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chapter 2 ...


  •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李文和薛丁奎两人的差异要从他们各自的家世说起。井水村通共就那么上百户的人家,谁家的那档子事儿那不是知根知底的?

      薛家人在井水村落根,几乎可以上溯到晚清,第一代迁居到井水村的薛家老祖宗,原本是抢劫了县城盐商的商行,受官府追查躲到井水村的山贼。几个姓薛的山贼原是兄弟,逃到井水村后便在半山腰的山坳里盖了几间草房,凭着一股子的彪悍流氓劲儿娶了二十岁还流鼻涕的傻妞当老婆。在薛家三兄弟的勤奋耕耘下,那傻妞竟是一连生了十几个崽,而且个个都是带把的!

      这些山贼与傻子结合生下的种生命力居然十分顽强,在那种医疗条件十分差的年代,穷人根本看不起大夫的年代,孩子成活率原本是极低的,十成里能有三、四成活下来就很不错了。然而傻妞那十几个儿子居然只死了一个,其它的都活了下来!

      从此,这十几儿子便在井水村与附近的村子开枝散叶,尽管个个娶老婆混日子的手段都不那么光彩,不是强娶骗娶就是偷鸡摸狗,勾三搭四,尽管井水村的村民都非常不喜欢薛姓的男人,但却丝毫不能阻止“薛”这一姓氏在井水村像稗子一样在井水村的山间地头上疯狂蔓延!

      从晚清到民国再到国朝,薛家男人在井水村,也变换着山贼、土匪、地痞流氓的身份,反正乱世的时候山上去做山贼土匪,等风平浪静了,又从山上下来,做起地痞流氓来。到了薛丁奎他爸薛昌财那一代,井水村一带他爸就是村民最头疼的一颗毒瘤!

      薛昌财不但人长得又高又壮,那两只凶神恶煞一般的眼珠子对人那么一瞪,立马吓得一众妇女心惊胆战,小孩瞥着气不敢哭出声来,若是再吼上那么一嗓子,保准儿村里最凶悍的狗也给他吓尿了。

      薛昌财整日里游手好闲,今天觅东家的野食,明天打西家的秋风,除了整日出去跟那一帮兄弟喝酒晃荡,平日里最乐意的就是吓唬小孩子,跟隔壁村的女人眉来眼去,偶尔勾搭上那么一个,往那温柔乡里一倒,十天半月也不见着家。

      这可苦坏了薛丁奎他妈,那可怜的乡下女人,原本也性格泼辣,有几分容貌,嫁了这么个不归家的男人,顶着分家分出来的一间风雨无遮的破土瓦房,又要料理家务,又要种山上田里的庄稼,还要拉扯一大一小两个娃,当真是再能干再经得住折腾的一个女人,也被生活给活活磨下一层皮来。

      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风一吹来,城市里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井水村的人都纷纷上城里找活干,像薛丁奎他爹那样原本在村子里荡着的,这时也被这一阵妖风给一并吹上城去了。事实上,村民们听说姓薛的祸害走了,那些老人心中都想,这祸害早就该走了,要祸害也祸害城里人去,别在咱们村里祸害人就好!

      薛丁奎他爸扔下十几块也不知道从哪里刮来的钞票,还是一角二角五角,一分两分五分的纸币,上面印着我伟大的工农兵形象的那种!说是要去干大事,留下女人和孩子在家,撒手就走了。这可苦坏了薛丁奎他妈,他爸走的那天,女人大哭了一场,哭得鼻涕一把眼泪一把,就是他爸在外面找其它女人,女人也没哭得这么伤心过,就跟生离死别似的!

      村里人见女人哭得死去活来,有些同情她的,便上来说几句安慰的话,还有些家境宽松些的,甚至送些米面和旧衣服给女人。谁知女人竟是十分不领情,当着众人的面啐道,“现在都来看笑话吧!总有一天,等我儿子争气了,我要你们笑不出来!”

      女人将那些东西往地上一掼,拉着两个瘦骨伶仃的孩子就往她那间漏雨的土房里走,等进了屋,把门一插,又开始伤伤心心地大哭。

      就在村民们都以为女人要哭死在那间屋子里时,第二天,居然见女人肿着一双红鸡蛋似的眼睛拉着两个孩子上山干活去了。

      “哎,这女人的命可真硬啊!”

      村子里的老头老太太感叹着。

      “你说她那个小子,怎么生成那样,又黄又瘦,尖嘴猴腮的,以后可怎么讨老婆啊!”

      村里的老人又开始议论。

      “你瞧瞧,李家那孩子,生得多白净啊,这斯文干净的模样,将来不知道多讨女人喜欢呢!”

