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死寂的流水线与能源危机 ...


  •   地下管网的冰冷与死寂,是零此刻最佳的庇护所。【能量剩余:40.1%】的数字如同缓慢跳动的心脏,提醒着他资源并非无限。系统自检已完成,与第三方追踪者交锋造成的轻微损伤已修复,但那份来自未知高科技力量的威胁,已被系统永久标记为最高优先级威胁之一,其风险评估系数甚至超过了一般日军部队。

      金教授小队的牺牲,被零冷静地归档为【战术交换成功案例】,但其背后蕴含的、他无法完全理解的“动机”,则被单独加密存储,标记为【待分析人类行为模型-极端利他/集体主义】。这并未影响他的决策,只是增加了一个需要计算的变量。

      他不能永远蛰伏。日军的暴行仍在继续,他的记录尚未完成。但第三方追踪者的存在,迫使他必须彻底改变策略。任何形式的能量波动——无论是空间跳跃、高强度扫描,甚至长时间维持高级光学迷彩——都可能成为暴露的源头。他必须像一颗真正的尘埃,无声无息地飘荡,仅依靠最原始的视觉、听觉传感器和提前布设的被动监控节点(纳米无人机转入全静默潜伏模式,只记录,不发射任何信号)。

      他的新目标:在不引发任何能量警报的前提下,深入日军暴行体系中更深处、更“常规”却同样触目惊心的环节,并寻找一切可能补充能源的机会。

      ## 一、“死亡工厂”的日常运作

      零将目光投向了日军建立的多处大型尸骸处理场。这些地方屠杀高峰期已过,但转为了另一种更“日常”的恐怖。他选择了一处位于城东洼地的处理场【记录点 DP-5101】,利用复杂的地形和恶劣的天气(一场持续的冻雨)作为掩护,缓慢而耐心地抵近。

      他看到的,是一条冰冷高效的“死亡流水线”。

      1. **“原料”输送**:不再是大规模的人群驱赶,而是由卡车零星运来新的尸体——有被处决的俘虏,也有从城内各处收集来的冻饿致死或被杀平民的尸体。【子记录 DP-5101a:卡车厢板缝隙中渗出的暗红色冰凌】。
      2. **“处理”流程**:一队被强征来的中国劳工,在日军看守的监视下,麻木地将尸体一具具拖到巨大的土坑边缘。坑内尸体层层叠叠,大多已高度腐烂,难以辨认。一些日军士兵戴着简陋的防毒面具,用长杆和铁钩将堆积过高的尸体推开,或者泼洒少量煤油【子记录 DP-5101b:日军士兵泼洒燃料时的冷漠表情】。焚烧并非为了毁灭证据,而是为了减少体积和防止疫病蔓延——主要是为了保护占领军自身。
      3. **“副产品”收集**:零记录到最令人发指的一幕【子记录 DP-5101c】:在尸体被抛入坑前,会有专门的日军士兵上前进行“检查”:粗暴地掰开牙齿寻找金牙,用钳子切割手指抢夺戒指,甚至熟练地用刺刀剖开腹部,寻找可能被受害者吞下的小件财宝。对生命的亵渎,延续到了死亡之后,并将其流程化。所有搜刮来的物品被放入一个专用的铁箱,定期上缴。
      4. **“耗材”消耗**:劳工们自身也是消耗品。零记录下他们因长时间接触尸体而溃烂流脓的双手、因力竭而摔倒后被日军士兵随意踢打呵斥的场面【子记录 DP-5101d】。一名劳工因恐惧和恶心而呕吐,被看守认为“怠工”,当即被射杀,尸体也被踢入坑中。整个场面没有愤怒,没有怜悯,只有一种令人窒息的、机械般的麻木与残酷。

      零如同一块没有生命的石头,潜伏在远处的泥泞中,仅用光学变焦镜头记录着这一切。他没有动用任何主动传感器,全靠自然光线和声音。能量消耗被压到了最低极限。

      ## 二、能源的绝望搜寻与意外发现

      能量水平在缓慢却坚定地下降【能量剩余:38.9%】。“文明结晶核心”的受损使其自然散逸效率降低,《金陵血泪手稿》的能量场也相对微弱。他必须找到新的能源。

      但在绝对隐匿的要求下,这变得极其困难。他无法再去攻击日军巡逻队夺取电池,也无法潜入可能有补给品的仓库。他只能像幽灵一样搜寻可能被遗弃的能源。

      1. **废弃车辆的绝望**:他检查了几辆被击毁或抛弃的军车(日军和国军的都有)【记录点 EN-5201】。电池要么被取走,要么已彻底损坏漏液。油箱也大多被抽空或烧毁。一无所获。
      2. **废墟中的微光**:他扩大搜索范围,潜入一些被炸毁的、可能有电气设备的商铺或民居【记录点 EN-5202】。大多数设备已化为焦炭。偶尔找到几个干电池,也早已电量耗尽或腐蚀漏液。
      3. **意外发现——自行车发电机**:就在几乎要放弃时,在一处被遗弃的教会学校实验室角落【记录点 EN-5203】,零发现了一台被砸坏但核心部件似乎完好的手摇式直流发电机(可能是以前用于实验或无线电供电的)。旁边还有一小捆残留的铜线。

      希望微光闪现。零迅速将其收入空间。经过检查,发电机转子完好,磁铁未失磁,只需修复线路和摇柄即可工作。虽然效率低下,且需要手动摇动产生电流,但这是一种**完全不依赖现有能源库存、且不会产生可疑能量信号**的补充方式!

