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书名作者 高级搜索

首页>《红楼·画中人》  第8章

网友:路过 打分:0 [2010-06-10 13:13:34]

王妃怎么能随便见外男?大家子的规矩不是这样的。请看贾府:哪怕是一家人,年节大宴都是男女分开,别说外客了!
王妃和一干人等居然知道宝黛私情(宝玉成天念叨着林姑娘),这就更不可能了!男女私情,那可是大家少爷和小姐的丑闻啊!请看:宝玉稍微表白一下,一看把袭人当成了黛玉,当时就懵了!贾母再怎么变着法子促成宝黛,却决不允许家人和仆人公开议论,甚至用“掰谎”的法子替两人辩解。
当然,这不是说两人的事不为人知。但起码,不管宝玉还是黛玉,都是很有规矩,平时决不会公开表露的。当然,赐婚一下,宝玉大闹而显形,倒是有可能的。
总之,作者的文字功底实在不错,但是对那个时代显然缺乏了解。

1  

[1楼] 网友:追红 [2010-06-10 18:52:58]

按照你的说法,那本文根本就不用写了,不合时宜。呵呵。

    [投诉]

[2楼] 作者回复 [2010-06-10 20:06:03]

不过宝黛之间是有目共睹的,不然不会上到王熙凤,下到兴儿,都认定“只未露形,将来准是林姑娘定了的”

1   [投诉]

[3楼] 网友:路过 [2010-06-11 01:19:20]

不错,宝黛的事,家中上下人等都知道,甚至可以议论。但是,有哪个人可以说“宝玉成天念叨着林姑娘”之类的话?
大家子的规矩,不管宝玉还是黛玉,都是明面上不得不遵守的,行动上不可能如此直白表达。你看原书:赵姨娘一来,黛玉马上就让宝玉走。为什么?两个人不过谈话而已。但是,可能留下把柄的事情,决不能让人看到,这就是大家闺秀和大家少爷。否则,就是丑闻!

2   [投诉]

[4楼] 网友:路过 [2010-06-11 01:28:24]

或者说,家中上下人等可以议论宝黛的婚事,但是说“宝玉成天念叨着林姑娘”,就等于指责两人出了丑闻。古代社会的观念,跟现代区别很大。不信,你看熙凤和兴儿可曾提过宝黛的任何亲密行为?
如果“宝玉成天念叨着林姑娘”连王妃都知道,黛玉就不用考虑嫁人了。这在古代,跟失贞也错不太远了。

1   [投诉]

[5楼] 网友:路过 [2010-06-11 01:34:12]

另外,王妃怎么能随便见外男,还跟外男应酬?大家子的规矩,哪怕是一家人,年节大宴都是男女分开,别说外客了!请看贾府的大宴小宴,连看戏都是男女分开。
黛玉来贾家这么久,见过几次舅舅?恐怕,也就猜灯谜的时候,一两次而已。
薛蟠在贾家住了那么久,见过几次女性亲戚?恐怕,也就宝玉、熙凤发疯的那次,他才趁乱进了内院。

1   [投诉]

[6楼] 网友:路过 [2010-06-11 01:35:33]

我不是说作者写得不好。我已经说过,作者很有文字功底。但是,文章中有bug,指出来加以修改,更完善不好吗?

1   [投诉]

[7楼] 网友:路过 [2010-06-11 01:40:54]

比如,宝黛因为元春赐婚而失常,这件事完全可以作为新闻,由水溶的男宾们告诉他嘛!为什么一定要让不可能见外客的王妃来说呢?
而且,说的时候也不是大家早知道“宝玉成天念叨着林姑娘”,完全可以是事情爆发之后,人们才议论纷纷,甚至传出一些“桃色旧闻”。这样,情节会更严密。

1   [投诉]

[8楼] 网友:追红 [2010-06-11 16:12:15]

路过说的应该大致不错。只是我认为,鉴于这是一篇番外,作者写,是为他的心,我们喜欢看,是为我们的心。我们看的是文字和爱情。如果真的严格按照当时礼教制度去写,该文就完全没必要写了,水黛绝对不会相逢,宝玉又怎会提及表妹的名讳?那时少女的闺名绝对不能外泄的,在求聘的时候,有一项仪式叫做问名,即求问新娘的名讳。
窃以为瑕不掩瑜,这些东西我们都知道,但是绝不影响我们喜欢读。所谓瑕不掩瑜。只要大部分读者接受,甚至喜欢,也就是好文。
礼教太严格了,文学有时,就是让我们逃离现实,做白日梦的,悲中喜,喜中悲,醒来都是一梦。

    [投诉]

[9楼] 作者回复 [2010-06-11 23:05:20]

嗯,谢谢路过,这个会改的,希望大家多多提意见,因为有很多地方照顾不到,比如礼节称谓啊,我自己也很抓狂……

    [投诉]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最后生成:2024-06-24 09:47:26 反馈 联系我们@晋江文学城
纯属虚构 请勿模仿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适度阅读 切勿沉迷 合理安排 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