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第10章 ...

  •   王珞丹回到酒店,已经是深夜。

      保姆车将她送到地下车库,她独自一人上楼。

      回到房间,脱下礼服,卸去妆容。

      热水过身体。

      祝绪丹的眼泪,祝绪丹的话语,在王珞丹的脑海里越来越清晰。
      她裹着浴袍走出来,看到助理细心放在茶几上的剧本——明天还有早戏。

      她应该像过去无数次那样,立刻沉浸到角色的世界里,用角色的悲欢覆盖自己的情绪。
      这是她擅长的方式。
      她拿起剧本,却一个字也看不进去。

      她烦躁地放下剧本,走到落地窗前。

      王珞丹想起祝绪丹的话:

      “我知道你有你的顾虑,你的考量,你需要保护自己,也保护我。”
      小孩儿,原来什么都懂。

      她不是不懂,她只是用直白的方式,告诉她自己不在乎。
      那自己又在害怕什么呢?
      害怕舆论的反噬?害怕事业受到影响?

      是的,她害怕。

      她在这个行业里经营多年,深知维持现状有多不易,而摧毁一切,可能只需要一张模糊的照片,一段臆测的文案。

      她习惯了控制,习惯了规避风险,习惯了将一切不安定因素排除在外。

      而祝绪丹,就是最大的不可控因素。

      她年轻、热烈、直接。

      会照亮她,也会灼伤她。
      “我会一直等你。”
      王珞丹的心被揪的发紫。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的这份喜欢变得如此沉重了呢。

      她不得不承认,在她反复告诫自己保持距离的同时,她的目光也无法控制地追随着她。

      她会下意识地收集她的消息,会为她的成绩感到欣慰,也会为那些针对她的恶评而恼怒。
      她以为自己做得很隐蔽,却不知心意早就被小孩儿看穿。

      距离是保护色吗?

      或许是。

      但它也很残忍。

      它让对方在无尽的猜测和等待中煎熬,也让自己在不断的退缩和回避中,逐渐丢失掉渴望。
      王珞丹一夜无眠。

      第二天的工作,她勉强打起精神。

      拍摄间隙,她拿着手机,手指几次悬在那未拨出的号码上,最终还是无力地放下。
      她能说什么?
      回应?回应什么?

      安慰?让祝绪丹不要难过?

      听起来虚伪又可笑。
      她第一次觉得自己如此无能,如此优柔寡断。
      而祝绪丹那边,似乎真的履行了她的承诺。
      没有信息,没有电话,没有任何形式的“打扰”。

      她的社交媒体依旧更新着工作日常,笑容明媚,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她感觉自己仿佛被放在了一个透明的玻璃罩里,外面的人向她伸出手,在等待,等待她做出决定。
      杂志特刊如期上市。
      #王珞丹祝绪丹双人封面#
      #世纪同框#
      #双黄丹是真的#

      等话题迅速席卷了热搜榜。

      粉丝们沸腾了,逐帧分析着她们在照片里的每一个眼神交汇,每一个细微的肢体语言,试图找出相爱的证据。

      外界的喧嚣,王珞丹都刻意屏蔽了。

      她只是买来了那本杂志,深夜独自一人在灯下翻看。

      摄影师的技术很好,捕捉到了她们之间那种极其微妙的张力。

      照片上,她清冷疏离,祝绪丹鲜活灵动,眼神交织处,确实有一种难以言喻的磁场。
      尤其是其中一张,祝绪丹微微侧头,目光落在她的唇上,眼神复杂而专注,带着一种贪婪的眷恋和克制。

      而她自己,则垂着眼眸,睫毛投下淡淡的阴影,让人看不清情绪,但紧抿的唇和绷紧的下颌线,暴露了她的不平静。
      这张照片被粉丝们奉为神图。

      王珞丹看着这张照片,久久无法移开视线。

      那一刻,她在想什么?

      她自己在想什么?

      她似乎在害怕,害怕自己会忍不住回应那份注视。
      合上杂志,她走到窗前。
      她想起祝绪丹说:

