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第一铲 ...

  •   曹玮带着一众大佬的突然视察,虽然过程惊险万分,但最终那“梁山大力神一号”勉强动了起来,没有当场散架,总算保住了赵楷和他这项目的颜面,也堵住了工部那位老官员的嘴。

      但赵楷心里清楚,这离成功还差得远。空载动起来和能挖土,完全是两个概念。

      送走视察团后,赵楷立刻带着铁蛋和学徒工,扑向了暴露出来的问题核心——那套复杂且不可靠的离合与控制系统。

      “拆!全拆了!”赵楷指着卡死的主臂传动部分,咬牙切齿道,“什么狗屁摩擦离合!花里胡哨!全给我换成插销和杠杆!简单!粗暴!可靠!”

      他彻底放弃了追求“精细控制”的幻想,回归最原始、最直接的机械操作方式。什么液压先导、什么电控比例阀,全是浮云!在这个时代,手动杠杆+机械限位+死力气才是王道!

      重新设计的过程又是一番折腾。图纸改了又改,零件做了又废。但目标明确后,思路反而清晰了。

      新的控制系统极其“复古”:

      ? 主臂升降:改为纯手动绞盘+棘轮止逆,靠人力摇动巨大的绞盘来提升和放下主臂,放弃了对配重系统的依赖(因为计算和控制太复杂)。

      ? 铲斗动作:简化!取消复杂的开合机构,铲斗做成固定式,挖土全靠主臂下压和拖拉的蛮力。

      ? 回转?想都别想!挖起来的土,靠人力用铲子扒拉到旁边去!

      这几乎是把“挖掘机”退化成了一台“可升降的巨型铁锹”。性能大打折扣,但可靠性理论上会大幅提升。

      狄明月期间又来看了一次,看到被拆得七零八落的控制系统,非但没有失望,反而更加兴奋:“对!就这样!弄得结实点!力气活不怕!我狄家别的不多,就是有力气的汉子多!”

      赵楷:“……” 好吧,甲方要求真低。

      又经过近十天的爆肝,新的控制系统终于安装调试完毕。整个机器看起来更加“傻大黑粗”,充满了力的野蛮美感。

      第二次测试的日子到了。这次赵楷没有声张,只叫了狄明月和几个她信得过的狄家亲兵来帮忙(主要充当人力和安全保障)。

      测试地点选在了将作监后面一片废弃的校场,土质相对松软。

      “梁山大力神一号”被十几个人吭哧吭哧地推拉到位(移动依旧靠人力),巨大的木质平台下垫了厚实的木板以防止下陷。

      气氛再次紧张起来。这次是动真格的了,要见真章。

      赵楷爬上操作平台,深吸一口气。狄明月也好奇地爬了上来,站在他旁边,眼睛瞪得溜圆。

      “各就各位!”赵楷喊道,“绞盘手准备!观察手就位!闲杂人等退后!”

      两名狄家亲兵上前,握住了主臂升降绞盘的手柄。另外几人分布在四周,紧张地盯着各个结构节点。

      “降主臂!慢!”赵楷下令。

      亲兵开始奋力摇动绞盘。绞盘发出沉重的“嘎吱”声,主臂开始极其缓慢地向下倾斜。巨大的铲斗逐渐接近地面。

      “停!”在铲斗即将触地时,赵楷喊停。然后他亲自扳动一个控制铲斗角度的简单杠杆,让铲斗刃口以最佳角度切入土中。

      “好!现在!牛拉前进!”赵楷对下面牵着犍牛的士卒喊道。

      犍牛被驱赶,开始向前拉拽。整个巨大的机器发出令人牙酸的呻吟声,缓缓向前移动了短短一截。

      就在这移动的过程中,铲斗的刃口切入了土中!

      “停牛!绞盘手!反转!提升主臂!”赵楷看准时机,大吼。

      亲兵立刻反向摇动绞盘。提升主臂比下降更费力,两人脸憋得通红,手臂青筋暴起。

      嘎吱……嘎吱……

      主臂颤抖着,极其缓慢地开始抬升。铲斗里明显兜住了土,发出沉闷的摩擦声。泥土被强行从地里“抠”了出来!

      所有围观的人都屏住了呼吸,目不转睛地看着那缓缓升起的、装满了泥土的铲斗!

      成功了!它真的挖起土了!

      虽然慢得像蜗牛,虽然噪音大得吓人,虽然那摇绞盘的亲兵累得像狗,但它确实把土挖起来了!

      “好!”狄明月第一个兴奋地叫出声来,激动地拍着赵楷的肩膀,“成了!真的成了!”

      赵楷也长舒一口气,擦了把额头的汗。总算没彻底丢人。

      “转向!卸土!”他继续下令。

      没有回转机构,卸土只能靠最原始的方法——人力!几个狄家亲兵拿着铁锹,冲上前,奋力将铲斗里的泥土铲到旁边空地上。

      效率低下,场面混乱,但……功能实现了!

