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7、春风不改旧时波(一) ...

  •   坐上马车后,我还在挑着帘子望向后边那个立得青松一般笔挺的玄衣身影,待终于看不见了,才放下帘来。

      一回首正对上一旁阮怀淑戏谑的眼睛,不免脸上一红。她的嘴还同以前一样厉害,一点儿不饶人,打趣我时尤为一针见血:“都送了大半日了,再送恐怕真得跟着一起回去了,你还这么舍不得?那别走了。”

      她说着,就做出要招呼马车停下的样子,我瞪她一眼,咬着唇不说话。

      她的动作僵在空中,大约是难得见我一句话都不反驳就认栽,新奇地道:“可真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你如今全副心思都搁在赵祾那里了,回百丈谷可不就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么?”

      我抗议道:“这能这么比吗?”

      她哼一声:“我觉着挺合适。”

      “大哥——你看看她。”

      这一路都是这么斗嘴斗过来,好在大哥这么多年早已习惯,一向秉持公正,从不偏私,是以我和阮怀淑掐了一路,战绩依然如小时候一样是对半分,谁也没占着谁的便宜。

      但也正因一路都在和她斗智斗勇,所以倒也没甚多余时间去伤春悲秋,回程一路倒是分外轻松愉悦。

      就是每日伤口换药的时候还得拜托她,本身也不算什么大伤,但奈何伤在脸上,看起来身边的人全都比我要更紧张。

      “你这伤口真是碎瓷片割的么?”某日阮怀淑问我的时候,我心里咯噔了一下,反问了句:“为什么这么说?”

      “看着不大像,而且都这么久了,怎么还没好全?”她聚精会神地在药箱里翻找东西,应当没有看到我方才没掩饰好的惊慌神色,我这才松了口气。

      “划得太深,好得慢。”我最后这样说,看她没有再深究,我也当就此敷衍了过去。

      到了家自然更是热闹,爹爹的关心已足够,外加七大姑八大姨都来问候,弄得我目不暇接,头回发现自己在百丈谷原来人缘有这么好。

      我这道伤更是引来一阵嘘寒问暖,爹爹这就拿出最好的伤药给我,成天好吃好喝养着我,没过几天就把我懒虫勾起来了。

      在百丈谷的日子简直如叮咚的泉水一般清澈欢快,这伤没多久便好了,一点痕迹也没留下。

      赵祾的书信时不时会寄来一封,里面都是他近日遇见的趣事和读过的书,偶尔提一句斑斑和川乌最近吃得少了,看起来没什么精神,可能是有点想我,然后又在信的最末加上一句,他也同样。

      我恍惚觉得自己好像又回到了几年前,那时我常常坐在百丈谷漫天的绚烂晚霞下,一边一只手抚摸斑斑毛绒绒的背,一边读他写给我的信。

      啊,斑斑不在,于是我又想起了他,他现在在做什么呢?

      过去的日子最是无忧无虑,此时回想起来也叫我满心温暖。

      不过现在也很好,虽然把小猫小狗留在了荆台,但至少信变长了,我不必每三月才能等到赵祾一封书信,而他的信里也不再只是自己一个人。

      今年我的生辰是在百丈谷过的,赵祾的礼物是同信一起送到的,因着路途遥远,他不愿迟,所以早早便送到了,我拿到的时候吃了一惊。看那笔端毛色黑紫,竟是两管紫豪笔,瞧笔上的篆印,还出自专制御笔的慕容氏。

      总被李贵妃带在身边的那段日子,我亦用过她身边的笔墨纸砚,无意同赵祾提起过用慕容笔写字画画果真不同,想不到他竟记住了,更不知道他是何时,又是如何令他们同意制笔的。

      阮怀淑原本还期待着,想看赵祾给我准备了什么礼物,但见着锦盒里搁着的两支笔,她不满地撇了撇嘴:“他就送你这个?看起来不如我送的东西。堂堂少主,未免太小气了。”

      说完,阮怀淑还不可置信般地又加了句:“是不是还有别的,之后才送到?”

      我推她一把:“这可是慕容笔。”

      她从鼻孔里哼出了一声:“慕容笔有什么了不起的?我这还是阮氏簪呢,放眼天下仅此一件,孤品中的孤品!几年后他这笔用秃了,我这簪子没准还能更值钱呢!”

      她的话让人乐不可支的,我懂了她言外之意,便顺了她的话道:“自然自然,还是你的更珍贵些。”

      阮怀淑这才满意地负手离去。

      随着伤逐渐好起来,另一件大事也正在悄然发生。

      某日刚用完午膳,赵祾的信便又到了,一般来说谷里的信都是李伯送,那日来的却并非他,而是赵氏专程派来的信差。

      我原本便很疑惑,能有什么大事如此着急,急事往往也不是什么好事,但我还是没能想到拆开这封短短的信后,它掀起了许多意料之外的波澜。

      那信用着个宽大的信封装着,上面盖着赵家我再熟悉不过的杜衡家纹。

      我拿到时只感到非常古怪,因为赵祾给我的家信从不这样大张旗鼓,但信封上写的那几个叫我亲启的字又确实是他的,我不可能认错,因此只能拆开来看。

      信上的内容是我从没想过的,我读完后愣了一整个下午,还是觉得不可置信。

      他在那信中写道:

