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捉妖记(中) ...

  •   此话一出,洛灵立刻顿在那,面色时阴时晴,半晌才扭扭捏捏道:“你怎么知道我师姐同我恩爱两不疑?”

      见越见溪一幅不想搭理她的模样,方收起羞答答的小女儿姿态,随手掐了道决,隔绝外界纷扰,沉了脸郑重道:“此话怎讲?”

      越见溪也沉了脸,从袖中取出一片信笺,两三下铺平在桌上,向洛灵招手道:“你过来看,我一边说你一边看。”

      那头洛灵应了声好,便转头绕到她身侧来,一径拎起越见溪那搭在腿上的雪狐毛领大氅往自己身上盖,她身上本就热气腾腾,烘得越见溪烦死,眼下见她这样也不知道图什么,翻了个白眼旋即道:“前些时日我与几位同门来到此地,那日所见所想皆与你相同,只是有一事我弄不明白其中关窍,是你来了我才豁然开朗。”

      洛灵眼睛一亮,知她在说此地确有蹊跷,又听心道原来还有我的功劳,顿时喜上眉梢,双手扒过那信笺就看,看第一遍时并未发觉有什么奇特之处,她自恃身份特殊,又有诸多法宝傍身,并不畏惧寻常修士口中的禁地,越发觉得越见溪那句死亡箴言莫名其妙。

      这信笺上说无涯宫最近百年间下山游历的弟子数不胜数,有修为通天者,也有修为低微的外门弟子,是为斩妖除魔,不问生死。应某位师妹的要求,笔者仔细翻阅了宫中名册,发现了一件事,那就是近百年因下山游历身死道消的弟子中只有极少几人是不顾师长耳提面命,执意前往禁地白啸林,而他们似乎都曾途径桐花镇。

      信中附了一则白啸林的来历,原来这片森林成了禁地也不过这四五百年间的事,说是林中有一方冰潭,潭水深千尺,潭心有一株奇花,有人说食之可使死人复生,闻之亦能延年益寿,奇妙无穷。但常言道,奇珍必有奇兽相伴,这株奇花便是由一只万年白啸虎护卫着。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常有散修为得天地灵宝,抱有侥幸孤身前往林中,身死道消,久而久之白啸林凶名远扬,但仍有无数人趋之若鹜,其中多为小宗小派的弟子和散修。

      越见溪见她看完,便收起信笺放入袖中,目光直直落在正下楼的店小二,见他身上浮现清灵之气,雪白清丽的面上忽现一丝冷笑,“我猜我若是就这样回去,也能收到那三位师兄命灯已灭的死讯,矛头直指白啸林,而非这一派祥和的边陲小镇。”

      “可你的意思不是在说白啸林才是关键所在?”洛灵更是一头雾水。

      “是你来了,我才知道桐花镇亦是白啸林,而你要去的白啸林亦是桐花镇,我且问你无相妖以奇诡著称,无相无形,那么为什么不能是一朵花?”越见溪偏头问她,目光中似有无穷令人信服的奇异力量。

      洛灵一怔,旋即呆呆点头,空咽几下,自乾坤袋中取出一壶正冒着热气的茶,为越见溪斟上一杯,示意她继续。

      “在你来之前,有位前辈曾让我仔细留意周围。那时我以为她口中值得我留意的人是你,可认出你后我就知会错了意。方才我观那力大如牛的店小二有所顿悟,她指的是这茶馆中的人与事,有人提到吴大善人做的那些善事,可我却在想他家宴请百姓的那出戏,想这些青壮年身上若有若无的清灵之气。我想起桐花镇建镇距今也是四五百年,期间桐花镇长寿的盛名吸引不少富商贵人前往。”

      “五百年……是了,无相妖从东海潜逃下落不明,也是这五百年间的事,可……”洛灵喃喃道。

      越见溪夺回自己的大氅,披在身上,见她仍有些迷茫的神情,便道:“无相妖传闻,白啸林奇花以及桐花长寿盛名出现在同一时期,而彼时无相妖重伤潜逃,吴家也不远万里从江南富庶一带迁来荒无人烟的边陲之地,这两者关系显而易见。”

      “重伤、重伤,你的意思是说无相妖在此地圈养这些凡人?”洛灵面色忽变得极冷,气势陡然一变,周围热气胜似酷暑,拐角摆放的那支寒梅倏忽成了断头花。

      “可……此地清灵不似作假。”她话锋一转,仍有犹疑。

      越见溪倏忽一笑,隔空取来那支断头花,轻柔地笼在手掌,“《妖域见闻录》曾记载一则见闻,上面说有妖王夕旦曾用修士饲养人类,能使人延长寿命,且不受业障,故蕴含清灵之气。”

      而那无相妖正是夕旦座下四妖将之一,这阴损的法子想效仿也不是难事。

      “你说寻常人类身上沾染清灵之气谈何容易?”越见溪一饮而尽杯中物,施施然站起身来,“走罢。”

      “去哪里?”洛灵跟着她起身,挽住越见溪雪白大氅里的手臂,身形一晃,便消失在茶馆二楼。

      “有人不是说了“吴大善人”要请修路的雇工吃饭,做善事哪有不显摆的道理?桐花镇桐花河,此处聚灵含阴,对妖而言是再好不过的天然洞府,恰好也是吴府所在。”

      说罢,她祭出一柄雪白的长剑,拉着洛灵即刻落在桐花河畔一处巷子口,两人隐去身形,朝着主街道走去,只见两岸华灯初上,脚下青石板路尽头落了一座颇有气势的水上府邸。而眼前正有七八个汉子,两两一组,各抬着长担一头,担子绑着一头哼哧哼哧的大肥猪,其中一头通体黢黑,油光水滑,有两头模样大差不差,余下那头却有些瘦了,恰好凑成了个“四”。

      二人对视一眼,便知道那挑担的几人不对劲,一探骨龄已然有一两百岁了,可单看外貌正值青壮年。

      周围有看热闹的百姓,大多是青壮年,有眼馋的早像茶馆那黑胡子壮汉一样,二三结伴去了吴家讨口饭吃,于是有人说道:“吴大善人从不拒我们这些乡下人,真是大大的好人呐!”

      越见溪冷笑一声,不慌不忙地跟随那几人进到那座水上府邸中。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