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3、第二十三章:浴室堡垒、植物角协议与无菌室里的光 ...
浴室门板隔绝了客厅里压抑的交谈声,却关不住那令人窒息的社恐压力。狭小空间里弥漫着水汽未散的潮湿和清洁剂残留的刺鼻气味。沈溪背靠着冰冷的瓷砖墙壁滑坐到地上,冰冷的触感透过薄薄的睡衣刺入皮肤,却无法熄灭体内灼烧的恐慌。门外,父母压低的、充满困惑与担忧(在她听来是审判)的询问声,吴悠疲惫而急切的解释声,像无数根细针,穿透门板,扎进她每一根紧绷的神经。
“小溪到底怎么了?脸色那么吓人?”
“是不是工作太累了?还是…谈恋爱受委屈了?”
“那个玻璃罐子是什么?神神秘秘的…”
“小吴,你是她最好的朋友,你肯定知道!她是不是有什么瞒着我们?”
每一个问题都像一块巨石,砸在她试图缩进地缝的灵魂上。解释?她无法解释。解释她的社恐、她的恐婚、她对人群目光和声音的生理性排斥?解释林森的阴影、顾屿的邮件、那罐在绝望中萌发新绿的孢子?他们不会懂。他们只会像无数次那样,归咎于“想太多”、“太娇气”、“被网络洗脑”,然后用加倍的“关爱”和“安排”将她淹没。
巨大的羞耻感和无力感像冰冷的潮水,将她彻底淹没。她蜷缩成一团,额头抵着膝盖,双手死死捂住耳朵,试图隔绝那些穿透门板的声音。但声音无孔不入,混合着她自己擂鼓般的心跳和急促到近乎窒息的喘息,在狭小的空间里形成一种令人眩晕的轰鸣。胃部再次开始痉挛,冷汗浸透了后背。她觉得自己像一条被抛上岸的鱼,徒劳地张着嘴,却吸不进一丝救命的氧气。
不知过了多久,也许是几分钟,也许是永恒。门外的声音似乎小了一些,变成一种沉闷的、持续不断的低语。然后,是轻轻的敲门声,不同于之前的急促,带着一种小心翼翼。
“小溪?” 是吴悠的声音,隔着门板,异常清晰,“你还好吗?听我说,你父母…很担心。他们暂时不会进来,就在客厅。我们…能不能谈谈?隔着门也行。”
沈溪的身体僵硬着,没有回应。谈?谈什么?谈她无可救药的怪异?谈她注定让他们失望的人生?
“小溪,”吴悠的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平静,穿透了她的恐惧屏障,“关于顾屿的邮件,关于孢子,还有…你父母。我们得想办法,让你能…安全地走出这扇门。”
“安全”两个字,像一根救命稻草,在沈溪混乱的意识里微弱地闪烁了一下。她依旧沉默,但捂耳朵的手,微微松动了一丝缝隙。
“我知道你现在最不想见人,尤其是…毫无准备的见面。”吴悠仿佛能感知她的状态,语速平缓,“但你父母就在这里,他们不会轻易离开。硬碰硬只会更糟。我们需要一个…协议。”
“协议?” 沈溪嘶哑的声音终于从喉咙里挤出来,带着浓重的鼻音和怀疑。
“对,协议。”吴悠的语气变得像谈判专家一样清晰冷静,“一个‘植物角协议’。听着:第一,他们只能待在客厅,绝不进入你的卧室和这个浴室。第二,交流仅限于…植物。客厅窗台有你的几盆玉露和那棵耐阴蕨,还有那个玻璃罐。他们只能问关于这些植物的问题,你只需要回答植物本身,比如‘这是玉露,喜欢散射光’,‘罐子里是我在培育孢子’。不谈其他,不谈你,不谈他们。第三,时间限制:最多半小时。半小时后,无论发生什么,我负责让他们离开。同意吗?”
植物…作为屏障?作为安全的交流媒介?沈溪混乱的大脑艰难地消化着这个提议。植物是她堡垒的一部分,是可控的,熟悉的。谈论它们…似乎比谈论她自己、她的生活、她的“问题”,要安全得多。半小时…一个明确的、可预期的结束点。
“…他们…会答应?”她声音颤抖地问。
“我去谈。”吴悠的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你只需要点头或摇头。同意这个‘植物角协议’吗?点头我就去处理。”
沉默。几秒钟漫长的死寂。沈溪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门外父母的存在像一座无形的大山压着她。但吴悠描绘的“协议”,提供了一个狭窄却可能存在的逃生通道。植物…半小时…
她极其轻微地,点了一下头。动作轻得几乎无法察觉。
“好。”吴悠的声音透出一丝如释重负,“等我信号。深呼吸,小溪,只想着你的植物。”
门外传来吴悠离开的脚步声,然后是客厅里压低的、更激烈的交谈。沈父沈母显然对这个“莫名其妙”的协议感到困惑甚至愤怒。
“只看植物?半小时?这算什么?”
