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章时总在跟着林野“心里发暖”——他偷偷咬橡皮时的紧张,藏起带牙印橡皮的小心思,盯着小说情节幻想现实的期待,像把“想和你更像一点”的心意,都悄悄刻进了橡皮的牙印里。那份“模仿你的小习惯,就像离你更近一点”的笨拙,是年少时喜欢一个人最纯粹的模样:不用刻意靠近,只要和你有一点相同,就会开心很久。
 
林野把“咬橡皮”写进小说,藏着最软的小心思——他在虚构的情节里让“顾砚”递出旧橡皮,不是贪心想要什么,是想让这份“模仿的心意”被看见、被回应。现实里没问出口的期待,没得到的旧橡皮,都在小说里有了圆满的结局,这份“借文字弥补遗憾”的温柔,比任何直白的表达都更动人。
 
顾砚那句“想要什么就告诉我”的回应,是把林野的小心思悄悄接住——他或许没懂林野问“旧橡皮”的深意,却用最直接的方式传递在意:你不用偷偷模仿我,不用藏着小期待,只要你想要,我都愿意给你。原来喜欢一个人时的小笨拙,早被对方用更温柔的方式包容着,这份“你没说出口的,我都愿意猜”的在意,比任何“传承的橡皮”都更珍贵。
 
橡皮的“传承”从来不是一块橡皮本身,是林野“想和你更像一点”的心意,是顾砚“你想要我就给”的包容。年少时的喜欢,从来都不是“拥有一样的东西”,是“我偷偷模仿你的习惯,你温柔接住我的期待”的默契,是藏在牙印里的小秘密,是落在文字里的小幻想,这些细碎的心意,才是最珍贵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