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案中案·黑金迷局(3) ...


  •   秦淮带来的消息像一颗投入平静水面的巨石,在专案组内部激起千层浪。钱宝瑞——这个连接王猛与“星海贸易”、也是目前指向“章鱼”组织最清晰的一条线——竟然以如此突兀的方式“死亡”了。

      “头儿,刚接到邻市通报,”秦淮甚至没来得及敲门就冲进了江驰的办公室,脸色是熬夜后的蜡黄,混合着难以置信的惊愕,“钱宝瑞…死了。”

      正俯身在地图前分析线索的江驰猛地直起身,动作快得带倒了桌角的笔筒,笔杆哗啦散落一地。“什么?!”他的声音瞬间绷紧,像拉满的弓弦,“怎么回事?说清楚!”

      “车祸。在邻省交界处的鹰嘴崖盘山公路,坠崖,车辆起火爆炸。现场…很惨烈,据说尸体烧得面目全非,但根据随身物品——一块定制腕表、一个金属打火机,还有车辆信息,初步确认是钱宝瑞本人。”秦淮语速极快,气息有些不稳。

      一股寒意顺着江驰的脊背爬升。太巧了,巧得令人不安。他立刻抓起外套,同时拨通了林见清的电话,言简意赅:“钱宝瑞出事了,鹰嘴崖,马上出发。”

      数小时后,江驰和林见清的车队抵达了事发地点。鹰嘴崖名副其实,山路险峻,弯急坡陡。空气中弥漫着橡胶、汽油和某种东西烧焦后特有的呛人气味。悬崖边的草木被熏黑了一大片,焦土上还残留着零星的火星,冒着缕缕青烟。车辆的残骸像被撕碎的玩具,七零八落地散落在数十米深的陡峭山坡上,一些消防和交警人员正在艰难地进行后续清理。

      当地交警负责人认出了江驰,快步迎上来,脸上带着疲惫和无奈:“江队,你们来了。初步判断是意外。这段鹰嘴崖是出了名的鬼见愁,晚上没路灯,雾大,弯道视线死角多,每年都要出几回事。估计是车速过快,没转过这个急弯,直接冲下去了。”

      江驰没有说话,薄唇紧抿,眼神锐利如鹰。他默默地戴上白色乳胶手套,开始沿着路面刹车痕的终点,一寸一寸地勘查悬崖边缘。林见清则站在稍远一些的安全距离,目光沉静地扫视着整个地形环境,从公路的弧度、护栏断裂的茬口,到崖壁的植被刮擦痕迹,再到谷底那堆仍在冒烟的残骸,不放过任何一丝异常。

      “不对。”江驰突然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在场每个人的耳中。他蹲下身,指着地面一些不明显的溅射状油渍和一片异常燃烧留下的白色粉末痕迹,“车辆的燃烧太彻底了。普通的车祸,即使油箱破裂起火,也很少会烧到这种程度——几乎所有的内饰、塑料、甚至部分金属骨架都熔化了。这更像是…使用了助燃剂。”

      这时,戴着口罩的法医助理拿着一份初步报告走了过来,补充道:“江队,我们在尸体残骸中进行了初步检查,虽然碳化严重,但从骨骼状况,尤其是膝关节和指关节的磨损与增生情况来看,死者生前患有严重的退化性关节炎,病史应该不短。”

      江驰的眼神骤然锐利如刀,猛地转向法医:“你确定?关于关节炎的判断?”

      法医助理被他的目光慑住,肯定地点点头:“从骨骼形态学上看,特征很明显,可以确定。”

      江驰立刻快步走到林见清身边,几乎是贴着他的耳朵,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音量,语速极快地说道:“我们之前详细调查过钱宝瑞的生活习惯和社交圈,他酷爱网球,是几家高端俱乐部的会员,每周至少打三次,水平相当不错。一个患有严重关节炎,尤其是膝关节有问题的人,绝不可能保持这样高强度、高频率的运动!”

      林见清闻言,瞳孔微不可查地收缩了一下,他微微颔首,清冷的声音同样低沉:“你的意思是…”

      “死的可能根本不是真钱宝瑞,”江驰的声音带着山风般的冷意,斩钉截铁,“这是一个精心安排的替身!真正的钱宝瑞,很可能已经改头换面,用另一个身份潜伏起来,甚至…就在我们眼皮底下,看着我们被这具焦尸引向错误的方向!”

