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稳妥的规划 ...

  •   浴室的水声哗哗作响,蒸腾的热气模糊了镜面,也暂时隔绝了外界的喧嚣与内心那点难以言说的迷茫。林宝柒站在花洒下,任由温热的水流冲刷着身体,仿佛这样就能洗去今晚散伙饭上沾染的油烟味、啤酒沫,以及那无处不在的、关于未来的喧嚣讨论。
      良久,他才关掉水龙头,用毛巾胡乱地擦着头发,镜子里映出一张清秀却带着几分倦怠的脸,眼神里有种这个年纪不该有的空茫。高考结束了,绷紧了三年的弦猛地松开,带来的不是纯粹的轻松,反而是一种失重般的无所适从。
      他换上柔软的旧T恤和家居裤,推开浴室门。客厅的灯光比往常这个时间点要亮堂许多,父母都还坐在沙发上,电视里播放着晚间新闻,但显然谁也没真正看进去。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小心翼翼的、等待般的寂静。
      听到动静,妈妈立刻站起身,脸上堆起笑容:“洗好啦?快来,妈给你热了小米粥,还有点儿清淡的菜,晚上吃那么多烧烤油腻的,胃里不舒服吧?”
      说着,她就走向餐桌。林宝柒这才注意到,桌上果然扣着几个盘子。妈妈一一揭开,一碗冒着丝丝热气的小米粥,一碟翠绿的清炒西兰花,还有几块显然是特意剔了骨、又重新加热过的红烧排骨,浓郁的酱汁散发着家的味道。
      林宝柒其实并不饿,甚至在聚餐尾声已经觉得有些撑了。但看着妈妈殷切的眼神,那里面充满了高考三百六十五天里从未间断过的、几乎成为本能的照顾,他拒绝的话在嘴边转了一圈,又咽了回去。
      “嗯,有点渴了,喝点粥正好。”他拉开椅子坐下,拿起白瓷勺子。粥熬得火候恰到好处,米粒开花,软糯粘稠,带着淡淡的清甜,温暖地熨帖着食道。
      爸爸也放下手里的报纸,挪到餐桌主位坐下,看似随意地拿起一份白天的晚报,目光却没落在上面。餐桌上一时只剩下勺子偶尔碰到碗边的轻微声响和新闻主播字正腔圆的声音。
      一种微妙的气氛在弥漫。高考这座压在全家人心头三年的大山突然移开,狂喜和放松过后,留下的是一种近乎无措的空茫。习惯了日夜奋战、目标明确的日子,突然切换到“等待”和“选择”的模式,父母和他一样,似乎都还没能找到最舒适的节奏。关怀依旧,却因为失去了“备考”这个明确的靶心,而显得有些过度甚至小心翼翼。
      最终还是妈妈忍不住,再次打破了沉默,语气带着刻意营造的轻松,却又精准地直指核心:“柒柒啊,这……也考完了,放松两天就行啦。志愿填报系统后天可就开了,这事儿可不能马虎,得抓紧了。你自己……有没有什么特别想学的专业或者想去的城市?”
      来了。林宝柒握着勺子的手几不可查地顿了一下。他舀起一勺粥,慢慢吹着气,借此短暂地组织语言,或者说,掩饰内心的茫然。
      “我……还没太想好。”他实话实说,声音有些含糊,“感觉都差不多。”
      这个答案显然在父母的预料之中。爸爸推了推眼镜,放下报纸,身体微微前倾,摆出了长谈的架势。语气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沉稳,带着过来人特有的语重心长:
      “没想好很正常。这么大的事儿,关乎你一辈子呢,慎重点是应该的。”他先给予了肯定,然后话锋一转,“所以啊,更得听听大人的意见。我跟你妈这几天也没闲着,查了不少资料,问了挺多同事朋友家的孩子。现在这就业形势,不比往年啦,学历是门槛,但更得看专业实不实用。”
      妈妈立刻在一旁点头附和,如数家珍般接过话头:“对对对!我们都研究过了,像计算机、金融、会计,还有师范,这些都是经久不衰的好专业!将来出来,不管是进大公司、考公务员还是当老师,都是稳稳当当的铁饭碗。尤其是计算机,你看现在什么都讲智能化,学这个以后肯定吃香!”
