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密钥、代价与渐近的脚步 ...
-
回到位于丙柒区的居住单元,冰冷的空气仿佛比离开时更加凝滞。门在身后无声关闭,将地下世界的污秽、恶臭和惊心动魄彻底隔绝。陆烬站在门厅的微光里,像一尊刚刚从泥潭中打捞出的、沉默的雕像。
纳米清洁蜂群细微的嗡嗡声再次成为背景音,规律而令人安心,仿佛之前那死亡潮汐般的轰鸣只是一场幻听。但他制服上尚未干涸的污渍、手臂上细小的刮痕、以及鼻腔里残留的若有若无的腐败气味,都在顽固地诉说着刚刚发生的真实。
他没有开灯,借着屏幕发出的微光,走到内嵌的终端前。手指划过屏幕,调出个人状态界面。
【进化点:1,194 | 排名:丙区第9,873位】
数字清晰地显示着代价。短短不到一小时的冒险,扣除基础外出权限的15点后,竟又被无声无息地划走了138点。灰隼没有说谎,那粗糙仪器的运转,确实在燃烧他的“生命线”。一种冰冷的、被侵入的刺痛感,并非源于身体,而是源于这组跳动的数字所代表的意义——它关乎生存,更关乎他小心翼翼保存的那点微末念想。
他沉默地看着那数字几秒,脸上依旧没有任何表情,只是瞳孔深处似乎掠过一丝极淡的阴影。然后,他关闭了屏幕,转身走向狭小的清洁间。
温水和合成的清洁剂冲刷掉身上的污垢,却冲不散紧绷的神经和脑海中不断回放的细节。灰隼警惕的眼神、那诡异仪器的红光、坍塌的通道、以及……那个任务。
《辞海》。索引页。“华”字部。第七注释符号。磁性油墨。12位数字序列。
每一个词都像一枚冰冷的钉子,敲入他思维的焦点。
清洗完毕,他换上一套干净的备用制服,将换下的污损衣物塞入分解口。所有的动作都恢复了以往的精准和效率,看不到丝毫慌乱。他甚至有条不紊地检查了左眼的状况,确认数据共感带来的轻微紊乱已经平复,鼻腔也不再流血。
做完这一切,他坐到狭小的桌前,摊开一张用于记录设备参数的便签纸,拿起笔。他没有直接写下任何与任务相关的信息,而是凭借惊人的记忆力和专注力,快速勾勒出刚才地下通道中走过的路线草图,标注出可能的监控盲区、结构弱点以及灰隼提及的那个通往旧排水系统的出口。
这是他的习惯,将一切信息转化为可分析的数据和空间模型。
然后,他在草图角落,用极小的、只有自己能看懂的符号标记了“C.H. Hua.7.Mag”的字样。
纸张被仔细折叠,放入那枚生锈国徽所在的隐藏夹层。屏蔽器被取出,检查损耗程度后,小心地放回原处。那枚透明的、薄如蝉翼的胶片,被他用一层绝缘材料包裹,藏入制服内衬一个全新的、更隐蔽的口袋。
做完这一切,他才允许自己真正“休息”。仰面躺在冰冷的合金板床上,睁着眼睛,望着天花板上那均匀散发冷光的面板。
信任?不,他和灰隼之间谈不上信任,那更像是在悬崖边两根脆弱藤蔓间的试探性借力,随时可能因为一方的失误或背叛而 共同坠入深渊。锈火……一个名字,一个似乎拥有非常规技术手段和地下网络的组织,但同样危险,他们的行动直接引来了系统的深度清洁。
风险极高。一旦在接触《辞海》时触发警报,或者被隐藏的监控机制捕捉,后果不堪设想。失去档案员的身份是最轻的,更可能的是被直接标记为“高熵异常”,送入某个他每天都在系统日志里看到的、通关率为零的“数据处理副本”。
值得吗?
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真实历史片段”?为了那些可能和他一样、散落在各个安全区、朝不保夕的“生锈国徽”?
