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书名作者 高级搜索

首页>《半生缘之我为曼璐》  第23章

网友:5% 打分:0 [2010-09-23 09:48:31]

那个年代上海寸土寸金,一千块钱根本不可能买别墅,稍好点洋房月租就要一百,一千美金还差不多。作者应该查查资料,徐志摩当年在上海居住时小洋房的月租就是一百,房东一千就把别墅卖了又不是傻子。

   

[1楼] 作者回复 [2010-09-23 12:13:16]

亲爱的,谢谢你提的意见,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时期的具体物价。
曼璐现在处的时间段是1934年也就是民国23年。1933年的上海公共租界的土地平均地价是每亩地33877两白银(大洋),注意是每亩。以容积率1.5计,地价3万两/亩——45两/平方米(楼面价30两),以RMB1000元/平方米建筑成本计(10两银子)。成本:40两白银/平方米,加上10%利息,10%税费,15%利润,5%其他=56两白银/平方米合。也就是说,一栋全新的占地50平方米的别墅需要56*50=2800大洋。这里再给亲一个例子:1922年,广州一栋位于如今市中心,并且带有私家庭院的“封闭式”别墅成交价为180元,亲可以自己对比一下,我给出的这个2800元是否合适。
这里曼璐买的别墅首先并没有占地50平方米,其次建筑年代比较久远,有折旧率的问题(现在的二手房也要比新房低不少不是),再次,这栋房子是低价抛售的。为了直观一点,我再给亲几组数据:1863年上海公共租界的土地平均价是每亩银1318两,到1907年达到9606两,升值七倍多;1920年上海公共租界的土地平均价是银10476两;这里取别墅建成的时间为中间的1907年(事实上还要早很多,李鸿章死的时候是1901年,这间别墅他长女住过,于是应该至少在1900年以前就建成了),对比1933年,别墅的成本应该在700—900大洋左右,将近三十年的折旧,就算折旧率为15%,实际成本应为595-750大洋,加上别墅内的装潢以及按照当时的物价提价的问题,假如是正常出售,1500大洋应该是没问题的,但是这里是‘抛售’,我在文中给出的也是曼璐讲价后的成交价;抛售我们算她压了200-300,曼璐再讲下去200左右,1000大洋应该算是个很划算的价格,但是却并不离谱。
对于亲提出的徐志摩洋房租金100大洋,我也特意去查了徐志摩的生平(由于条件所限,没办法找实体书,只能暂时对照百度百科等网络资料)徐志摩生前工资最高的时候就是他飞机坠机前的1930-1931年,由于要供养陆小曼,他□了两所大学的教授以及其他一些零工。百度百科说他当时一年赚几百大洋,说的的确有些少了(百度百科是按照当时人均年薪5块大洋算的,实际上30年代,上海普通老百姓三口之家,年收入约为300大洋,也就是人均100大洋),但是即使当时的教授收入远比普通人高,每个月的工资都能有大概200大洋左右,刨除掉陆小曼吸毒跳舞打牌听戏的费用,徐志摩还真剩不下100大洋来租一套房子。我不知道亲是从哪里得来的这个数据,或许是电视剧演到的?扭头,其实电视剧上的物价,咳,要是演员一张口:我赏你二两银子,比起:我赏你二百两银子,咳,气势要差上不少,所以……亲懂得……
当然,按照我们现在的物价来看,一千块的确少了些,亲看着觉得太便宜也很正常。我写这本同人时就决定了要严格按照当时的物价走,所以难免会让亲觉得这个也太便宜那个也太不值钱,十分对不住。或许我可以在合理的范围内,把房间上调些,让曼璐多出一点血?亲觉得通过上面的那些数据,定多少比较合适呢,我可以修改一下。

    [投诉]

[2楼] 作者回复 [2010-09-23 12:24:57]

扭头,又是错别字,是房价上调,不是房间,自PIA~~

    [投诉]

[3楼] 网友:5% [2010-09-23 17:23:05]

徐志摩一月工资是几百大洋,不是一年,而且他当时带几个大学的课,月收入大概五六百左右,这是一本叫《人间□》的书上写的,我初中的时候看的,书是跟风当时那个电视剧写的,房租有徐的家信为证。另外,作者所谓的别墅连占地50平方米都没有,那还是别墅么?别墅一般也要两层,那么小的占地面积不是水塔或者炮楼吧。我不知道作者书里的民国的平方米是否与现在不同,我们家的套房使用面积100多平方米,感觉50平方米实在太小,顶多一室一厅,叫小公寓比较合适。可能作者想象中的房子是上海中产阶级居住的石库门洋房,几户人家合居的里弄。另外,1934年还未推行法币,一块钱就是一块银元。我们看看那个时候银元的购买力,当时一银元可买4至5斤猪肉,大约折合现在人民币36至40块钱,一千元最多也就相当于现在四万块钱,当时买个上下两层50平方的房子还是少了点。
关于上海旧时租房的价格,鲁迅在《病后杂谈》中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陶渊明的好句,但我们在上海学起来可就难了……要租一所院子里有点竹篱,可以种菊的房子,租钱每月总得一百两银子……”这是三十年代的房租价格,而且是大陆银行投资建造的高级弄堂房子。在此以前的二十年代也不便宜,阅徐珂《康居笔记汇函》记载,在民国十五、六年间(1926-1927年),在他住所附近的金司徒庙房,有人新盖简陋的平房出租,房中没有地板、自来水。当时这一带很冷落,像乡村一样,屋门就在村路旁,一间月租金是银币二十四元。所以徐氏在文中感慨道:“沪上屋租之昂,甲于通国。受廛者苦之。或曰地值高、造价昂……”旧上海房租之高,早在光绪二年就有人慨叹:“长安居,大不易,今则上海居尤不易焉”。光绪三十一年《申报》广告写道:“泥城桥大马路德裕里之房屋,业已修理完工,尚有三间两厢数宅,晒台自来水俱全,每月租金洋150元。”据原公共租界年报,民国23年,里弄房屋平均月租每幢为67.50元。
当时的一个小学□□,月收入40元左右,仅仅是吃饭足能养活一家五口。而顾家七口一个月用二百元,平均一个人用约三十元,而当时上海各业工人平均月工资收入仅为14.08元,顾家五个人不事生产还能花那么多钱,写得有点太夸张了,即使每天鸡鸭鱼肉也用不了那么多,不是掌握家用的顾太太活是个白痴,就是顾家奢侈的发指。

