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书名作者 高级搜索

首页>《双木缘(红楼)》  第20章

网友:datuozy79 打分:1 [2009-12-04 19:34:00]

狐假虎威?!
谁是虎,谁又是狐?在自己家里,还怕着谁不成?林黛玉上有父下有弟, 有什么可怕贾家的?就是不回贾府也有充足的理由,贾家到底还是外祖,还能越过林家了不成?
感觉这里把贾家对林妹妹的压力渲染的有点过头了,毕竟这里的黛玉已经不是原著中的黛玉了,林家小姐的优势和架子摆在那里,贾府早已经是无需顾忌的存在了。

   

[1楼] 作者回复 [2009-12-04 21:36:10]

黛玉呢,依仗着林家的权势,让贾府里来的人瞅瞅林家有着不输与贾家的显赫。这呢,也是为了将来回到贾府里铺路。是人都知道,贾府里的奴才主子,除了贾宝玉。基本都是趋炎附势的人。哦,贾母不算了。她倒是真的很疼爱黛玉。而这些嬷嬷们定会将在林府的见闻,在回到贾府后,说给身边的人。这样子,对黛玉往后回贾府里过日子,有很大的助益。所谓的狐假虎威呢,其实也就是 黛玉借机铺路而已。她明白,只要贾母活着,贾府那边就可以 以贾母思念外孙女的名义,派人过来,接她去贾府里孝敬老太太。百善孝为先。这一点,是林如海无法拒绝的。且当今的圣上也是一个极端推崇忠孝礼仪的人。作为女婿,作为自幼在贾母身边养着的黛玉,在听到贾母身体不适后,都不能置之不理,他们反而会,尽快打点行装,启程去京都。所以,贾府派来的王嬷嬷非常的聪明,她倚老卖老,言辞恳切地哭诉贾母整日里念叨着黛玉,生怕她病了之类的话。但她只字不提宝玉如何,或是贾母心情不好之类的话。她不说,然黛玉听到 她提到贾母因为思念外孙女,导致茶饭不思等话后。她又能如何自处呢?紫鹃如果不出头,帮衬一下,说她身子骨不好(贾府的人都知道这一事实,王嬷嬷听了,也没法子。)黛玉在悲切切,真心实意的感叹一下。然后融儿在出来 搅下局 。这样子,双方都可以很有面子的下台阶。大家族里处事,需要圆滑温和,给彼此留有一定的余地。即使看穿贾府醉翁之意不在酒,林家的人也不能撕破脸。我不知道其他地方是否有这样一句话,我们这里就有。叫 娘舅大如天。意思是舅舅说的话,比天皇老子还大。

    [投诉]

[2楼] 网友:1234 [2009-12-04 21:55:12]

只要贾母活着,贾府那边就可以 以贾母思念外孙女的名义,派人过来,接她去贾府里孝敬老太太。百善孝为先。这一点,是林如海无法拒绝的。
=========
此言差矣,百善孝为先,首先孝的是自己的父母,却不是一个外家的祖母.
难道这是明白告诉别人贾家全是不肖子孙,非要一个林家的女孩到贾家尽孝?
再者,贾宝玉病了,林融身体还不好呢,弃自己的亲爹,亲弟弟于不顾,去孝顺贾家的人,这是哪门子的孝顺啊.

    [投诉]

[3楼] 作者回复 [2009-12-04 22:07:09]

贾府并没有说 要黛玉回去。那些婆子们只是奉了贾母的命,来给黛玉送一些过冬的东西的。而作为女婿的林如海,接待的时候,听了贾府那边问候黛玉以及林融的话后,肯定会说林融已经好了,现在陪着黛玉会姑苏老家去了。毕竟回来一两个月了。如果病还没好,干嘛回姑苏老家,不在扬州城养着呢。
然后,林如海一定会问问贾府里每一个人的身体状况。那些婆子借势 就会禀告说,一切都好。期间,她们会趁机含糊其辞的提及 因黛玉离开,宝玉病的事。因为她们要试探下,林如海的态度。 而林如海也清楚,黛玉去了贾府,是和宝玉一起养在老太太屋子里的。听老婆子们 有意无意这么一提,他立刻觉察出 贾府那边为什么会单单提 宝玉的事。他们竟可以说 老太太思念外孙女。

    [投诉]

[4楼] 作者回复 [2009-12-04 22:17:04]