“我们是她父母!不是来参观花房的!”
“她到底在搞什么鬼?是不是那个顾屿…”
“叔叔阿姨!”吴悠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罕见的、近乎凌厉的强势,瞬间压下了所有质疑,“想见到她,想让她好,就按我说的做!这是唯一能让她现在走出浴室、不彻底崩溃的办法!逼她,只会把她推得更远!想想后果!”
客厅陷入一片令人窒息的沉默。沈溪在浴室里屏住呼吸,心脏几乎要跳出胸腔。她能想象父母脸上震惊、屈辱却又无可奈何的表情。最终,是沈母带着哭腔的、微弱的声音:“…好…好…我们…就看植物…半小时…”
协议,在巨大的不情愿和担忧中,勉强达成。
吴悠轻轻敲了敲门:“小溪,可以了。按协议来。我在旁边。”
浴室门锁发出轻微的“咔哒”声。沈溪的手颤抖得厉害,试了几次才成功打开门。她没有抬头,视线死死盯着脚下浴室门口那一小片地砖,像踩在烧红的烙铁上,一步一步挪向客厅。每一步都重若千斤,社恐的压力如同实质的粘稠液体包裹着她,让她举步维艰。她能清晰地感觉到两道焦灼、担忧、困惑的目光如同探照灯般打在她身上,让她浑身皮肤都刺痛起来。
客厅的窗帘被拉开了一半,光线有些刺眼。沈父沈母局促地站在沙发旁,距离窗台几步远的地方,像两个闯入陌生领地的访客,手脚都不知该往哪里放。他们的目光紧紧追随着沈溪,充满了想问又不敢问的焦虑。
沈溪径直走到窗台边,背对着父母,身体僵硬得像一块木板。她的目光第一时间锁定了那个玻璃罐——水底那几缕新生的绿色孢子丝,在光线下似乎更加清晰了一点。这微小的生命迹象,给了她一丝难以言喻的支撑。
“小…小溪,”沈母的声音带着小心翼翼的试探,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窗…窗台上这盆…圆滚滚的,挺可爱,叫什么呀?”她指着沈溪最珍视的一盆玉露。
沈溪的身体几不可察地绷紧了一下。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在玉露上,用尽全身力气,挤出一个干涩、紧绷、几乎没有任何起伏的音节:“…玉露。” 声音小得像蚊子哼哼。
“哦…玉露啊…”沈母赶紧接话,试图让气氛轻松一点,“名字挺好听…它…它好养吗?”
“…散射光…少水。”沈溪依旧盯着玉露,每个词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她感到喉咙发紧,后背的冷汗更多了。
“那…那棵叶子像鹿角似的呢?”沈父指着顾屿送的那棵耐阴蕨,语气带着明显的不自然,努力扮演着“只看植物”的角色。
“…鹿角蕨。”沈溪的声音稍微流畅了一点点,仅仅是说出植物的名字,似乎消耗了她巨大的能量,“…不用…强光。”
“那个玻璃罐子…”沈母忍不住好奇,指向那个奇怪的装置,“里面是什么?水草?”
沈溪的目光终于从玉露移向了玻璃罐。看到水底那抹新绿,一种奇异的保护欲压过了部分恐惧。“…孢子…培育…”她艰难地吐出两个词。
“孢子?”沈父皱起眉,显然超出了他的知识范围,“那…能种出东西?”
“…蕨类…”沈溪感觉肺部空气不足,呼吸开始急促。
“哦…”沈父沈母面面相觑,显然不知道该如何接这个“植物话题”了。客厅再次陷入尴尬的沉默。沈母看着女儿始终背对着他们、紧绷到随时会断裂的背影,眼圈又红了,忍不住低低啜泣起来:“小溪…你到底是怎么了呀…妈妈看着你这样…心都要碎了…”
这压抑的哭声像最后一根稻草!沈溪的身体猛地一颤!社恐的压力混合着对母亲眼泪的愧疚和无力感,瞬间冲垮了她勉强维持的脆弱防线!协议!说好只谈植物的!她感到一阵强烈的眩晕和窒息,猛地转过身,脸色惨白如纸,嘴唇哆嗦着,眼看就要再次崩溃逃离!