      “你也不用那么辛苦地一直躲着我。”
      或许,小孩儿说得对。

      她一直以为自己是在保护,其实只是在辛苦地躲避,躲避自己的心,也躲避那份美好的感情。
      躲了这么久,她累了。

      而那个说着会一直等她的人,或许更累。

      王珞丹的心里,某个坚固的东西,似乎碎裂了一角。

      或许,她应该走向她。
      哪怕只是一步。
      另一边,祝绪丹将自己投入得更深。

      她完美地消化了那次拍摄后的情绪崩溃,第二天出现在另一个广告拍摄现场时,依旧笑容明媚、活力满满。

      只是偶尔在深夜收工,独自一人坐在保姆车里,眼底会掠过一丝空茫和疲惫。
      她不再频繁地去刷那个超话,加密相册也许久未曾打开。

      她履行着自己的承诺——乖乖等待,不添麻烦。

      只是等待,似乎失去了灼热的期盼,变得有些麻木。

      她甚至开始尝试接受经纪人委婉推荐的、一些背景干净条件不错的异性朋友的聚会邀请,虽然每次都以一种工作状态的敷衍结束。

      她告诉自己,姐姐是对的,她应该去看看别的可能。
      王珞丹则显得更加沉寂。

      她推掉了一些不必要的应酬和访谈,除了进组拍戏,更多的时间是待在家里,看书,看老电影,或者只是对着窗外发呆。

      经纪人姜好察觉出她的静默,询问之下,王珞丹只是摇摇头,说没事。
      她只是在消化,在用她自己的方式。

      小孩儿的眼泪,强撑的笑容,每天像循环播放的默片,在她脑海里日夜上演。
      她意识到,她所以为的保护,对小孩儿本身就是一种伤害。

      她的沉默,她的疏离,隔绝了风雨,也隔绝了阳光。

      而祝绪丹,她是一株需要阳光的向日葵。
      又过了大半个月。

      一个午后,祝绪丹刚刚结束一个杂志专访,回到休息室。手机震动了一下,是经纪人发来的消息,说在休息室给她留了东西。
      祝绪丹推开门,看到茶几上放着一个素白的、没有任何logo的信封。信封很厚实。

      她走过去,拿起信封。

      很轻,又很重。

      信封正面空无一字。
      她深吸一口气,慢慢拆开。

      里面是几页对折的、质地很好的米白色信纸。

      展开信纸,一行行熟悉又陌生的、清瘦有力的手写字体,映入眼帘。
      是王珞丹的字。
      祝绪丹的呼吸屏住,她下意识地环顾四周,确认只有自己一人,小心翼翼地坐进沙发里,逐字逐句地读下去。
      祝祝:
      展信安。
      提笔数次,又放下。
      总觉得用这种方式,比面对面的语言,更能让我笨拙地表达一些东西。
      谢谢你这段时间的沉默,给了我喘息和思索的空间。
      谢谢你,在洗手间里对我说的每一个字。
      每一个字我都听到了。
      我真的很感谢命运,让我在那个夏天,遇到了你。

      现在回想起来,那段日子,记忆里最清晰的画面,竟然大多与你有关。很多人觉得,是我在带着你,托着你。
      但我自己知道,在很多细小的时刻,是你在托举着我。
      记得那次排练,我钻牛角尖,陷入某种情绪始终找不到出口,把自己关在排练室谁也不见。
      你抱着一堆零食,硬是挤开门,也不说话,就坐在我旁边,咔嚓咔嚓地吃芥末豆。
      吃了半包,你说:
      ‘姐姐,吃饱了才有力气继续钻牛角尖呀。’那一刻,我莫名地就被你的这句话从那个死胡同里拽了出来。
      明明你比我小这么多,但很多时候成熟得像个大姐姐,用你的方式,给了我很多台阶。
      我冷着脸对着镜子一遍遍练习时,你总会在一旁,用那种亮晶晶的眼神看着我,在我停下的间隙,第一时间送上掌声,哪怕我跳得并不完美。

      我的无趣,我的固执,甚至我那些并不好笑的冷笑话,你都会第一个捧场,欢呼。

      你的热情像一团火,却不灼人。
      慢慢地,连我自己都习惯了,习惯在说完一句话后,下意识地去寻找你的反应。
      你的存在,成了我的一种安全感。
      你大概不知道,你早已在我心里最柔软的地方,安稳地住了下来。
      后来很多次,每当我感到不知所措,感到疲惫,令我想要逃离时,我都会下意识地用手按住心口。
      仿佛那样,就能感受到你的温度。
      你住在这里,安静却很有力量。
      我之前写过一句话,‘爱你的人不会让你等,但等你的人一定爱你。’
      竟觉得像是在给我们预言。
      你一直在为我等待,用你的炽热和坚持。
      而我,怯弱又自私。
      我没有你那样勇敢。
      你的勇敢,是纯粹天真的。
      而我的勇敢,是在权衡、算计、瞻前顾后。
      裹满了现实的灰尘。
      我常常觉得,我配不上你。
      我害怕风雪,会淋湿你;害怕我身后的阴影,吞噬你;害怕这份不够光明的爱,最终磨损掉你眼睛里的光。
      所以我总是用一种自以为妥当的方式在保护你,推开你,拉开距离。
      以为这样就能替你挡住所有的黑暗。
      可我好像从来没有问过你,这是不是你想要的,你需不需要我这样的保护。

      谢谢你,祝祝,谢谢你在每一次被我推开后,还能读懂我那表皮外面的自尊。谢谢你,但这更让我心疼。
      于我而言,我们的相遇,有一种宿命般的联系。
      有时候在某个熟悉的场景就会突然晃神,仿佛我们上辈子就认识,所以这辈子,才会在第一眼见到时,就有一种莫名的熟悉和牵引。

