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一周 ...
-
广播站的门在身后轻轻合上,隔绝了走廊里隐约传来的喧嚣。艾文背靠着冰冷的门板,手中紧紧攥着那个沉甸甸的移动硬盘和林雨的笔记本,仿佛那是两块滚烫的烙铁。
“一个人……接管一周……”
恐慌像潮水般涌来。他想象着自己手忙脚乱按错按钮导致刺耳噪音传遍校园;想象着本该播放通知时话筒却一片死寂;更想象着设备突然罢工而他像个傻子一样对着冰冷的机器束手无策……每一种可能都足以让他原地蒸发。
他深吸一口气,几乎是跌坐在那把唯一的椅子上。指尖冰凉,心脏在胸腔里不安分地擂动。他强迫自己冷静,颤抖着手指翻开了林雨的笔记本。
第一页,没有寒暄,没有鼓励,只有一行行清晰工整的字迹,如同她本人一样冷静高效:
【广播站日常流程】
5:20 前到站,检查设备电源、线路连接。
5:25 开启电脑及主控台预热(开关顺序:总闸→控制台电源→电脑→备用电源指示灯确认绿)。
5:28 打开播放软件,加载当日预设歌单或稿件文件。
5:30 准时推起“校园广播”通道推子(绿色指示灯亮),开始播音。
播音内容:简短问候语→通知/投稿→背景音乐(音量控制在蓝色区域)。
5:59 准备结束语(“今天的校园广播到此结束……”)。
6:00 准时关闭“校园广播”通道推子(指示灯灭),关闭播放软件。
6:05 检查设备状态,确认所有电源关闭(除备用电源)。
关键:时间必须精确!音量必须稳定!
后面几页是详细的设备操作图解、常见问题排查(如电脑死机怎么办:立即切换至备用CD播放机)、王师傅的联系方式,甚至还有一份未来一周的 《备选音乐推荐》 歌单,分门别类标注了“舒缓”、“轻快”、“课间唤醒”等标签。
艾文一页页看下去,混乱的心跳竟奇异地平复了一些。林雨的笔记像一份精确的作战地图,将广播站这个“战场”的每一个角落、每一种可能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她不需要说“我相信你”,但这份事无巨细的准备,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信任——信任他能看懂,能执行。
他将硬盘连接电脑,里面是庞大的音乐库,分类清晰。他打开下周的备选歌单,发现林雨甚至细心地为每天下午不同时段的氛围(比如周一可能大家比较疲惫,周五临近周末稍显浮躁)推荐了不同的基调音乐。
“呼……” 艾文长长地吐出一口气。恐慌没有消失,但被一种破釜沉舟的决心取代了。他不能搞砸,至少,不能辜负这本笔记。
周一,艾文提前四十分钟就到了广播站。他严格按照笔记本上的步骤,像一个精密仪器般操作:
检查每一根连接线是否插紧。
反复确认开关顺序,默念了三遍。
提前半小时加载好播放软件和预设的“舒缓类”歌单。
将林雨推荐的几首钢琴曲放在播放列表最前面。
对着空气反复练习了一句最简单的开场白:“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下午好。”
5:30整,他屏住呼吸,指尖带着微不可察的颤抖,稳稳推起了那个绿色推子。轻柔的钢琴声准时流淌在校园上空。
没有出错!
他紧接着播放了当天唯一的一份小通知(关于图书馆新书上架),语速比平时稍快,但字字清晰。播完后立刻切换回音乐,整个过程不到三分钟。结束语也准确卡在6:00。
当推子拉下的瞬间,他瘫在椅子上,后背已被冷汗浸湿。过程机械、紧张,但严格遵循了笔记,像完成了一次成功的太空对接。
手机震动了一下,他心脏猛地一跳。是微信,来自那个星空的头像【Y】:
[5:45] Y:音量稳定,时间卡准。没出错。
短短一行字,没有任何表情符号,却像一剂强心针。她听到了!而且……认可了第一步?艾文盯着那条信息看了很久,第一次觉得那个冰冷的“Y”字似乎有了一丝温度。他犹豫了很久,最终只回了一个字:
[6:02] 艾文:嗯。
周二,有了第一天的经验,艾文胆子大了点。他提前浏览了投稿箱,发现了一篇描写校园晚霞的小散文,文字很美。他决定读这篇。
播音时,他依旧紧张,但在读那篇散文时,他尝试着稍稍放慢了一点语速,努力去捕捉文字中的画面感。结束播音后,他习惯性地检查微信。
[6:01] Y:稿件选择合适。语速可再慢0.5秒。背景音乐衔接自然。
精准的反馈!没有废话,直指核心。艾文立刻拿出笔记本,在“播音技巧”空白页记下:“读散文/诗,语速比通知慢0.5秒”。
周三下午,艾文刚开启播音通道,播放软件突然卡死!屏幕一片灰白!巨大的恐慌瞬间攫住他!脑中一片空白,只有笔记本上“电脑死机”那一条在疯狂闪烁。
他几乎是凭着肌肉记忆,瞬间转身扑向角落的备用CD播放机,手指颤抖着却异常迅速地按下电源、开仓、放入一张林雨推荐的“轻快”CD、关门、按下播放键!动作一气呵成!悠扬的吉他声在短暂的、不到两秒的静默后,无缝衔接般地响起!
