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网友:清风明月 打分:2 [2023-02-01 12:43:23] 来自重庆
不了解战国,但我知道那是个百家争鸣的时代。接下来的刘禅也不行,只能说对比起完颜构他太不错了。那个司马炎我记得他脾气挺好的,被骂和桓灵二帝相比也不生气。被亡国之君怼也不生气。我个人觉得他就是摘了父兄的桃子,然后在这个的基础上灭了吴国。其实他立司马衷我个人觉得是防火防盗防齐王司马攸,然后看在好圣孙的基础上。其实皇后杨艳才是最坑的一她一定要立司马衷为太子,二是她一定要让司马衷娶贾南风。
28
[1楼] 网友:新书25% [2023-02-01 14:43:29] 来自江西
杨艳还有一个小儿子司马柬,封为秦王。晚年司马炎在司马攸死后想易储立秦王,但被外戚杨艳的兄长及堂妹皇后劝说、加上有个好孙子,就没有换太子
8 [投诉]
[2楼] 网友:新书25% [2023-02-01 15:01:17] 来自江西
司马炎之所以立司马衷,是因为司马衷嫡长子的身份,如果不立司马衷,就否认了他自己上位的合法性。毕竟司马炎是凭借长子的身份在与司马攸的竞争中胜出的,才能当上世子、晋王。
[3楼] 网友:新书25% [2023-02-01 15:04:17] 来自江西
而且司马炎称帝后,追封伯父司马师为景帝,司马攸身为司马师的嗣子,同样有继位的合法性。因此在司马攸活着时,司马炎绝不可能废司马衷,否认他自己上位的合理性。
5 [投诉]
[4楼] 网友:新书25% [2023-02-01 15:12:47] 来自江西
司马炎、杨艳之所以要司马衷娶贾南风,一是因为贾南风的父亲贾充是司马氏取代曹魏的功臣(贾充授意成济在光天化日之下杀死身为皇帝的曹髦),势力如日中天,可贾充的长女嫁给了司马攸。为了把贾充拉拢过来巩固司马衷的地位,因此让司马衷娶贾南风。二是杨艳的娘家杨氏在朝中排在后头。司马炎娶杨艳时,司马师掌权,为了不引起司马师的猜忌(司马攸已经过继给司马师当嗣子),司马昭给司马炎求娶的不是显赫大族之女,而是世家后头的弘农杨氏的杨艳。因此杨艳让司马衷娶贾南风,是想要当时势力如日中天的贾家提携杨氏
6 [投诉]
[5楼] 网友:清风明月 [2023-02-01 15:22:34] 来自重庆
我知道秦王司马柬,都是同父同母所生,司马衷智力有问题,司马柬却很聪明,这个遗传的也太两极分化了!立司马衷还是因为司马炎本人就是嫡长子,有个好圣孙。主要是想把嫡长子继承制传承下去吧。但是司马柬根本就没有活到贾南风谋害太子,司马伦篡位时期。司马衷的太子死后他作为司马炎优秀的嫡次子是最适合继位主持大局的,但是司马柬不长命啊。其实我个人觉得司马炎的优秀儿子也很多,比如司马柬、司马允、司马玮、司马乂。玮和乂是同母兄弟,是八王之乱中为数不多能看的好人吧,司马玮虽然不够聪明被人利用借刀杀人,但好歹是拥护朝廷听从皇帝命令的。优秀的儿子那么多但是偏偏司马炎选择了一个最错误的答案。八王之乱中势力最大的司马颖也是司马炎儿子,但我个人觉得他是不顾及国家利益的那种,太能作妖了。司马炎要用外戚藩王搞制衡之道,但是忽略了一个变数好圣孙不是贾南风所生,他的那套制衡之道是可以用,但前提是一个雄才伟略智商正常的皇帝。司马炎必须为西晋灭亡背锅的原因是因为他选了一个傻子皇帝