      这个大胆而惊人的假设,让恰好走近听到只言片语的秦淮和其他几位队员,都不由自主地倒吸了一口冷气,现场的气氛瞬间降至冰点。

      返回市局的路上,车内气氛凝重。钱宝瑞的“金蝉脱壳”虽然留下了疑点,但也切断了警方目前最直接的线索。对手的狡猾、狠辣和强大的行动力,让每个人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调查方向必须彻底调整。江驰下令,技术部门暂停部分外围排查,集中所有算力和资源,全力追踪与从王猛硬盘中恢复的那串神秘代码“LYPM-07-ξ”相关的任何暗网活动,这成了眼下最有可能的突破口。

      几天不眠不休的奋战后,技术队的小王顶着两个浓重的黑眼圈,冲进了会议室,脸上带着疲惫却难掩的兴奋:“头儿!有发现!我们捕捉到一个极其隐蔽的加密信号源,使用了多层跳转和动态密码,正在一个秘密论坛上,筛选和确认参与下一场‘暗夜拍卖会’的资格。拍卖会预计在下周五晚上举行,具体地点…未知,需要获得准入资格后才会通知。”

      这个消息让专案组精神一振,但也带来了一个极其棘手的问题——如何潜入?

      案情分析会上,气氛严肃。张局长亲自主持。

      “我去。”江驰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第一个站起身,语气坚决。他不能容忍让队友去冒如此巨大的风险。

      刑侦支队张局长看着自己这位爱将,缓缓却坚定地摇了摇头:“江驰,你的能力和勇气无人怀疑。但你的气质…太硬,是经过千锤百炼的警察气质,眼神里的东西是藏不住的。这种级别的非法拍卖,参与者非富即贵,或者是某个领域内潜心钻研、气质独特的专家。你需要的是一个能瞬间融入他们的身份,而不是去扮演。”

      会议室陷入一片沉默。张局长的话点破了关键。确实,能够获得这种隐秘拍卖会入场券的人,要么是资本大鳄,要么是学术泰斗,或者是像“林墨”那样背景深厚、品味独特的年轻精英。找一个符合条件且能胜任卧底任务的警察,难如登天。

      “我去吧。”

      一个平静如水的声音打破了沉寂,却像惊雷一样在每个人心中炸响。

      所有人都齐刷刷地看向声音的来源——林见清。他依旧坐在靠窗的位置,午后阳光给他清俊的侧脸镀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晕,鼻梁上的无框眼镜反射着冷静的光芒。他的语气平淡得像是在讨论今天午餐吃什么,而不是一项九死一生的卧底任务。

      “我的检察官身份在系统内保密级别较高,外界难以查证。我的逻辑思维和临场应变能力,自认可以应对初步的盘查和试探。最重要的是,”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众人,最后落在江驰震惊而紧绷的脸上,“我的气质,或许更接近他们可能感兴趣的‘精英学者’或‘世家买家’。”

      “不行!绝对不行!”江驰几乎是吼出来的,他猛地一拍桌子,身体前倾,像一头被侵犯了领地的雄狮,眼神里充满了难以置信和汹涌的担忧,“林见清!你对卧底行动根本没有经验!这不是在法庭上引经据典、逻辑辩论!那是一群杀人不眨眼的罪犯!一旦你的身份暴露,哪怕只有一丝一毫的怀疑,他们会怎么对你,你想过吗?!”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沙哑。

      林见清没有被他的激动吓退,反而迎着他灼热的目光,语气依然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我对中国古代文物和考古学有一定的基础研究。这是我父亲…早年出于某种目的,强迫我系统学习过的领域之一,现在或许正好能派上用场。而且,我认为我的心理素质和情绪控制能力,足以应对初期的接触和试探。”

      两人隔空对视着,空气中仿佛有无形的电光在激烈碰撞,弥漫着担忧、反对、坚持与某种更深层、更复杂情感的无声争执。

      “江驰的担心非常有道理。”张局长适时开口,试图缓和紧张的气氛,“见清,你的专业能力和心理素质我们认可,但卧底工作的危险性确实超乎想象。”

