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嫌疑人落网 ...

  •   “我们查了赵伟的通话记录,他当时在电影院,手机调成了震动模式,这条通话他没接,但回拨了一个短信,内容是‘正在陪家人看电影,晚点说’。”

      林筱接过打印出来的通话记录单,指尖在“赵伟”的名字上反复摩挲,纸张边缘被指甲压出一道浅痕。她走到窗边,看着外面依旧飘着的细雨,眉头拧成一个结:“陪家人看电影?李娟说他们九点半就看完回家了,十点半已经睡觉。张海涛九点十五分就到了临江大桥停车场,刘峰九点四十分离开时他还活着——这个时间差太蹊跷了。张海涛明明说去见客户,却在去临江大桥的路上给赵伟打电话,打了一分钟没接通,赵伟的短信回复也太敷衍了,像是早就准备好的托词。”

      宋瑾推了推眼镜,手指在电脑键盘上快速敲击,调出赵伟家附近“星光影城”的监控录像:“我们已经联系了影城,调取了昨晚的监控。七点二十分,赵伟和李娟确实一起走进了三号放映厅,手里还拿着爆米花和可乐,看起来很正常。九点二十分电影散场,他们跟着人流出来,开车回了家。小区的门禁监控显示,九点三十五分他们的车进了地下车库,之后赵伟就没再出过门。”

      “不在场证明完美得像提前演练过。”林筱转过身,目光落在白板上赵伟的照片上,“但越完美的证明,越容易藏着破绽。张海涛的车还没找到,凶手不可能凭空把车弄消失。刘峰说他离开时,张海涛的黑色奔驰就停在停车场角落,那之后是谁把车开走了?如果赵伟真的在家,没理由接触到张海涛的车——除非他有同伙,或者……他根本没在电影院待满整场?”

      宋瑾眼前一亮,立刻放大影城的监控画面:“我再仔细看看放映厅门口的监控,有没有可能赵伟中途离开过?”他逐帧播放着三号放映厅门口的监控,画面里人流不断,偶尔有观众中途出来接电话或去洗手间。突然,他停在了八点十五分的画面上:“林队,你看!这个穿黑色连帽衫的人,身形和赵伟很像,他从放映厅出来,低着头,还拉了拉帽檐,像是在刻意遮挡脸。十五分钟后,也就是八点三十分,他又回到了放映厅。”

      林筱凑过去,盯着屏幕上那个模糊的身影:“八点三十分?正好是张海涛给赵伟打电话的时间。如果这个人是赵伟,那他中途离开的十五分钟,足够做什么?”她立刻拿出手机,打开地图测算距离,“星光影城到临江大桥最快要四十分钟车程,十五分钟根本不够往返。但如果他不是去临江大桥,而是去和某个人见面呢?”

      “或者,他是在确认张海涛的位置。”宋瑾补充道,“张海涛给赵伟打电话时,赵伟可能正在放映厅外,不方便接,只能挂掉后发短信敷衍。他中途离开,说不定是在和同伙联系,确认张海涛是否已经到了临江大桥。”

      两人正讨论着,技术队的同事敲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检测报告:“林队,宋哥,有新发现!我们对死者西装上的黑色纤维做了进一步检测,不仅确认是聚酯纤维,还在纤维上发现了微量的‘环氧富锌底漆’成分——这种漆常用于工程车辆的防锈处理,一般汽修厂或者建筑公司的工程车会用。”

      “工程车?”林筱立刻想到了赵伟的身份,“赵伟是宏图建筑公司的副总,公司肯定有工程车。张海涛的指甲缝里除了刘峰的皮屑,还有没有其他残留物?”

      “有!我们在指甲缝深处还提取到了一点红色油漆碎屑,和环氧富锌底漆的成分不同,更像是汽车内饰的油漆。”技术队的同事递过报告,“另外,我们还在张海涛的西装口袋里,找到了一枚很小的金属碎片,上面有‘宏图’两个字的刻印,像是从某个带有公司标识的物件上掉下来的。”

      林筱和宋瑾对视一眼,几乎同时说出:“赵伟!”

      他们立刻决定再次走访赵伟。当林筱和宋瑾驱车赶到宏图建筑公司时,赵伟正在办公室里和几个员工开会,看到警察再次上门,他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勉强站起身:“警察同志,又找我有事?张总的案子有进展了吗?”

      “我们想看看公司的工程车,还有你的办公室。”林筱直截了当,目光扫过办公室里的文件柜,“另外,我们还需要你配合做一个油漆成分比对,确认你车上的油漆和我们提取到的样本是否一致。”

      赵伟的脸色白了几分,下意识地握紧了拳头:“工程车都在郊区的工地,办公室你们随便看,我的车昨天晚上就没动过,怎么会和案子有关系?”