“时间到了!”吴悠的声音如同惊雷,果断地插入这危险的临界点!她一步跨到沈溪和父母之间,形成一道物理屏障,语气不容置疑,“叔叔阿姨,半小时到了。你们该走了。”
“可是…”沈母还想说什么。
“协议就是协议!”吴悠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不容反驳的力量,“想下次还能见到她,现在立刻离开!交给我!”她的眼神锐利如刀,直视着沈父沈母。
沈父看着女儿摇摇欲坠的样子,又看看吴悠强硬的态度,最终重重叹了口气,拉着还在啜泣的沈母,一步三回头地、无比沉重地离开了公寓。关门声响起的那一刻,沈溪如同被抽掉了所有骨头,靠着窗台滑坐到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着气,浑身被冷汗浸透,像刚从水里捞出来一样。
吴悠立刻反锁好门,疲惫地靠在门上,也长长舒了一口气。这场“植物角协议”的执行,对她而言不啻于一场高强度的心理战。
“你做得很好,小溪。”吴悠看着蜷缩在地的沈溪,轻声说,“你坚持下来了。”
沈溪没有回应,只是疲惫地闭着眼,手指无意识地抠着地板缝隙。坚持?她只觉得耗尽了所有力气。窗台上的玻璃罐里,那几缕新绿在寂静中无声生长。
就在这时,沈溪口袋里的手机震动了一下。不是电话,是一条来自陌生号码的短信。她麻木地掏出来看。
【未知号码】:沈女士您好,我是顾屿实验室助理小林。顾老师让我联系您:您之前咨询的关于‘局部低氧环境对稀有蕨类孢子萌发早期菌丝抑制’的模拟实验,数据已初步整理。顾老师问您是否方便在明天上午十点,来实验室现场查看原始数据和显微影像?他强调,这属于纯学术交流,您可视情况决定。实验室地址:[定位链接] 打扰了。
学术交流?实验室?显微影像?
沈溪疲惫的大脑迟钝地处理着这些信息。是顾屿。他没有直接联系她,用了助理的名义,强调了“纯学术”,还用了她正在进行的“孢子培育/低氧除菌”作为由头!这是对她“植物角协议”的…升级版?一个更专业、更可控、边界更清晰的“安全区”邀请?
她想起吴悠转述的顾屿的懊悔。想起他邮件里那该死的“令人着迷”。想起他在门缝递来的古籍资料。想起那株“无需光照,静养”的耐阴蕨。矛盾的情绪在她心中翻腾。恐惧犹在,但一丝极其微弱的好奇,像那水底的绿丝一样,悄悄探出了头。去看孢子在专业低氧环境下的显微影像?去了解真正的“局部除菌法”?
吴悠看着沈溪盯着手机屏幕变幻不定的眼神,轻声问:“是顾屿?”
沈溪没有回答,只是将手机屏幕转向吴悠。
吴悠看完短信,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她沉默了几秒,说:“纯粹的技术堡垒。无菌,无情感,只有数据和影像。这可能是他现在能想到的、最安全的方式了。去不去,在你。”
沈溪的目光再次投向窗台上的玻璃罐。水底那几缕靠自己简陋方法挣扎求生的绿色丝状物,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如此脆弱。而顾屿的实验室,那里有精密的仪器,恒定的环境,专业的“低氧除菌”…也许,在那里,她能找到让这些生命延续下去的真正方法?也许,在那个冰冷的、无菌的堡垒里,她能暂时避开所有令人窒息的目光和情感压力,只专注于…那些沉默的、不会伤害她的数据和影像?
她慢慢抬起头,看向吴悠,眼神里充满了挣扎和一种近乎自虐的疲惫决心。
“…地址…给我。”她嘶哑地说,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
这一章写了在极限压力下,人如何抓住任何一丝可能的安全感——哪怕是冰冷的“植物角协议”和“无菌实验室”。沈溪的每一次“同意”,背后都是耗尽心力的战争。而顾屿,正学着用最不会吓到她的方式,笨拙地递出橄榄枝。下一章,我们将走进那座“无菌堡垒”,看专业的光芒如何照亮恐惧的角落。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3章 第二十三章:浴室堡垒、植物角协议与无菌室里的光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每天一更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