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少年游(三) ...

  •   钟府的庭院宽阔贵气,有几棵梧桐树高大威武,是凰鸟钟爱的栖息之所。

      “王国克生,维周之桢;济济多士,文王以宁。”

      钟家几百年多出宰相,钟家人多是宋国的凰鸟,而如今钟维之也撑开了梧桐荫蔽,聚集了诸子凰鸟。

      钟桢都这么说了,陆炼自然不会再对着干,他随之道歉:“是在下僭越了。”

      钟桢笑着摆摆手,他道:“陆先生也请不要介怀,我同殿下都等着先生的高见呢!”

      这话又挽回了陆炼的自尊心,他也不再纠结于这些次要的事。

      陆炼自信坦然,朗声道:“公主殿下的三个问题,在下也有一番考量。

      “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在下认同董兄所言,众生并不平等。天生万物,有美有丑,有高有矮,自然也有贵有贱。君主应天命而生,降雷霆雨露于万民,以一人衡量万人,是故君为重,民为轻。

      “第二三个的问题的答案,在下则另有所执。

      “首先,宋国徭役必需要加重。正如面对强盗,拿玉石使其明悟,则反受其害;而拿鞭扑使其忏悔,则保全自身。如今季国正是这盗窃他国之贼,以仁义相劝,反受其辱。吾国当痛定思痛,练精兵,铸利器,修城防,积粟粮,以万全之备严阵以待,方能于乱世得一席之安。

      “其次,成王败寇,自古胜者为正义。何为正义何为不义,向来是君主宣告万民的话术。唯有存活下来,才能说自己是正义之师。是故这破局之法也简单,以绝对之实力安于此世,言:宋乃正义之师。此即正义。”

      陆炼这一家的思想原本还要更激进的,但是入乡随俗,在宋国安和这片温和的土地,他要是敢说出争霸天下者为正义之师,估计这席上也没有他的位置了。

      这便是近年在宋国时兴起来的主张,既然败于虎狼之师,那么自己也要拥有虎狼之师的能力。

      在季国正是以这种思想为主,他们不觉得仁义能治理好国家,正如仁义盛行的宋国都会出现余城这样的惨剧。以严厉的刑法来杜绝臣民作恶,才是治世的良策。

      这一番慷慨激昂的陈词让众人也为之赞叹不已,除却主张仁义的,其余多数人都是持此观点。

      公孙祈也行礼感谢了。

      梧桐叶偶尔掉落下来,清爽而不萧瑟。

      这样的想法使她想到了南城那日的筵席,楚夫人以桃花酒相待,让她第一次开始思考这个国家应该何去何从。

      一晃过去这么久,她不再是不谙世事的小女孩了,她的眼睛看到了这个世界的创伤,便再也不能闭上。

      自陆炼说完后,再没人站出来陈述观点了,有其他想法的人也多是在同身边人讨论,一时席中热闹起来。

      公孙祈也以为没有人会再回答她的问题了,她在回味方才的两种观点,都有道理,也都不能完全解答她的疑惑。这其中还有许多问题,比如要如何让其他诸侯国行仁义,比如先主效仿先王分封土地,宋伯并不会直接管辖地方城邑,如何调动举国上下行事。

      这时一位白衣白发的老者从边远的席中站了起来,他脸颊绯红,步态不稳,还提着玉酒壶给自己灌酒。

      他向公孙祈这边走来,摇摇晃晃,一身酒气,众人都避之不及。

      他边走边晃边喝边道:“我曾听闻南风想带给北方温暖,于是使劲地吹,最后消散在途中;我曾听闻北雨想带给南方凉爽,于是使劲地下,最后停歇在途中。

      风与雨都是世界的造化,他们本该顺应天地的道理而逍遥地度过一生,却因为不必要的执念而留有遗憾。南方固然炎热,北方固然寒冷,然而它们顺应了天地的造化,无所为却逍遥。”

      老者说完这番话也来到了公孙祈身前,她的一身酒气扑面而来,公孙祈觉得不适,却也从容地仰视着他。

      老者突然发笑,像个顽童般,道:“你这女娃,年纪不大,烦恼却不少,不妨把这烦恼都放在老朽这里罢!”

      说完他自顾自地拿走了剩下的所有木犀花枝,一股脑地都簪到头上,花香浓郁,他像戴着花冠,虽是白发簪花,却另有一种韵味。

      把所有花都簪好了,他才提着酒壶摇摇晃晃要出府去,“钟家小子,这酒我替你喝了,味道不赖!”

