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2、第 32 章 ...

  •   研究再次陷入僵局。

      苏余影就这样捧着古籍硬啃,他一边研究小光的同步波动数据图谱,一边破解杂乱文字背后的深意。

      某天,他正在电脑边,目光在屏幕上的能量波动图和旁边摊开的天书拓本之间来回移动。

      一个不可思议的念头如同闪电般击中了他!

      那些天书里的文字,本身的形态,无论是字符的扭曲角度,还是字与字之间奇特的间距,这一切看似混乱的特征,是否并非为了表达语言含义,而是为了记录一种特定的波动频率?

      每一个古怪的字符,可能对应着一段频率;每一次笔画刻意的弯折,可能代表着频率的强度;段落间的空白,或许是时间间隔!

      小光们所接收并响应的神秘信号,其频率模式会不会就是解读这本天书的密钥?

      这个想法让苏余影瞬间振奋心情,找到方向的他立刻投入了新的工作。

      他联系了一位数字工程学的专家,将所有天书的章节进行高精度扫描,利用图像处理算法,将每一个字符的视觉特征全部转化为精确的数学参数。

      同时他完整地记录下小光每一次同步波动时捕捉到的完整频率数据,包括主频、振幅变化、时间序列等信息。

      最后一步是将庞大的天书参数集与同样庞大的频率数据一同输入计算机,再由专家亲手编写复杂的关联性算法,进行海量的模式识别与比对运算。

      这是一个需要极大耐心和超乎常人的计算力的过程,他们经历了无数次尝试,无数次失败,调整算法,重新比对,在茫茫数据中寻求结果。

      终于,在不知道多少次失败提醒后,计算机发出了成功的响声。

      屏幕上,一组从古籍中提取的字符序列,与小光波动图谱中的一组特定频率变化模式,几乎是百分百的匹配度。

      “找到了找到了!”苏余影为这来之不易的成功屏住呼吸。

      他立刻拜托专家操控计算机进行全文破解。解码程序依据找到的对应关系,将一段古籍文字转换还原成其代表的能力频率模式,并通过特殊的全息投影仪播放了出来。

      令人震撼的一幕发生了。

      屏幕上投射出的不再是杂乱无章的光线,而是稳定且连贯的图景与符号,清晰地展示出远超文字所能承载的复杂信息。

      宏大的星际实验设计图,莫科什树的能量循环系统,维勒斯与罗德的创造过程,以及那个最显眼的——冰冷无情的重置程序倒计时。
      被古老字符加密了不知道多少岁月的真相,终于以一种震撼人心的方式,向苏余影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

      破译获得了成功,通往真相的大门,被他用科学与智慧锻造的钥匙,推开了一道缝隙。

      当全息影响在室内稳定呈现时,一阵怪异的战栗从苏余影的脊柱升起,他的即刻情绪并非是恐惧,而是直面宏大真相时,微小生物本能的震撼。

      这不再是先祖口口相传的神话,这是一份冷酷精确的实验日志和观察笔记。其记录者,或许就是被贝洛人奉若神明的莫科什树本身,或者是某个借助莫科什树进行观测的,无法想象的更高存在。

      日志清晰地表明,贝洛人与切尔诺人并非自然演化的产物。他们是被精心设计出的实验品,维勒斯被注入“生”的因子,代表着生命力、适应与开创;罗德被烙印上“死”的常亮,代表着衰亡、坚韧与终结。

      两者的对立与互动,是整个实验设计的核心。

      莫科什树并非象征意义上的神,而是整个实验场的系统核心与能量中枢。它维持着星球的生态平衡,并通过一种独特的生物“晓”,来调节和传递能量,同时观察两个种族的反应。

      日志还记载了星球的周期,大约每五百个标准星球年,系统会启动一次名为重置更新(Harvest)的程序。

      目的是回收当前实验迭代的全部能量与数据,净化实验区域,为下一轮的实验做准备。而净化,意味着当前文明的一切痕迹都将被彻底抹除,除非有幸存者,带着残存的文明,在其他星球建设新的家园。

      可这样就能摆脱莫科什的实验系统了吗?

