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章时总在琢磨“少年心事的笨拙感”——原来喜欢一个人,连模仿他皱眉都要对着镜子练半天,画他的轮廓时会因为“睫毛不够长”“眉峰不够软”而反复擦掉重画,连被妈妈敲门都要慌慌张张把画板藏在身后,像藏着件见不得人的宝贝。
林野对着镜子调整眉峰的纠结,擦了又画的炭笔线条,其实都是在和自己较劲——他想把心里记得的顾砚“画准”,可越急越画不好,就像越想藏好心动,越会在细节里露馅。那块顾砚借过的蓝色橡皮、脸颊上蹭到的炭灰、妈妈敲门时的慌张,都是故意加的小细节,就是想写这种“藏不住”的真实:明明在偷偷画喜欢的人,却要嘴硬说“练素描”,连自己都觉得有点傻,可傻得特别认真。
后来写他发现“自己和小说主角一模一样”时,其实藏了点小心思——林野把自己的心事写进小说,又在现实里重复着小说主角的笨拙,就像把心动折了两层,一层藏在文字里,一层藏在画板上。他画不出顾砚的轮廓,其实是画不出心里那份“说不出口的喜欢”,可偏偏就是这份画不出的慌张,比任何完美的线条都更像少年人的心动。
最后让他在梦里画准了顾砚的样子,是想悄悄圆个小小心愿:现实里没画好的轮廓,梦里总能画好吧;现实里没说出口的喜欢,梦里总能让他看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