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第 15 章 ...

  •   寰宇康复研究所的日子,像一台精密冰冷的仪器,以绝对规律的节奏运转着。

      每一天,从清晨六点整开始,智能护理系统便会无声启动,调节室内光线模拟日出,监测并汇报苏晚晴一整夜的生理数据。紧接着,沉巍博士会带着他的医疗团队准时出现,进行雷打不动的晨间查房。

      查房过程简短、高效、毫无温情可言。沉博士的问题直接而专业,只关心数据、指标、神经反射、肌肉张力。他用手电筒检查她的瞳孔,用叩诊锤测试她的反应,用冰冷的指尖按压她萎缩的肌肉,记录下每一个细微的变化。他的眼神始终如同扫描仪,不带任何个人情感,仿佛在他面前的不是一个饱受折磨的人,而只是一个亟待修复的复杂精密仪器。

      “屈膝幅度比昨天提升了2度。”
      “瞳孔对光反射依旧迟缓。”
      “肠胃耐受性略有改善,可以尝试增加5%的营养液浓度。”

      他的话语里只有客观陈述和基于数据的指令。团队的其他人也如同沉默的工蜂,高效地执行着他的每一个命令,记录、调整设备参数、准备新的药剂。

      最初的几天,苏晚晴依旧维持着那副虚弱不堪、意识涣散的状态,对所有的检查和指令都表现出麻木的顺从,偶尔因治疗痛苦而发出的呻吟也显得有气无力。

      她在观察,在用残存的全部感知力,摸索这个新环境的规则,评估着每一个接触到的人。

      沉巍,无疑是霍庭深放在这里的“看守”。他严谨、冷酷,只忠于他的研究和指令。想从他这里博取同情或找到漏洞,几乎不可能。

      其他的治疗师和护士,专业素养极高,但也同样保持着一种礼貌而疏离的态度。她们会一丝不苟地完成护理工作,却从不多说一句题外话,眼神里只有对工作的专注,看不到任何多余的好奇或怜悯。

      这里的墙壁似乎都长着耳朵,每一台设备都可能连接着监控中心。一种无形的、科技带来的压迫感,无处不在。

      然而,这种极致的冰冷和规范,反而让苏晚晴感到一丝奇异的“安全”。至少,这里没有季凉生那令人作呕的虚伪和王哲那双时刻窥探的毒蛇般的眼睛。所有的规则都摆在明面上,所有的预期都基于数据和表现。

      她知道该如何与机器打交道。尤其是,当她决定不再完全扮演一个“废人”之后。

      转机发生在一周后的一次物理治疗课上。

      年轻的物理治疗师正在帮她进行下肢的被动屈伸训练,一边做着记录,一边习惯性地用鼓励的语气说着:“很好,苏女士,再坚持一下,我们再做一组…”

      就在这时,她感觉到,苏晚晴那原本完全依靠她力量运动的、绵软无力的腿,忽然极其微弱的、但确实存在地,自主收缩了一下!主动配合了她的动作!

      治疗师的动作猛地一顿,惊讶地抬起头。

      苏晚晴依旧闭着眼睛,脸色苍白,仿佛刚才那一下只是无意识的肌肉痉挛。

      但治疗师对自己的专业判断极其自信。她压下心中的惊疑,没有声张,只是接下来的训练中,更加仔细地感受着。

      又来了!在进行脚踝背屈时,那股微弱却明确的、来自患者自身的发力感,再次出现!虽然力量小得可怜,持续时间也极短,但这绝对不是一个重度昏迷后遗症患者该有的表现!这甚至是她之前在本院评估报告中从未达到过的水平!

      治疗课结束后,这位治疗师立刻将这一发现记录在了当天的评估报告里,并特意标注了“异常”、“需重点关注”。

      这份报告,毫无疑问地出现在了沉巍博士的平板电脑上,也极有可能,在某个加密通道里,传送到了霍庭深的眼前。

      从那天起,苏晚晴开始极其谨慎地、有选择地“展示”她的恢复进度。

      她不再完全伪装成废人,而是在某些特定的、可以量化测量的项目上,表现出一种“缓慢但确实存在”的进步。比如肌电信号的反应速度,比如对某些简单指令的执行准确率,比如吞咽功能的小幅改善。

