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网友:MM 打分:2 [2010-06-08 17:45:44]
原来脉脉另一笔名叫渥丹:锦衣狐裘,颜如渥丹。还有一句,黻衣绣裳,佩玉将将。可以拿来比喻脉脉的文笔。
[1楼] 作者回复 [2010-06-08 20:02:12]
佩玉将将断不敢当,不要虫飞薨薨就谢天谢地了,笑
[投诉]
[2楼] 网友:MM [2010-06-09 00:17:06]
看到脉脉的回答,好开心。可以不要管毛传郑笺么?就要字面意思:穿考究的绣衣,腰里佩一串精美的玉佩,发出好听的声音。那就是个严妆的美人,脉脉的文笔就像这么个美人。
[3楼] 作者回复 [2010-06-09 01:43:29]
你说到毛注,我想起阅微草堂里面的一个笑话——大概是说有个私塾先生,有一天在夜里带学生纳凉,顺便考学问,说到诗经,后来不知道怎么回事看见一边的树下面有几个人站在那里,结果他就好奇啊,走过去问,发现是不是人,是鬼……但不是一般的鬼,而是毛公和小毛公。结果先生就开心了(厉害,见到鬼也不怕),赶快去问毛注里的一些难点。结果毛公他老人家哈淡定地说:我听到你们之前说了啥啊,可是你们说的好像和我注的没一毛钱关系啊……还是不说了吧。具体细节不记得了,也不记得到底是在哪一本里,但是当时读完笑得我差点没从床上滚下来,进而想到,这些经典,经过一注再注,到底转义了多少次呢……^^
[4楼] 网友:MM [2010-06-09 13:26:35]
阅微第二卷?颜回也有份?网上准能查到。毛公老人家在纪晓岚笔下很是高傲,可他遇上诗经作者的鬼魂的话,也会遭同样的揶揄吧?不过这些笺注本身也已成了经典。好像读雎鸠,毛公的暗示在那里,我总愿意把它理解为贵族的婚歌,感觉是非常典雅的诗篇。记得大学里有位老师讲:一切对经典的诠释都是误读。当时听了真有振聋发聩的感觉。文化的传承,它就是个谜。
[5楼] 作者回复 [2010-06-09 13:59:38]
我昨晚在想这个事情。今早起来翻了一下。是在滦阳消夏录,卷二里面,原文如下:相传有塾师,夏夜月明,率门人纳凉河间献王祠外田塍上。因共讲《三百篇》拟题,音琅琅如钟鼓。又令小儿诵《孝经》,诵已复讲。忽举首见祠门双古柏下,隐隐有人。试近之,形状颇异,知为神鬼。然私念此献王祠前,决无妖魅。前问姓名。曰毛苌、贯长卿、颜芝,因谒王至此。塾师大喜,再拜,请授经义。毛、贯并曰:“君所讲,适已闻,都非我辈所解,无从奉答。”塾师又拜曰:“《诗》义深微,难授下愚。请颜先生一讲《孝经》可乎?”颜回面向内曰:“君小儿所诵,漏落颠倒,全非我所传本。我亦无可著语处。”俄闻传王教曰:“门外似有人醉语,聒耳已久,可驱之去。”余谓此与爱堂先生所言学究遇冥吏事,皆博雅之士,造戏语以诟俗儒也。然亦空穴来风,桐乳来巢乎。
[6楼] 网友:MM [2010-06-09 17:22:12]
来看脉脉更了没。期待酷酷程老板与着红裙伴美男的穆岚喜相逢!这年头好狗血不易得!看到脉脉贴的阅微文了,多谢并捂脸,颜回颜芝,差好多!话说河间献王此人绝对是个人物,汉书说他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从民间收得古文先秦典籍,数量和朝廷收书等同。最好笑是淮南王安也好书,收的多是神仙方术。也许脉脉有空闲时可拿这二王的事发挥发挥,写篇西汉人物的古意?(《有所思》看得我意犹未尽。)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网友:MM 打分:2 [2010-06-08 17:45:44]
