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涟漪 ...

  •   《逆光》的拍摄终于在一片紧绷而亢奋的氛围中杀青了。最后一场戏,是林野历经磨难后,站在城市的天桥上,望着脚下川流不息的车灯,眼神里不再是最初的绝望与愤怒,而是一种被苦难洗涤过的、沉静的坚韧与释然。没有台词,只有一个长达一分钟的面部特写。

      温凡站在那里,初冬的寒风吹乱了他额前略显长的碎发,戏服单薄,但他似乎感觉不到冷。他望着桥下那片流动的光河,仿佛也看到了林野挣扎求存后那渺茫却真实存在的未来,更仿佛看到了自己这几个月来,在现实与戏梦之间跌宕起伏的心路历程。那一刻,他不再是温凡,也不再完全是林野,而是两个灵魂在某个奇异的节点产生了共鸣。镜头捕捉到他眼底那片复杂的星云——有疲惫,有伤痕,有迷茫,但最终,沉淀下来的,是一抹不肯熄灭的、属于自己的微光。

      “Cut!杀青!”张导的声音透过喇叭传来,带着一丝如释重负的沙哑,随即被片场爆发出的掌声和欢呼声淹没。

      温凡缓缓从天桥的角色情绪中抽离,身体晃了一下,几乎站立不稳。几个工作人员立刻冲上来,给他披上厚厚的羽绒服,递上热水。他接过水杯,手指因为长时间的紧绷和寒冷而微微颤抖,低声道谢,声音嘶哑。

      杀青宴安排在了影视基地附近一家还算体面的酒店。气氛热烈,推杯换盏间,充满了项目完成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憧憬。温凡作为男主角,自然成为了焦点之一。张导端着酒杯走到他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是难得的温和与肯定:“温凡,这部戏,你辛苦了,也演活了林野。我看得到你的付出和进步。好好干,这条路,你能走远。”

      这番话,比任何昂贵的礼物都让温凡感到珍贵。他郑重地端起酒杯:“谢谢导演,谢谢您给我这个机会。”他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辛辣的液体划过喉咙,带来一丝灼热的暖意,也冲淡了些许积压的疲惫。

      陈明远也笑容满面地过来,说了许多鼓励和展望未来的话,话里话外暗示着《逆光》播出后可能带来的热度,以及星辉后续可以为他争取的资源。温凡听着,脸上挂着得体的微笑,心里却保持着清醒的警惕。他知道,与陈明远的合作,更像是一场各取所需的交易,他必须时刻握紧自己的主动权。

      ---

      杀青后,温凡并没有立刻投入休息或寻找新的机会。他给自己放了一个短暂的假,回到了林小川那个拥挤却温暖的小窝。他需要时间沉淀,需要从林野那沉重的外壳中彻底剥离出来,也需要好好思考接下来的路。

      期间,《风尚》杂志的编辑苏晴再次联系了他,敲定了专访和拍摄的具体时间。地点安排在杂志社专业的摄影棚。

      拍摄当天,温凡只带了自己,穿着一身简单干净的私服就去了。没有前呼后拥的团队,没有刻意雕琢的造型,他甚至拒绝了化妆师过于厚重的粉底,只要求稍微遮盖一下因为连续熬夜留下的淡淡黑眼圈。

      摄影棚里灯光炽烈,背景简洁。苏晴是一个三十多岁、气质干练的女性,她看着温凡,眼中闪过一丝欣赏。她见过太多急于在镜头前展现自己、用华丽服饰和浓妆掩盖真实的年轻艺人,像温凡这样,带着一种“洗尽铅华”般的坦然和 raw 质感的,并不多见。

      “放松点,温凡。”苏晴示意他在背景板前坐下,“我们今天的主题是‘真实与潜力’。我们就随便聊聊,聊聊《逆光》,聊聊林野,也聊聊你自己。”

      访谈开始了。起初,温凡还有些拘谨,回答问题时带着演员惯有的谨慎。但当话题深入到他如何理解林野这个角色,如何体会那种底层挣扎的心境时,他渐渐放松下来。他没有刻意煽情,也没有夸大其词,只是平静地讲述着自己对人物的理解,分享着拍摄过程中一些真实的、甚至有些笨拙的努力和感悟。

      “林野他……其实没什么伟大的梦想,他所有的挣扎,最初都只是为了生存,为了保护他在乎的那一点点微光。”温凡的眼神有些悠远,仿佛又看到了那个在拳台上挨打、在雨巷中奔跑的少年,“但他身上有种东西打动人,就是那种……即使被踩进泥里,也要咬着牙,用尽最后一点力气,把头抬起来的劲儿。”

      苏晴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她引导着话题:“听起来,你对这个角色投入非常深。这种沉浸式的表演,会不会有时候让你很难从角色中走出来?或者说,角色会反过来影响你现实中的状态吗?”