      这些进步微小而艰难,符合一个重病患者在顶级医疗资源支持下可能出现的“奇迹”,但又不足以引起过度的警惕或怀疑。她精准地控制着这个“度”,像一個最耐心的猎人,一点点地释放着诱饵。

      她发现,当她表现出“配合”和“进步”时,她所能获得的“回报”也随之而来。

      沉博士虽然依旧面无表情,但查房时在她身上停留的时间明显变长了,提出的问题也更深入,甚至会偶尔对治疗师交代一句:“增加一项皮层诱发电位检查。” 这意味着,她正在被更认真地“对待”,而不是仅仅作为一个维持生命的标本。

      她获得的治疗资源也更加优化。营养液的配方开始调整,加入了更多促进神经修复的成分;物理治疗的方案变得更加具有挑战性,虽然痛苦,却真正针对着她萎缩的肌肉和神经。

      更重要的是,某种无形的禁锢,似乎稍微松动了一丝。

      一天下午,林薇在帮她进行手指的精细动作训练时(这是新增加的项目),看似无意地低声说:“苏小姐,研究所的内部网络…好像可以访问一些专业的医学数据库。”

      苏晚晴正在努力尝试用指尖捏起一颗很小训练球的动作猛地一顿!心跳骤然漏了一拍!

      她抬起眼,看向林薇。

      林薇飞快地瞥了一眼门口,用气音极轻地补充:“权限很低…只能看摘要…而且有严格的访问记录监控…”

      足够了!

      苏晚晴的眼底,瞬间迸发出灼热的光芒!虽然只是摘要,虽然被严密监控,但这意味着她有可能接触到外界的信息!接触到那些被季凉生刻意掩盖的、关于父亲、关于苏氏、关于神经鞘瘤项目的蛛丝马迹!

      这是霍庭深给她的暗示吗?用这种冰冷而迂回的方式,给予她一点点试探性的“工具”?

      她不动声色地继续着训练,仿佛没有听到林薇的话,但内心深处,冰封的火山之下,熔岩已经开始剧烈地涌动。

      当天晚上,当病房里只剩下她一人,智能系统进入夜间舒缓模式时,她艰难地、用依旧不太灵活的手指,操控着床边那个可以有限访问内部网络的平板电脑。

      她的心跳得飞快,每一次触碰屏幕都如同在刀尖上行走。她知道,此刻一定有无数的数据流在监控着她的操作。

      她没有试图去搜索任何敏感关键词,而是极其耐心地、像一个真正渴望恢复记忆和功能的病人那样,先是浏览了一些关于神经修复和昏迷促醒的最新研究摘要,然后才“无意间”、“偶然”地点开了几篇与“药物性心功能损伤”、“陈旧性医疗数据溯源”相关的论文摘要…

      她的操作轨迹,完美地契合着一个试图找回过去、理解自身病情的患者身份。

      但就在她准备退出时,眼角的余光忽然瞥见一篇年代较为久远的、关于某类特定神经靶向药物代谢副作用的综述文章摘要。在参考文献列表里,一个熟悉的名字像针一样刺入了她的眼睛!

      那是她父亲苏明远早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一篇被引次数并不算多、几乎被遗忘在角落的基础研究!

      她的呼吸瞬间屏住!手指颤抖着,想要点开那篇参考文献的链接,却发现权限不足,只能看到一个标题和作者名。

      【苏明远,等. 关于XXX化合物对心肌细胞电生理影响的体外研究. 《中华药理学报》. 20XX年…】

      父亲的研究…心肌细胞…

      霍庭深暗示的“药物相互作用”…

      碎片化的信息在她脑中疯狂碰撞,拼凑出模糊却令人心惊的图景!

      就在这时,平板电脑屏幕忽然闪烁了一下,自动退回到了主界面。

      一次看似普通的系统缓存清理?还是…某种无声的警告?

      苏晚晴的后背瞬间沁出一层冷汗。

      她立刻放下平板,闭上眼睛,仿佛疲惫不堪地睡去,心脏却狂跳得如同擂鼓。

      她知道了。

      这里确实是牢笼,但也是一个布满了隐藏线索的牢笼。

      那个冷漠的男人,正在冰层之下,为她铺设一条极其危险、却又唯一可能通往真相的道路。

      而她,必须拿出全部的智慧和勇气,去解读这些冰冷的密码。

      游戏,升级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