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2、日宴 ...

  •   六月的南京,暑气初现。明德女塾的校园里张灯结彩,处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今日是夏至,也是女塾一年一度的庆典日,校园对外开放,邀请各界人士参观学生的学业成果。

      怜书站在教室的窗前,望着校园里来往的人群,手心微微出汗。今日的庆典非同小可,不仅南京教育界的名流会到场,连总统府秘书长夫人也应邀出席。更重要的是,她刚刚得知,李维琛也在受邀之列。

      "书姐,都准备好了。"念依轻声走进教室,她今日穿着一件淡粉色的旗袍,领口绣着精致的茉莉花纹,"学生们的手工作品都陈列在展厅了。"

      怜书转身,仔细为念依整理了一下衣领:"等会儿你要一直跟在我身边,不要单独行动。"

      念依点头,眼中带着忧虑:"李公子真的会来吗?"

      "请柬是周先生亲自发出的,他既然接受了,就一定会来。"怜书压低声音,"耑耑已经在校园里布置了人手,一旦有异常,会立即通知我们。"

      就在这时,周先生匆匆走来:"林先生,秘书长夫人到了,正在参观绣品展区,特别赞赏林依的绣屏呢。"

      怜书与念依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希望。若能获得秘书长夫人的赏识,或许能多一分保障。

      绣品展区设在校园的凉亭内,四周垂着竹帘,既通风又遮阳。秘书长夫人王慧兰正站在念依那幅《荷塘清趣》的绣屏前,仔细欣赏着。

      "这针法很是独特,"王慧兰对身旁的周先生说,"特别是这荷叶的晕色,颇有恽南田的笔意。"

      念依上前行礼:"夫人过奖了。"

      王慧兰打量着她:"你就是林依?年纪轻轻,有这等绣艺,难得。"她的目光又转向怜书,"这位是..."

      "这是家姐林书,在女塾任教。"念依代为回答。

      王慧兰微笑:"林先生的教学成果,我刚才在展厅都看到了,很是出色。"

      正说着,校园门口传来一阵骚动。李维琛带着几个随从走了进来,他今日穿着一身白色西装,风度翩翩,与那夜在李府判若两人。

      怜书的心猛地一紧,下意识地握住了念依的手。

      李维琛径直向她们走来,脸上带着得体的微笑:"秘书长夫人,周先生,好久不见。"他的目光扫过怜书和念依,却装作不认识,"这两位是..."

      周先生连忙介绍:"这是我校的林书先生和她的妹妹林依,林依就是那幅《荷塘清趣》的作者。"

      "幸会。"李维琛彬彬有礼地点头,眼中却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冷光。

      王慧兰似乎对李维琛并不陌生:"李公子近来可好?听说李氏纺织厂最近遇到些困难?"

      李维琛面色不变:"些许小问题,不劳夫人挂心。"

      这时,学生们开始表演节目。首先是合唱《茉莉花》,清脆的童声在校园里回荡。怜书和念依趁机退到人群后方,苏珊耑悄悄来到她们身边。

      "李维琛带的人都在校园外围,"苏珊耑低声道,"他今天应该不敢轻举妄动。"

      念依不安地看着李维琛的方向:"他装作不认识我们,到底在打什么主意?"

      "在秘书长夫人面前,他不敢造次。"怜书分析道,"但他既然来了,必定有所图谋。"

      节目表演结束后是游园环节。嘉宾们在校长的陪同下参观各个展区。当来到手工展区时,李维琛突然在一幅书法作品前停下脚步。

      "这幅字..."他仔细端详着,"笔法很是眼熟。"

      怜书心中一惊。那是她为学生做的示范作品,虽然刻意改变了笔迹,但某些用笔习惯还是保留了她特有的风格。

      "林先生教导有方,"李维琛意味深长地说,"学生的字都有先生的影子。"

      王慧兰也走过来欣赏:"确实好字,颇有魏晋风骨。"

      就在这时,一个女学生跑过来拉住怜书的手:"林先生,我们想请您为我们演示刺绣技巧。"