这里的孝 ,指的是 黛玉替父母 在贾母跟前尽孝。为什么黛玉需要尽孝?凭她母亲逝后,老太太接她在身边亲自养育,她都得去尽孝。这是她个人品德问题。与贾府孝顺老太太没关系。当然,她可以选择不去啊。不过,按照那个社会背景,她不去可能吗?就算是换做我们现代,从小养在外婆家的话,外婆病了,想念外孙女,外孙女能不去吗?何况,现在是贾府没明着说 想让她回去。贾府只是派了人过来,给黛玉送点过冬的衣物。黛玉会知情,不过是有个婆子自作主张,告知了这一情况。与贾府的人是没有任何关系的。后来,婆子们见到 虽然林融身体好了。但是黛玉自个儿身子骨不太好,且小哥儿也闹脾气。她们不也很知趣的 不提了。后来也是黛玉自动说,她会在过年后回去探望 老太太。

    [投诉]

[5楼] 作者回复 [2009-12-04 22:21:51]

这里面的人做事都很隐晦,变着法子转弯抹角。所以,这章的题目是 狐假虎威 主要内容都是 虚情假意。

    [投诉]

[6楼] 网友:datuozy79 [2009-12-05 02:47:08]

“黛玉替父母 在贾母跟前尽孝?!!!”
吹气~~~
中国老话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嫁到别人家了,就是别人家的人,要孝敬的对象也就变成公公婆婆而不是娘家的父母!旧时候做媳妇的要回娘家都要事先向公婆申请,带了些什么礼物公婆都要知道,不然就会有人说闲话,说儿媳妇倒贴娘家。更别说要自己的儿女去孝敬外祖父外祖母了。亲戚间的亲近是一回事,谈到孝敬的义务上就是另一回事了。跟外祖家再亲,也没有个把自个家抛下的理。一般人走亲串友联系感情都是住个一两天,多的十天半个月,而且大都是逢年过节的时候才会串门子。没有迫不得已的理由,谁家会让小孩子经年累月的住到亲戚家里,花钱费力不说,还特别容易讨别人嫌呢?
贾母下面儿子儿媳妇、孙子孙媳妇、孙女儿一大堆,却要一个外孙女抛下单身的老父和年幼的弟弟大老远跑来自己身边尽孝,这不是搞笑吗?
大概作者是想找个理由让林妹妹回到贾府好继续原著的剧情吧,但这个理由实在是有点牵强了。
老实说作者既然当初安排了林弟弟活了下来,却让贾府单单接走了林妹妹就有些不合理。林弟弟年纪更小,贾母更应该担心才对,为什么不一起接走?!如果说是林如海不放心幼子,那么按照“长姐如母”的道理,林黛玉就应该留下来帮助父亲照顾弟弟才对,才是尽孝!
老父幼弟,才是林黛玉的关系和尽孝的对象!!

    [投诉]

[7楼] 网友:datuozy79 [2009-12-05 02:58:17]

只要有老父幼弟在的,林妹妹的根就在林府,她的生活重心也应该在林府。
林黛玉作为林府的小姐,她的责任就在于照顾好单身年迈的父亲,教导好年幼的弟弟,而不是千里迢迢的跑到贾府去孝敬外祖母,蹚大观园的浑水。

    [投诉]

[8楼] 作者回复 [2009-12-05 14:27:15]

说句实话,如果我想找让黛玉回贾府,继续原著的话,根本用不着编出这么多事情来。完全可以让她待在贾府不回来,然后年纪大点,差不多该婚嫁的时候,林如海再派人接她回家。那样的话,贾府也差不多快完蛋了。贾府败的时候,黛玉也就十五六岁吧。最多也就十六岁出头。至于当初安排黛玉弟弟活下来,却让贾府单单接走黛玉,留下弟弟。就我个人的想法而言,我觉得老太太再不知趣,也不会去接人家的继承人养在身边。且当初我解释过,林如海送走黛玉是因为 亡妻的嘱托。哦,这一点,在今天更新的章节里,已有交代了。嘻嘻,没想到,我来更新的时候,看见你竟然提出了这个问题,说这点安排的不合剧情,很牵强。然后,我仔细看看我用的理由,编造的故事剧情,的确挺牵强附会的。不是很完美,漏洞百出。不过,我已经尽力了。尽量的让故事通顺,让黛玉继续走下去。
我也知道,我写文跳得很快,很多地方都不交代。直接跳过去了。因为我觉得有些事情,暂时可以不讲,放到以后再讲出来。这样省的剧情一直在原地拖拉着,不前进。遂黛玉被送走的原因,我跳过去了,贾府派来的婆子见林如海的剧情,我也跳过了。直接在黛玉与紫鹃的交谈中,用几个字简略的一笔带过了。水陆法会,木辰与黛玉的相处,义诊之类的事,我也全都跳过了,直接讲木辰留下了一面铜镜,离开了。而那面镜子代表的真实含义,我也略过了,很含糊的用紫鹃的理解表达了一些看法。而贾府来人送冬衣,探望黛玉和融哥儿。我想,我并没有在文中写到贾府想要接黛玉回去之类的话。而且一直在说贾府派人来送冬衣。然后用黛玉,紫鹃,雪雁等她们的对话,来猜测贾府是想接 黛玉回去。