他的指尖无意识地抚过胸口,隔着衣料,能感受到那枚锈蚀金属片的粗糙轮廓。左眼传来一阵极其微弱的、习惯性的灼刺感。
系统说,历史是冗余数据,是拖累文明进化的包袱。
系统说,服从、效率、贡献进化点,才是唯一的未来。
但那冰冷的数字背后,是父母逐渐模糊的记忆体,是被篡改的《东方红》,是兵马俑算法下麻木的人群,是华盛顿的水晶棺,是秦岭地下城无声的陷阱……是数据共感时那些尖锐的痛苦碎片,它们像一根根刺,扎在他理性思维的核心,提醒他这个世界巨大的“不协调”。
他闭上眼。不是沉睡,而是进入一种更深沉的、高度集中的内省状态。他在脑海中模拟明天数据交互中心的环境,规划每一个步骤,计算时间窗口,推演可能发生的意外及应对方案。如同一台为特定任务优化的精密机器,正在加载复杂的指令集。
……
翌日。
新长安公共数据交互中心。
光洁的地板反射着天花板柔和的光线,空气里是恒定的臭氧与静电混合气味。巨大的全息屏幕无声滚动着信息流,终端前坐着的“公民”们面容平静,眼神专注或有规律地眨动,手指在虚拟键盘上快速操作,发出细微的敲击声。一切井然有序,高效,正常。
陆烬穿着笔挺的深蓝色档案员制服,铭牌端正,步伐沉稳地行走在阅览架之间。他的表情是标准的职业性淡漠,异色的双瞳平静地扫视着周围,记录着终端占用率、能源读数、以及几个行为模式略显“低效”的公民(系统可能会在晚些时候向他们发送“优化建议”)。
他看起来和过去无数个工作日没有任何不同。
但只有他自己知道,今天的巡视路线经过了些微调整,停留的时间点经过了精确计算。他的感知如同纤细的触须,延伸出去,捕捉着环境中每一丝细微的数据流动——监控探头的转向节奏、清洁蜂群的巡逻路径、甚至远处服务器机房传来的低沉嗡鸣频率。
他的心跳频率被他刻意控制在平稳的区间,呼吸悠长而均匀。所有的紧张、计算、决绝,都被牢牢锁死在冰冷的外表之下。
机会在于午休前最后一次巡查。这个时间段,大部分公民会前往指定区域摄入营养膏,监控系统的部分非核心日志会进行轮换备份,带来一个极其短暂的反应延迟窗口。
他走向那排位于角落、厚重的实体资料储藏柜。金属柜门冰冷,需要物理钥匙与权限芯片双重验证才能开启。他的权限,恰好足以在“需要进行例行除尘与防蛀检查”时,临时申请开启其中几个指定的柜门。
他的手指搭在权限感应器上,发出申请。
“档案员陆烬,申请开启丙-07号实体储藏柜,进行例行维护。预计耗时十分钟。”他的声音通过内置麦克风传出,平稳无波。
短暂的延迟。系统日志扫描他的申请理由、当前时间段、以及他的工作效率记录。
“申请批准。维护期间请保持记录仪开启。进化点补贴:2点。”
“明白。”
柜门传来轻微的解锁声。陆烬深吸一口气,用身体挡住可能的角度,拉开了沉重的金属柜门。
一股旧纸张、油墨和微尘混合的独特气味扑面而来,与周围数字世界的洁净感格格不入。柜子里堆满了各种厚重的典籍,大多是灾变前遗留的、被系统判定为“具有部分考古学价值但信息已完全数字化冗余”的实体书。
他的目光精准地落在最下层那本厚重如砖、书脊印着《辞海》二字、烫金字体早已斑驳的巨著上。
就是它。
他没有立刻动手,而是先假装用记录仪扫描柜内环境,拂拭根本不存在的灰尘。左眼的余光却如同最精密的传感器,快速 扫过四周,确认没有异常的能量波动或隐藏的监控节点被激活。
时间一秒秒流逝。每一秒都如同鼓点,敲在他的神经上。
他伸出手,握住了《辞海》的书脊。触感粗糙而冰凉。他小心地、尽可能不发出声音地将这部沉重的典籍搬出,平放在他随身携带的一个便携式维护平台上。
翻开封面。纸张泛黄发脆,散发着岁月的气息。
他的手指稳定得不像话,快速而精准地翻到索引页。目光如同扫描仪,掠过一个个铅印的字符。
“华”字部……找到了。
他的指尖顺着词条向下移动。第一个注释符号…第二个…第三个…
心脏似乎微微缩紧。
第四…第五…第六…
就是这里。第七个注释符号,一个不起眼的星号标记。
他的呼吸几乎停止。左眼传来极其轻微的预热感,仿佛在自主调整焦距,捕捉最细微的痕迹。
在那星号标记的下方,纸张的纹理似乎有极其细微的不同。肉眼几乎无法分辨,但在左眼的增强视野和微光感应下,能看到一片极其淡薄的、与其他区域反光特性略有差异的区域——磁性油墨。
就是这里!
他立刻从内衬中取出那枚透明的胶片,动作轻巧而迅速。指尖没有一丝颤抖。
然而,就在他即将把胶片贴附上去的瞬间——
嗒…嗒…嗒…
清晰而沉稳的脚步声,从不远处的走廊拐角传来,正朝着这个方向接近!
不是公民那种规律的、往往带着点匆忙的步子,也不是清洁蜂群那种高频的嗡鸣。这脚步声带着一种 deliberate的节奏,一种……审查般的从容。
是巡查的安保NPC?还是……更高级别的管理员?
陆烬的动作瞬间凝固。
他的大脑在百分之一秒内计算:继续任务,极可能被当场发现;放弃任务,下次未必再有如此好的机会,且灰隼那边无法交代。
脚步声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
冰冷的抉择,再次迫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