      这是事先安排好的环节。怜书和念依相视一笑,走向设在庭院中央的绣架。这是她们精心设计的表演——两人共绣一幅作品。

      阳光下,念依飞针走线,怜书在一旁调色配线,两人配合默契,仿佛经过千百次排练。渐渐地,一幅《双燕图》在绣布上呈现,两只燕子相依相偎,在柳枝间嬉戏。

      "好!"围观的人群发出赞叹。

      王慧兰尤其欣赏:"姐妹情深,可见一斑。"

      李维琛站在人群外围,面色阴沉。他显然看出了怜书和念依之间超越姐妹情谊的亲密。

      表演结束后,是自由交流时间。怜书和念依正准备退场,李维琛却端着酒杯走了过来。

      "林先生,林姑娘,可否借一步说话?"他语气礼貌,眼神却带着威胁。

      三人走到一处相对安静的廊下。李维琛开门见山:"戏演得不错。不过你们以为,换个名字就能重新开始?"

      怜书镇定回应:"李公子在说什么,我听不懂。"

      "不懂?"李维琛冷笑,"需要我提醒你们在武汉的女子学堂,还是在上海的李府书房?"

      念依脸色发白,怜书握住她的手,示意她镇定。

      "李公子怕是认错人了。"怜书面不改色,"我和妹妹一直在南京,从未去过武汉和上海。"

      李维琛从怀中取出一张照片:"那这张照片怎么解释?"

      照片上,怜书和念依正从武汉的女子学堂走出。虽然像素不高,但足以辨认。

      怜书心中一惊,面上却依然平静:"这世上相貌相似的人很多。"

      "是吗?"李维琛又取出一件物品——那是念依遗失在上海的李府书房的那支银簪,"这个也是巧合?"

      念依下意识地摸向自己的发髻,那支簪子确实不见了。

      就在这时,苏珊耑带着王慧兰走了过来:"李公子,原来你在这里。夫人想跟你谈谈纺织厂的事情。"

      李维琛只得收起银簪,换上笑脸:"当然,夫人请。"

      临走前,他回头看了怜书一眼,无声地做了个口型:"我们还会见面的。"

      目送李维琛离开,念依几乎站立不稳。怜书急忙扶住她:"别怕,他不敢在这里动手。"

      苏珊耑低声道:"我查到了,李维琛这次来南京,是想通过秘书长夫人争取政府的订单,挽救李氏纺织厂。他不会在这个时候惹麻烦。"

      庆典一直持续到傍晚。送走所有宾客后,怜书和念依疲惫地回到住处。一进门,念依就瘫坐在椅子上:"今天真是太险了。"

      怜书为她倒了一杯茶:"好在有惊无险。不过李维琛既然认出了我们,这里也不能久留了。"

      "我们要离开南京吗?"

      "不,"怜书眼中闪着坚定的光,"我们要留下来,而且要活得更好。"

      她走到书桌前,展开一张信纸:"我要给秘书长夫人写一封信,说明真相。"

      "什么?"念依惊讶地站起来,"这不是自投罗网吗?"

      "李维琛以为我们不敢声张,我们偏要反其道而行。"怜书解释道,"秘书长夫人明显对李家不满,我们若能争取到她的支持,反而更安全。"

      就在她们商议之时,窗外忽然传来一声轻响。怜书警觉地吹灭油灯,悄悄走到窗边。

      院墙外,一个黑影迅速消失在夜色中。地上,一枚熟悉的银簪在月光下闪着寒光——正是念依遗失的那支。

      簪下压着一张字条:

      "游戏才刚刚开始。"

      怜书捡起银簪和字条,心中涌起不祥的预感。李维琛这是在示威,告诉她们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念依看着字条,声音颤抖:"他到底想怎样?"

      怜书握住她的手,语气坚定:"不管他想怎样,我们都不会屈服。"

      夜色渐深,南京城在月光下沉睡。而在这座城市的某个角落,一场看不见的较量正在悄然展开。

      夏至已过,白昼将渐渐缩短。但对怜书和念依而言,她们人生中最漫长的黑夜,或许才刚刚开始。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