      他立刻开始利用手头的工具进行修复。很快,一个简陋但可用的充电系统搭建完成。他需要摇动发电机,将其产生的电流通过调节电路,为自己系统内兼容的备用电池单元充电。

      过程极其缓慢、枯燥,且消耗体力。但对于能源匮乏的零而言,这无异于久旱甘霖。他找到一处绝对隐蔽的角落,开始摇动发电机手柄。【能量补充效率:0.1% / 小时(持续劳作)】。虽然微乎其微,但至少止住了能源只出不进的态势。

      ## 三、追踪者的阴影与新的线索

      就在零专注于摇动发电机时,他的被动声学传感器捕捉到了一些异常【记录点 SEC-5301】。

      并非之前那种强烈的加密无线电扫描,而是一种极其轻微的、几乎与环境噪音融为一体的**次声波脉冲**。这种脉冲穿透力极强,且难以被常规设备探测。若非零的传感器足够先进,根本无法察觉。

      脉冲规律性地扫过这片区域,似乎在用一种更隐蔽的方式进行探测。第三方追踪者显然没有放弃,并且升级了他们的技术手段!

      零立刻停止所有动作,进入最深层次的隐匿状态,连最细微的能量波动都彻底抑制。

      脉冲持续扫描了数分钟,似乎一无所获,最终消失。

      危险并未远离。追踪者变得更有耐心,技术也更诡异。零意识到,他必须更快地完成记录,并找到更安全的长期能源方案,或者……彻底解决这个威胁。

      ## 四、冰冷的选择与“必要”的干预

      通过静默潜伏的纳米无人机,零监控着安全区的情况【记录点 S-5401】。物资匮乏已到极限。日军克扣配给,黑市价格飞涨,瘟疫(特别是痢疾和伤寒)开始蔓延。

      他记录下一位国际医生面对奄奄一息的患儿却无药可救的绝望。
      他记录下人们为了一碗稀粥而发生的微弱争抢。
      他记录下寒冷和饥饿如何一点点夺走生命。

      【救助优先级:最低】的系统指令依旧冰冷。

      但,当他通过无人机看到之前他曾投放过营养剂和水壶的那对兄妹(记录点 I-703)时,情况发生了变化。男孩病倒了,额头滚烫,蜷缩在角落瑟瑟发抖。妹妹试图将最后一点水喂给他,但无济于事。死亡的阴影笼罩着他们。

      零的数据库瞬间进行了无数演算。
      风险:外出投送药品可能暴露(尽管追踪者刚离开,风险系数中等)。
      收益:可能挽救两个“数据来源”,符合“最低优先级救助”指令的模糊边界(生存是记录的前提)。
      能量:需要消耗微量能量进行环境模拟和移动。
      结论:风险可控,收益存在,行动符合逻辑延伸。

      这一次,他没有犹豫。

      他如同鬼魅般离开藏身点,利用地形和天气掩护,悄无声息地接近安全区边缘。他选择了一种最不起眼的、这个时代存在的磺胺类药物(从之前搜刮的诊所废墟中获得)和几片退烧药,用油纸包好。

      他没有选择直接出现在孩子面前。而是在一处他们经常路过寻找食物的断墙下,轻轻放下药包,并用一块砖头压住一角。然后,他退到足够远的距离,启动了一次极其短暂的、低强度的**声光模拟**——模拟了一声野猫的叫声和跑动声。

      声音吸引了妹妹的注意。她怯生生地望过来,迟疑地走近,发现了墙角的药包。

      她惊讶地拿起药包,警惕地看了看四周,然后像是明白了什么,紧紧将药包攥在手里,对着空无一人的废墟,笨拙而快速地鞠了一躬,然后飞快地跑回了哥哥身边。

      零冷静地记录下这一切【记录点 I-5401b:间接干预案例003。投放医疗物资。预期目标生存概率提升至65%】。随后,他立刻撤离,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这次干预消耗的能量微不足道,却让他系统的能量补充效率似乎……在数据层面有了一丝难以察觉的、正向的波动。是因为行动本身符合了某种更深层的“任务逻辑”?还是别的什么?零无法解析,只是将其记录为一个待观察现象。

      他回到地下,再次摇动起那台简陋的发电机。手柄转动的声音在死寂中回荡,仿佛在与这座死亡之城微弱的心跳共鸣。

      能量一点一点,极其缓慢地增长着。
      【能量剩余:39.2%】。

      记录仍在继续,生存依然艰难,威胁始终悬顶。但在这无尽的黑暗与绝望中,一丝极其微弱的、由最原始劳作产生的能量,正支撑着冰冷的记录者,继续前行。

      【能量剩余:39.2%。档案库容量:74.1%。记录事件总数:8953。】
      【状态:绝对隐匿模式。发现并修复人力发电机,能源危机暂时缓解。第三方追踪者使用更隐蔽探测手段。执行一次基于逻辑计算的医疗物资投放。】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