[6楼] 网友:新书25% [2023-02-01 15:24:59] 来自江西
在司马炎灭吴前,曾经生了一场重病,朝臣都以为他挺不过来,都属意齐王司马攸继承帝位,而不是太子司马衷。当时有臣子来劝说贾充,贾充虽然没有站队,但也没有坚决维护太子(毕竟齐王司马攸与太子司马衷都是他女婿)。司马炎痊愈后,得知这一情况,非常恼火,也对贾充冷淡了,想要在朝堂上建立属于他自己的心腹班子,而不是司马氏的。这一情况参考宋太宗在高粱河战场骑驴车逃跑,回到营地后发现将士要拥立赵匡胤的儿子当皇帝。司马炎就下令灭吴,凭灭吴的功绩树立威信,重用张华、外戚杨氏等人。
[7楼] 网友:新书25% [2023-02-01 15:54:41] 来自江西
众所周知西晋藩王权利很大,但司马炎在位期间藩王权利变动过几次。司马炎刚称帝时,因为代曹魏建西晋是司马氏一族的功劳,他本人威望不足,所以司马炎分封司马氏族人为藩王,藩王权利很大。藩王中,属于司马懿这一支的人数很少,司马炎的儿子还未长大没有分封,弟弟司马攸又是竞争对手。而且司马炎还有一个叔爷爷在世(在司马八达中排第三),这一房人丁兴旺。所以当时是强枝弱干,藩王权利很大。司马炎重病痊愈后,为了巩固司马衷的地位,保证皇位还在他这一支,把齐王司马攸赶会封地,同时下诏缩小藩王的权利(如减少藩王的统兵人数)。藩王的权利相比建朝时缩小了。司马炎灭吴后,威望大增,重用外戚杨氏。他的儿子也长大了,可以分封。但司马炎担心以后杨氏专权,司马衷不能压制,就加大藩王的权利,他的儿子分封的统治区域相比其他藩王更大,一方面藩王外戚制衡,另一方面强干弱枝,压制其他房的藩王。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网友:清风明月
打分:2 [2023-02-01 12:43:23]
来自重庆
不了解战国,但我知道那是个百家争鸣的时代。接下来的刘禅也不行,只能说对比起完颜构他太不错了。那个司马炎我记得他脾气挺好的,被骂和桓灵二帝相比也不生气。被亡国之君怼也不生气。我个人觉得他就是摘了父兄的桃子,然后在这个的基础上灭了吴国。其实他立司马衷我个人觉得是防火防盗防齐王司马攸,然后看在好圣孙的基础上。其实皇后杨艳才是最坑的一她一定要立司马衷为太子,二是她一定要让司马衷娶贾南风。
28
[1楼] 网友:新书
25% [2023-02-01 14:43:29]
来自江西
杨艳还有一个小儿子司马柬,封为秦王。晚年司马炎在司马攸死后想易储立秦王,但被外戚杨艳的兄长及堂妹皇后劝说、加上有个好孙子,就没有换太子
8 [投诉]
[2楼] 网友:新书
25% [2023-02-01 15:01:17]
来自江西
司马炎之所以立司马衷,是因为司马衷嫡长子的身份,如果不立司马衷,就否认了他自己上位的合法性。毕竟司马炎是凭借长子的身份在与司马攸的竞争中胜出的,才能当上世子、晋王。
8 [投诉]
[3楼] 网友:新书
25% [2023-02-01 15:04:17]
来自江西
而且司马炎称帝后,追封伯父司马师为景帝,司马攸身为司马师的嗣子,同样有继位的合法性。
因此在司马攸活着时,司马炎绝不可能废司马衷,否认他自己上位的合理性。
5 [投诉]
[4楼] 网友:新书
25% [2023-02-01 15:12:47]
来自江西
