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6、二十六 ...

  •   周瑜沿江前行,白浪滔滔,铺天盖地涌来,浪涛声震耳欲聋。
      江风夹着江水袭来,周瑜因宿疾沉痼,伤病不愈,风卷云而来,身形竟似有羽化而去之势。
      脚下每一寸土地,每一寸曲折的江岸沿线,都付出无数的鲜血与生命,在这里他失去了很多重要的东西,可与之相比,一切都值得。
      都值得。
      他们发现了这片土地,占据它,拥有它,守卫它。在这片土地上,他的英名随来去的风传向四方,他的功绩随奔腾的江水翻卷滔天,他的名字每一次被念到,都蕴含江东子民无限的崇敬与依恋。
      四海清,天下太平。
      与之相比,都值得。
      我这茕茕一身,尽扑灭与天下业,又有甚么值得惋惜!
      是的,他要光彩夺目的一生,配得上他骄傲的先祖的一生。

      来的路上,又有人群围看周郎,时至今日,江东民众似乎已不再是为了争睹少年将军卓然的容貌与风姿,他们的眼中饱含关切与祝福,注视着他们的信仰,他们的奇迹,他们的战神。
      梳着总角的男孩,怯怯地扯着父亲的衣袖,在他经过时,突然结巴地喊:“大,大都督英明。”说罢这一句,涨红脸抹头躲到父亲身后。

      很多很多个这样的孩子,后来成为他的士兵,也许就在临近的下一场战斗中,顷刻灰飞烟灭。
      他掌控东吴的至高军权,江东二十万大军军心系于周都督一人,连主公都无法撼动。
      他没有任何妄念,甚至连提醒自己不可有妄念的心情都从来没有,可是在他心中,确实以为江东的就是自己的,也确实觉得目前的状况是行事最迅捷最适宜的,并且,那些以周郎为荣耀的军士,也是周郎的荣耀。

      周瑜自吴侯府回家,连续咳了几次血,他在孙权面前,竟一次也没犯过咳血症,他再也不肯示弱,病体也屈从了他严苛的执念。
      吕蒙未经通传,由外入周府厅堂,见周瑜,不待行礼,就道:“都督又去了江边视军?”
      吕蒙心中要劝:都督伤病未愈,宜静养,江边风急浪宽,不如暂缓。
      又不敢劝。只得默然不语。
      周都督忧烦时,常到大江边行走。吕蒙想,大败曹操八十万大军的地点,想必是都督的福地,可以给他许多慰藉。

      医官在周瑜面前说的病势,和在吕蒙面前说的病势,已截然不同。吕蒙听得发慌,他在周瑜面前藏不住事,却要故作镇静。周瑜心知,不说破,拿医官的劝慰之语作真话听。

      吕蒙道:“都督,细作探报,诸葛亮急调二万人马积聚公安。”
      周瑜接过吕蒙奉上的药,喝了一口:“他看破也无妨,刘备来,便扣下他,不敢来,就立即起兵问罪,一举收复荆襄。”
      吕蒙立刻称是,等了一会儿,迟疑道:“都督,主公可赞成出兵?”
      周瑜惯于揽下这些交涉,让将军们安定,便道:“主公赞成。”
      突然心中一动,便问吕蒙:“子明,你意下如何?”
      吕蒙道:“荆州不取,江东不保,当日就不该借与他们!”
      周瑜又问:“取下荆州后,又当如何?”
      吕蒙不防,便习惯性地问道:“都督说如何?”
      周瑜略失落,但仍放下手中的碗,用手指点着案面划了一道。
      吕蒙想了想,道:“都督的意思是,西川?”
      周瑜猛然察觉自己的心态失去了平静,是如此焦躁不安。是要把一切计划尽早地灌输在后继人脑中。
      他中止,道:“子明可细思,今日已晚,去休息罢。”

      如果为了夺取荆州,付出生命的代价,又有什么不可以呢?这样的念头开始隐隐地,挥之不去地出现在脑海中。连他本人也感到诧异,他一生身经百战,与孙策在一起的时光,甚至觉得越险越奇就越是爽快,可是,他想:我追随他参与的每一次战斗,从来不是为了求死。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