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第 17 章 ...

  •   致许知意:于晨光熹微处,写尽我心
      许知意:
      见字如晤。
      此刻是周日的清晨,我坐在书桌前,窗外的梧桐叶被风卷着落在窗台上,像极了那天升旗仪式上,你发梢被风吹起的弧度。台灯的光落在稿纸上,笔尖悬了很久,却迟迟不敢落下——我怕自己笨拙的文字,撑不起藏在心底太久的情绪,更怕惊扰了这份小心翼翼守护的心意。
      第一次注意到你,是在初二的开学典礼上。那天你穿着崭新的蓝白校服,站在队伍的倒数第二排,手里紧紧攥着一个浅蓝色的发绳,眼神却望着主席台上的国旗,认真得像在完成一件极重要的事。后来我才知道,那天你刚转来学校,对这里的一切都还陌生,却已经在用最真诚的态度,接纳这个新的环境。从那时起,我的目光就总忍不住追着你跑:早读时你低头记笔记的侧脸,课间你和柳书韵笑着讨论题目的模样,放学时你背着书包慢慢走在梧桐树下的背影,都像一颗颗小石子,轻轻落在我心里,漾开一圈又一圈的涟漪。
      真正走近你,是因为那次偶然的“解围”。那天放学,我看到几个男生围着你,拿你刚画好的黑板报开玩笑,语气里满是不尊重。你站在那里,虽然眼圈泛红,却没有哭,只是攥着衣角,一字一句地说“请你们尊重别人的劳动”。我当时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快步走过去把你护在身后,那些男生见状才悻悻离开。后来你低着头,小声跟我说“谢谢”,手里还递来一块草莓味的糖——那是我吃过最甜的糖,甜到现在想起来,心里还会泛起暖意。也是从那天起,我开始刻意找各种“借口”靠近你:借口问你数学题,借口和你一起去图书馆,借口顺路陪你走一段回家的路。每一次和你说话,每一次看到你笑,我都觉得,原来青春可以这样美好。
      但我怎么也没想到,平静的日子会被霸凌打破。那天我在走廊尽头,看到王漪涵带着几个人把你堵在角落里,她们说着难听的话,甚至伸手推了你一把。我当时脑子一片空白,只想着不能让你受伤害,冲上去把你拉到身后,和她们争执起来。后来老师来了,我看着你膝盖上的伤,看着你强忍着眼泪却还反过来安慰我“没事”,心里又疼又恨——恨自己没有早点发现,恨那些人为什么要伤害这么好的你。也就是在那一刻,我下定决心,一定要保护好你,一定要让更多人意识到霸凌的可怕,所以才有了那次国旗下的演讲。
      演讲那天,站在主席台上,我的目光穿过密密麻麻的人群,第一眼就看到了你。你扶着柳书韵的胳膊,膝盖上还缠着纱布,却依然睁着亮晶晶的眼睛看着我。那一刻,所有的紧张都消失了,我只想把心里的话都说出来,想让你知道,你不是一个人,想让所有人都明白,我们应该守护像你这样善良的人。当我提到你的名字,看到你惊讶又感动的眼神时,我突然觉得,所有的准备都没有白费。演讲结束后,我快步走到你面前,问你“有没有哪里不舒服”,其实我更想问的是“你有没有感受到我的心意”,可话到嘴边,却只变成了一句笨拙的关心。
      后来的日子,是我最珍惜的时光。每天早上,我会提前十分钟到你家楼下,手里拿着你喜欢的热豆浆和肉包,看着你从楼道里走出来,笑着跟我说“早”;中午我会帮你把饭带回教室,看着你一边吃一边跟我讲课堂上的趣事;放学路上,我们会一起走在梧桐树下,听你说今天学到的新知识,听你说对未来的小期待。有一次,你说“希望校园里再也没有霸凌,大家都能开开心心的”,我当时握着你的手,认真地跟你说“会的,我们一起努力”——其实我还想说,我想和你一起,见证更多美好的事情。
      知意,你知道吗?每次看到你认真的样子,我都会想起老师说过的话:“真正的青春,是眼里有光,心里有暖,手里有力量。”而你,就是我青春里的那束光。你面对霸凌时的勇敢,你对待学习的认真,你对朋友的真诚,都在一点点影响着我,让我成为更好的人。我开始更努力地学习,想和你一起考上理想的大学;我开始更主动地帮助别人,想和你一起守护这个温暖的校园;我开始学着表达自己的心意,想让你知道,在你不知道的地方,有一个人一直在默默关注你、守护你。
      昨天,我路过学校的梧桐树林,看到一片金黄的叶子落在地上,像一只展翅的蝴蝶。我蹲下来把它捡起来,夹在书里——我想把它送给你,因为它像极了我们的青春,虽然会经历风吹雨打,却依然能绽放出最美的色彩。知意,我喜欢你,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深思熟虑后的决定;不是因为你的外表,而是因为你的善良、勇敢和真诚;不是想占有你,而是想和你一起,走过青春的每一段路,看过未来的每一处风景。