      这种感觉,让我恐惧,又让我着迷。
      这个圈子太复杂,未来有太多的不可知。
      但我可以向你保证,我会保护好你的脆弱。
      以我最擅长的方式。
      在你遇到风浪时,用我的方式。站在你身边,或者藏在影子里。
      祝祝。请原谅我。
      那三个字太重,我怕会给你带来无法控制的场面。
      我的爱,注定只能是沉默的,甚至有点苦。
      你还那么年轻,未来有无限可能。
      你还有很多机会,去遇到更多更好、更阳光、更能堂堂正正站在你身边爱你的人。
      你应该拥有幸福,而不是和我一起,永远活在小心翼翼的隐藏和担忧里。
      那不是我想要给你的未来。
      如果有一天,我先行离开了这个世界。
      请把我的骨灰洒向大海。
      大海象征着无垠的自由,而自由,是你给我的。
      愿小孩儿,今后平安健康,幸福快乐。
      愿你永远天真。
      王珞丹落笔

      信很长。
      祝绪丹一字一句地读着,速度很慢很慢。
      眼泪早已涌出,模糊了视线,滴落在信纸上,晕开一小片淡淡的墨迹。
      她慌忙用手去擦,却又怕弄坏了信纸,动作显得笨拙而慌乱。
      她读懂了。
      读懂了清冷文字下的深情。
      读懂了那沉默背后的无奈与守护。
      读懂了那份比她想象中还要深刻的爱。
      没有那三个字。
      但这封信里的每一个字,都比那三个字更有力量。
      她之前所有的委屈、不安,在这封信面前,忽然变得轻飘起来。

      原来她的等待,她的勇敢,她的懂得,对方都接收到了,并且放在了心里最柔软的地方。

      原来姐姐,在用一种隐忍的方式爱着她。
      不是拒绝。
      是一种悲壮的交付。
      祝绪丹抱着信纸,蜷缩在沙发里。
      她哭了很久,直到眼泪几乎流干。
      她小心翼翼地擦干眼泪,将信纸按照原来的折痕仔细折好,放回信封,紧紧捂在胸口。
      她拿出手机,手指在屏幕上悬停了很久,最终,她只打下了几个字。
      “好,我试试。”
      她知道,她接受了。
      她依然在,并且会继续等下去。

      “好。”
      祝绪丹看着那个字,想象着王珞丹打下这个字时的神情,一定是微微红了眼角,却努力维持着平静的样子。她忽然笑了起来,带着泪,却无比明亮。
      够了。真的够了。
      她们的故事,无法在阳光下轰轰烈烈,却注定在彼此的灵魂深处,刻骨铭心。

      那场时尚杂志的联合拍摄成果如期上市,果然引发了巨大的轰动。双人封面的张力,访谈里那些看似官方却暗藏机锋、引人无限遐想的对话,让CP粉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狂欢,也的确引来了一些“炒作”的质疑。

      但这一次,祝绪丹看着那些喧嚣,内心却异常平静。她不再去纠结那些解读,也不再惧怕那些质疑。因为她知道,在无人知晓的角落,她们拥有着比任何想象都更真实、更深刻的东西。

      王珞丹也依旧沉默,很少公开露面。但细心的人或许会发现,在某次电影发布会上,有记者问到对新生代演员的看法时,她列举了几位,其中提到祝绪丹时,她说:“祝绪丹是一位很有灵性也很努力的演员,她对角色的信念感和付出,非常可贵。”语气平淡,眼神却有着不易察觉的柔和。

      还有人在某次慈善晚宴的后台,看到王珞丹的经纪人姜好,自然地走过去和祝绪丹的经纪人低声交谈了几句,然后递过去一个小袋子,似乎是某种保健品,说是丹姐嘱咐给的,最近换季,注意身体。

      诸如此类细微的、几乎不会被大众捕捉到的交集,在往后的岁月里,偶尔会发生。

      她们依然保持着公众视野里的距离,依然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但有些东西,已经彻底改变。
      祝绪丹不再感到彷徨和焦虑。她努力地工作,认真地生活,像所有这个年纪的女演员一样,拼搏事业,享受生活。她甚至真的开始尝试接触新的人,只是每一次,都会在心里默默地和那个沉默的身影比较,然后更加确信,没有人能替代那个人在她心里的位置。但她不再把这当成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温暖的底气。
      她知道,在那片沉默的海面之下,有着最汹涌的爱意为她存在。
      而王珞丹,似乎也悄然松动了一些。她依然习惯性地保护着祝绪丹,用她那种隐晦的、只有她们才懂的方式。但她开始允许自己,在私下的时刻,更多地想起那个女孩,想起她的笑容,她的眼泪,她信里说的那句“愿你永远天真”。她的沉默,不再是冰冷的墙壁,而是一种温柔的守护。
      她们就像两颗遥远的星星,沿着各自的轨道运行,注定无法靠近,却共享着同一片星空,用彼此才能接收到的频率,交换着光芒与温暖。

      爱你的人不会让你等,但等你的人一定爱你。

      爱在寂静处,依旧有回声。

      而有些爱,无需言说,不必靠近,只需知道你在那里,好好地存在着,光芒万丈着,便已是最好的结局。

      时间会流逝,浪潮会起伏,她们或许终将走向不同的人生阶段。

      但那个安静的午后,那封手写的信,那个简单的“乖”字,早已为她们之间的一切,写下了最深刻、最永恒的注脚。

      沉默,是她最深沉的回应。
      等待,是她最炽热的告白。
      (完)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0章 第10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