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第九章 ...
-
大学开学那年,在各学院之间的联合活动上,17岁的时与第一次遇到许衍。
许衍当时是美术学院的负责人,时与作为金融系的新生参加了活动。
时与有个喜欢观察的习惯,每到一个新环境接触新认识的人,她总下意识的观察分析对方的行为动作。所以初次遇到许衍的时候,时与就发现他有点特别。
少年身材高挑瘦削,面容俊朗,眉眼间透着一股英气。引起时与注意的是,他看向其他人的目光总有一种职业性的专注和距离感,可能跟专业有关。
所以时与开始观察许衍,他仿佛下意识会用目光丈量各种事物的结构,有时候会下意识的伸出手指勾勒着路人背包的轮廓。
原来作画也是需要处处把观察融入生活的。
时与猜想,某个专业要想做到行业前端那部分,思考方式和日常的生活习惯真的会不一样。
后来时与在大学生孵化中心那边着手准备大二创业的事情,她突然想做艺术管理相关方面,比较感兴趣开一家艺术中心画廊,于是一直在跟美院几个学姐接触了解一些专业相关。
听几个学姐多次提起她们院的许衍,时与再次想起迎新活动时遇到的那个少年。
见新来的小学妹的目光总是下意识追随着许衍,许衍同专业的美院学姐在某天突然把许衍的微信推给了时与,并附上一句“小与,我们专业的大神,目前单身哦。”
时与是个在感情方面不怎么开窍的迟钝性子,赵潋曾经这样评价时与:万事通透,感情一塌糊涂。
从上学那时候起,时与在感情方面的无意识和迟钝劝退了太多追求者。
活泼且直白的姑娘,所以最初丝毫不会掩盖自己对许衍的兴趣和观察,有联合活动的时候,时与会将目光投送在许衍身上,见到许衍和同宿舍的朋友同行,也会目光追随观察他。
直到那个学姐将微信推给她的时候,她才意识到这样的行为在别人眼里是她暗恋许衍。
时与开始疑惑,她也不会辨认自己的感情,这真的是喜欢吗?
美术学院和金融学院篮球赛的时候,有时候能在休息区看到时与。
女孩也不主动上前和许衍交谈,但是视线确实是跟着他无疑。次数多了,许衍自然知道这是金融系大一的新生。
女孩站在人群中很是显眼,明媚漂亮,气质出挑。之前舍友指着论坛上学校同学私下评出来的校园最美面孔,最上边赫然是一张女孩的照片,看角度像是有人截取的时与学生证上的证件照。
金融系,时与。
扎着马尾,露出光洁的额头,笑容灿烂。
两个人第一次产生交集,是有次美院的学生们租借的展厅出现了问题,展厅的老板收款之后关门跑路,卷走了大量学生预付的展位费。
因为受害者大多为学生,人均金额没有特别高,但总金额不小,所以事情在美院范围内闹得动静不小。
把许衍微信发给时与的美院学姐叫宋羽辛,因为社团联合活动和时与相熟。时与受团委老师所托去联系宋羽辛商议社团活动的相关事宜时,宋羽辛正好在和许衍一行人处理维权的事情,于是时与才知晓这件事的原由。
时与在电话里中问宋羽辛这家展厅的具体名称,宋羽辛将目光投向许衍,然后对时与说,“我打开免提吧,许衍也在这,让他跟你说。”
听到电话那头传来女孩清冷的声音,许衍没犹豫太久,把具体的名字报给她。
时与打开手边的电脑查询了这家展厅的背景,从工商注册信息到股东构成:“这家店是去年二月份注册的,今年六月底的时候就出现了经营异常。”
“我还查询到这个展厅背后的公司之前在隔壁C市开过店,也是因为经营不善闭店了。”
时与继续在网站上检索:“C市这家店也有相关消费者维权信息,看来是惯犯。”
“看来不像是经营不善,更像是是合同诈骗。”
许衍讶然地听着电话里女孩条理清楚的分析然后迅速得出的结论,如此聪慧有逻辑的女孩,他惊讶。
“学姐,你们在哪?我现在去找你们吧,见面聊。”时与见事情在电话中一句两句讲不清楚,干脆面谈吧。
“好的,我们现在在学校隔条街的这家咖啡厅,你到了直接来二楼找我们吧。”宋羽辛接过电话,把地址告诉时与。
女孩来的时候穿着一件藏青色的连体工装,怀里抱着笔记本电脑。一上楼就吸引了大家全部视线。
时与到二楼的时候发现宋羽辛,许衍,还有几个美院的学长学姐都在这。
宋羽辛上前几步跟时与打招呼,时与向他们点头致意,视线略过许衍,略微一滞,然后找了个空位坐下。
许衍走上前,“需要我把合同发给你看一下吗?”
时与打开电脑,“好,如果当时有整理受害者名单和金额表格的话也可以一起发我。我加你微信吗?”说罢掏出了衣兜里的手机。
“咦?时与,我之前不是就把许衍的微信推给你了吗?当时没加吗?”宋羽辛笑得暧昧,调侃道。
“啊,没有呢,我现在加。”时与完全没领悟到宋羽辛的调侃,点开手机的扫一扫然后抬头,“学长我扫你吗?”
