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书名作者 高级搜索

首页>《不负流年[鼠猫]》  第12章

网友:苏家评铺 打分:0 [2010-04-26 21:15:40]

耽美评员苏一评——《有缘有份》
一篇中规中矩的鼠猫文,基本上在各方面都没有走形。文案里透露出的淡淡韵味与水墨封面相统一,遣词造句上又有评书的味道,而章回体的命名方式,让人对每章的主要剧情都一目了然。这般古韵的特色却因如此直白的小说名而少了几分回味。望作者再斟酌斟酌。
开篇较为精彩,几句对话就将白玉堂与展昭的个性展现了出来。两位主角间,一个较为沉稳,一个颇为张扬,这一静一动的互动就道出了人物的基本设定。从展昭前后两句对白的用词和语气的改变上,读者很容易就能从中看到这二人之间的火花碰撞。只是最后那句有承上启下作用的总结,没有情景交融。不如将那个意思融入前段所描写过的骏马奔驰的场面里,这样更显得浑然一体。
作者在留言中表示,写此篇文时很注重人物塑造,那么请留意下面两个方面:
1、人物塑造的细节问题
这篇文的优点在于人物个*鲜明。白玉堂、展昭、赵子清、苏瑶……通篇读来,各类角色都面目鲜活。其中,形象最为饱满的是赵子清。年少位高,叛逆调皮又缺少父爱,于是靠在外任意妄为而排解内心寂寞,同时期待这样的行为能引起父亲的注意;厌恶苏瑶的龙阳之癖又为了教训展昭而给他牵线搭桥。一个人的复杂性被表现得淋漓尽致,相对于个别有标签式面貌的角色,这个人物值得读者拍手叫好。
人物的丰满度已经达到,希望作者能注意其他细节使其更加精彩。
(1)第二章奠堂里的一场戏,缺少场景的代入感。后文里有一出戏,是白玉堂在荷花池前恸哭,他在展昭面前将自己失去母亲的悲痛毫无保留地宣泄了出来。这可以说是白玉堂与展昭友谊的□□。那么,在上文白玉堂一人在母亲排位前时,作者可以将读者的视觉分为两方面:白玉堂和其他一众旁人,然后着力在这两方面上进行描写。例如,从整个局面分布上,白玉堂应该是跪于大堂正中,而家奴、仆人分列两边,形成点与面的对比;在角色们的姿态上,白玉堂眼含泪光却脊梁挺直(甚至可以是面无表情),而下人们却是耷拉着脑袋哭哭啼啼……这两者相互衬托,场面感便跃于文字上。
如此一来,纵向和横向都有烘托与对比,就能借由着丧母这个情节,将白玉堂的内心坚强与少年心性表现地更为立体。
(2)不可弱化包拯的形象。白玉堂盗三宝时,不如让展昭和包拯对着公孙策一同叫“不好”。
(3)心禾对白玉堂的动心有些突兀。作为卧底,心禾对白玉堂的关注度自然比平常要来得认真几分,但在这基础上转变的爱慕欠说说服力。
问题与个别章节的剧情节奏
(1)逻辑问题。
展昭义务保镖送来玉镯后,双方没有任何对话与暗示,展昭就理所当然的在白府住下了。就算是大家默认的故事走向,也需要一句话点出吧。
前文已经交代过,御猫的名号天下皆知。那么在展昭暗访王府的这段期间,梅心禾和苏瑶为何没察觉出开封府少了个人呢?还需要作者交代一下开封府的障眼法。
白玉堂与展昭假装分道扬镳在前,白玉堂情急之下将展昭从苏瑶的床上救出在后。苏瑶看在眼里,却没有表现出丝毫疑惑与怀疑。这会误导读者去怀疑苏瑶的智商。
(2)个别章节的剧情节奏缺高/潮
白玉堂自愿去朝廷认罪时,理应是整个盗三宝事件的□□。前面的情节是一浪高过一浪,但在最后的节骨眼上,那紧张感戛然而止,落幕得很是陡峭。白玉堂与皇帝的交锋实属平缓,没见应有的激情与张力。再说明白点,就是皇帝的怒气消得太快,没有一波三折的感觉。其实在这章里,白玉堂的骄傲,展昭的真情流露,皇帝自觉被羞辱的愤怒,包拯的好言解围都被一一点到,却因笔力而显得平乏。作者需要在这上面好好排练。
总体而言,这篇鼠猫文的骨架已经构建妥当,还请作者用细节去赋予它血肉。
PS:中文的省略号是六个点,请不要采用英文写法。这是古文,一个小细节没留意到,就会穿帮。
PPS:作者说要大修,所以要求严格了些,请谅解。

   

[1楼] 作者回复 [2010-04-27 22:11:50]

啊,抱住苏一大大mua~~
谢谢乃滴长评~~
里面的意见十分中肯、一针见血,对青萍修文十分有帮助~~
真的是不知该说什么好了~~总之,青萍会认真总结、好好修文的~
再次感谢苏一和苏家评铺~~~

    [投诉]

[2楼] 网友:苏一 [2010-04-28 16:55:27]

加油吧~

    [投诉]

[3楼] 作者回复 [2010-04-29 11:10:21]

恩!!握拳~~

    [投诉]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最后生成:2025-10-19 11:36:52 反馈 联系我们@晋江文学城
纯属虚构 请勿模仿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适度阅读 切勿沉迷 合理安排 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