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6、谢谢你看见我 ...
-
展览成功后的周一,江市迎来了真正的秋天。梧桐树叶开始泛黄,阳光变得柔和而倾斜,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桂花香和某种难以言喻的期待。
许晚棠一大早就收到了白青泠的消息:「延伸展览的初步策划草案已经发你邮箱。知灵提供了几个场地选择,薏柔做了预算评估。」
看着屏幕上冷静专业的文字,许晚棠却能想象出白青泠打字时微微抿唇的专注神情。她回复道:「收到!第二节下课后图书馆见?我们可以讨论一下。」
「好。二楼靠窗位置。」白青泠的回复简洁如常,但附加了一个小小的树叶表情——这是前所未有的。
许晚棠盯着那个表情看了好久,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她快速收拾好课本和笔记,脚步轻快地走向教室。
色彩构成课上,教授正在讲解秋季色调的情感表达:“橙黄色系温暖而充满收获感,但同时也带着某种转瞬即逝的忧郁...”
许晚棠一边记笔记,一边不自觉地开始调配与白青泠发色相近的暖褐色。当她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时,不禁莞尔——艺术生的暗恋方式果然很艺术。
下课后,她提前来到图书馆二楼。阳光透过巨大的玻璃窗洒在木质桌面上,形成温暖的光斑。白青泠已经提前从学校赶来,正低头专注地看着笔记本电脑,侧脸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柔和。
许晚棠放轻脚步走近,注意到白青泠今天戴了一条浅灰色的围巾,衬得她的肤色更加白皙。
“来了。”白青泠抬起头,目光在许晚棠身上停留了片刻,“你头发上沾了颜料。”
许晚棠下意识地摸了摸头发:“啊,肯定是早上调色时不小心弄到了。”
白青泠站起身,自然地伸手帮她取下那一点蓝色颜料:“好了。”她的指尖轻轻擦过许晚棠的耳廓,两人同时微微一怔。
“谢、谢谢。”许晚棠感觉被触碰的耳朵开始发烫,慌忙坐下打开电脑,“我们来看一下策划案吧。”
“知灵推荐了三个场地,”白青泠调出场地照片,“我觉得艺言的墨香咖啡馆最合适,不仅空间灵活,而且已经有了一定的艺术氛围。”
许晚棠点头:“我也这么想。而且在那里办展,感觉像是某种延续。”她没有明说是对暑假那些美好时光的延续,但从白青泠的眼神来看,她明白。
讨论暂告一段落时,阳光已经移动到了桌子中央。许晚棠伸了个懒腰,突然注意到白青电脑屏保是一张她们暑假写生时的照片——两人背对镜头,肩并肩坐在山坡上,面前是展开的画具和远处的山谷。
“你用了这张照片?”许晚棠轻声问。
白青泠似乎有些不好意思:“月梨发的。觉得光线很好。”她顿了顿,补充道,“也提醒自己保持开放的心态,接纳意外的美好。”
这句话让许晚棠心里暖暖的。她鼓起勇气,装作随意地问:“那……周五下午没课,要不要去江市美术馆?有个不错的当代艺术展,或许能给我们一些灵感。”
白青泠思考了几秒:“好。下午两点馆前见?”