      苏余影站在跳动的蓝光中,仿佛能听到无数先祖在茫然无知中生存、挣扎,他们的互相爱着恨着,却不知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彻底终结的那天,早已被设定框死。

      一种无力的荒谬感在他的胸腔翻滚。所有人都是星球上的蝼蚁,面对如此巨大磅礴的能量,他们手无寸铁,只有在无知中等待毁灭降临。

      但苏余影毕竟是科学家,震撼之余,是极度冷静。这是真相,可他仍需验证。

      他立马返回研究院,将破译出的重置概念,其能量特征、预计周期,以及启动前的能量聚积模式作为关键参数,代入父亲多年前构建的星球能量循环模型中。

      计算机开始全速运转,这一次似乎耗尽了它每一个零件的力量,机箱发出沉闷的轰鸣,它要把古老的信息与监测数据进行拟合。

      结果令人心惊肉跳——模型完美拟合!

      数据显示,星球内部的核心能量,莫科什树的波动,乃至全球的地质能量场,都在指向同一个明确结论:一次前所未有的能量峰值正在聚积,其模式与强度与古籍中描述的重置前兆高度一致。

      预计的峰值时间,就在不久的将来。

      重置不是遥远的神话,它是基于科学的,一个死亡倒计时。

      就在苏余影被这个推演结果压得喘不过气时,风家的现任负责人带着焦急的神色匆匆来访。

      苏余影听到敲门后打开大门,风家的人正一脸凝重。

      “院长,事情不对劲!”风家人甚至来不及寒暄,迅速关上了大门,“我们家族生产线下来的最新批次抑制剂,活性非常不稳定!有效成分衰减速度快得反常,甚至偶尔会出现逆向效果,不仅缓解不了病情,反而会加剧贝洛人的皮肤溃烂!”

      “你看,这是几起秘密压下来的逆向效果事件。”

      风家人递给他一打文件,里面记录着几个贝洛人注射抑制剂后身体的排异反应。

      在此之前,所有人都会认为这是生产工艺或原料采集环节出了问题。

      但现在苏余影立马就明白了。

      这不是工艺问题。

      “晓,”他喃喃自语,“是‘晓’本身出问题了。”

      作为与莫科什树联系最为紧密的生物,晓最先感知到了系统预备重启时的能量剧变。

      这种源自世界根本的剧烈波动,直接干扰了晓的生物特性,造成了大范围的紊乱。

      风家带来的坏消息,非但没有引起恐慌,反而像最后一块拼图,从现实层面验证了他那看似骇人听闻的推演。

      系统已经开始进入预备重启阶段了,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苏余影呆呆地看着风家人的脸出神,心里这样想着。

      身边的一切都昭示了末日的临近,再过不久,所有人都会死在这里。

      他的意外发现不仅让他知道了自己是谁,知道了世界是什么,更知道了毁灭并非来自战争或污染,而是来自一个设定好的,冷酷执行的终极程序。

      风家的消息像最后一声丧钟,敲碎了他心中的侥幸。

      他面对着巨大的星球能量监测图,上面代表莫科什密林核心区域的读数已经变成了刺眼的猩红色,不断闪烁着,预示着内部能量达到了临界点。

      另一个屏幕,上面显示着实验室里存活小光的能量波动曲线。那哀伤的共鸣波峰出现的间隔越来越短,强度却在缓慢攀升,仿佛无数细弱的哭声被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裹挟着,汇入一首越奏越激昂的末日挽歌。

      苏余影面色铁青:“指令……指令正在加强,它们成了最敏感的接收器。”