原来脉脉另一笔名叫渥丹:锦衣狐裘,颜如渥丹。还有一句,黻衣绣裳,佩玉将将。
可以拿来比喻脉脉的文笔。
[1楼] 作者回复 [2010-06-08 20:02:12]
佩玉将将断不敢当,不要虫飞薨薨就谢天谢地了,笑
[投诉]
[2楼] 网友:MM [2010-06-09 00:17:06]
看到脉脉的回答,好开心。
可以不要管毛传郑笺么?就要字面意思:穿考究的绣衣,腰里佩一串精美的玉佩,发出好听的声音。那就是个严妆的美人,脉脉的文笔就像这么个美人。
[投诉]
[3楼] 作者回复 [2010-06-09 01:43:29]
你说到毛注,我想起阅微草堂里面的一个笑话——大概是说有个私塾先生,有一天在夜里带学生纳凉,顺便考学问,说到诗经,后来不知道怎么回事看见一边的树下面有几个人站在那里,结果他就好奇啊,走过去问,发现是不是人,是鬼……但不是一般的鬼,而是毛公和小毛公。结果先生就开心了(厉害,见到鬼也不怕),赶快去问毛注里的一些难点。结果毛公他老人家哈淡定地说:我听到你们之前说了啥啊,可是你们说的好像和我注的没一毛钱关系啊……还是不说了吧。
具体细节不记得了,也不记得到底是在哪一本里,但是当时读完笑得我差点没从床上滚下来,进而想到,这些经典,经过一注再注,到底转义了多少次呢……^^
[投诉]
[4楼] 网友:MM [2010-06-09 13:26:35]
阅微第二卷?颜回也有份?网上准能查到。
毛公老人家在纪晓岚笔下很是高傲,可他遇上诗经作者的鬼魂的话,也会遭同样的揶揄吧?
不过这些笺注本身也已成了经典。好像读雎鸠,毛公的暗示在那里,我总愿意把它理解为贵族的婚歌,感觉是非常典雅的诗篇。
记得大学里有位老师讲:一切对经典的诠释都是误读。当时听了真有振聋发聩的感觉。文化的传承,它就是个谜。
[投诉]
[5楼] 作者回复 [2010-06-09 13:59:38]
我昨晚在想这个事情。今早起来翻了一下。是在滦阳消夏录,卷二里面,原文如下:
相传有塾师,夏夜月明,率门人纳凉河间献王祠外田塍上。
因共讲《三百篇》拟题,音琅琅如钟鼓。又令小儿诵《孝经》,
诵已复讲。忽举首见祠门双古柏下,隐隐有人。试近之,形状
颇异,知为神鬼。然私念此献王祠前,决无妖魅。前问姓名。
曰毛苌、贯长卿、颜芝,因谒王至此。塾师大喜,再拜,请授
经义。毛、贯并曰:“君所讲,适已闻,都非我辈所解,无从
奉答。”塾师又拜曰:“《诗》义深微,难授下愚。请颜先生
一讲《孝经》可乎?”颜回面向内曰:“君小儿所诵,漏落颠
倒,全非我所传本。我亦无可著语处。”俄闻传王教曰:“门
外似有人醉语,聒耳已久,可驱之去。”余谓此与爱堂先生所
言学究遇冥吏事,皆博雅之士,造戏语以诟俗儒也。然亦空穴
来风,桐乳来巢乎。
[投诉]
[6楼] 网友:MM [2010-06-09 17:22:12]
来看脉脉更了没。期待酷酷程老板与着红裙伴美男的穆岚喜相逢!这年头好狗血不易得!
看到脉脉贴的阅微文了,多谢并捂脸,颜回颜芝,差好多!
话说河间献王此人绝对是个人物,汉书说他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从民间收得古文先秦典籍,数量和朝廷收书等同。最好笑是淮南王安也好书,收的多是神仙方术。也许脉脉有空闲时可拿这二王的事发挥发挥,写篇西汉人物的古意?(《有所思》看得我意犹未尽。)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