许衍调出二维码把手机递上前,‘滴’的一声,显示扫码成功。通过女孩的好友申请后,许衍把表格和合同发过去。
许衍看着女孩精致的侧脸,她正专注地看着电脑屏幕。
时与点开合同审了一遍,又看了一眼表格中的名单和总金额,冷静分析:“这大概率属于合同诈骗,鉴于他们这家店有前科,所以排除经营不善的原因。”
“你们可以马上组建一个维权群,安抚好大家的情绪后,统一一下信息发布的渠道,大面积的在媒体层面施压。然后登记好大家的信息,把当时他们个人签署的合同,付款记录证明都收集一下。”
“我们法学院有专项的法律援助中心,可以先联系一下法学院那边。”
“之前这个展厅开业我记得有进校做过宣传,他们之前使用过学校的场地,肯定有负责人联系过学院的相关老师,可以找老师追溯一下这个店负责人的联系方式。”
“这家店开店选址一直在A市和周边城市,实际控制人应该跑不远。看看能不能使用传统手段先找到他,如果这些途径都联系不上人的话就可以去相关部门递交材料逼他现身。”
时与把手边查到的信息跟他们同步,思路清晰,言简意赅。
许衍宋羽辛他们一群人直接看呆,实在不敢相信如此成熟干练的女孩是比他们年纪还要小的学妹。许衍室友指着时与问,“宋羽辛,你这是从哪来找来的这么牛逼的小学妹?”
又转头用目瞪口呆的神情问时与,“学妹,你确定不是我们学校法学院的吗?太牛了。”
时与摇摇头,“我是金融系的。”
“现在金融系的新生都这么牛逼了吗?”
“金融系的时与!我知道她,她还是A市去年的理科状元!”
“又漂亮又聪明!”
“我们大二的怎么都没出个这么厉害的人物?”一群人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
“许衍啊!咱们许衍也是学校的风云人物!”
许衍走上前,“我们之前的打算是找不到店家人的话就联系当地的消协。”时与点点头,赞同这个提议。
“中午要不要一起吃饭?”许衍问,“具体的我们可以继续聊一聊。”话落,身后顿时响起一阵起哄声。
“噢噢许衍竟然邀请女孩子吃饭诶。”
“这个学妹是不是就是一直跟着许衍去各个活动的那个女生?”
“对,是她吧。”
“我知道她!今年金融系大一的时与,刚入学就夺走了外语系周怡然校花的名号。”
“是不是也是因为要追许衍所以来帮忙的?”
宋羽辛听着同学七嘴八舌的议论,用眼神示意他们收敛一些。
“好,我先把电脑放回宿舍。”时与把电脑收起来,吃饭的时候正好聊一下艺术中心的事,时与打算筹办的画廊也考虑做展厅方面的内容,时与想着。
“如果是嫌带着重不方便,我帮你拎着吧。”许衍伸手试图接过桌面上的电脑包。
“没事,我拿得动。”时与摇摇头。
见许衍坚持,时与想了想,点点头,“好,那我们直接去吧。”
“有什么特别想吃的吗?”许衍帮女孩拎着电脑包走在时与身旁。“火锅想吃吗?学校附近刚开了一家味道不错的川味火锅。我们可以步行直接过去。”
时与点点头,“好。”
跟时与在火锅店面对面坐下的时候,许衍还有些恍惚,他猜女孩大概是喜欢他的,虽然一直未宣之于口,可能是因为女孩子大多都害羞吧。
今天在咖啡厅看到说起专业相关闪闪发光的女孩,许衍也觉得自己被吸引着。
时与就像一个发着光的小太阳,之前多次活动现场遇到的时候,他也被女孩不掩饰的目光吸引到。
后来经身边人提醒,说女孩可能喜欢他,所以多次出现在活动现场,他也发现女孩的视线确实一直追逐着他。
他内心其实是有所期待和庆幸的,惊讶又惊喜的情绪影响着他。
今天女孩周末时间赶过来帮忙,应该也是想帮他解决问题吧。看着对面低头点菜的时与,他突然觉得,既然女孩害羞,剩下的这些步数他来走也未尝不可。
“学长你们提交材料的时候不要只联系消协,公安和工商那边也可以同步联系。这些部门受理的同时,可以组织部分受害同学在他们店铺原址进行理性抗议,比如拉横幅发传单。”
“但一定要把握尺度,不要做合理维权以外的事情。这样可以吸引媒体和部分自媒体的关注,迫使负责人现身处理这个事情。”
“可以把我们学校的校名放在前面重点突出强调一下,是A大的学生集体受骗,官方应当会重视的。”时与又补充说道。
许衍欣赏地看着时与,女孩的分析能力、行动能力让他赞叹。
聪慧理性,果断干练,不愧是理科状元,许衍看着闪闪发光的时与,此刻他也确定,自己确实对女孩心动不已。
“学长,我们学校美院同学们毕业展和平时内容展出的时候,关于展厅选择方面....”
后来,大家按照时与的策略和思路进行下去。果然校方和官方格外重视,国内高校学生集体被诈骗这件事,不只是在本市,更是在国内社交媒体上闹得沸沸扬扬。A市新闻记者还特意到学校联系了相关人员进行采访。
工商那边也查到了这所画廊的背后控股人,事情最终以负责人出面退款赔偿,并接受采访正式向消费者和社会道歉收场。
美院的同学在时与的帮助下,不仅拿到了自己先前缴纳的场地费,还到了相应的赔偿款。大家都对时与抱有感激之情。
在此之前,美院小范围内有人传言时与一直暗恋本系的许衍。经此维权事件之后,时与更是一下子在校内成为风云人物,漂亮且聪慧的女孩自然是得到了全校的关注,很多不同学院的男生想对时与表示心意,那段时间女生宿舍楼下经常有男生站在那等人。
但是在不久之后,全校人见证了许衍对时与展开猛烈追求。
但故事的女主角好像一直没有答应许衍的追求,直到后来两人先后毕业,许衍做了个人画室,时与创业开办公司,还是一家艺术中心画廊。
众人都猜想看来是郎有情妾有意,只是没有在校园期间恋爱。
两人在各自的领域发展得格外出色,更是作为优秀毕业生受邀回校参加学院周年庆典。
所以现在即使毕业多年后,A大的校园内还流传着当时他们的传言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