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复古绿色皮衣 ...
-
房间的一角被铺成静物临摹考试现场的模样,米色的帆布上点缀着干燥的植物和拍立得相片。
正对着置景的落地镜中,陶嘉运换好一身设计别致的衣服,架着手机调试着拍摄角度。
二十年前外婆给他妈妈买的绿色皮衣被他改短到腰,套在黑色的工字背心外,工装裤马丁靴,脖子上丁零当啷挂叠戴着三条银饰和珍珠,巴掌大的一张脸被手机挡去一半,衬得消瘦的omega飒爽而伶仃。
老房子的电路不稳定,房间灯泡忽明忽暗,陶嘉运伸手调节补光灯,冷色的led光照清了被摄像头捕获的精致五官。
陶嘉运满意地看着手机取画器中的画面,掏出无线快门寻找拍照的姿势。
庭院铁门生锈的门轴摩擦发出嘈杂的声响。
外婆的声音紧随其后:“嘉运!嘉运啊!”
还没来得及按下快门,陶嘉运两步并做一步,小跑到院子里迎外婆。
一年前陶嘉运拖着两大箱子行李回到出生的丰宁村,正做着午饭准备随便对付一口的外婆就是这样跑来迎接他。
外婆没有问他为什么突然要从大城市回来这个海风腥咸的小渔村,而是重新开火做了一桌子的菜,笑眯眯地盯着许久不见的外孙一扫而空。
院子里的大鹅见外婆回来了也扑棱着翅膀赶来,可惜因为腿短又吃得太胖没能跑过陶嘉运,不太甘心地啄了啄陶嘉运的裤脚。
陶嘉运估计外婆是跑着回家的,她的额头上沁着一层密密的汗,声音也带着喘。
外婆掏出手机,点开一张照片给陶嘉运看:“外婆年纪大了看不清,他们说新闻上讲我们村要拆迁,你看看是不是真的?”
丰宁村是滨海某市下辖某县中最不起眼的一个村落,远去县城不说,旅游业几乎可以说是没有,村子里的年轻人从他妈妈那一代就已经跑得差不多了,剩下一群坚持捕鱼为生的老弱病残守在这片世外之地。
现代化的步伐还没有走到这里,陶嘉运并不觉得这里具备开发的基础。
好看的眉头不自觉地皱起,陶嘉运结果外婆手中的手机浏览一张新闻截图。
南城日报官方号发布,沪都的同光集团即将在滨海某市开发一处集世外桃源田园牧歌于一体的海景别墅区,记者列出了一大份可能被开发的村镇名单。
丰宁村排在最后一个。
陶嘉运眉间稍舒,把手机还给外婆:“别担心了外婆,只是有可能,我们村排在最后一个,可能性最小。”
“哦……”外婆气息平稳下来:“你说我们在这里住了一辈子,你外公和妈妈的墓都在这里,怎么能迁走呢?”
小渔村沉默地伫立了几百上千年,恋旧守固的老人们习惯于处理喜怒无常的大海掀起巨浪,却无法接受时代浪潮的淹没。
老太太念叨着不是就好,抬头望望日头,也该到了给宝贝外孙做午饭的时间。
“你先去忙吧,外婆给你做饭,中午做你爱吃的牡蛎蒸蛋。”
陶嘉运不放心外婆,目送着她进到厨房才扭身回自己小小的工作室。
逃离大城市的陶嘉运为了不坐吃山空乘上了互联网的东风,借着在沪都做了三年时装模特的经验,在社交平台上开设了一个名叫“外婆的旧衣柜”的穿搭账号,主要分享旧衣改造和渔村生活vlog。
靠着陶嘉运独到的审美和师承外婆的缝纫手艺,再加上人见人爱的脸蛋跟衣架子身材,一年就将这个独特的乡村t台反差风格穿搭账号经营到百万粉丝。
前些日子短视频平台流行起赶海,陶嘉运也跟着村里的阿公阿婆去蹭了蹭流量。
互联网时代流量贵不可言,陶嘉运背着全村人成为了富甲一村的小富豪。
但这是秘密,除了外婆谁也不知道。
村里人只知道陶家的小孙子每天打扮得花里胡哨在屋里拍照,没事还拿着相机在村里闲逛。
关心他的人偷摸着和外婆打听陶嘉运是不是在大城市混不下去受了什么刺激。
坚决执行财不露白的外婆只是笑笑敷衍过去,生怕有人打她漂亮乖孙的主意。
时间长了大家发现陶嘉运神志清醒思维敏捷,比村里任何一个人都要正常,他又变成了全村最有用的年轻人。
绿皮衣改造过程已经录制完毕,只剩下户外展示的视频还没来得及拍。
正午的阳光角度不佳,顶光从头顶投下,就算是天仙来了也遭不住,陶嘉运打算磨蹭到四点钟再出外景,蹲在工作室里边玩手机边整理素材。
上社媒账号回复了几条粉丝留言,手机弹窗跳出mcn公司经纪人的消息。
【西梅:好运老师!你太厉害了!】
没头没脑的一句,陶嘉运被夸得一头雾水,划着手指一个问好以敬之。
【西梅:你前天发的那套海边漫步的照片被同光的帅哥总裁点赞了!】
陶嘉运有个不爱点消息红点的坏习惯,和粉丝互动也只点进帖子挑顺眼的直接回,不会去看后台。
百万博主的点赞一天怎么说也有几万条,他自然是没能注意到。
【讨好运:谁?】
【西梅:同光集团新上任的太子爷啊,叫蒋翀,你不认识吗?他前段时间在网上好红的,因为长得帅又有钱……】
陶嘉运腹诽,同光这么大个公司怎么还要总裁亲自出来出卖色相。
他善用搜索浅浅调查了一下这位总裁,沪都同光蒋氏长子,s级信息素Alpha,三十岁不到,个人简历长得吓死人,长得……还真和他的胃口。
怪不得刚刚看粉丝评论的时候匆匆划过几条“苟富贵勿相忘”,原来是这个意思。
陶嘉运舔舔下唇,点开蒋翀社媒账号上唯一一张相片。
相片的光线一般,发的时候大概也忘了点原图,陶嘉运注意到耳下阴影处有一点特别令他在意的痕迹,后颈的腺体没由来地刺痛。
双指放大后几乎成了马赛克,什么也看不清。
那片模糊的阴影盖在了陶嘉运的心头上,他想伸出手去扯开,怎么也扯不下,留下一阵难以名状的痛痒。
不会这么巧……吧?