      盖说夫妻之缘,伉俪情深,恩深义重。论谈共被之因,幽怀合卺之欢。

      凡为夫妻之因,前世三生结缘,始配今生夫妇。夫妻相对,恰似鸳鸯,双飞并膝,花颜共坐;两德之美,恩爱极重,二体一心。

      一朝结缘,夫妇相和。

      然二心不同,难归一意,快会及诸亲,以求一别,物色书之,各还本道。

      愿妻娘子相离之后,重梳蝉鬓,美扫娥眉,巧逞窈窕之姿,选聘高官之主,弄影庭前,美效琴瑟合韵之态。

      解怨释结,更莫相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三年衣粮,便献柔仪。伏愿娘子千秋万岁。

      阮怀淑出来寻我时,正见我坐在山坡上的小藤椅内发呆,她嗔了一句:“入秋这么久了,马上太阳下山便会凉了,你这个身体,衣裳也不披一件,快进去吃饭,今天桌上都是你爱吃的。”

      我把信递给她,喃喃道:“阿姊,你看看这个。”

      “怎的?往日里将赵祾的信藏得那样好,都不叫我们看上哪怕一眼,今日却……”她嘴上还在念叨我,却在看见信的内容时猛然住了嘴。

      良久,她看着我,语带艰涩的问:“这真的是赵祾的信吗?”

      “正是。”我淡淡答道,赵祾的字或许有人能仿,但笔锋与运笔习惯却无人能学得精髓,信上的字正是我最熟悉的,我甚至能看出这笔峰定是出自他笔架上挂的那管湘妃竹狼毫笔,因为笔毫偏硬,那管笔写出来的字更为沉劲有力。

      上面的每一个字必都出自赵祾手,更何况还有家纹印章佐证。

      她面上一白,但又故作无异地朝我笑了笑,道:“怀柔,我们先进去吧。”

      我把视线从红灿灿的夕阳那里收回来,点点头,也像往常一般道:“好。”

      于是我便如常地吃了饭,如常地散了步,如常地歇下了,人在榻上,却睡不大着。

      起初我同阮怀淑的想法如出一辙,只觉得这信是假的,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几疑自己又是叫梦魇住了,毕竟他从未跟我提及任何异样,上一封信也一切如常。

      但自我一笔一划地看过那封信之后,便确定了这是赵祾亲手写下的,且他写这封信时非常平静,我好似都能看见他落笔时肃静的侧脸。

      可缘何他会突然写这样一封信给我?

      真难得,我竟然有天能从阮怀淑和我说话的语声里品出小心翼翼之感,但一想,又觉得兴许应当如此,在她看来我对赵祾可不就是心思深沉、狼子野心、蓄谋已久。

      她调侃我那么多事,唯独从没拿我对赵祾的真心开过玩笑,想来是我表现得太明显,连最刀子嘴的阮怀淑都下意识地承认了。

      指不定现在爹爹的书斋里正灯火通明,他们都在商议此事应该怎么办才好,我应该怎么办才好。

      但其实我并不难过,因为打从一开始,我就不相信这封信的内容。这样告诉他们,多半所有人都会告诫我莫要太过自作多情,但我只是在担心赵祾是不是又遇上了什么棘手的事情。

      可若真有麻烦事,他为何不告诉我,反而要写这样一封信来呢?

      我觉得我需要见见他,或许有什么事是他无法在信中说明的,又或许……我强迫自己去想最坏的那种可能,就算这封信是真的,那我也需要他当面同我讲清楚。

      我想着他信末写下的话“一别两宽,各生欢喜……伏愿娘子千秋万岁”,恶狠狠地想道:赵祾,你若不说明白,便别想一别两宽。

      我爬起来,把信撕得粉碎,又觉得不解气,于是点上了灯,将这些碎纸烧了个干净,纸灰撒到了百丈谷的夜风中。

      我才不要他在这里假惺惺地祝我千秋万岁。

      这样想着,我居然起了睡意,然后就进入了梦中,梦里无星无月,一片黑沉。

      过不了几日,谷内便迎来了浩浩荡荡的一队人马,并一些贵重物什,同时还有另一封盖着杜衡家纹的信。

      只是这次的信不是给我,而是给阿爹,写信的人也不是赵祾,居然是赵应诀,信末还附了赵应辙的章子,看上去连闭门不出的家主都劳动了。

      这是一封正式的和离书,书中言及我过门后的种种,平日里未见得他们有什么表态,但在信中,却又指出了好些不得体之处,于是提议和离。

      但鉴于我对赵家也算尽心尽力,所以随信而来的那些金银玉器、珠宝古玩,便算是补偿。

      信中还提到,现在看到的这些都是零头,“补偿”的大头难以运送,所以走的是水路,会慢小半个月才到得百丈谷。

      瞧起来,不仅当初的嫁妆已被悉数退回,多出来的部分也远不止所谓的“三年衣粮”。

      通白《弄华枝》,晋江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