      他给众人留下了摇晃却洒脱的背影,和他今天刚学会的歌,他按照自己编的调子不成曲地哼唱,“月初东山,千里明焉……”

      好一个奇特的老人,在场有心生崇拜进而向往的,也有面露不屑嗤之以鼻的。他们又开始交谈起来,有继续阐释自己观点的,也有围绕着老者所言开始探究的。

      木犀花的香味还环绕着公孙祈没有散去,老者的身影也在她的脑海还未离开。

      公孙祈问道:“舅舅,这位老先生是谁,他好生有趣。”

      提起这个人,钟桢也觉得有趣,他介绍道:“老先生的原名没有人知道了,人们常听他说‘毋为’二字,就索性让他姓吴名为。不过比起吴为,大家更爱叫他明涧山人,以其常年久居明涧山得名。”

      公孙祈又问:“为什么没有人知道原名呢?”

      提起他的经历,就更有意思了,钟桢笑道:“明涧山人是哪国人也没人知道,人们只知道他曾向北行至北海,向西行至西域,向南行至南海,向东行至东海。

      他一生以双足丈量了天下,在东海冥想了七日悟得了大道,最后又从东海向西行。没有君主采纳他的主张,于是来到宋国后就在明涧山长住了下来,那时他已经鬓发全白了。”

      公孙祈大为震惊,她道:“这样厉害的人物竟也是舅舅的门客吗?”

      钟桢哈哈大笑,他道:“明涧山人并非是我的门客,只是听说我这里无偿饮酒,便偶尔来参加筵席。他从不说话,只是一个人坐着饮酒,今日还是托祈儿的福,听他讲了个故事。”

      他真是个逍遥的人啊。

      公孙祈单从黎国到宋国,就自认为见识了许多,而这老者却几乎走遍了九州,他见过北海的波纹,见过西域的沙尘,见过南海的炎热,也见过东海的辽阔。

      何其浪漫瑰丽的人生啊!

      公孙祈的眼睛里见识了痛苦,而他见识了世界。他与蜉蝣相伴,也与鹏鸟为伍。他见识了秋毫之小,却悟得了不以秋毫为小;他见识了东海之大,却悟得了不以东海为大。

      何其透彻清明的领悟啊。尽管公孙祈不懂得他的道,但这个小故事足以让她受益良多。

      明涧山人这一番言论将气氛推至了高潮,众人彻底不再拘束,没有想着要怎么发言,于是纵情饮酒,酒至半酣时有个小公子被推了出来。

      小公子看起来没有到弱冠,和公孙祈差不多大小,穿着不算华贵,但胜在干净整洁。他不似一般贵族肤色白皙,而是有一种久经日晒的浅红褐色。

      推他出席的门客喝得半醉,他道:“殿下、维之君,孙小兄有个妙极的法子,让他讲给大家听。”

      所有人的视线都聚集到孙渚的身上,本来就喝醉了红的脸变得更红了,他羞涩而腼腆,但喝了酒也壮了胆子。

      他害羞道:“小生给诸位献丑了。小生其实也没有什么妙招,只是公主殿下说安得两全之法,这让小生想到自己所研究的东西。

      “大人们讨论是否该行徭役,所顾及的就是人们生产的粮食不够吃。小生觉得要解决这个徭役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要从粮食下手。如果生产的粮食足够大家吃,那便可以安心地打仗,保卫我们的国家。”

      众人无不震惊的,都瞪大了眼睛屏息凝神听他说下去。

      钟桢更是敏锐,他问道:“那依孙先生看,该如何从粮食下手呢?”

      孙渚刚才有点犯迷糊,所以没有说下去,这会他缓了过来。

      他接着又道:“小生愚见,应该兴修水利,泄洪防旱;生产铁具,便利耕种;推广牛耕,降低人工;小生还听说南方一城兴起一种垄田之法,于是自己试了一下,的确很有妙用,可以推广全国采用。

      “最后就是小生自己的想法,种子的优劣会极大地影响收成,如果我们把各地的种子收集起来,选出最优质的种子,从而推广向全国,这样全国的粮食产量都能得到提升。”

      孙渚很少喝酒,今天被朋友灌多了,喝得他头晕眼花,说完便倒了下去。

      如果说前面几人带给了大家有关“道”的思考,孙渚所言是切实可行的术,有所了解的人都不会不赞叹佩服。

      全场都鸦雀无声,钟桢连说了三个“善”,吩咐仆人背着孙渚去客房休息。

      大家没想到,这个平常羞涩不发一言的孙渚,心里却有着自己的乾坤。

      风也喧嚣起来,木犀的香气在庭院里和着酒香飘扬,梧桐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笑。

      公孙祈也沉浸在这木犀与梧桐的盛宴中。今天的她见识了各种思想的交锋,见识了天地之浩大,也见识了人心之丰盛。

      她现在生起一个念头,她想让先生也参加这样的筵席。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0章 少年游(三)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