      接下来又尝试挖掘了几次,每次都能成功挖起一小堆土。虽然过程笨拙、缓慢、耗费人力巨大,但其展现出的“机械力”和“可能性”,已经足以让在场所有人感到震撼。

      “这要是用在泥沼地,或是开挖壕沟,能省多少力气!”一个狄家老亲兵抹着汗感慨道,“就是太慢了,也太费人……”

      狄明月却毫不在意:“慢怕什么?力气有的是!多造几台!一起上!赵楷,这东西能量产吗?”

      赵楷看着那台浑身作响、仿佛下一秒就要散架的巨兽,苦笑道:“狄小姐,此乃验证机,问题尚多,距离量产……还远得很。需反复改进,提升可靠性,简化操作,降低……造价。”最后两个字他说得尤其没底气。这玩意就是个吞金兽。

      狄明月却信心满满:“无妨!慢慢改!银子不是问题!”

      测试结束,虽然离实用化还有巨大差距,但里程碑式的第一步总算迈出去了。赵楷让人详细记录了测试中暴露出的所有问题:结构震颤、传动效率低下、牛力转换不佳、卸土极度不便……

      他知道,接下来还有无数的硬骨头要啃。

      就在赵楷收拾工具,准备返回工坊时,一个低沉而威严的声音在不远处响起:

      “明月,你又在此鼓捣什么?”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位身着常服、身材魁梧、面容刚毅、目光如电的中年男子,不知何时已站在校场边缘,正负手看着他们这边。他身后跟着几名气息沉稳的亲随。

      狄明月一见来人,立刻像只小鸟一样飞扑过去,抱住男子的胳膊,兴奋地叫道:“叔父!您怎么来了!快看快看!那是赵楷做的挖泥车!它能自己挖土!”

      叔父?狄青?!

      赵楷心里猛地一跳,赶紧整理了一下衣衫,快步上前,躬身行礼:“小子赵楷,见过狄将军!”

      狄青的目光落在赵楷身上,那目光并不锐利逼人,却带着一种久经沙场、洞察人心的沉静压力,让赵楷不由自主地紧张起来。

      “嗯。”狄青微微颔首,算是回礼,目光却已转向那台巨大的“挖掘机”,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此物……便是你为明月所造?”

      “回将军,正是。此尚为验证之初机,粗陋不堪,让将军见笑了。”赵楷恭敬回答。

      狄青没有评价,迈步走到“挖掘机”前,仔细打量起来。他看得很仔细,从厚重的木制平台,到粗壮的转轴和铁箍,再到那复杂的滑轮组和巨大的铲斗。

      他甚至还伸手摸了摸主臂的木质和铁箍的接合处,用手指敲了敲,听了听声音。

      “结构倒是扎实。”狄青淡淡评价了一句,“耗力几何?效能若何?”

      赵楷连忙将测试情况和数据大致汇报了一遍,重点强调了其省力(相对于纯人力挖掘)和能应对恶劣工况的潜力,也坦诚了其笨重、缓慢、操作复杂、耗费人力的巨大缺点。

      狄青静静听着,不时问上一两个细节,问题都切中要害,显示出他对器械并非一无所知。

      听完汇报,狄青沉吟片刻,道:“于固定营垒、长期围城或疏通河道而言,此物若能量产改进,或有些许用处。于野战行军,则过于累赘。”

      评价可谓一针见血,极其客观。

      赵楷心悦诚服:“将军明鉴。小子亦知此物局限,目前仅为验证机械之可能。”

      狄青点点头,目光再次回到赵楷身上,语气平缓却带着重量:“你于机括之道,确有过人之处。先前修复弩机,如今又造此物。然则,匠作之术,终为末节。男儿立世,当有更大担当。你身为宗室,更应谨记身份,心系社稷,莫要沉溺于奇技,徒耗光阴。”

      这话听起来像是教诲,又带着一丝淡淡的警示。显然,狄青虽然欣赏他的才能,却并不认为他搞的这些“奇巧淫技”是正道。

      赵楷心里一凛,连忙躬身道:“将军教诲,小子谨记。小子所为,亦盼能于国于民略有裨益,不敢或忘。”

      狄青看了他片刻,似乎想从他脸上看出些什么,最终只是淡淡道:“但愿如此。明月,玩够了便回去,莫要总是打扰赵先生正事。”

      说完,对赵楷微一颔首,便转身带着亲随离去,身影沉稳如山。

      狄明月吐了吐舌头,对赵楷小声道:“我叔父就这样,老古板!别理他!我觉得你这东西好得很!继续弄!缺什么跟我说!”

      赵楷苦笑点头,心里却思绪翻腾。

      狄青的态度,代表了这个时代绝大多数精英阶层对“技术”的看法——可有可无的末节,甚至是不务正业的“奇技淫巧”。即便有用,也登不了大雅之堂。

      想要真正改变这种观念,让科技树不仅仅是被容忍,而是被重视,他还有太长的路要走。

      他看着狄青远去的背影,又看了看那台傻大黑粗的“挖掘机”,用力握了握拳。

      路虽远,行则将至!

      这第一铲土,只是一个开始。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