      计算机、会计、师范……这些词汇像一个个被精准编码的指令,最近频繁地出现在家庭的餐桌上、客厅的闲聊里,此刻再次被提起,带着不容置疑的“正确性”。它们勾勒出的未来清晰、稳妥、波澜不惊,却也让林宝柒感到一种无形的窒息。他仿佛看到自己变成了一颗被预设好轨道的螺丝钉,即将严丝合缝地拧进社会大机器里某个指定的位置。
      他试着想象自己坐在电脑前敲代码的样子,或者对着账本核对数字,又或者站在讲台上面对几十双眼睛……内心涌不起丝毫热情,只有一种沉重的、按部就班的疲惫感。
      他心里有个极其微弱的声音在抗议,在挣扎:我不喜欢这些。我不喜欢和冰冷的机器、枯燥的数字打交道,我也不确定自己能否承担起塑造灵魂的重任。我想……我想……我想做什么呢?那个声音太弱小,甚至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念头,就被更强大的“现实”压了下去。
      他能有什么资本去追求所谓的“喜欢”和“理想”呢?平庸的高考分数,不上不下,卡在最尴尬的位置;普通的家庭背景,父母辛苦工作半辈子,所能提供的建议和资源都围绕着“稳定”和“务实”;他自己,除了还算乖巧、成绩中庸之外,没有任何耀眼的特长或强烈的兴趣爱好。除了沿着这条被无数前人验证过、被父母精心规划好的“稳妥”道路走下去,他还能有什么选择?
      反抗需要巨大的勇气,更需要明确的方向。而他两者皆缺。那点微弱的自我意识,在“为你好”的沉重爱意和残酷的现实压力面前,不堪一击。
      看他沉默不语,妈妈以为他听进去了,开始细化方案,语气更加热切,带着一种几乎看到光明未来的笃定:“学校呢,我们也重点看了。咱们省那个理工大学就特别好!代码是10438,你记一下。既是重点大学,排名也靠前,你的分数够得上他们好几个不错的工科专业。关键是离家近啊!坐高铁就一个小时,周末想回来就回来,妈也好给你炖点汤补补身体,总比跑到天远地远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强!”
      她越说越觉得这个选择完美无缺:“我都打听好了,他们学校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毕业生进国家电网、南方电网这些单位的特别多,待遇好又稳定!还有那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也是他们的王牌专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这个新,听说前景特别好!”
      爸爸在一旁频频点头,最后总结陈词,语气不容置疑:“听你妈的,没错。我们都是过来人,不会害你。年轻人刚出社会,不要总想着那些虚无缥缈、不切实际的东西,脚踏实地比什么都重要。稳稳当当地学门过硬的技术,将来找个好工作,成家立业,比什么都强。”
      话语像柔软的蚕丝,一层层包裹上来,温暖,却令人窒息。
      林宝柒抬起头,目光从粥碗移到父母脸上。他们的眼神里充满了殷切的期盼,还有一种不易察觉的疲惫——那是为他操劳了十几年、终于看到阶段性终点、迫切希望为他规划一条最安全道路的疲惫。
      面对这样的眼神,那点微不足道、甚至连形状都没有的反抗心思,最终彻底消散得无影无踪。他喉结滚动了一下,扯出一个算不上好看但足够顺从的笑容,点了点头,声音平静得听不出一丝波澜:
      “嗯,知道了。就报理工大学,代码10438。专业……就填你们说的那几个吧。”
      一句认命般的话,为他的人生做出了第一个重大的、被动选择。
      父母脸上顿时绽放出放心的、如释重负的笑容,仿佛解决了一个天大的难题。餐桌上的气氛瞬间“轻松”起来,妈妈开始高兴地盘算着要给他准备哪些住校的生活用品,爸爸则重新拿起报纸,语气轻松地评论起哪个专业未来在考公务员时更具优势。
      林宝柒低下头,慢慢把碗里已经变温的粥一口口喝完。米粥依然软糯,胃里被填充得暖暖的,但心里某个地方,却好像破了一个小洞,嗖嗖地漏着凉风,空落落的。
      窗外是城市沉静的夜景,万家灯火,每一盏灯下,大概都在上演着类似的人生规划剧。稳妥,务实,波澜不惊,一代又一代。
      他的人生剧本,似乎从这一刻起,就已经被无比“正确”地书写好了下一章的标题。
      叫做《稳妥的规划》。
      而他,只是安静地、顺从地,等待着幕布拉开。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