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无声的守护 ...
-
高二那年的冬天,以一种格外凌厉的姿态降临了这座城市。西伯利亚的寒流长驱直入,天空总是阴沉着脸,铅灰色的云层低低地压着,仿佛随时都会撒下冰冷的雪籽。风变得锋利如刀,刮在脸上生疼,街道两旁的行道树早已落光了叶子,只剩下黑瘦的枝桠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发出呜呜的哀鸣。
天气的骤变总是伴随着意外。一场毫无预兆的冷雨在放学时分倾盆而下,豆大的雨点砸在地上,溅起冰冷的水花。许多学生被困在教学楼里,林知夏便是其中之一。她早上出门时天色尚好,并未听从张岚让她带上伞的叮嘱,只穿了件不算太厚实的呢子外套。
眼看雨势丝毫没有减弱的迹象,而回家的路并不短,林知夏把心一横,将书包顶在头上,深吸一口气,冲进了雨幕之中。
当苏青梧撑着伞,在校门口不远处看到那个顶着书包、在雨中狼狈奔跑的熟悉身影时,她的眉头立刻蹙紧了。她快步迎上去,将伞大部分倾向那个已经被淋得透湿的女孩。
“你怎么不等雨小一点?”苏青梧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责备,更多的却是担忧。雨水顺着林知夏的发梢、脸颊不断滑落,她的外套湿透了,紧紧贴在身上,冷得她嘴唇都有些发紫,身体微微打着颤。
“我…我以为跑快一点就没事了…”林知夏牙齿打着架,勉强挤出一个笑容,却比哭还难看。
苏青梧没再说什么,只是沉默地将自己的围巾解下来,裹在林知夏冰凉的脖颈上,然后一手撑伞,一手半扶半揽着她,加快脚步往家走。
尽管回到家后,林知夏立刻洗了热水澡,换上了干爽的衣物,张岚也给她煮了驱寒的红糖姜茶,但这场突如其来的寒雨还是在她体内埋下了病根。
夜里,林知夏开始觉得头晕目眩,浑身发冷,骨头缝里都透着一股酸疼。她把自己紧紧裹在被子里,却还是冷得瑟瑟发抖,牙齿不受控制地磕碰着。喉咙干涩发痛,每一次吞咽都像有砂纸摩擦。
苏青梧睡眠很浅,听到隔壁床上传来压抑的、难受的呻吟声和翻来覆去的动静,她立刻清醒过来。她披上外套,走到林知夏床边,借着窗外透进来的微弱月光,看到林知夏蜷缩成一团,脸颊是不正常的潮红。
苏青梧心中一惊,伸手探向她的额头——触手一片滚烫!那惊人的热度让她指尖猛地一缩。
就在这时,苏青梧放在床头的手机屏幕亮了起来,是张岚发来的信息,语气焦急:「青梧,睡了吗?公司有个紧急项目出了大问题,我必须立刻过去处理一下,你林叔叔也还在外地赶不回来。知夏好像有点不舒服,你帮忙照看一下,有任何情况立刻给我打电话!」
苏青梧回复了一个简短的「好」,放下手机。此刻,照顾林知夏的责任,完全落在了她的肩上。
她没有丝毫犹豫,立刻行动起来。先是去卫生间打来一盆温水,浸湿毛巾,拧得半干,仔细地敷在林知夏滚烫的额头上。物理降温的同时,她轻声对意识已经有些模糊的林知夏说:“知夏,你发烧了,很难受是不是?等我一下,我去给你煮点姜汤。”
她快步下楼,走进厨房。林家宽敞明亮的厨房对她来说依旧有些陌生,她花费了一点时间才找到生姜、红糖和炖锅。她仔细地清洗生姜,切成薄片,动作算不上非常熟练,却极其专注认真。锅里加水,放入姜片,看着炉火蓝色的火焰舔着锅底,水渐渐沸腾,姜片的辛辣气味弥漫开来。她再加入适量的红糖,慢慢搅拌,直到红糖完全融化,汤汁变得醇厚深沉。
她小心地将滚烫的姜汤倒入一个白瓷碗里,端着它回到二楼卧室。
林知夏依旧蜷缩着,额头上的毛巾已经变得温热。苏青梧将碗放在床头柜上,重新拧了一把凉毛巾给她换上,然后才轻轻坐在床边,俯下身,声音放得极轻极柔,生怕惊扰了她的不适:“知夏,知夏?起来喝点姜汤,对退烧有好处。”
