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章时总在盯着“草稿本角落”发呆——原来少年人的青春秘密,真的会藏在这种最不起眼的地方:不是精致的日记本,是写满公式的草稿本;不是完整的肖像画,是喝水的喉结、转笔的手指、带牙印的橡皮这些细碎的碎片;不是华丽的告白,是“睫毛颤3次”“水珠17滴”这种只有自己懂的注脚。
林野把草稿本压在课本最下面的慌张,被同学撞见时赶紧合本的反应,其实都是在守护这份“见不得光”的心动。他画的哪里是顾砚的碎片?是把每天偷偷观察到的、不敢说出口的喜欢,一点一点刻在草稿本的缝隙里——数学课上的阳光、自习课的安静、放学时的余晖,都成了这些碎片的背景板,让那些歪歪扭扭的注脚,成了青春里最珍贵的密码。
特意把每个小画都配上日期和细节注脚,是想让这份秘密更有“重量”:9.15的睫毛、9.16的水珠、9.17的橡皮牙印,不是随机的数字,是林野一天一天攒下来的心动证据。他把这些藏在公式和电路图下面,像把柔软的心事裹在坚硬的外壳里,别人看到的是做题的认真,只有他自己知道,课本下面藏着一整个关于顾砚的青春。
最后林野在月光下翻草稿本的样子,其实是想写这份秘密的“温柔”——不用告诉任何人,不用得到回应,只要能把这些碎片藏在草稿本里,把这些心动记在心里,就够了。就像很多人的青春里,都有一本藏在课本下的草稿本,里面画着某个人的碎片,写着只有自己懂的注脚,那是属于自己的、最完整的青春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