      老太婆指着村口的一间竹扉掩映的院子,满脸羡慕地道,似乎巴不得那李家的小孩子是他家的孩子一般。

      李文所在的李家,在井水村一代的历史却可以上溯到明末清初的湖广填四川,李家人被迫乔迁到川南的小山村后,在井水村扎下根来,在村里的风水宝地建了祠堂,世世代代种田读书,清代的时候虽然没出什么状元、举人的,秀才倒是出了好些个,在井水村里,那也算得上有文化的士绅了。

      李文他家那一房发家却是在他高曾祖父那一代,算起来也正是晚清的时候。据李文他爷爷叙述,李文他高曾祖父,也就是他爷爷的曾祖父原本是村里没读过什么书的短衣汉子。他高曾祖父十几岁的时候,就靠着一根扁担,上县城里去给人家盐商挑井盐,这一挑就是十几年。

      十几年后,李文他高曾祖父带着挑盐挣下的银钱回到井水村,三十岁的人了,在晚清的时候,无非是修房买地娶婆娘!也是这李老爷子命中子嗣单薄,他一连娶了几房妻妾,却只生下一根独苗,李老爷子和那几房妻妾便宠得跟个什么似的。

      李老爷子买地之后,顺便做些盐米的买卖,那一份家业在二十年间,又是扩大了数倍,银钱越挣越多,地也越买越多,都买到好方圆十几里以外的村子了。

      李家的子孙但凡家境富余些的,都把儿子送进村里的私塾读书,私塾原本就设在李家祠堂里,地是李家人的地,房是李家人的房,先生也姓李,是李家老爷子同房的堂兄。

      自己辛苦挣下这份家业,李家老爷子深知守家业不易,便打小将独子送进私塾,只指望着儿子能够读书传家。谁知李文他高祖父竟是十分的不争气,科举是完全没考上,到了十几岁的年纪,到县城里跟那些盐商的少爷们混在一起,竟是玩起了那个时代的新风尚,那就是抽大烟!

      李家的少爷从县城里回来就变成了一根烟冲,李老爷子眼见儿子整日在房里的木榻上吞云吐雾□□,冲进去狠狠地抽了他儿子两个耳光,“孽畜!你这哪是抽鸦片,你抽这是抽你老子的银子!抽的是你老子辛苦半辈子挣下的这份家业!”

      “来人,把这孽子给我绑了,不许给他吃饭,等他烟瘾戒了才许放他,谁要给他送吃的,老子就打断谁的腿,撵了出去!”

      “这份家业,还要给我孙子留点呢!”

      李少爷的亲生母亲这时已经故去了,他的几个姨娘,见了李老爷子这阵仗,哪还敢偷偷地去放他。

      李家少爷又哭又骂,嚷着要抽大烟,给他什么东西他就是不吃!几日下来,竟是被他老子几条又粗又大的麻绳给捆死了!

      儿子不争气,李老爷子便把心思全放在唯一的孙子身上了。李文他曾祖父打小便聪明乖巧,读书又肯用功,待人也十分有礼貌,李家上下都非常喜欢他,连村里的私塾先生,也对他曾祖父寄语了厚望,希望他将来能一举夺魁,给他们李家考出个举人来!

      李文他曾祖父名叫李肇基,从这名字就看出李老爷子对这个孙子当初多么的重视。这个李肇基经过数年的私塾教育,对于儒家的四书五经那是精通得很,虽然后来并未如愿地求得功名,却成了当地颇有名气的乡绅。

      上一代李氏宗族的族长故逝之后,德高望重的李肇基便成了李氏的族长。这一位李家家主的名声,那是无不被人称赏的,他不但熟读经书,写得一手漂亮的楷书,对人那是尤其的谦恭有礼,就是几米外有农夫牵牛过来,他也远远地站着礼让。

      他身兼状师之职,为村民们打赢了不少官司,这又让他十分受村民的爱戴。辛亥革命之后,清朝没落,民国建立,李肇基这位乡绅便走上仕途,从那一代的乡长一直做到区长,并兼任地方新学堂的校长。

      不但如此,这位韬光养晦的李家家主还十分地有眼光,在晚清民国那个战火纷飞的乱世,社会动乱,政治不清明,壮丁年年抓,土地收成不好,赋税也十分繁重,村民的日子越过越艰难,不少年轻人都狗急跳墙,上山落草为匪,过起打家劫舍,杀人跟杀猪一样利索的土匪来了,在井水村,上山当土匪的便以薛家的年轻男人居多。

      做土匪的日子滋润啊,天天吃肉喝酒,无聊了就下山去妓寨里找女人,那样的生活羡煞了井水村的部分人,有些李家的年轻男人看着眼红,也琢磨着上山当土匪去!但他们遭遇了最大的阻力,这就是族长李肇基。

      “再浊的水,都有清的时候,都给我乖乖在家待着,正正经经地下地干活,一个也不许去!”

      这话一出口,加上李家家主的威信,竟是拦下不少李家男人。直到后来穿着土黄色军服,扛着步枪的共军进了村子,要为老百姓除害,将那一众山头里的土匪都毙了,村里人都直叹这李肇基真是个有眼光的人!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