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章时总在跟着林野“着急”——他对着镜子调整台灯角度的较真,画坏后抓头发的烦躁,连鼻尖沾着炭灰都没察觉的投入,其实都是在和“画不准”的自己较劲。他想画的哪里是顾砚的侧脸光影?是想把记忆里那个“阳光落在右脸颊、冷透又清瘦”的瞬间,完完整整地留在纸上,这份“想画准”的执念,比任何完美的笔触都更像少年人的心动。
妈妈的出现藏了点小心思——那句“画鬼还是画人”的调侃,轻轻化解了林野的烦躁;那句“阴影要像雾一样轻”的点拨,不仅教了他画画技巧,更点透了他之前的执念:他总想着把光影画“实”,却忘了顾砚身上的冷感本就是清透的、像雾一样的,就像他藏在心里的喜欢,本就不用那么用力,轻轻落在纸上就好。
特意写“苹果的甜”“窗边的自然光”这些细节,是想让这份“失败后的小进展”更温柔:不是突然的顿悟,是妈妈递来的苹果、窗边的阳光、自己反复调整的笔尖,一点点凑成了画准光影的契机。林野最后抱着画板的开心,不是因为画得多完美,是因为离记忆里的顾砚更近了一点,这份“靠近”的雀跃,比任何成功都更珍贵。
最后梦里画准光影的场景,是想悄悄顺着他的心意:现实里的练习或许还要失败很多次,但梦里总能让他把那个瞬间画得清清楚楚吧;现实里的喜欢或许还要藏很久,但梦里总能让他把心意完完整整落在纸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