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9、伊始 ...
-
寒假的最后一天在棠市温吞地流逝,年节的余韵渐渐被新学期的准备工作所取代。书店里,许晚棠和白青泠真正开始整理返校的行李,将冬衣叠放整齐,书本和画具仔细收纳。
周日的傍晚,小姨陆清妍帮她们检查着行李清单:“牙刷毛巾都带齐了吗?还有那些颜料和画纸,别忘了。”
“都带上了,”白青泠轻声应着,将最后几本素描本塞进背包侧袋,“月梨呢?”
“和知灵她们出去玩了,说是开学前最后聚一次。”小姨笑了笑,“那家伙倒是比你们还舍不得开学。”
许晚棠拉上行李箱拉链,环顾这个住了整个寒假的阁楼房间。阳光透过天窗洒在她和白青泠并排摆放的床上,空气中飘浮着细微的尘埃,安静而温暖。
周一清晨,天色未明,小姨已经起来为她们准备了简单的早餐。热粥小菜摆在桌上,蒸腾着白气。
“路上小心,”小姨嘱咐道,将两个保温饭盒塞进她们的背包,“做了些饺子,路上吃。”
车站里晨光熹微,拖着行李箱的学生们三三两两地等候着。许晚棠和白青泠找到座位,将行李安置妥当。
列车缓缓启动,棠市的街景渐次后退。许晚棠打开保温盒,饺子的香气顿时弥漫开来。
“小姨总是想得这么周到。”她递了一双筷子给白青泠。
白青泠接过,轻轻点头。列车加速,窗外掠过连绵的田野,冬末初春的景色带着几分苍茫。
抵达江市时已近正午。校园里人影稀疏,大部分学生还要过几日才返校。拖着行李箱走在熟悉的林荫道上,轮子与地面摩擦发出规律的声响。
宿舍楼比记忆中安静许多。打开房门,一股淡淡的尘埃气息扑面而来。阳光透过窗户,照亮了空气中漂浮的微小颗粒。
收拾宿舍花了整个下午。擦拭桌椅,整理床铺,将书本画具各归其位。许晚棠又带来的一小盆绿植被放在窗台上,为房间添了一抹生机。
傍晚时分,她们去了常去的那家小面馆。老板娘还记得她们,笑着招呼:“开学这么早啊?”
“嗯,提前回来做些东西。”许晚棠应道,点了两碗牛肉面。
明天去补充些材料?”白青泠问道,“‘触感和情感’系列还缺几种纹理的样本。”
许晚棠点头:“好。我记得校外那家美术用品店进了新货。”
热腾腾的面条驱散了旅途的疲惫。回各自宿舍后,两人各自整理着新学期的计划。
周二早晨,她们去了美术用品店。店里果然新进了一批材料,各种纹理的纸张和布料琳琅满目。
“这个粗麻布的质感很好,”白青泠抚摸着一卷布料,“染成深蓝色应该会很有表现力。”
许晚棠在一旁比较着几种丝绸:“光滑的材质和粗糙的形成对比,但用相近的色彩统一起来。”
她们挑选了所需材料,又补充了颜料和画纸。回到宿舍后,立即开始了新系列的创作。
“触感和情感”系列的创作过程比预期中更加耗时。每种材料都需要单独处理,染色、定型、组合,每一个步骤都需要耐心和精确。
有一次,在尝试一种新的染色技法时,许晚棠不小心将颜料洒在了桌上。深蓝色的液体迅速蔓延,眼看就要染坏旁边的画纸。
白青泠迅速抽出一张吸水纸,轻轻覆盖在溢出的颜料上。“慢慢来,”她轻声说,“这个颜色染深了反而更有层次。”
意外被化解,那片偶然形成的深色区域最终成为了作品的一部分,带着意想不到的美感。
创作间隙,她们会休息片刻,泡杯茶,看看窗外。校园里的樱花树开始结苞,预示着春天即将到来。
“我想在这个系列中加入一些春天的元素,”许晚棠指着窗外的樱花树,“柔和的粉色,与深蓝色形成对比。”
白青泠思考着:“可以尝试将樱花的柔软与石头的坚硬并置,用相似的色彩表现不同的质感。”
她们时常这样交流想法,有时意见相左,但总能找到平衡点。创作过程中的小争执,往往最终成为作品的点睛之笔。
一周后,当大部分学生返校时,她们的系列已经初具规模。十几件作品排列在地板上,每一种色彩对应三种不同质地的材料,视觉上和谐统一,触感却截然不同。
最令人满意的是那组深蓝色的作品:光滑的丝绸像夜空的深邃,粗糙的麻布如礁石的质感,柔软的绒布则似暮云般温和。
“这就是我们想表达的,”白青泠轻抚着三种材料,“情感的多样性。看似相同,实则各有特质。”
许晚棠点头,手指划过不同的表面:“就像每个人表达爱的方式不同,但都是真实的。”
开学第一周的课程相对轻松,老师们大多只是介绍课程大纲和要求。她们利用课余时间继续完善作品,偶尔去图书馆查找资料。
周五下午,她们带着完成的作品去了艺术系的工作室,借用专业设备进行最后的调整和拍摄。
“需要帮忙吗?”一个熟悉的声音从门口传来。美术院老师笑着走进来,“听说你们又有了新作品?”
他仔细观看了“触感和情感”系列,频频点头:“很有深度的探索。触觉是最直接却又最难以记录的感觉,你们找到了很好的表达方式。”
得到老师的认可让她们备受鼓舞。拍摄完成后,她们将作品小心收纳,准备后续的展示方案。
傍晚回到宿舍,许晚棠发现手机上有一条小姨的消息:「一切都好吗?月梨想看看你们的新作品。」
她们将作品照片发了过去,很快就收到了回复:「很美。月梨说像能摸到的诗歌。」
这句话让两人相视而笑。月梨总是能用最简单的话语,道出最精准的感受。
周末的校园渐渐热闹起来。她们决定去市区的美术馆看看新展览,顺便放松一下。
展览主题恰巧也是“材质与情感”,与她们的探索不谋而合。观看过程中,她们不时交流感想,讨论着其他艺术家的处理方式。
“看这个,”白青泠指着一件混合媒材作品,“艺术家用金属的冷硬表现情感的疏离,但又在细节处加入了柔软的材质。”
许晚棠凑近细看:“就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面疏离,内在却有着不易察觉的柔软。”
看完展览,她们在美术馆的咖啡厅小坐。阳光透过落地窗,在桌面上投下温暖的光影。
“新学期有什么计划?”许晚棠搅拌着咖啡问道。
白青泠思考片刻:“除了继续我们的创作,我想选修一些艺术教育的课程。也许将来可以教孩子们如何用艺术表达情感。”
许晚棠眼睛一亮:“很适合你诶。我也对艺术教育很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