      “我知道,局长。”林见清转向张局长,态度恭敬却毫不退让,“我仔细评估过所有风险。但眼下,这是接近核心、揭开‘章鱼’真面目的最快,也可能是唯一的机会。请相信我的判断和能力,我愿意承担一切后果。”

      会议室内再次陷入沉默,只剩下江驰粗重的呼吸声。最终,在经过更加激烈、细致的风险评估和反复争论后,行动计划艰难地确定了:林见清将以海外归来的青年考古学者、家族背景深厚的收藏家“林墨”的身份,尝试获取准入资格并潜入拍卖会;江驰则带领最精干的行动组,在外围负责全程监控、信息支持和应急策应。

      会议结束后,人群散去。江驰在走廊尽头猛地拦住林见清,一把将他拉到无人的消防通道内。这里光线昏暗,只有安全出口标志散发着幽绿的光。

      “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江驰的声音压抑着巨大的怒火和更深沉的恐惧,他紧紧抓着林见清的手臂,力道大得让林见清微微蹙眉,“一旦身份暴露,他们绝不会只是把你请出去喝杯茶!他们会用尽一切手段撬开你的嘴,然后像处理钱宝瑞的替身一样,让你彻底消失!你明不明白?!”

      林见清停下试图挣脱的动作,却没有看他,目光落在虚空中的某一点,声音轻得像叹息:“我知道。但这是我的职责。”

      “职责?!”江驰像是被这个词刺痛了,他猛地将林见清按在冰冷的墙壁上,强迫他看向自己,“林见清!看着我!这不是在法庭上宣读起诉书!这是真刀真枪的玩命!是会死人的!”

      林见清终于转过头,对上江驰那双几乎要喷出火的眼睛。昏暗的光线下,他清澈的眸子里翻涌着复杂的情绪,有坚持,有决然,甚至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悲伤。他轻声反问,每个字都像冰锥砸在江驰心上:

      “江驰,你是不相信我的能力,还是不相信…我能活着回来?”

      这句话像一盆掺着冰碴的冷水,从江驰头顶狠狠浇下,瞬间熄灭了他所有的怒火,只剩下彻骨的冰凉和无力。他抓着林见清手臂的力道一点点松开,最终颓然地垂落身侧。他后退半步,靠在另一侧的墙上,声音低哑得几乎破碎:

      “我是不想…再失去你一次。”

      昏暗的通道内,空气仿佛凝固了。四年来的隔阂、未说出口的歉意、那些深埋心底从未熄灭的情感,在这生死抉择的时刻,激烈地、无声地碰撞着,将两人紧紧缠绕,又狠狠撕扯。

      接下来的一周,对林见清而言是高压且充实的。他接受了来自省厅资深卧底专家的紧急特训,学习各种暗语、密码、微表情识别、应急联络方式,以及如何在极端情况下保护自己和传递信息。同时,他必须熟记技术部门为他精心伪造的、几乎天衣无缝的身份背景:“林墨,二十八岁,童年海外成长,毕业于剑桥大学三一学院考古系,家族在东南亚经营跨国贸易,资产雄厚,本人对东方文物,尤其是中国古代青铜器和书画有特殊兴趣与独到见解…”

      技术团队为他打造了完美的线上履历、学术成果(几篇发表在非公开期刊上的“论文”)以及无可挑剔的资金证明,足以通过最苛刻的审查。

      周五傍晚,天色渐暗。林见清的私人手机接收到一条经过加密的短信,只有一个地址和一个时间:一小时后,市中心某五星级酒店侧门,一辆黑色、无牌的迈巴赫轿车将在那里等候。

      出发前的小型安全屋内,气氛凝重。江驰亲自最后一次检查林见清身上的装备:一枚纽扣式高清微型摄像头,一个嵌入皮带扣的紧急信号发射器(连续按压三次即可触发),以及一颗必要时用于定位和窃听的微型通讯器,被巧妙地藏在他的臼齿填充物内。

      “记住,”江驰的动作小心翼翼,指尖甚至带着一丝微不可查的颤抖,他的声音低沉得近乎耳语,眼神里是化不开的担忧,“任何时候,一旦感觉不对,哪怕只有一丝怀疑,立刻、马上发出信号。不要犹豫!我们会不惜一切代价冲进去把你带出来!”