司马炎、杨艳之所以要司马衷娶贾南风,一是因为贾南风的父亲贾充是司马氏取代曹魏的功臣(贾充授意成济在光天化日之下杀死身为皇帝的曹髦),势力如日中天,可贾充的长女嫁给了司马攸。为了把贾充拉拢过来巩固司马衷的地位,因此让司马衷娶贾南风。二是杨艳的娘家杨氏在朝中排在后头。司马炎娶杨艳时,司马师掌权,为了不引起司马师的猜忌(司马攸已经过继给司马师当嗣子),司马昭给司马炎求娶的不是显赫大族之女,而是世家后头的弘农杨氏的杨艳。因此杨艳让司马衷娶贾南风,是想要当时势力如日中天的贾家提携杨氏
6 [投诉]
[5楼] 网友:清风明月
[2023-02-01 15:22:34]
来自重庆
我知道秦王司马柬,都是同父同母所生,司马衷智力有问题,司马柬却很聪明,这个遗传的也太两极分化了!立司马衷还是因为司马炎本人就是嫡长子,有个好圣孙。主要是想把嫡长子继承制传承下去吧。但是司马柬根本就没有活到贾南风谋害太子,司马伦篡位时期。司马衷的太子死后他作为司马炎优秀的嫡次子是最适合继位主持大局的,但是司马柬不长命啊。其实我个人觉得司马炎的优秀儿子也很多,比如司马柬、司马允、司马玮、司马乂。玮和乂是同母兄弟,是八王之乱中为数不多能看的好人吧,司马玮虽然不够聪明被人利用借刀杀人,但好歹是拥护朝廷听从皇帝命令的。优秀的儿子那么多但是偏偏司马炎选择了一个最错误的答案。八王之乱中势力最大的司马颖也是司马炎儿子,但我个人觉得他是不顾及国家利益的那种,太能作妖了。司马炎要用外戚藩王搞制衡之道,但是忽略了一个变数好圣孙不是贾南风所生,他的那套制衡之道是可以用,但前提是一个雄才伟略智商正常的皇帝。司马炎必须为西晋灭亡背锅的原因是因为他选了一个傻子皇帝
8 [投诉]
[6楼] 网友:新书
25% [2023-02-01 15:24:59]
来自江西
在司马炎灭吴前,曾经生了一场重病,朝臣都以为他挺不过来,都属意齐王司马攸继承帝位,而不是太子司马衷。当时有臣子来劝说贾充,贾充虽然没有站队,但也没有坚决维护太子(毕竟齐王司马攸与太子司马衷都是他女婿)。司马炎痊愈后,得知这一情况,非常恼火,也对贾充冷淡了,想要在朝堂上建立属于他自己的心腹班子,而不是司马氏的。
这一情况参考宋太宗在高粱河战场骑驴车逃跑,回到营地后发现将士要拥立赵匡胤的儿子当皇帝。
司马炎就下令灭吴,凭灭吴的功绩树立威信,重用张华、外戚杨氏等人。
5 [投诉]
[7楼] 网友:新书
25% [2023-02-01 15:54:41]
来自江西
众所周知西晋藩王权利很大,但司马炎在位期间藩王权利变动过几次。
司马炎刚称帝时,因为代曹魏建西晋是司马氏一族的功劳,他本人威望不足,所以司马炎分封司马氏族人为藩王,藩王权利很大。藩王中,属于司马懿这一支的人数很少,司马炎的儿子还未长大没有分封,弟弟司马攸又是竞争对手。而且司马炎还有一个叔爷爷在世(在司马八达中排第三),这一房人丁兴旺。所以当时是强枝弱干,藩王权利很大。
司马炎重病痊愈后,为了巩固司马衷的地位,保证皇位还在他这一支,把齐王司马攸赶会封地,同时下诏缩小藩王的权利(如减少藩王的统兵人数)。藩王的权利相比建朝时缩小了。
司马炎灭吴后,威望大增,重用外戚杨氏。他的儿子也长大了,可以分封。但司马炎担心以后杨氏专权,司马衷不能压制,就加大藩王的权利,他的儿子分封的统治区域相比其他藩王更大,一方面藩王外戚制衡,另一方面强干弱枝,压制其他房的藩王。
5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