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网友:离差平方和 打分:2 [2024-06-19 21:35:17] 来自山东
大航海,这是我们五千年历史唯一一次遗憾
70
[1楼] 网友:你好明天 [2024-08-14 08:43:35] 来自北京
宋元中国大航海时代(畅行印度洋)+明初八次下西洋(其中郑和下了七次)+明旧港宣慰司+明末郑芝龙郑成功
12 [投诉]
[2楼] 网友:月见山理花 [2024-09-08 00:17:10] 来自云南
嚯嚯嚯前几天隔壁三哥还破大防了呢。他们引以为傲的阿萨姆邦,世界三大红茶产地之一,挖出个碑来。嗯【大明底马撒宣慰司】。不用“自古以来”了,这地儿它就是我们家哒~
48 [投诉]
[3楼] 网友:近水听无声 [2024-09-17 02:55:40] 来自安徽
明朝的大航海送出去的更多吧
2 [投诉]
[4楼] 网友:月见山理花 [2024-12-12 01:14:00] 来自云南
回复3喽,那种“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太平皇帝,或者被文官集团刻意教导“道德完人”的“仁君”对于外藩来朝的确是会搞什么薄来厚往以彰显国力的。但喵朝大航海时候是谁在位?Judy呀!那可是跟着他爹打过天下,戍边跟蒙元死磕了几十年,基建兵事一把抓,还自己刷了开国二周目的人。正正经经自己当过家。他会是那种为了博名声就撒币给来朝藩国卖好的“仁君”吗?必须不可能啊!为什么以郑和下西洋为代表的明初大航海很快夭折,甚至明朝对海外政策恢复紧缩呢?非常简单:因为提倡、主导出海,包括出海以后回航以后带来巨大的利益,基本上被皇帝和宦官吃进嘴了。文官集团没有获得他们满意的利益。于是前脚永乐一崩,后脚兵部就“失火”,把郑和船队海船图纸、相关资料啥的一把火烧没了。永乐的大胖儿子仁宗是个(符合文官集团审美的)好皇帝——主要因为他在位也不长,才十个月。换好圣孙上位了。哦豁,一上来他二叔就蹦哒“老爹当年靖难答应我世子多疾,勉之呢?该轮到我了吧?”好容易把不省心的叔叔干掉。蒙元时不时来骚扰,她好像还御驾亲征过?反正很忙。完了亖得也早,不到四十就没了。顺便他驾崩前几年别说海洋了,对南方的藩属国都有些管不过来。安南那些个三姓家奴二五仔就是那段时间开始不安分了。他以后就是惨绝人寰的瓦剌留学生…回到最初的问题,文官集团非常排斥抵制朝廷主导的航海,烧资料只是最直接的。他们的手段还包括且不限于各种抨击航海劳民伤财与民争利蹂躏小国不利于天///朝上国形象blablabla…而他们这些小手段,永乐朝不敢使,仁宗、宣宗朝因为皇帝短寿且北方威胁更大,皇帝无暇南顾。就可以频繁琐碎的用起来。到堡宗就更不用说了。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首先是航海由皇家主导。回航时候带回来的新奇贵货物基本上都是皇家、武官勋贵甚至宦官得了大头,文官集团得到的利益不能满足他们的预期。其次,一些可以大批量带回的货物冲击市场。比如胡椒。要知道永乐朝前胡椒是按粒买卖的精贵货物。而明朝给官员发俸禄本来就有一部分是发实物的。本来朝廷按奢侈品价格发给官员的胡椒一类香料,你郑和船队跑两次回来价格跌破底线,等于是变相的减工资了啊!甚至还有后几次回航时候已经开始从泰国一类水稻产区大规模带粮食回来。更是把官员基本工资也给打下来了!最后也是让人最不齿的。很多官员出身南方沿海省份,很多都是科举大省。出去的官员很多。那些地方到现在都是宗族文化盛行的,何况几百年前。为了宗族利益,他们当然要抱团呼吁国家禁海,然后这些沿海家族士绅就可以走私了嘛。不用交税,还拥有自主定价权,岂不爽歪歪?而就算不是本地出身的官员,派到本地当官,也会被贿赂。不收贿赂就会被排挤…总之后来倭寇袭扰南方闹得那么大,其实到底有多少是真倭寇,有多少是带路党甚至就是本国人伪装的打着倭寇名头搞0元购?真不好说。