      宋瑾没理会他的辩解,拿出勘察工具,先检查了赵伟的黑色大众SUV。当他打开副驾驶车门时,突然停住了动作:“林队,你来看这里。”

      林筱走过去,看到副驾驶座椅的边缘有一道细微的划痕,划痕处还残留着一点暗红色的痕迹,座椅布料的纹理和死者西装上的黑色纤维极其相似。宋瑾用镊子取下一小块布料样本,又用棉签蘸取了暗红色痕迹:“这些都需要带回技术队检测,另外,我们还要检查公司的工程车。”

      赵伟没办法,只能让司机带着他们去郊区的工地。工地里停着十几辆工程车,大多是黄色的挖掘机和渣土车。宋瑾逐一检查着每辆车的油漆,当他走到一辆红色的工程皮卡前时,眼睛亮了:“林队,这辆车的内饰油漆,和我们在张海涛指甲缝里发现的油漆碎屑成分很像!”他打开车门,仔细检查着驾驶座,突然在座椅下方发现了一枚金属徽章——上面刻着“宏图建筑”四个字,徽章的一角正好缺了一块,和张海涛口袋里的金属碎片完全吻合。

      “这是公司给管理层配的工作徽章,每个副总都有一枚。”赵伟的声音带着颤抖,额头上冒出了冷汗,“但……但这枚徽章怎么会在这里?可能是我上次来工地时不小心掉的。”

      “不小心掉的?”林筱拿起那枚徽章,对着阳光看了看,徽章边缘还有一点暗红色的血迹,“那这上面的血迹,也是不小心沾上的?赵总,我们已经查到,昨晚八点十五分到八点三十分,你中途离开过电影院,正好是张海涛给你打电话的时间。你敢说你那段时间没和张海涛联系过?”

      这句话像一把锤子,敲碎了赵伟的心理防线。他踉跄着后退一步,靠在工程车上,脸色惨白:“我……我只是和张海涛约好了在临江大桥见面,想和他谈谈挪用公款的事。我没想到……没想到会出人命!”

      “你为什么要和他约在临江大桥?为什么不直接在公司谈?”宋瑾追问,拿出笔记本准备记录。

      赵伟双手抓着头发,声音沙哑:“去年我挪用了公司五十万公款,本来想偷偷补上,结果被张海涛发现了。他说看在老同学的面子上不报警,但最近他又说公司要审计,让我把钱还回来,否则就上报税务局。我根本拿不出五十万,只能约他出来谈谈,求他再宽限一段时间。他说他昨晚要去临江大桥附近见个客户,让我在桥墩下等他,我就答应了。”

      “那你为什么要中途离开电影院?为什么不直接去见他?”林筱盯着他的眼睛,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我老婆非要拉着我去看电影,我没办法拒绝,只能先陪她去,中途偷偷出来给张海涛打电话,确认他到了没有。”赵伟的眼泪流了下来,“我八点三十分回到电影院,看完电影就回家了,真的没去临江大桥!我和张海涛通完电话后,就再也没联系过他,他的死和我没关系!”

      林筱和宋瑾对视一眼,觉得赵伟的话半真半假。他们决定先将赵伟带回支队进一步询问,同时派人去调查那辆红色工程皮卡的使用记录。

      回到支队后,赵伟被带到了审讯室。面对林筱的追问,他始终坚持自己没去临江大桥,只是和张海涛通过电话。就在审讯陷入僵局时,宋瑾收到了技术队的消息:“林队,工程皮卡上的血迹检测结果出来了,是张海涛的!而且我们调取了工程皮卡的行车记录仪,昨晚九点五十分,这辆车去过临江大桥,十点二十分离开,往郊区的废弃工厂方向开去了!”

      林筱立刻结束审讯,带着宋瑾赶往废弃工厂。废弃工厂位于江城市郊区,早已停产,厂房破旧不堪,杂草丛生。宋瑾打开工程皮卡的行车记录仪,里面的画面很模糊,但能看到开车的人穿着黑色外套,脸上戴着口罩,看不清容貌。十点十五分,画面里出现了张海涛的黑色奔驰,开车的人将奔驰开到工厂深处,然后换乘工程皮卡离开。

      “这个人肯定是凶手!”宋瑾指着画面里的人影,“他开着工程皮卡去临江大桥,杀了张海涛后,把张海涛的车开到这里藏起来,再开工程皮卡离开。赵伟说他没去临江大桥,但工程皮卡是公司的,只有管理层能调动,他肯定知道是谁开的车!”

      林筱点点头,立刻让同事封锁废弃工厂,仔细搜查有没有其他线索。同时,她再次提审赵伟,将行车记录仪的画面放在他面前:“赵伟,你还想狡辩吗?这辆工程皮卡只有你和张海涛能调动,昨晚九点五十分,它去过临江大桥,十点二十分开到了废弃工厂。你说你没去,那是谁开的车?”

      赵伟看着画面,身体剧烈颤抖起来,终于崩溃了:“是……是孙强!他是我远房表弟,在公司工地上做临时工,最近欠了赌债,一直找我借钱。我没办法,就告诉他张海涛有笔钱藏在临江大桥附近,让他去‘借’点,顺便吓唬吓唬张海涛,让他别再逼我还公款。我真的没让他杀人!”