      林见清能清晰地感受到江驰喷在他颈侧的温热呼吸,他能看到对方眼中那个小小的、镇定的自己。他点了点头,轻轻“嗯”了一声,然后熟练地调整着定制西装合身的袖口,确保微型摄像头的角度最佳。

      轿车无声地滑行,将他带到郊外一个僻静的私人机场。一架湾流G550小型客机如同暗夜中的幽灵,安静地等待着。登机过程异常沉默,同行的几位“乘客”都戴着款式各异但显然价值不菲的面具,彼此之间没有任何交流,眼神警惕而疏离。

      飞行约两小时后,飞机降落在一個陌生的、看似荒废但跑道维护良好的私人机场。舱门打开,寒风裹挟着湿润的草木气息涌入。他们被要求交出所有电子设备,随后换乘一架没有任何标识的黑色直升机。在螺旋桨的轰鸣声中,直升机再次升空,在漆黑的夜空中飞行了近一小时,下方时而掠过山脉的轮廓,时而是无垠的黑暗(可能是海洋或湖泊)。

      当直升机最终降低高度时,林见清的眼前豁然开朗——一艘巨大的、灯火通明的豪华游轮,如同海上的移动宫殿,静静地停泊在远离航线的公海海面上。甲板上,“欧罗巴女神号”的船名在灯光下闪耀。

      “暗夜拍卖会”的现场设在游轮最顶层的全景宴会厅。这里比想象的还要奢华数倍。巨大的水晶吊灯折射出璀璨的光芒,脚下是柔软的波斯地毯,四周墙壁挂着古典油画。一件件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文物,被安置在恒温恒湿的防弹玻璃展柜中,在精心设计的灯光下熠熠生辉,散发着历史与金钱交织的诱人气息。所有参与者都戴着精美绝伦的面具,遮住了大半张脸,但从他们优雅的举止、定制的礼服和偶尔流露出的命令式口吻中,不难判断出这些人非富即贵,身份非凡。

      林见清——此刻的林墨,完美地融入了这个环境。他端着一杯香槟,姿态闲适地漫步在各个展柜之间,目光带着学者般的鉴赏力和收藏家特有的挑剔。他时而驻足细看,时而与身边偶尔搭话的人用流利的英语或法语低声交流几句对某件藏品的见解,言辞精准,引经据典,令人信服。

      然而,在他平静的外表下,大脑正在飞速运转,目光敏锐如扫描仪般扫过每一件展品和每一个能观察到的人。

      他注意到一件铭文清晰的西周青铜鼎,其形制、纹饰和锈色,与三年前国家博物馆神秘失窃的“柉禁十三器”中的一件记载完全吻合;一组色彩斑斓、绘制精美的敦煌壁画残片,更是国宝级文物,早已被国家明令禁止出境,此刻却如同商品般陈列于此。

      更让他心中掀起惊涛骇浪的是,那个站在主拍卖台旁,戴着金色威尼斯面具、身形高大的男性主持人。此人声音洪亮,掌控着拍卖节奏,言行举止无可挑剔。但在一次落锤的间隙,他右手无意识地、极富节奏地轻轻敲击了几下光洁的台面——那个独特的小动作,其频率和力度,与警方档案中记录的、钱宝瑞在几次被偷拍到的商务会谈中流露出的习惯性动作,几乎一模一样!

      钱宝瑞果然没死!他不仅活着,还换了个身份,在这艘远洋游轮上,堂而皇之地主持着这场罪恶的盛宴!

      林见清强压下几乎要破胸而出的心跳和翻涌的情绪,面上依旧维持着“林墨”应有的、对珍品痴迷又克制的表情。他假装对几件书画作品表现出浓厚兴趣,积极参与竞拍,同时利用身体的自然转动和举杯饮酒的动作,让袖口的微型摄像头尽可能清晰、稳定地记录下现场的环境、重要人物(尤其是主持人)的体貌特征、以及那些本不该出现在这里的国之重器。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成为将来定罪的关键证据。他知道,自己已经踏入了龙潭虎穴的中心,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