      来自密林的重启信号发出后,最初的异动并非发生在密林周围,而是贝洛伯格边境外几个最大的晓养殖场。

      晓被采集后,不能立马送往研究院,必须先经过养殖业的培育,形成稳定的晓族群,随后通过管道运输,抵达研究院的监测器。

      日夜监测后,数据稳定的晓,便可以取出,投入工厂的生产线,最终变成家喻户晓的救命抑制剂。

      一天清晨,养殖员像往常一样四处巡检,却惊恐地发现数个养殖池中温顺的晓群变得异常焦躁。

      它们不再遵守领头晓的引导,而是漫无目地在池中高速游窜,相互碰撞,发出尖锐的鸣叫。

      管理员试图用小光共生体计划的新产品安抚它们,数次实验证明有效的手段彻底失效了。

      紧接着,第一个养殖池发生了爆炸。

      这并非外力所致,而是一只晓的身体无法承受内部急剧攀升的能量,陡然爆开,高温原液和狂暴的能量瞬间席卷周围,引发了池内的连锁反应。

      小范围的混乱开始了。

      站在研究院的监测中心,苏余影等人透过卫星画面和前线传回的数据,清晰地看到了这一切。

      但他们看到的,远比普通人多得多。

      监测室昏暗的灯光下,苏余影静静地告知了二人一切,他们的表情从一开始的严肃,逐渐失控,整个人如同雕塑一般,原地石化。
      因为消息太过震惊。

      突然有一天,身边的人告诉你,你是被更高维的生物创造的。你的一生,只不过是它实验报告上一个无足轻重的标点。

      “看这里,”苏余影将密林的能量波动图与养殖场晓群的异常波动图叠加,“频率完全同步。不是模仿,是共鸣。”

      戴雪荣瞬间明白了:“是密林深处的‘那个东西’,它发出的预备指令,通过小光作为中转,传递给了所有健康的晓?”

      “可以这么理解。”苏余影的声音冰冷,带着一种看透真相的悲观,“温和的小光对指令最敏感,它们最先共鸣。然而这种共鸣本身,又成了一种引导信号,穿透空间,直接影响并且唤醒了健康的晓族群……它们深处,从未被激活的东西。”

      那种东西,或许可以称之为初生的“自我意识”。

      这种自我意识很原始,但对于一生都生活在高度社会化族群中,一切行为都由本能和领头晓引导的单体晓而言,这种突如其来的“自我”是可怕的,它们无法理解。

      它撕裂了它们与生俱来的社会纽带,让“我们”变成了“我”。

      可是,这个刚刚诞生的“自我”,还来不及思考存在的意义,就被冰冷的末日程序席卷。

      “它们不是在攻击,”李子深看着画面中那些因为痛苦和疑惑而横冲直撞,最终能量过载而爆裂的晓,声音干得发涩,“它们是在挣扎。它们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是无比痛苦想要拜托,却无处可逃。”

      他越说越小声,作为与鲜活的晓日日相处的人,他再清楚不过这些小家伙的习性。悲伤涌上心头,像硫酸一样腐蚀了他的血管,身体隐隐作痛。

      那种痛苦源于基因深处被预设好的指令,源于世界本源要它们强行扭曲的毁灭。

      它们的爆炸是内在极短痛苦的表现,是一种无意识的、绝望的能量宣泄。

      屏幕面前的三人能够预见,这一次突然又短暂的爆发,如果因为指令的波动蔓延卷土重来,最终莫科什密林本身——这个晓真正的起源地和最大聚集地,将会变成最猛烈、最可怕的爆炸中心。

      到时候整个莫科什大陆会变成一片火海,巨大的火球和能量脉冲不断地从密林深处滚滚腾起,照亮半边天。

      大地轰鸣,仿佛星球本身正在痛苦地痉挛,任何试图靠近镇压的军队或飞船,都会被那无差别的狂暴能量撕得粉碎。

      它们的势头锐不可当,没有解法,这并不是因为他们有多强大,而是因为这根本不是一场战争。

      这是系统重启的一部分。

      莫科什树在清理实验区,回收能量。这些晓将来的暴动和自毁,就如同电脑杀毒程序删除文件,是程序逻辑的一部分,无法用常规的军事手段去镇压或对抗。

      消息被政府的监控人员强制传到贝洛高层,他们正在与切尔诺的高层互相指责,认为这是对方发起的生物武器攻击。

      只有研究院顶楼的这几个人明白,他们目睹的,是一场早已注定的灭绝预告,范围是整个莫科什星球上的文明。

      “我们必须做点什么。”戴雪荣看着窗外被映成橘红色的夜空,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他们不仅知道了末日的到老,更清楚其中运行的机制。这或许是唯一的、渺茫的生机。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