林知夏迷迷糊糊地睁开沉重的眼皮,眼神涣散而脆弱。高烧让她视线模糊,好不容易才聚焦看清眼前的人是苏青梧。她的脸色苍白,往日红润的嘴唇因为干涸而起了细小的皮屑。她看着苏青梧,鼻音浓重,声音沙哑微弱,带着浓浓的委屈和依赖:“青梧……我好难受……头好痛……浑身都疼……”
苏青梧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她再次伸手摸了摸林知夏的额头,那滚烫的温度让她眉头紧锁。“乖,先喝点姜汤,发了汗就会好受一些。”她声音里的温柔是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
她小心地扶起林知夏软绵绵的身体,让她靠在自己怀里,然后端起白瓷碗,递到她唇边。林知夏就着她的手,小口啜吸了一下。辛辣的味道瞬间刺激了味蕾,她难受地皱紧了眉头,下意识地想避开。
“忍一忍,喝下去才好。”苏青梧低声鼓励着,耐心地维持着端碗的姿势。
林知夏听话地强忍着不适,一口一口,终于将一整碗滚烫的姜汤都喝了下去。辛辣的液体滑过喉咙,落入胃中,很快带来一股暖意。苏青梧扶着她重新躺下,仔细地掖好被角。然后又从家庭药箱里找出退烧药,按照说明仔细核对剂量,喂她服下。
“睡吧,我在这里陪着你。”苏青梧的声音像是有催眠的魔力,林知夏虽然依旧难受,却仿佛找到了依托,昏昏沉沉地又闭上了眼睛。
然而高烧反复折磨人。接下来的整个夜晚,对苏青梧而言是一场无声的守护战。
她几乎一夜未眠,就坐在林知夏床边的地毯上,背靠着床沿。闹钟每隔一小时就会轻微震动一次,她便立刻起身,探手去摸林知夏的额头,感受体温的变化,又或用体温计为她测量,借着手机屏幕的光亮仔细查看读数。她在一本小本子上记录下每次测量的时间和体温,观察着变化的曲线。
林知夏睡得很不安稳,时常会因为不适而发出模糊的哼唧声,或者无意识地踢开被子。每当这时,苏青梧就会立刻上前,轻柔地帮她重新盖好被子,然后像安抚受惊的婴儿一样,用极轻的力道,一下一下,有节奏地拍着她的后背,低声呢喃着:“没事了,睡吧,我在这儿……”
她的声音低沉而安稳,在这寂静痛苦的深夜里,像是一叶小小的扁舟,载着林知夏在滚烫难受的海浪中起伏,给予她唯一的依靠。
后半夜,林知夏的体温一度飙得更高,甚至开始说起模糊的胡话,眼角渗出生理性泪水。苏青梧用冷毛巾不断擦拭她的额头、脖颈和手心脚心,进行物理降温,眼神里是从未有过的焦灼和坚定。她一遍遍地换水,一遍遍地拧毛巾,动作不停,直到天际开始泛出极其微弱的、灰蓝色的曙光时,她再次测量体温,发现那吓人的高温终于开始稳步下降。
林知夏的呼吸逐渐变得平稳悠长,脸上的潮红也褪去了一些,陷入了真正的沉睡。
苏青梧紧绷了一夜的神经终于松懈下来。极度的疲惫如同潮水般瞬间淹没了她。她甚至没有力气回到自己的床上,就那么靠着林知夏的床沿,歪着头,不知不觉地陷入了浅眠。
第二天早上,林知夏先醒了过来。
高烧退去后,身体像是打了一场硬仗,虽然虚弱无力,但那种可怕的滚烫和酸痛已经消失了。她眨了眨眼睛,适应着从窗帘缝隙透进来的晨光,然后下意识地看向房间另一侧。
她看到了靠在她床边睡着的苏青梧。
苏青梧睡得并不安稳,眉头微微蹙着,长睫在眼底投下淡淡的阴影,而那双阴影之下,是清晰可见的、淡青色的黑眼圈。她甚至还是昨晚那身打扮,外套随意搭在身上,一只手还无意识地搭在床沿,仿佛随时准备起身。
显然,她就这样守了自己整整一夜。
一瞬间,昨夜那些模糊的记忆碎片涌上心头——滚烫难耐的痛苦中,始终有一个清凉的声音在安抚她;在她冷得发抖时,有人为她紧紧被子;在她渴得喉咙冒烟时,有温水小心地喂到唇边;那辛辣却温暖的姜汤,那一下下轻柔的拍抚……
