测试。

      第三项,连续射击可靠性测试。

      一名身材魁梧的禁军士兵首先上前,操作那架制式蹶张弩。只见他脚□□环,腰腹发力,全身肌肉紧绷,低吼一声,才艰难地将弩弦挂上钩心。过程费力,耗时较长。

      接着,另一名体型中等的士兵上前,操作仿制神臂弓。他摇动绞盘手柄,通过滑轮组和省力杠杆,虽然也需用力,但明显轻松了许多,速度也快了不少。

      围观人群中发出一阵低低的惊叹。省力效果,肉眼可见!

      王貺冷哼一声:“取巧而已!军中间缺力士?省几分力气,有何大用?”

      接下来是射程测试。在同等拉力(以挂上弦为准)下,分别发射制式弩箭。

      制式蹶张弩表现稳定,箭矢呼啸而出,稳稳钉在二百步(约300米)外的箭靶上。

      轮到仿制神臂弓。赵楷亲自上前调整望山,屏息瞄准。

      嗡——!

      弓弦震响,箭矢以更快的初速离弦,划出一道低平的轨迹,远超制式弩的射程,狠狠钉在了二百七十步外的靶垛上!尾羽剧烈颤动!

      “好!”

      “射得真远!”

      人群中爆发出更大的惊呼声!射程优势明显!

      王貺的脸色有些难看了,强辩道:“射程远又如何?准头何在?威力如何?”

      接下来是穿透力测试。在百步距离上,设立披挂铁甲的木人靶。

      制式弩箭命中,箭镞深入木人,但未能完全穿透铁甲。

      仿制神臂弓发射!箭如流星,噗嗤一声闷响,竟然直接洞穿了铁甲,深深扎进木人体内!

      “嘶——!”

      “透甲了!”

      这一次,连观礼台上的官员们都微微动容。穿透力远超预期!

      王貺张了张嘴,没说出话来,脸色更加阴沉。

      最后是最关键的可靠性测试。连续射击十次,检查弩身结构是否松动,部件是否损坏。

      士兵开始操作仿制神臂弓,上弦、发射、再上弦……

      每一次弓弦释放的巨响,都像敲在赵楷的心上。他紧紧盯着弩身的每一个关节,耳朵竖起来捕捉任何异常的声响。

      一箭、两箭、三箭……弩身稳如泰山。

      七箭、八箭、九箭……绞盘转动依旧顺滑。

      第十箭!发射!

      完成!弩身完好无损!没有任何零件松动或损坏!

      “好!”

      “成了!”

      现场爆发出热烈的喝彩声!尤其是将作监来的工匠们,倍感扬眉吐气!

      赵楷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觉浑身虚脱,差点站立不稳。成功了!最担心的事情没有发生!

      曹玮的嘴角终于露出了一丝满意的笑容。

      御史中丞微微颔首,看向赵楷的目光中多了一丝审视和好奇。

      王貺面如死灰,但仍不死心,强自开口道:“哼,十箭而已,岂能说明问题?沙场之上,千箭万箭,此等粗劣仿品,安能持久?且其用料古怪,胶合之物闻所未闻,安知非是邪术暂效,日久必败!”

      这话就纯属胡搅蛮缠了。

      赵楷心中怒火上涌,正要反驳,曹玮却先开口了,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王御史,测试结果已然明朗。此弩省力、射远、透甲、连射无恙,效能远超制式,此乃事实。至于用料工艺,确有新奇之处,然实效卓著,便非邪术。至于是否耐用,日后自有分晓,非今日可妄断。”

      他顿了顿,看向御史中丞:“中丞大人,您看?”

      御史中丞沉吟片刻,缓缓道:“曹大人所言甚是。此弩之效,确出意料。然王御史所虑,亦不无道理。新法初成,当慎用。可先小批量试产,配发边军斥候、堡寨试用,观其长期之效,再行定夺。”

      这是折中的方案,既肯定了成绩,又保留了监管和后续追究的可能。

      曹玮点头:“中丞大人老成谋国,如此甚好。”

      王貺虽心有不甘,但上司已发话,也只能咬牙认了。

      测试在一片复杂的气氛中结束。赵楷的仿制神臂弓,用实打实的性能,顶住了压力,赢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众人开始散去。曹玮临走前,对赵楷投来一个赞许的眼神。狄明月则偷偷冲他竖了个大拇指,笑得像只偷到鸡的小狐狸。

      赵楷指挥铁蛋等人收拾器械,准备返回将作监。虽然疲惫,但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激动和自豪。

      然而,他并没有注意到,在散去的人群中,有几道阴冷的目光,始终若有若无地停留在他身上。

      “哼,侥幸成功罢了。”

      “那胶合之法,透着古怪,定要查个明白!”

      “还有那狄家丫头,与此子过往甚密,恐有私情……”

      王貺并未走远,与几个心腹低声交谈着,眼中闪烁着不甘和算计。

      赵楷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以为暂时度过了危机。他却不知道,一场针对他“技术来源”和“个人品行”的更隐秘的调查,正在暗地里悄然展开。

      真正的风暴,或许才刚刚开始酝酿。

      但他此刻无暇他顾。带着胜利的兴奋和疲惫,他回到了将作监。刚进工坊,孙主事就一脸喜色地迎了上来。

      “赵先生!恭喜恭喜!测试大获成功!”孙主事满脸红光,“曹大人有令,即日起,仿制神臂弓按新法制式,小批量试产!由您全权负责!所需物料、人手,优先调配!”

      “太好了!”赵楷喜出望外。这意味着他的“标准化”和“新工艺”终于得到了官方的正式认可和应用!

      他立刻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首先要做的,就是将他那套“土法胶合工艺”和仿制弩机的加工检验标准,形成正式的规程,以便推广生产。

      然而,当他试图将实验室的“土法”转化为可大规模生产的“工艺”时,新的问题接踵而至。

      猪血和蛋清的来源不稳定,批次差异大;

      石灰粉的细度和纯度难以控制;

      层压加压的力度和温度全靠经验;

      固化时间受天气影响巨大……

      小规模试验成功,不代表能稳定量产。从一到百的工业化放大难题,再次横亘在他面前。

      他的科技树,在闯过了公开测试的险关后,又歪歪扭扭地迈向了一个新的、更加繁琐却至关重要的阶段——工艺标准化与量产化。

      前路依然挑战重重。但此刻的赵楷,信心倍增。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