      “孙强现在在哪里?”林筱追问,拿出手机准备通知同事排查孙强的行踪。

      “我不知道……昨晚十点半,他给我打电话说‘事情办好了’,还说张海涛‘很配合’,我以为他只是抢了钱,就没多问。后来你们说张海涛死了,我才知道出事了,我不敢联系他,也不敢说出去……”赵伟的声音越来越低,充满了恐惧。

      宋瑾立刻调取孙强的资料:“孙强,男,三十岁,无业,有故意伤害前科,租住在市区的城中村。我们现在就去他的出租屋!”

      当林筱和宋瑾赶到城中村时,已经是下午三点。城中村的巷子狭窄而杂乱,空气中弥漫着饭菜和垃圾的混合气味。他们根据地址找到孙强的出租屋,门虚掩着,里面一片狼藉。地上散落着几件脏衣服,桌子上放着一个打开的钱包,里面的现金已经没了,只剩下几张银行卡和张海涛的身份证。

      宋瑾戴上手套,小心翼翼地检查着房间,突然在床底下发现了一把沾着暗红色血迹的匕首,刀柄上还有指纹:“林队,找到凶器了!这把匕首的尺寸和死者的伤口吻合,血迹应该是张海涛的。”

      林筱则在衣柜里发现了一件黑色外套,外套的袖口有磨损痕迹,和死者西装上的黑色纤维材质一致:“这件外套肯定是孙强的,纤维比对应该能对上。他应该刚跑没多久,床上的被子还是乱的,桌上还有没吃完的泡面,汤汁还没凉透。”

      他们立刻通知支队,在市区各个路口设置关卡,排查孙强的行踪。同时,技术队对匕首上的指纹和外套上的纤维进行检测,确认匕首上的指纹就是孙强的,外套纤维和死者西装上的纤维完全一致。

      傍晚六点,排查小组传来消息:在江城市汽车站,发现了一个和孙强长得很像的人,正准备买去邻市的车票。林筱和宋瑾立刻驱车赶往汽车站,抵达时,孙强已经拿着车票,准备过安检了。

      “孙强,站住!”林筱大喊一声,快步冲过去。

      孙强回头看到警察,脸色瞬间变得惨白,转身就往车站外跑。宋瑾立刻追了上去,在车站广场的花坛边将他扑倒,反手戴上了手铐。

      “别抓我!我不是故意杀他的!”孙强挣扎着,眼泪和汗水混在一起,“是赵伟让我去吓唬他,抢他的钱,我没想到他会反抗……”

      回到支队后,孙强被带到了审讯室。面对铁证,他终于交代了全部罪行:“赵伟给了我五千块,让我去临江大桥拦住张海涛,抢他的手机和钱包,吓唬他一下,让他别再逼赵伟还公款。昨晚九点五十分,我开着公司的工程皮卡到了临江大桥,在桥墩下找到了张海涛。我让他把钱交出来,他不肯,还说要报警,我一时慌了神,就拿出匕首捅了他……”

      “你为什么要开工程皮卡?为什么不自己开车?”宋瑾问道。

      “赵伟说工程皮卡是公司的,不容易被查到,还让我杀了张海涛后,把他的车开到废弃工厂藏起来,再开工程皮卡回工地。”孙强低着头,声音哽咽,“我抢了他的钱包、手机和戒指,本来想拿着钱跑路,没想到还是被你们抓住了。”

      至此,案件终于真相大白。赵伟为了掩盖挪用公款的罪行,雇佣孙强吓唬张海涛,却没想到孙强因为贪财和恐慌,失手杀害了张海涛。孙强抢走财物后,按照赵伟的指示处理了张海涛的车,最终还是难逃法网。

      当林筱和宋瑾整理完案卷,走出支队大楼时,已经是凌晨一点。雨早就停了,夜空里挂着一轮明月,月光洒在马路上,映出清晰的影子。林筱抬起手腕,看了看父亲留下的机械表,表盘里的指针指向凌晨一点零三分,比标准时间快了三分钟——就像她和宋瑾始终紧绷的神经,终于在案件告破后放松下来。

      “终于结束了。”宋瑾揉了揉疲惫的眼睛,递给林筱一杯热咖啡,“没想到赵伟为了自己的利益,能把老同学推进火坑,孙强更是为了钱,连人命都不顾。”

      林筱喝了一口咖啡,暖意从喉咙传到心底,驱散了深夜的寒冷:“这就是我们的工作,不管凶手多狡猾,总会留下蛛丝马迹。只要我们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仔细排查,总能找到真相,让受害者得到安息。”

      宋瑾点点头,看着远处城市的灯火,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虽然这起案子曲折又沉重,但最终正义得到了伸张,这就是他们作为警察最大的成就感。月光下,两人的身影被拉得很长,肩上的警徽在月光下闪闪发光,映照着他们对正义的坚守,也映照着这座城市的安宁。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