所有的画面和感受,最终都汇聚成了眼前这个蜷缩在床边、疲惫睡去的身影。
林知夏的心像是被浸泡在温热的泉水里,一种酸涩而澎湃的感动汹涌而至,涨得胸口发疼。她鼻子一酸,眼眶瞬间就红了。
她情不自禁地、极其缓慢地伸出手,想要去触摸一下苏青梧苍白的脸颊,想要拂平她微蹙的眉头,想要感受一下那份为她而生的疲惫。
指尖一点点靠近,几乎能感受到对方皮肤散发的微热呼吸。然而,就在即将触碰到的那一刹那,她停住了。她不忍心惊醒这份沉睡的疲惫。
就在她迟疑的瞬间,苏青梧的睫毛颤动了几下,像是感受到了近处的凝视,猛地睁开了眼睛。她的眼神初时还有些迷蒙,但立刻恢复了清明,第一时间就转向林知夏,脱口而出:“知夏?你感觉怎么样?还难受吗?烧退了吗?”她说着,手下意识地就又探向林知夏的额头。
掌心触及的是一片温凉的皮肤,不再有昨夜那吓人的滚烫。苏青梧这才真正地、彻底地松了一口气。
林知夏抓住她即将离开的手,摇摇头,虽然声音还有些沙哑,但已经恢复了往日的些许活力,她看着苏青梧,笑容温暖而真挚:“我好多了,真的。青梧,谢谢你……谢谢你照顾我一晚上。”她的目光落在苏青梧疲惫的脸上,充满了感激和心疼。
苏青梧似乎不太习惯这样直白的情感表达,她有些不自然地抽回手,站起身,活动了一下因为蜷缩而有些僵硬的肩膀和脖颈。
“没事就好。”她的语气恢复了平时的清淡,仿佛昨夜那个焦虑、温柔、寸步不离的守护者只是幻觉。“你肯定饿了,我去给你做点早餐,煮点清淡的粥好不好?”
说完,她转身走出了房间,背影依旧清瘦挺直,但细微的动作间还是透露出疲惫。
林知夏望着她离开的背影,回味着掌心残留的、苏青梧手指微凉的触感,心里那份暖意愈发汹涌澎湃,几乎要满溢出来。她拉起被子,盖住半张脸,只露出一双弯弯的笑眼。
她知道,苏青梧就是这样一个人。外表看起来总是清清冷冷,像初冬的薄霜,话语不多,情绪内敛,仿佛对什么都保持着距离。但其实,她的内心比谁都要柔软和温暖,只是她习惯用行动而不是言语来表达,像一口深深的古井,所有的关切和温柔都沉淀在平静的水面之下。
而从这一天起,一些微妙的变化在两个女孩之间悄然发生。
林知夏对苏青梧的依赖与日俱增,那不仅仅是对一个学霸的依赖,更是发自内心的、全然的信任和亲近。她习惯了什么事都第一个告诉苏青梧,习惯了在遇到任何困难时下意识地寻找她的身影。
而苏青梧,虽然依旧是那副平静无波的样子,但她关注林知夏的举动变得更加细致入微。她会默默替总是丢三落四的林知夏整理好散乱的书桌,将文具归位,书本叠齐;会在林知夏慌慌张张发现忘带课本时,不动声色地将自己的课本推过去;会在林知夏被难题困住、咬着笔头苦恼时,看似不经意地提点一句关键思路;甚至会在集体活动中,敏锐地察觉到林知夏可能遇到的尴尬,提前一步为她化解。
她的守护,无声无息,细腻绵密,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却又从不张扬。它像一道坚固而透明的屏障,悄然立在林知夏周围,小心翼翼地保护着她那份与生俱来的快乐和天真,为她挡去了许多不必要的风雨和烦忧。
而林知夏,在这份沉默却有力的守护下,并非只是一味地享受被保护。她像是汲取了阳光和力量的花朵,也慢慢地、潜移默化地发生着改变。她依然开朗爱笑,但笑容里多了一份安心;她依然偶尔会犯迷糊,但学会了更细致地观察;她遇到挫折时依然会沮丧,但恢复的速度越来越快,因为她知道,永远有一个人会在她身后。她变得更加坚强,也更加懂得珍惜。
她们之间的关系,像藤蔓与乔木,在无声的岁月里悄然缠绕,相依相生,逐渐生长出一种独属于她们的、坚韧而温暖的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