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车到山前必有路 ...
-
辛芸目光从欲说还休的祝会泽身上移开,留驻在了升学办灰黑色的地毯上:“我真的能抛去一切现实做选择吗?我——”
“告诉我你是怎么想的就够了。剩下的事,我自有办法解决。”
辛芸的心漏了一拍,只感觉自己心中有什么被点燃。
噼里啪啦的火光。
“我……还是不想学商。”她语气平淡,内心却已经泛起阵阵波澜。
“那你到底热爱什么、愿意为了什么付出一切去追求?”
“我放不下。我想学医——哪怕知道生命无常,但却还是想用自己的双手与命运抗衡。哪怕只是撼动那么一点点……”
说出这些时,辛芸是觉得有些羞耻的。
她不常向外界裸露过多情感,哪怕是已经怀揣到滚烫炽热的理想,也只会放在心底悄悄燃烧。
但此时此刻,在这样的情况下,她偏就是说出来了。
辛芸觉得呼吸都畅快了起来。
而就在这时,她口袋里的手机震动。
点开屏幕,只见一条境外发过来的匿名信息出现在弹框里。
几乎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注意到,辛芸脸上的欣喜顿时冷却了下来。她收了本微微扬起的嘴角,抿唇不语。
“怎么了?”祝会泽率先开口问道。
“我......”辛芸犹豫地看向他,目光最后又滑回了灰蒙蒙的地毯上:“我不知道。”
是啊,祝明恩可以毅然决然申请韦尔斯利,因为说到底钱不是问题。
她就算不去尝试那个项目,最终也是要去学费不菲的名校。问题只在家长的一句话上。但——
就算妈妈同意辛芸学医,他呢?
外婆的病等不了。而眼下,到底是她耗时数年贷款上学成为医生,救治外婆更现实,还是完成他的要求,到美国学商,给外婆最顶尖的医疗资源现实?
她这种人,到底配不配有梦想?
百般困顿之际,一片洁白盖住那灰黑色地毯,映入辛芸的眼帘。
她抬头,只见周成蹊捏着一张白色信封,斜着头看她:“拿着。”
“这是什么?”辛芸接过信封,一头雾水。
“这里面装着一条路。”周成蹊淡淡道:“走与不走,你自己决定。但你记住,无论你做什么决定,我都永远支持你的选择——而非他人怎么说。”
从升学办回来,夜幕已深。
北方冬天黑的早,教学楼除了应急出口的绿色荧光标之外,只剩下几点凄然的冷白色照明——如黑暗中生出的森森白骨,在十二月的北风中,让人更加不寒而栗。
辛芸推开宿舍的铁门。
宿管大妈正坐在一张红色塑料板凳上,靠着暖气片擦拭老花镜:“怎么现在才回来?你要是再晚一点踏进这道门,我就要给你们主任发消息了。”
“对不起老师,我刚才有点事。”辛芸拿起一根黑色中性笔,在那被咖啡渍沾了个圈的签到表上一笔一画写好名字。
在她即将转身离去时,口袋里的电话又不详地响了起来。
她举起一看,是那个外国号码。
“赶紧接了,这响得我闹心。”宿管大妈在那抱怨道。
辛芸赶紧低头认错,揣好了手机向楼上跑去。
她的宿舍在五楼,爬上去还有一段距离。
每经过一层,光影倒转——昏暗的走廊和形形色色趿拉着拖鞋的女孩融作一团。
夜冷得彻骨,空气闷得叫人窒息。
手机铃声嗡嗡作响,催着她赶紧往上跑。
终于跑到第五楼,她熟练地拐进自习室后面的杂物堆,靠在几个废弃旧纸箱旁边,接通了那电话:“怎么了?”
电话那头沉吟半晌,缓缓开口:“你的常规申请,准备得怎么样了?”
“还行。在考虑文书的事情。”
“商院的截止日期都很早,你要尽快提交。”
听到“商院”二字,辛芸的呼吸短暂停顿了一晌。
“我一定要学商么?”
“你说什么?”电话那头传来不可置信的质问声,仿佛法庭之上拷问犯人的口吻:“不学商,你还想学什么?”