      这个问题,像一根细针,轻轻戳破了温凡努力维持的平静。他沉默了几秒,睫毛微微颤动,再抬眼时,眼底深处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情绪。

      “会。”他坦诚地回答,声音轻了一些,“尤其是像林野这样,情绪负荷很重的角色。有一段时间,确实会觉得……很累,心里像是被掏空了,也会不自觉地带着角色的那种……压抑和警惕去看待周围。”他没有提及具体的人和事,但那短暂的停顿和眼神的变化,却仿佛诉说了许多未尽之言。

      “那你是如何调整的呢?”苏晴追问。

      温凡想了想,回答道:“可能就是……告诉自己,戏是戏,生活是生活。再难的角色,总有杀青的时候。而我自己的人生剧本,还得自己一笔一划地写下去。”他顿了顿,嘴角牵起一个极淡的、却真实了许多的笑容,“而且,我相信,经历过黑暗的人,会更珍惜光。无论是角色的光,还是……自己找到的光。”

      接下来的拍摄进行得出乎意料的顺利。摄影师不断按动快门,捕捉着温凡在访谈中自然流露的各种神态——沉思的、专注的、谈及角色时眼中带光的、偶尔流露出些许疲惫却依旧坚韧的。他没有刻意摆拍,所有的动作和表情都源于交谈中的自然反应。这种真实感,透过镜头,呈现出一种动态的、富有故事性的张力。

      苏晴看着监视器里的成片,眼中赞赏之色愈浓。她预感到,这组大片和这篇专访,或许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

      专访结束后的几天,温凡尽量让自己处于一种“放空”状态。他陪着林小川打游戏,去菜市场买菜,尝试着做几道简单的家常菜,晚上窝在沙发里看一些经典的电影。他试图找回那种最普通、最烟火气的生活节奏,以此来修复过度消耗的精神和情感。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这天晚上,他正和林小川一边吃外卖一边看一部老港片,手机屏幕突然亮起,是陈明远发来的一个微博链接,后面跟着一连串感叹号。

      温凡点开链接,心跳莫名快了一拍。那是《风尚》杂志官方微博提前释放出的专访预告和一张黑白基调的侧脸大片。照片中的他,微微侧着头,下颌线清晰,眼神望向镜头之外,带着一种未加修饰的疲惫感,却又在眉宇间凝聚着一股沉静的力量。光影勾勒出他优越的鼻梁和唇形,与平时在镜头前或乖巧或张扬的样子截然不同,是一种剥离了所有伪装后,直击人心的真实质感。

      配文的标题更是直接——《温凡:在逆光处野蛮生长,于真实中淬炼锋芒》。

      预告微博发布不到半小时,转发、评论和点赞数已经开始以惊人的速度攀升。

      【卧槽!这是温凡?!我差点没认出来!这气质绝了!】
      【之前就觉得他长得不错,但没想到动态和硬照表现力这么强!这种破碎感又带着韧劲的感觉太杀了!】
      【《逆光》是不是就是他演男主?看这预告突然对这部电影期待起来了!】
      【路人表示有被惊艳到,这颜和气质在内娱也算独一份了吧?有点像早期的那种电影脸,有故事感。】
      【只有我觉得他某些角度……莫名有点像那个很久没出现的宋清羽吗?但感觉又完全不一样,这个更……带感?】

      评论里大多是惊艳和期待,但也夹杂着一些将他与宋清羽进行比较的言论。温凡看着那些评论,手指微微收紧,随即又缓缓松开。比较是无法避免的,但他知道,他必须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一条与“像谁”无关的路。

      林小川凑过来看了一眼,啧啧称奇:“可以啊凡哥!这就上《风尚》了?还是这种深度的专访预告!我看你要火!”

      温凡扯了扯嘴角,心里却没有多少喜悦,反而有一种暴风雨前夕的平静。他知道,这仅仅是个开始。聚光灯打在身上,带来的不仅是瞩目,还有无法预料的审视和风浪。

      ---

      城市的另一端,靳氏集团总裁办公室。

      靳沉结束了一个越洋视频会议,略显疲惫地靠在椅背上。他随手拿起平板电脑,习惯性地浏览着财经新闻和行业动态。不知怎的,指尖在屏幕上滑动了几下,竟鬼使神差地点开了娱乐版块。

      然后,他就看到了那条被顶到热门位置的《风尚》预告微博。

      他的目光瞬间被那张黑白大片吸引。照片上的温凡,与他记忆中那个在别墅里或温顺、或倔强、或脆弱的形象截然不同,也与他在片场雨水中看到的那个狼狈身影有所区别。这是一种经过淬炼后的、带着棱角的沉静,一种破土而出、亟待绽放的生命力。

      靳沉的手指悬在屏幕上方,久久没有动作。他看着温凡那双望向远方的眼睛,那里面似乎盛满了许多他未曾了解、也未曾参与的故事。一种莫名的、复杂的情绪在他胸腔里弥漫开来,像是失落,又像是某种被挑战了掌控欲的不悦,甚至……还夹杂着一丝极淡的、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悸动。

      他想起温凡拒绝他时那斩钉截铁的眼神,想起他离开时那毫不留恋的背影。原来,离开了他的“庇护”,这只他曾经以为需要被关在笼子里的小鸟,真的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飞向一片他无法完全掌控的天空。

      他放下平板,走到落地窗前,望着窗外璀璨的夜景,眼神晦暗不明。

      温凡。
      这个名字,似乎比他预想的,要更加难以从生命中轻易抹去。

      而此刻的温凡,对这一切暗处的涟漪尚不知情。他关掉了微博,将手机放到一边,重新将注意力放回吵闹的电视屏幕上。前路未知,但他已做好准备,迎接所有即将到来的聚光灯与风雨。他要做的,只是温凡自己。

作者已关闭该文评论区,暂不支持查看、发布、回复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