“一言为定!”许晚棠努力保持平静,内心却已经雀跃起来。
周五的阳光比前几天更加柔和。许晚棠提前十分钟到达美术馆门口,却看到白青泠已经在那里了,手中拿着两杯热饮。
“给你,”她递过一杯,“记得你喜欢桂花拿铁。”
许晚棠惊喜地接过:“你居然又记得。而且这家店要排好久的队……”
白青泠微微别过脸:“刚好路过。”但她耳根的微红出卖了这个“刚好”。
美术馆内的展览名为“界限之间”,与她们的项目主题不谋而合。她们沉浸在作品中,不时交换看法。
在一组探讨人际距离的摄影作品前,许晚棠停下脚步。照片中,两个人站在不同的距离上。
“这个系列很有趣,”白青泠轻声说,“展示了距离如何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情感表达。”
许晚棠点头:“最打动我的是这张。”她指着一幅两人即将碰触却尚未接触的照片,“这个瞬间充满了期待和可能性。”
白青泠注视着她:“有时未完成的动作比完成的更有力量,因为它包含了所有可能性。”
两人的目光在展览厅柔和的光线下交汇,空气中弥漫着某种难以言喻的张力。
参观结束后,她们沿着美术馆外的林荫道散步。秋日的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路上铺着一层金黄的落叶。
“我发现我们对‘边界’的理解越来越深入了,”许晚棠说,“从一开始的地理边界,到现在的心理和情感边界。”
白青泠点头:“边界不再是障碍,而是有趣的探索领域。就像色彩理论中的互补色,看似对立,实则相互增强。”
许晚棠突然想起什么:“说到色彩,我最近尝试用我们展览中的那种渐变效果来做服装设计。你看。”她拿出手机展示设计稿,“将传统植物染料的渐变效果应用到现代服装设计中。”
白青泠仔细观看,眼中露出赞赏:“很有创新性。你可以考虑做一个系列,我可以帮你做视觉包装和推广策划。”
“真的吗?”许晚棠兴奋地抓住她的手臂,“那我们可以继续合作了!”
白青泠看着被她抓住的手臂,轻轻点头:“嗯。继续合作。”
意识到自己的动作过于激动,许晚棠慌忙松开手,却感觉到白青泠似乎微微叹了口气,像是遗憾她的松开。
路过一个小公园时,她们发现一条被银杏叶覆盖的小径。金黄的叶子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美得令人屏息。
“好像走在金色河流中,”许晚棠惊叹道,“要不要拍些照片作为素材?”
她们沿着小径漫步,许晚棠拍照,白青泠则用素描本快速记录眼前的景象。不知不觉间,她们的手臂不时相触,距离越来越近。
在一处特别美的转角,许晚棠停下来取景:“这个角度太好了!青泠,你站到那边去好不好?我想拍个人与景的结合。”
白青泠配合地走到指定位置。当她转身时,阳光正好透过树叶洒在她身上,银杏叶如金雨般缓缓飘落。许晚棠迅速按下快门,捕捉到了这如梦似幻的一刻。
“让我看看。”白青泠走近。
许晚棠展示照片:“你看,美得像画一样。”
照片中,白青泠站在金色银杏雨中,微微仰头,表情是少见的轻松柔和。阳光为她镀上了一层金边,整个人仿佛融入了这个秋日的童话世界。
“你拍得很好。”白青泠轻声说,目光却落在许晚棠脸上而非照片。
回学校的路上,夕阳开始西下。许晚棠感到一天过得飞快,心中满是不舍。
“今天很开心,”在地铁站分别时,她说,“谢谢你的陪伴。”
白青泠从包里取出一个小信封:“给你。是今天拍的几张照片的打印版。觉得你会喜欢。”
许晚棠惊讶地接过:“你什么时候打印的?”
“美术馆有自助打印站,”白青泠解释,“趁你去洗手间时。”她顿了顿,补充道,“希望你喜欢。”
回到宿舍后,许晚棠打开信封。里面是几张精心挑选的照片:那张银杏雨中的单人照,几张展览作品,还有一张她不知道何时被拍下的照片——她正专注地看着一幅画,侧脸在博物馆的光线下显得格外柔和。
照片背面有一行熟悉的清秀字迹:「有时最美的风景是观看风景的人。」
许晚棠抱着照片躺在床上,心中涌动着温暖而复杂的情感。她打开手机,给白青泠发了条消息:「照片很喜欢,特别是最后一张。谢谢你看见我。」
几分钟后,回复来了:「一直看得见。」
窗外,秋夜的星空格外清晰。江市的两个角落里,两个年轻人都在反复看着手机里那几句简短的对话,心中充满了某种甜蜜而期待的悸动。边界依然存在,但在这一天天的相处中,正被一点点地跨越和重新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