8 [投诉]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网友:离差平方和 打分:2 [2024-06-19 21:35:17] 来自山东
大航海,这是我们五千年历史唯一一次遗憾
70
[1楼] 网友:你好明天 [2024-08-14 08:43:35] 来自北京
宋元中国大航海时代(畅行印度洋)+明初八次下西洋(其中郑和下了七次)+明旧港宣慰司+明末郑芝龙郑成功
12 [投诉]
[2楼] 网友:月见山理花
[2024-09-08 00:17:10]
来自云南
嚯嚯嚯前几天隔壁三哥还破大防了呢。他们引以为傲的阿萨姆邦,世界三大红茶产地之一,挖出个碑来。嗯【大明底马撒宣慰司】。不用“自古以来”了,这地儿它就是我们家哒~
48 [投诉]
[3楼] 网友:近水听无声
[2024-09-17 02:55:40]
来自安徽
明朝的大航海送出去的更多吧
2 [投诉]
[4楼] 网友:月见山理花
[2024-12-12 01:14:00]
来自云南
回复3喽,那种“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太平皇帝,或者被文官集团刻意教导“道德完人”的“仁君”对于外藩来朝的确是会搞什么薄来厚往以彰显国力的。但喵朝大航海时候是谁在位?Judy呀!那可是跟着他爹打过天下,戍边跟蒙元死磕了几十年,基建兵事一把抓,还自己刷了开国二周目的人。正正经经自己当过家。他会是那种为了博名声就撒币给来朝藩国卖好的“仁君”吗?必须不可能啊!
为什么以郑和下西洋为代表的明初大航海很快夭折,甚至明朝对海外政策恢复紧缩呢?非常简单:因为提倡、主导出海,包括出海以后回航以后带来巨大的利益,基本上被皇帝和宦官吃进嘴了。文官集团没有获得他们满意的利益。于是前脚永乐一崩,后脚兵部就“失火”,把郑和船队海船图纸、相关资料啥的一把火烧没了。
永乐的大胖儿子仁宗是个(符合文官集团审美的)好皇帝——主要因为他在位也不长,才十个月。
换好圣孙上位了。哦豁,一上来他二叔就蹦哒“老爹当年靖难答应我世子多疾,勉之呢?该轮到我了吧?”好容易把不省心的叔叔干掉。蒙元时不时来骚扰,她好像还御驾亲征过?反正很忙。完了亖得也早,不到四十就没了。顺便他驾崩前几年别说海洋了,对南方的藩属国都有些管不过来。安南那些个三姓家奴二五仔就是那段时间开始不安分了。
他以后就是惨绝人寰的瓦剌留学生…
回到最初的问题,文官集团非常排斥抵制朝廷主导的航海,烧资料只是最直接的。他们的手段还包括且不限于各种抨击航海劳民伤财与民争利蹂躏小国不利于天///朝上国形象blablabla…而他们这些小手段,永乐朝不敢使,仁宗、宣宗朝因为皇帝短寿且北方威胁更大,皇帝无暇南顾。就可以频繁琐碎的用起来。到堡宗就更不用说了。
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首先是航海由皇家主导。回航时候带回来的新奇贵货物基本上都是皇家、武官勋贵甚至宦官得了大头,文官集团得到的利益不能满足他们的预期。其次,一些可以大批量带回的货物冲击市场。比如胡椒。要知道永乐朝前胡椒是按粒买卖的精贵货物。而明朝给官员发俸禄本来就有一部分是发实物的。本来朝廷按奢侈品价格发给官员的胡椒一类香料,你郑和船队跑两次回来价格跌破底线,等于是变相的减工资了啊!甚至还有后几次回航时候已经开始从泰国一类水稻产区大规模带粮食回来。更是把官员基本工资也给打下来了!
最后也是让人最不齿的。很多官员出身南方沿海省份,很多都是科举大省。出去的官员很多。那些地方到现在都是宗族文化盛行的,何况几百年前。为了宗族利益,他们当然要抱团呼吁国家禁海,然后这些沿海家族士绅就可以走私了嘛。不用交税,还拥有自主定价权,岂不爽歪歪?而就算不是本地出身的官员,派到本地当官,也会被贿赂。不收贿赂就会被排挤…总之后来倭寇袭扰南方闹得那么大,其实到底有多少是真倭寇,有多少是带路党甚至就是本国人伪装的打着倭寇名头搞0元购?真不好说。
8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