危机解除!
艾文靠在设备柜上,大口喘气,心脏狂跳得几乎要蹦出喉咙。他第一次在没有林雨“看着”的情况下,独立处理了突发状况!而且成功了!
他立刻检查设备,发现是播放软件的一个插件冲突。他按照笔记本的指引,卸载重装,并做了标记。做完这一切,他才想起看手机。
[5:35] Y:切换及时。处理合格。
依旧是简短的肯定。但艾文看着“合格”两个字,第一次感觉到一种强烈的成就感冲散了社死的阴影。他甚至主动在结束播音后,给林雨发了一条:
[6:10] 艾文:插件冲突已重装,标记在笔记P7。
周四,艾文的状态明显松弛了许多。他提前仔细听了林雨歌单里的几首曲子,选了一首略带爵士风格的钢琴曲作为开场,营造出一点轻松又不失格调的午后氛围。读投稿时,他刻意放慢了语速,甚至在一个描绘落叶的句子后,留了恰到好处的半秒停顿,让意境更显悠长。
他感觉自己开始“听”到自己的声音,开始理解林雨笔记里关于“节奏”和“留白”的模糊提示。
结束播音,微信如期而至:
[6:01] Y:选曲有想法。节奏感提升。停顿合适。
艾文的嘴角不自觉地向上弯了一下。他把这条信息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
周五是本周独自播音的最后一天。艾文走进广播站时,脚步已经不再沉重。他熟练地做着准备工作,甚至哼起了歌单里的一小段旋律。
播音时,他流畅地播放了周末安全提醒的通知,声音平稳自然。在播放林雨推荐的“周五特选”歌单时,他注意到一首旋律非常优美但略显冷门的大提琴曲。他临时起意,在播放前加了一句简短的介绍:“下面这首《寂静的深秋》,希望能伴大家度过一个宁静思考的周末。”
这是他第一次在非通知稿时加入自己的话语。
几乎是播音结束的瞬间,手机就震动了:
[6:00] Y:介绍语简洁。可以。
“可以”!
这是林雨本周给出的最高评价了!艾文拿着手机,笑容再也抑制不住。这一周,他像一个被逼到悬崖边的学徒,却在严苛的“秘籍”指引和精准的远程反馈下,完成了一场蜕变。
这一周,校园广播从未迟到、从未早退、从未出现刺耳噪音或长时间静默。通知播报清晰准确,背景音乐选择用心且衔接流畅。甚至在遭遇突发故障时,处理得堪称教科书级别。
更重要的是,艾文的声音,不再是那个雨中被说“呆”、在澄清广播里带着颤抖的社恐形象。它变得稳定、清晰,甚至开始流露出一种内敛的、属于他自己的节奏感。
广播站外,关于“那个闯女厕所的艾文”的议论,悄然发生着变化:
“诶?今天广播那个声音……是艾文?跟之前感觉不一样了。”
“挺稳的啊,时间掐得真准,昨天那首歌选得不错。”
“听说设备坏了他自己搞定的?有点东西啊。”
“一个人撑了一周?周静老师眼光可以嘛。”
周五傍晚,艾文认真检查完所有设备,关上总电源。广播室陷入一片寂静的昏暗。他环顾这个曾经让他恐惧、给他带来巨大尴尬、却又在这一周赋予他全新体验的小小空间。
他拿出手机,点开那个星空头像的对话框。指尖在屏幕上悬停片刻,最终打下了他主动发送的第一条、也是本周总结性的一句话:
[6:15] 艾文:本周播音结束。设备检查完毕,已关闭。没有搞砸。
他深吸一口气,点击发送。然后拿起林雨的笔记本和硬盘,挺直了有些疲惫的脊背,推开了广播站的门。
夕阳的金辉洒满走廊,也落在他身上。身后那扇门里,是他独自完成的一场无声的战役。而前方,虽然“出名”的标签还未完全撕掉,但至少,“艾文”这个名字后面,开始悄悄缀上了一个新的注脚——“广播站那个干得不错的家伙”。
他踏着轻快了许多的步子走向宿舍,心里第一次对即将到来的、林雨回归后的广播站工作,生出了一丝……微弱的期待。这次,不再是纯粹的恐慌,而是混合着一点成长的雀跃和笨拙的勇气。平静?早已远去。但这条被迫狂奔的光怪陆离之路,似乎……也并非全无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