      我不知道你会不会接受我的心意,也不知道未来我们会遇到什么,但我希望你知道,无论什么时候,我都会像那次国旗下的演讲里说的那样,做你最坚实的后盾。如果你愿意,我们可以一起去图书馆刷题,一起去操场跑步,一起去看春天的花开,一起去看冬天的雪落;如果你暂时还没有准备好,我也会等,等你愿意敞开心扉,等你愿意和我一起,把青春的故事写得更长、更美好。
      窗外的天渐渐亮了,阳光透过窗户洒在稿纸上,把“许知意”这三个字照得格外明亮。我把这封信折好,夹在那片梧桐叶里,希望你看到它的时候,能感受到我此刻的心情——就像感受到晨光熹微时的温暖,感受到梧桐叶落时的温柔,感受到青春里最真挚的心意。
      期待能和你一起,把未来的日子,过成我们喜欢的样子。
      宋砚书
      周日清晨
      --
      笔尖轻顿,信纸末尾的墨痕尚未干透。宋砚书指尖捻起信纸,正要折进素白信封,楼下忽然传来母亲顾云温软的嗓音:“小书,快下来吃饭了。”
      宋砚书心头一紧,手指胡乱将信纸往手边的书里一夹,书页簌簌合拢,他转身便朝着楼梯口快步跑了下去。
      宋砚书刚踩下最后一级楼梯,就见母亲顾云正从厨房端着汤出来,瓷勺碰撞碗沿发出清脆的声响。“怎么跑这么急?慢些,当心摔着。”顾云笑着往他碗里舀了勺排骨汤,热气裹着肉香漫上来。
      父亲宋明海放下手中的报纸,指腹还沾着油墨印:“今天听你舅舅说,小衍下个月要从国外回来了。”
      “真的?”顾云眼睛一亮,手里的汤勺顿了顿,“这孩子出去读博都三年了,回来可得好好聚聚。”她转头看向正埋头喝汤的宋砚书,“你跟你表哥小时候最亲,到时候也多跟他聊聊,学学人家的劲头。”
      宋砚书握着筷子的手微顿,脑海里忽然闪过方才被夹在书里的信纸,嘴里含糊应了声“知道了”,又往嘴里扒了口饭,避开了母亲探询的目光。宋明海没察觉儿子的异样,还在跟顾云念叨:“听说他这次回来,是打算在本地发展,以后见面的机会就多了。”
      顾云舀汤的手顿了顿,又想起什么似的笑:“说起来,小衍读书时跟你一样,心思细,还总替人着想。”她转头看向宋明海,“你还记得吗?以前他放假来咱们家,总带着小书去图书馆,回来还帮小书检查作业。”
      宋明海放下茶杯,指尖在杯沿摩挲着:“可不是嘛。这次他回来,听说想先休整一阵,顺便看看家里人。等周末有空,咱们约着你舅舅一家吃顿饭,让孩子们也好好聊聊。”
      “好啊,”顾云立刻应下,又看向宋砚书,“到时候你也多跟你表哥说说学校的事,他见多识广,说不定还能给你提提建议。”
      宋砚书扒饭的动作慢了些,心里却不由自主地想起那封藏在书里的信。若是表哥回来,会不会察觉到他的心思?他捏着筷子的指节微微收紧,嘴上却只能含糊地应:“嗯,到时候再说吧。”
      顾云没注意到他的恍惚,还在跟宋明海絮叨:“小衍这孩子,出国这么多年,还惦记着家里。上次视频,他还问起小书的学习情况,说等回来要给小书带些国外的资料呢。”
      宋明海点点头,目光落在宋砚书身上,带着几分期许:“你表哥是个靠谱的,你多跟他学学,别总闷在屋里。”
      宋砚书“嗯”了一声,匆匆扒完碗里的饭,起身道:“爸,妈,我吃饱了,先回房间了。”说完,不等他们回应,便快步朝着楼梯走去,心里只想着赶紧把那封信藏好,别被任何人发现。
      宋砚书几乎是逃着上楼的,指尖刚触到门把手,还能听见楼下父母低声讨论聚餐的细节。他推开门快步走到书桌前,慌乱地翻开那本夹着信的书——信纸安安静静躺在书页间,边角却被刚才仓促的动作折出一道浅痕。
      他小心翼翼地把信纸抚平,指尖划过“许知意”三个字,心跳又忍不住快了几分。窗外的阳光已经爬得更高,透过梧桐叶的缝隙落在信纸上,留下细碎的光斑。他忽然想起母亲说表哥顾衍要回来的事,顾衍比他大五岁,从小就像亲哥哥一样护着他,以前他有什么心事都愿意跟表哥说。可这次,关于许知意的心意,他却连提都不敢提——他怕表哥笑话他矫情,更怕这份小心翼翼的喜欢,被人戳破后连靠近的勇气都没了。
      正愣神时,书桌上的手机忽然震动了一下,是柳书韵发来的消息:“明天早读要抽查英语单词,你复习了吗?对了,淼淼说她昨天整理的笔记落在教室了,你要是早去的话,能不能帮她拿一下?”
      宋砚书盯着屏幕上“淼淼”两个字,嘴角不自觉地弯了弯,刚才的纠结瞬间被冲淡了大半。他飞快地回复“好,我知道了”,然后把信纸仔细折好,放进书桌最底层的抽屉里,还特意用一本厚厚的习题集压在上面。
      “先不想表哥的事了。”他对着镜子里的自己小声嘀咕,“明天先帮知意把笔记拿回来才最重要。”说完,他拿起英语课本,可目光却总忍不住飘向抽屉的方向——那里藏着他整个青春里,最柔软也最珍贵的秘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7章 第 17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