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3、图书馆里的香樟时光 ...

  •   深秋的市大图书馆,总飘着一股让人安心的味道——是旧书页沉淀的油墨香,混着透过高窗斜切进来的阳光,暖融融地裹着每一个角落。

      苏晚晚推开厚重的木门时,指尖还沾着外面的凉意,刚走到常坐的靠窗位置,就看见桌上落着片小小的银杏叶,边缘泛着淡淡的金黄。

      她把《诗经》轻轻摊在桌上,书页间夹着的香樟木书签滑出来,上面“晚”字的刻痕被摩挲得发亮。刚弯腰去捡,身边的椅子就传来轻响,陈砚抱着本厚厚的物理习题集,轻手轻脚地坐下,连呼吸都放得很轻。他穿了件浅灰色的卫衣,口袋里露出半截红绳,末端挂着的小银铃铛没留意,蹭过桌面时发出“叮”的一声细碎轻响,像落在心尖上的小石子。

      “没打扰你吧?”

      他把习题集往她这边推了推,指尖在一道力学题的图上画了个小小的箭头,笔尖顿了顿,声音带着点笑意,“这道题的辅助线,和你高中时解几何题画的那个很像,都是从最不起眼的点切入,一下子就通了。”

      苏晚晚低头去看那道题,目光却先落在了习题集的扉页上——那里贴着片压得平整的银杏叶,叶脉清晰,边缘被精心剪成了蝴蝶的形状,只是因为反复摩挲,边角已经有些模糊。她心里猛地一跳,这分明是那年寒假,他从老家寄来的信里夹着的那片!

      当时他说“这边的银杏黄了,像你画室窗外的阳光”,她还笑他比喻老套,原来他早就把这片叶子,藏进了日日翻看的习题集里。

      更让她心头发烫的是,银杏叶的叶脉上,用细钢笔写着一行极小的字,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202X年11月17日,她在靠窗的位置看《蒹葭》,风把她的头发吹到了我本子上,软乎乎的。”

      那是高二的一个午后,她记得很清楚。当时她正对着“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发呆,窗外的风确实掀动了窗帘,也吹乱了她的头发,她随手拨回去时,瞥见前排的陈砚肩膀动了动,还以为他在偷偷打瞌睡。原来从那时起,他就把这样细碎的瞬间,悄悄写在了叶子上,藏进了时光里。

      晨光从窗棂的格子里漏进来,带着细小的尘埃,落在两人交叠的书页上。《诗经》里“所谓伊人”的字句,和物理题里的受力分析图挨在一起,竟莫名和谐。苏晚晚突然想起上个月陈砚在香樟林里说的话——“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就像我拉你,你也在拉着我”。

      原来喜欢也是这样,从不是单方面的惦念:他记得她高中画辅助线的习惯,她也记得他弹吉他时弦的震颤;他偷偷藏起她掉在画室的橡皮,她也收着他画的每一片叶子,从香樟到银杏,从春天到深秋。

      闭馆的音乐轻轻响起时,陈砚突然从背包里掏出个东西,是个巴掌大的香樟木盒子,表面打磨得光滑,还带着淡淡的木香味。他打开盒子,里面躺着枚精致的书签,比她之前那枚更小巧,两面分别刻着“晚”和“砚”两个字,笔画里还细心地描了点浅金,中间用红绳穿在一起,垂在指尖时,两个字轻轻挨着,像两个依偎的影子。

      “木工社学了半个月,手笨,刻得不算好。”

      他把书签放进她的《诗经》里,刚好夹在《蒹葭》那一页,指尖不经意碰到她的手背,像被烫到似的轻轻缩了缩,又很快稳住,声音低了点,“听说香樟木能存很多年,不会腐坏,就像……”

      他没说完,但苏晚晚懂了,像他们之间那些藏在细节里的羁绊。

      走出图书馆时,夕阳已经把外面的香樟道染成了金色。风一吹,叶子打着旋儿往下落,有的落在他们脚边,有的擦着肩膀飘远,像在重复那年春天,他们在香樟林里追着落叶跑的舞步。苏晚晚低头,看着两人手腕上缠在一起的红绳,风吹过时,银铃铛和银枫叶轻轻碰撞,发出细碎的响。

      她突然明白,有些感情从来不是轰轰烈烈的告白,而是藏在每一个“记得”里——记得她的辅助线,记得她看的书,记得她喜欢的叶子,然后一点一点,把这些记得,刻进银杏叶的脉络里,写进香樟木的纹理中,在岁月里慢慢扎根,长成彼此生命里最温暖、最坚韧的形状,就像图书馆外的香樟树,一年又一年,守着时光,也守着他们的故事。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