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7、夏夜里的萤火 ...
-
入夏后的香樟林,像是被蝉鸣泡透了。正午的热浪刚退去些,蝉儿们便扯开嗓子欢唱,此起彼伏的鸣叫声裹着湿热的风,在枝叶间流转。苏晚晚抱着本《楚辞》,寻了片树荫浓密的石凳坐下,指尖划过泛黄的书页,目光却总被胳膊上的蚊子包打断——湿热的夏夜最招蚊虫,不过片刻,她的小臂上就多了几个红痒的印子。
“又在挠了?”熟悉的声音从头顶传来,带着点笑意。
苏晚晚抬头,陈砚正站在她面前,白T恤领口沾着点香樟叶的碎末,手里举着个透明玻璃瓶,瓶身里,一只萤火虫正缓缓扇动翅膀,淡绿色的光斑在瓶壁上忽明忽暗,映得他眼底也像盛着细碎的星星。
“物理系的实验课剩下的,”他把玻璃瓶轻轻放在她手边的石凳上,又从口袋里掏出包薄荷味的驱蚊贴,撕了两片递过来,“老师说萤火虫的光亮能轻微干扰蚊虫的感知,你背书时就不用总分心挠胳膊了。”
苏晚晚接过驱蚊贴,指尖碰到他的手,带着点刚从实验室出来的微凉,心里却暖融融的。
她低头盯着瓶里的萤火虫,看着那点微光在黑暗的瓶身里轻轻晃动,忽然笑出了声——瓶身侧面贴了张浅青色的便利贴,上面画着个歪歪扭扭的简笔画小人:扎着马尾的女孩举着本厚书,追着一只闪着光的萤火虫,旁边用黑色水笔写着一行字:“《楚辞》太难背,蚊子交给我,你专心读‘离骚’。”
字迹笨拙,和他物理笔记本上工整的公式、清晰的推导过程判若两人,一看就是花了心思却不太擅长画画的模样。
“画得怎么样?”陈砚在她身边坐下,石凳的凉意透过薄薄的衣料传过来。
他从背包里掏出个巴掌大的小风扇,按下开关,轻柔的风便对着苏晚晚的书页吹去。风里裹着香樟叶的清香,混着夏夜的潮气,把她额前的碎发吹得轻轻飘起,偶尔落在他的手背上,像条软软的丝带,带着点痒。
“上周跟室友去看了场油画展,”他突然开口,声音被蝉鸣衬得格外轻。
“有幅叫《秋林》的画,里面的枫叶跟你高中朋友圈发的那幅很像,就是颜色更深点,像被夕阳染透了。”苏晚晚愣了愣,没想到他还记得自己高中时随手画的画——那是她第一次尝试水彩,画的是家门口的枫叶林,当时觉得画得不好,只发了朋友圈三分钟就删了,没想到被他看见了。
“那是因为枫叶到了秋天会变红,叶绿素减少,花青素就显出来了,”苏晚晚翻过一页书,指尖在“沅有芷兮澧有兰”的字句上轻轻划过,“就像有些东西,会随着时间慢慢沉淀,变得越来越浓烈。”
她说完,才发觉自己的话里藏着别的意思,脸颊微微发烫。抬手翻书时,指尖不小心碰到陈砚搭在石凳上的手背,两人都顿了顿,又像触电般悄悄移开,手腕上的红绳随着动作轻轻晃动,银枫叶和银铃铛碰在一起,发出细碎的响,像在偷偷笑。
夜色渐深,瓶里萤火虫的光慢慢暗了下去,翅膀扇动的频率也慢了许多。
陈砚伸手拿起玻璃瓶,指尖捏着瓶盖轻轻拧开:“让它去找同伴吧,一个人在瓶子里,单打独斗太孤单了。”
话音刚落,那只小小的萤火虫便颤了颤翅膀,顺着瓶口的缝隙飞了出去,淡绿色的光在夜色里划过一道浅浅的弧线,很快融入了香樟林的阴影中。
苏晚晚正望着萤火虫飞走的方向出神,陈砚突然从口袋里摸出个小盒子,打开后,一枚银质的小书签静静躺在里面。书签是萤火虫的形状,翅膀上刻着精致的纹路,靠近尾部的地方,还刻着一个小小的“晚”字,银亮的金属在月光下泛着柔和的光。
“上周路过首饰店,看见这个觉得很适合你,”他把书签取出来,轻轻放进她摊开的《楚辞》里,刚好夹在“思美人兮不敢忘”那一页,“首饰店的师傅说,银的不容易氧化,能放很久。以后背书累了,就看看它,像我在旁边陪着你一样。”
蝉鸣渐渐歇了,只有偶尔几声轻响,衬得夜晚更安静。苏晚晚抱着书往宿舍走,手腕上的红绳垂下来,和书签上系着的细银链轻轻碰在一起,发出“叮铃”的细碎声响,像夏夜里的私语。月光透过香樟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面铺成一片银辉,风里带着草木的清香,裹着萤火虫飞过的痕迹,也裹着少年藏在细节里的心意。
她低头看了看书里的银书签,又摸了摸手腕上的红绳,忽然明白,有些喜欢就像这夏夜里的萤火,不用刻意张扬,却在每一个细微的瞬间里闪着光——是为她准备的驱蚊萤火,是画得笨拙却用心的便利贴,是记得她多年前随手画的画,也是这枚刻着她名字的银书签。就像香樟会年年常绿,蝉会年年鸣夏,这份藏在夏夜风里的心意,也会随着时光,慢慢变得浓烈又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