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写了15年日记,风雨无阻。
说停就停了。
别说读者意外,我自己都觉得很意外。这些年,在我心目中,日记的优先级永远是第一,如生命一般。之前,我一直觉得什么时候才会停更日记?是生命的最后时刻,眼睛不好使了,手脚也不听使唤了,颤颤悠悠的打出最后一行字:此生很美好,来世再相逢。
为什么突然又变卦了呢?
是因为,我内心深处有个执念,这两年越来越强烈,我要买个茅盾文学奖,来证明我是一名真正的作家!
买个?
对!
茅盾文学奖是国内文学最高奖项,可以理解为中国版诺贝尔文学奖。我对这个奖项非常熟悉,有多熟悉?
我跟每一位活着的获奖作家都有合作。这个不是吹牛,是真的,来我们书店看看就行了,他们都给我写过祝福,我朋友圈经常晒。
这么牛?
因为,我是开书店的,主营名家签名书,准确的讲,主营茅盾文学奖系列。就是因为我对他们太熟悉了,从而知道茅盾文学奖这玩意是怎么运作的。
怎么运作的?
一分为二。
一类是真正的好作品。例如陈忠实的《白鹿原》、贾平凹的《秦腔》、莫言的《蛙》、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王安忆的《长恨歌》等。
一类是运作上去的。我不列举了,去豆瓣看看评分就行了。
有的获奖作家一生就写过那么一本书,更有甚者,是俩人合伙写了一本,比我还不要脸?!
要参选茅盾文学奖,首先要有部作品。
日记肯定不行。
必须是小说。
为此,我咨询了德高望重的大作家,写什么题材最容易获奖?他跟我讲,一个人最好的作品,一定是写他最深入、最熟悉、最有见地的领域。你呀,好色,那么就写女人,不是写情写爱,而是用女性视角去看待这个世界,如老贾刚写的《暂坐》。
好!
于是,我开始构思。
我以什么身份切入呢?
我想到了一个人,我的路虎卫士车友,在青岛开理发店的。他的手艺非常好,说是张瑞敏的头都是他给理的。定期还搞直播分享一些做头发的经验,80多万粉丝。很多人专门飞到青岛找他做头发,最远的来自加拿大。
穿越可可西里时,他的帐篷抗风级别不够,晚上钻进我帐篷了,那晚我们聊到了深夜,他如数家珍般的给我讲述这些年他遇到的名媛们,谁腚上有颗痣他都知道。
就你了,我来扮演你。
在停更日记的半年前,我就开始酝酿这部小说。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