辛芸握着手机的指尖颤抖。
北方十二月铺天盖地的苦寒之中,她却感觉胃里有一团火烧得灼心——有什么东西躁动不安,将她撕扯。
明明一句话就能结束这令人战栗的受刑,字句却被臆想的一万种可能堵在嘴边,迟迟说不出口。
“我后面还有股东会议,抽出来五分钟跟你打电话,不要浪费时间。”
楼道里面越来越吵闹。
塑料拖鞋趿拉过地板的声音、吹风机轰隆声、宿管催促交手机的声音夹杂在一起,将本就压抑的氛围更是推向了更加混乱无序。
辛芸吸了口气。
那冰冷的督促声叫她连犹豫都不敢,甚至没有时间多愁善感。她听见宿管老师脚步逼近,听见电话那头开始不耐烦。
一阵沉默过后。
“我想……学医。”
电话那头沉吟半晌,最后抛出一个麻木的疑问:“你是说创办医药企业或者私立医院么?那个市场在美国已经饱和了。”
“不是。我想亲自救死扶伤,为改变这个世界尽绵薄之力。”
一声冷笑。
“你的愚蠢真是随了你母亲那边。坚持一辈子,最后获得了什么呢?”男人道:“不过你年纪倒是小,情有可原。”
那人压根就没理会辛芸的沉默,接着用冷冰冰的语气道:“不要忘记我们做了什么约定——你安安分分考商学院,将来我的产业都会给你接班。你可以坐在上东区最繁华的高楼大厦里,不费吹灰之力获得普通人一辈子难以企及的收入。”
“可那不是我的理想……”
“哔——”电话被那边挂断。
世界彻底安静下来,辛芸听得见自己在大口喘气。
这一刻,她才知道自己先前有多荒唐。
她竟然真的拥有过一丝不切实际的幻想:幻想这个与她有着至亲血缘关系的人,能在她面前流露几分亲情。
她幻想他能倾听一下她的理想,她十几年来的热爱。
结果到头来,却是看都不看一眼。
“高三一班辛芸!”
“在!”她闻声猛然回头,只见宿管大姨那张脸不知何时出现在她身后。
“你在这鬼鬼祟祟的不交手机做什么?”
辛芸点开手机屏幕,才发现距离熄灯已经过去一分多钟。
她赶紧认了错把手机放进保管室,穿着那身还未来得及换下的校服踱步回屋。
进到屋子里,室友们已经睡熟了。
鼾声从蚊帐中传出,辛芸小心翼翼地翻身上床。
深冬的被窝冷得跟冰窟一样,她待了好一会才用体温微微捂暖。
躺在硬邦邦的枕头上,她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方才的那一通电话、祝会泽的无知者无畏、祝明恩的果决、周成蹊的语重心长......种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在她大脑中此起彼伏着。
屋里屋外一片安静。
人都睡了,墙上时钟还在走着——没日没夜、不知疲倦。
纠结也是一分钟,不纠结也是一分钟。
人生当中很多事却偏偏都是这样——你抗拒去做,问题就依旧摆在那里,没有人会帮你想办法。
只有自己。
她忽然想起周成蹊交给她的那个信封。
她说的“另一条路”,究竟是什么意思?
辛芸一个翻身,伸手向床脚的书包摸去。
轻手轻脚地翻找了一会,终于抓到那个信封。
她打开小夜灯,借着微弱的光亮撕开一条,将里面的东西取出。
那似乎是一张A4的宣传单。她把小夜灯挪近了些,开始一行行阅读上面的文字。
“莱斯奖学金——世界从你开始改变。”辛芸被这标题勾起兴趣,开始浏览下面详细的内容:
“由国际莱斯基金会主办,面向全世界16-18岁高中在读的青少年。学生需要用半年时间做一个他们认为意义重大的项目,并且通过委员会的各项考核,最终递交资料参与评选......”
她读到最后一行时顿住了。
怔怔盯了两秒,才反复确认自己没有眼花:“委员会将从中选出十位最有潜力的候选者,被选中的学生将可以报销高等教育阶段所有学业相关开支,并且每月可从组委会领取生活费直至二十五岁。此外,他们将被分配到其项目领域最顶尖的专家资源,一同完善该项目。”
辛芸半天才回过神来——也就是说,只要她被选中,大学四年以及硕士的学费都可以免去,还有额外生活费和世界顶级学术资源......
夜幕沉沉,但她的心早已飘到了九霄之外。
如果,如果真的能不花一分钱念完书,每月还有额外的钱,妈妈应该会为她骄傲吧?外婆的病兴许有办法可救。
以及——她是不是就可以在那个人面前抬起头,堂堂正正地向他证明,自己的坚持是正确的?
向年少的那个自己证明,她没有忘记儿时的梦想。
她继续往下读这奖学金评选的参与细则,却在第一行就顿住了:“12月15日之前提交SAT或者ACT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