    [投诉]

[4楼] 网友:薇儿 [2010-09-23 19:27:50]

又不是写史书,愉人愉己而已。何必苛求!喜欢的拍手,不喜的走开,就这么简单

    [投诉]

[5楼] 作者回复 [2010-09-23 19:33:43]

么么亲~亲能这么认真的关注我的文,真的让我很开心!
首先我们来说一下徐志摩的问题,亲~我上面说了那个一年几百是百度百科给的而且我并不赞同,也说了一个教授每个月大概200大洋左右,徐志摩□数个。至于你说的那个月租100大洋的洋房,我仔细找了一下,应该不是徐志摩住的,而是陆小曼。那个,亲爱的啊,陆小曼的奢侈……咳,从徐志摩累死累活也供不起就能看出,她住的房子不是一般人住的起的啊~~~
然后说一下书中的房子,其实两层的小洋楼面积不大的应该是有的,或许是我不应该用别墅二字,因为在我们现代人的眼中,别墅代表了占地千米,花园泳池,等等的奢华。假如亲觉得确实是因为这点,那么在下次更新时我把别墅改为小洋楼你觉得会不会好些?那个价钱,曼璐的确占便宜了,咳,没看她一说八百元把那个妇人都给气乐了么~~由于手头资料有限,我找到一个面积100平左右的别墅搬迁的新闻,亲爱的你将网页上房屋图片的左右两侧割下去再加上一层,就是我所要描写的房子了,风格则偏向英式乡村住宅,地址如下:h ttp://news.iqilu.com/shandong/shandonggedi/20090302/68802.html
关于房租的问题,亲给的都是二十年代之前的例子,这些的确都是事实,但是由于房租不断抬高,房东与房客之间矛盾加深。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秋,法租界众租户就呈请房主减租,次年又有多批商户联名要求减租,延至宣统二年十二月,终于引发商店罢市。此后,民国9~10年,民国13年,民国23~24年,减租风潮此起彼伏,连绵不断。到了1935年,也就是我文中时间的下一年,亲所提到的乡村一样的房屋,甚至已经出现了月租四圆的情况(详见上海地方志-房地产志)
上面好像忘了提一下鲁迅先生,鲁迅先生的《病后杂谈》正好写于1934年12月11日,他在文中提到了房子要有一所院子,里面有点竹篱,可以种菊,那么这个院子的面积估计不会太小吧。我再给亲说一下鲁迅在北京住的房子的大小,估计亲就能对比出鲁迅先生所说的房子的大概规模了。1919年,为了全家团聚,鲁迅和周作人花了3675元买下八道湾11号一座“三进的大院子”。1924年,鲁迅花不到1000元买下阜成门内西三条的一套四合院。这两套房子面积似乎都要远远大于曼璐买的小洋楼吧……扭头,我还是改成小洋楼好了,这样估计看着就不会有那么大的争议了,亲爱的,我下次更新时就一起改了,记得提醒我哦~~
最后说一下顾家的生活费,在第六章曼璐算的那笔帐中已经提到,顾家全年花销大概700圆,这个两百圆的出处是曼璐问顾太太是否家用够用时,顾太太口述的‘……两百圆,大概还能用一两个月的样子’,这里首先家常话就不会很精确,而一两个月也是虚数,两百圆在我的设定中,顾太太应该能用上一个半月,也就是说一个月最多130圆,这其中包括了饭钱,衣服钱,补药钱,等等。我在第六章也说了,顾家相当一部分花销是花在了几个孩子的衣服上,假如几个孩子不穿兄姐的旧衣,衣服质量再好些,一个月几十元是肯定要有的。可以说顾家奢侈是有,但是绝对不是发指(陆小曼那种一个月上千的才是发指……)

    [投诉]

[6楼] 网友:丢丢2% [2010-09-23 22:18:25]

我觉得写得不错啊。

    [投诉]

[7楼] 网友:小妖97% [2010-09-24 09:21:41]

都是好认真的考据党哦,读者认真,作者也认真。
咳咳,我不懂这些,我只管看文= =

    [投诉]

[8楼] 网友:喻谨言84% [2010-11-06 01:13:55]

楼主好仔细啊。可见很用心看呢。作者也很厉害啊。你们两个真强悍。呵呵。不过我喜欢你们两个这样的交流。恩恩,应该是交流吧。看到很多文章,有人发个评说那里那里不对,然后就会有作者啊,读者出来反驳。汗。也许不能说是反驳吧,应该算是骂阵了。

    [投诉]

[9楼] 网友:莎子97% [2010-11-06 07:18:31]

很認真的讀者很認真的作者!
看了你們寫的我學到很多!

    [投诉]

[10楼] 网友:。。。。。。。。。。97% [2010-11-06 14:31:40]

好认真的作者和读者~~!囧
佩服!收获挺多~!估计哪天俺穿了帮助挺大~~哈哈

    [投诉]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最后生成:2025-11-28 15:47:28 反馈 联系我们@晋江文学城
纯属虚构 请勿模仿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适度阅读 切勿沉迷 合理安排 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