    [投诉]

[9楼] 作者回复 [2009-12-05 14:44:40]

至于说到孝道,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古代的确是如此的。女儿嫁了,就是别人家的人。与自家无关了。然黛玉是现代人,她没这个观念。就我个人的想法而言,我希望这里的黛玉是懂得知恩图报的人。老太太偏心的宠爱,是她深有体会的。如果老太太真的病了。 黛玉在弟弟健康,父亲也不错的情况下,不回去尽孝的话,说实话,我无法自己写出那样的人。我一直认为,孝不该只针对与自己父母,而是所有年长的人,我们都该抱有一份尊重的心。所以,我文里的黛玉在家中无事的情况下,她会选择回贾府陪着老太太。年岁那么大的老人,能陪又能陪多少年?

    [投诉]

[10楼] 作者回复 [2009-12-05 14:50:25]

这篇文总的看看有很多破绽处,剧情人物文笔都不是很好,我也深深明白这一点,也一直努力地改进。嘻嘻,我写不出什么宏大的场面,惊天的谋略,只会写一些很琐碎的家常小事,无趣的对话。谢谢你们能指出文中的诸多不足,提出这么多有用的看法。谢谢啦。很多都很用哦,希望继续提出文中的致命伤,让我能够更好继续剧情。
谢谢啦。

    [投诉]

[11楼] 网友:ABC [2009-12-05 16:07:35]

家中无事时,要去贾家陪贾母,只有林老爹,林小弟病了,小病还不行,得是重病,才回来看几眼,看完了接着就要回贾家去.
林黛玉回林家其实只是走亲戚,走完亲戚要回自己家-贾家.
林如海白白生了这个女儿,直接过继给贾家算了

    [投诉]

[12楼] 作者回复 [2009-12-05 18:50:44]

按照原著,黛玉六岁丧母后,立刻就被接到贾家去养在贾母身边了。如果,贾母真的病了。家中的父亲,幼弟很好。她有什么理由不去贾家尽孝?我实在想不出来。况且,我这文里,林如海接她回去用的弟弟病了理由。实际上,弟弟病早好了。他接黛玉回家,是另有原因。且如果他说女儿大了,我想接回家自己养了。贾府也不会不放人。最多老太太想了,再接她回去住一段时间。就同史湘云一般。
所以,生也好,养也罢,贾府的的确确是替林家养了女儿。这是事实。并从未亏待过她。对她比自家的姑娘都好。

    [投诉]

[13楼] 网友:无名 [2009-12-23 10:23:58]

( 所以,生也好,养也罢,贾府的的确确是替林家养了女儿。这是事实。并从未亏待过她。对她比自家的姑娘都好。 )
贾家有什么理由不对黛玉好呢?林父位高权重,林府送钱送东西不断,黛玉小小年纪小心谨慎,贾家又心怀贪意想人财两得,不要说黛玉本身身弱不堪,她的才貌品格可是一等一的高,谁能比肩?
林家养不起女儿吗?贾家倒是靠这个名义赚取不少钱财吧!
贾家是对黛玉比对自己家的姑娘好,身份地位钱财都在那明摆着呢,贾家一贯捧高踩低不就是这样吗?

    [投诉]

[14楼] 作者回复 [2010-01-03 21:02:00]

【13楼】 网友:无名 打分:0 发表时间:2009-12-23 10:23:58
( 所以,生也好,养也罢,贾府的的确确是替林家养了女儿。这是事实。并从未亏待过她。对她比自家的姑娘都好。 )
贾家有什么理由不对黛玉好呢?林父位高权重,林府送钱送东西不断,黛玉小小年纪小心谨慎,贾家又心怀贪意想人财两得,不要说黛玉本身身弱不堪,她的才貌品格可是一等一的高,谁能比肩?
林家养不起女儿吗?贾家倒是靠这个名义赚取不少钱财吧!
贾家是对黛玉比对自己家的姑娘好,身份地位钱财都在那明摆着呢,贾家一贯捧高踩低不就是这样吗?
我前面回复的 这些呢 是针对原著的。
至于本文里,有句老话说得好。难道人家不要脸了,我们非得自降了身份与他们一样吗?

    [投诉]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最后生成:2025-10-14 11:15:44 反馈 联系我们@晋江文学城
纯属虚构 请勿模仿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适度阅读 切勿沉迷 合理安排 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