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书名作者 高级搜索

首页>《清平调》  第16章

网友:cherry62% 打分:0 [2011-08-13 03:27:18]

女主是皇后,还在后位上待了十年,圣母到如此境地,是怕别人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害么?
还是不喜欢,现代杀人还要判刑呢?更别说古代,童话过头了

   

[1楼] 作者回复 [2011-08-14 21:03:19]

我不明白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的有读者认为女主不杀栗妃是不可理解的,其实文中已经交代清楚了,是女主内心很明白这位妃子已经没有翻身的可能了,而作为皇后,不如在这时表现出大度宽容,还能博得名声,更何况要是把她杀了,还要考虑以后她所生的那位王子会不会怨恨自己(除非把这位小王子也去掉,但这就太说不过去了吧),而这种后患才是防不胜防的,那还不如留一份情面,日后更有回旋之地呢!
我是觉得主张杀的读者反而是考虑得太简单了。

    [投诉]

[2楼] 网友:cherry [2011-08-15 17:03:34]

人人都害害她,原谅的过来么?是不是等到被害死了,还觉得应该原谅。
宫规呢?
大度,很假
就怕被那个孩子狠上,你自己的娘害人,还有什么好说的,是不是杀人犯的亲人也要去恨被害人

    [投诉]

[3楼] 网友:cherry [2011-08-15 17:04:46]

有千日做贼的,没有千日防贼的

    [投诉]

[4楼] 网友:西雅 [2011-08-15 18:34:52]

我明白你的意思——但你似乎不明白我的意思;
我的意思的首要关键之处在于:栗妃还有能力害皇后吗?
答案是否定的。
此外,还有不杀的其他理由。
但要是你说从另一个角度,从法制和宫规的角度说不能就这样算了,这也许能说的过去,但是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的,在皇宫里面,这些都假的,一切取决于最有权力的那个人的心意。例如有一段历史故事,唐太宗时期,国舅爷长孙无忌一时没注意带着佩剑去见皇帝了,被其他大臣举报说这是违法的,见皇帝是不能佩戴利器的,按律是很大的罪。但是唐太宗怎么处理呢?难不成按律处置长孙无忌?当然不会,皇帝就把守卫惩罚去了,说是他的过错,是他执法不严,把佩剑的人放进来了——但是这谁都知道只是在找一个替罪羊而已。
在中外历史上,这种皇帝(或者其他当权者)按照自己的喜好去行事的类似的故事多不胜举呢!
我的意思是,要是你以这个理由去较真的话,我也可以举出很多反例。
还有一点,你也说得过头了,“人人都害害她”——其实哪有很多人能有机会去害一个受宠的皇后啊,宫斗文看太多了吧。

    [投诉]

[5楼] 网友:猫儿 [2012-04-23 22:53:17]

后宫自古就是修罗场,皇后下马的多了去了。你看某某妃子欲害皇后实施行动差点成功都没什么惩罚,我也可以

    [投诉]

[6楼] 网友:西雅 [2012-05-24 22:13:22]

宫斗戏真的泛滥了,看得人都傻了,连一个最基本的都忘了;当然,后宫也许是可怕的,也许是充满了尔虞我诈的,但是不要忽略了一个基本的,即使是斗,都要是两个势均力敌的来斗的,一个失宠的妃子跟一个得宠的皇后怎么斗?!
而且,这些斗来斗去被无限放大了,西某觉得实在无聊,因为关键因素还是谁得宠。比方说,武则天之所以斗倒了王皇后,真的因为她狠心牺牲了自己的女儿吗,大家想想这个故事,唐高宗不傻的,难道想不通王皇后根本没有理由杀一个小公主吗?公主再受宠爱又有什么作为?他相信了武则天的故事是因为他爱武则天,早就想废掉王皇后了,所以顺水推舟。否则真是相信皇后杀了公主的话,为什么不直接杀掉王皇后呢?

    [投诉]

[7楼] 网友:猫儿 [2013-10-13 01:27:35]

灰都有死灰复燃的可能,自古以来从卑微里站起又倒下,又重新站起来的也多了去了,这文里,无非作者给女主开了金手指又想让女主保持所谓的善良大度而已。可惜我一直支持有选择的原谅和宽容。至少谁想害我性命动了手,还为了个男人,不好意思,本人还没有那么大度。说这么多,其实也就是女主不是我的菜而已。

    [投诉]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最后生成:2024-06-19 01:55:25 反馈 联系我们@晋江文学城
纯属虚构 请勿模仿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适度阅读 切勿沉迷 合理安排 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