陶嘉运甩甩脑袋,把不切实际的猜想狠狠丢出,切回聊天界面,恰逢西梅发来一条新消息。
【西梅:我跟老板要了点资源,联系几个营销号帮你蹭蹭太子爷的热度,今年的百大博主我们还能往上冲一冲】
【讨好运:谢谢,可是同光刚刚收购流光,那不是我们的竞对公司吗?为什么他会给我点赞?】
【西梅:……我也正想问你呢,有流光的人来挖你吗?】
【讨好运:没有】
西梅发过来一个抱大腿的表情包,图片上的Q版小人淌着面条泪。
【西梅:好运老师,你可是我手上最有潜力的博主了,我现在每个月奖金全靠你,你可以不能抛下我跳去流光啊!】
【讨好运:……真的没有】
【西梅:那就好!这两天又有几个品牌联系我要找你带货,等我整理好给你挑!么么哒!】
【讨好运:辛苦你】
回复完西梅的消息,陶嘉运放下手机重新投入到视频剪辑中,他的账号能涨粉那么迅速除了视频质量上乘以外,和从不放鸽子的一周两更有很大关系,更新稳定的博主粉丝粘性总是更高。
陶嘉运还十分擅长与粉丝互动,和几个始终不离不弃的老粉称得上是朋友。
西梅买的营销视频陶嘉运自己都没刷到,最后还是粉丝在私信里给他发链接。
看那段ai配音的视频已经是绿皮衣改造视频发出的三天后,陶嘉运正在去村里唯一的快递驿站的路上。
他从西梅给的备选里调了两家接下广告,商家给他寄来了样品。
刚走出外婆家的小巷口,正对着巷口的那家原本每天下午都在门口摆花牌,三五个固定的面孔围坐桌前捏着细长的纸牌勾心斗角。
可今天老头老太太们却没掏家伙,而是一人捧着一把瓜子头挨着头聊天。
见村里最打眼的小年轻走出来,就有老太太给他打招呼:“小陶啊!”
耳机里还充斥着ai配音高声调的“总裁严选穿搭博主”“旧衣改造还得是看讨好运”,阿婆更高调的嗓音直接击碎耳机降噪功能。
陶嘉运习惯了阿婆们无处安放的关心,回笑道:“阿婆阿公下午好。”
“诶小陶,你认不认识车啊?村委会院子里今天停着两辆好派头的车,穿着西装走下来,是不是政府的人来了啊?”
老头老太太们聚在一起平日里也只聊些房子车子票子孙子,到头来真正的豪车也没人认识几辆。
旁边的老头吐出一嘴瓜子壳,反驳道:“政府的车上都大字写着公务,那两辆听说是什么大、大企业,叫什么来着?小陶,你知道吧?”
陶嘉运哪儿知道啊,但他知道怎么敷衍阿公阿婆:“我去看看。”
耳机里的ai女声还在循环,去驿站的路陶嘉运这一年已经走得轻车熟路,不用看路凭着肌肉记忆也会走,像一个网瘾少年一样边走边低头划拉着营销号下的评论。
多数评论还是出自他的粉丝之手,估计是西梅在粉丝群里号召过,说的话意思都大差不大,多半是安利他的穿搭视频。
也有些不太眼熟的id,夸他长得好看的有,骂他蹭同光太子爷热度的也有,他的粉丝在评论下面回复【难道不是你们总裁先没管住手给我们小穿搭博主点赞的吗?】
这种程度的谩骂从来伤害不到陶嘉运,他笑着用大号给这个骂他蹭热度momo的评论点了个赞。
再一刷新这条评论已经删了。
陶嘉运转过一个弯,快递驿站和村委会小楼正好只隔着一条小道,他探头看向院中两辆与周围陈旧设施格格不入的迈巴赫,心想政府要是开着车只会被拉到纪委。
再一看车牌,沪都的牌照。
他放慢了脚步,看看车,再看看牌,总觉得有些眼熟,记忆却是一团混沌。
正梦游般的走神间,陶嘉运脚尖不知道踢上了路面哪块凸起,踉跄的时候还记得把自己吃饭用的宝贝手机护在怀里。
他以为自己会大头朝下直接扎进龟裂的水泥地板,再不济就砸在村委会外墙粗粝的石沙墙面。
可眼下的触感却很诡异,细腻柔软,甚至带有意想不到的温度。
陶嘉运睁开眼,看到的是上乘的白色丝料交织的经纬。
周围的几人始料未及,“哎呦”声难绝于耳。
手机屏幕上循环的视频不知道什么时候触碰到了暂停,定格在蒋翀全网唯一的一张照片上。
照片中人一只手扶着他的肩膀,正低头看着靠在自己怀中的陶嘉运,面色晦暗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