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网友:蛙之乐 打分:2 [2012-03-23 13:13:35]
很多以生命证明的【爱情】其实也许根本不是爱情。比如包惜弱和杨铁心。 包惜弱与杨铁心共死,是为情,是为义? 包惜弱死前嘴角含笑,是因为终于遇到了杨铁心,还是因为。。。。。。终于可以不负此心? 此心已有所属,不欲与君再续鸳盟,唯有一死以报? 以她的聪明,恐怕已猜出昔日牛家村惨案的幕后黑手。十八年舍华屋而居敝庐,是对杨的负疚吧? 完颜洪烈十八年深情,包惜弱真的完全没有触动?有时想起他们两个,就想起一句被滥用的十分恶俗的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PS:以下是更狗血的猜测, 也许赵王和包惜弱从未同房。包惜弱住在牛家村的破房子(伪),赵王会踏足此地? 所以包惜弱的子嗣只有杨康。====================================此类【殉情】还有。。。。。何沅君和陆展元的【殉情】,真是感情生死不渝么?想想当陆展元像长辈提起此事:大家长:哦?私定终身?女方家世如何?孤儿。师承?古墓派。没听说过。 (林朝英是接近五绝的绝顶高手,可是。。。。。。。。。陆家一个乡下土豪不知道。) ============================================= 所以急于定下另一门亲事造成既成事实。这样急就章的婚事自然不容易找到门当户对的世家子,不过无独有偶。。。。。。。 武氏同样急于遣嫁何沅君。 ================================== 何沅君呢? 整个事件中,最尴尬的就是她了吧? 恐怕她也同样急于离开家门,来不及挑拣夫家。 不会知道陆家求婚背后的事。以及,这门婚事的动机不纯。或者,既使知道也有意忽略。陆家的婚事已是她离开家门的救命稻草,说什么也不会放手的。 陆夫人的心态只怕更急。 ============================= 陆,何成亲当天,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重量级高手坐镇?若说不是陆夫人的安排,简直有点说不过去。(比如,喜筵上的“和尚”。又不是白喜事,纵使武林中人没那么多忌讳也。。。。。)。 =================================== 其中恐怕也不乏武三通的朋友。何沅君嫁人,不止武夫人放下心头大石,武三通的朋友们,也终于松了一口气吧? 心说,老武终于不用晚节不保,一世英名付与流水。从他们对待李莫愁的强硬态度就可见一斑。 陆展元真的对李莫愁完全无情么?十年之约未至而陆展元病逝,从时间上看, 病势是在【十年】将近的时候骤然加重的。 他未必无悔,未必无愧。昔日迫于父母之命,不认未婚妻,结果昔日的仙子成了索命的罗刹,陆展元也许潜意识不敢见李莫愁吧? (不完全是为陆展元开脱,那时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得不得家长同意的婚事不是不合理不合礼的问题,而是根本不合法吧?) 聘则为妻奔是妾 而何沅君。。。。。。。。殉情?笑。 当时。。。。。她,有活路么?在灭门的威胁下,陆氏全族的压力都会集中在她身上吧? 内无足以压制外敌的武力,外无可靠的娘家。。。。。。。 不要说昔日何沅君婚礼时的压场高手,一则李莫愁武功今非昔比,心肠刚硬更是今非昔比(昔日未经世事的古墓弟子怕是根本下不了杀手吧?),二则,即使昔日武三通能够召集大批武林人士以量取胜,在武三通已经疯了的如今,武三娘会不会为了嫁出去的【干】女儿泼出去的【祸】水如此大费周章劳心劳力,欠人情还很可能引火烧身?(赤练仙子在江湖上也并不好惹,伤了孙不二又赠解药,一向喜欢匡扶正义的全真教也不好主动为敌)
[1楼] 网友:蛙之乐 [2012-03-27 12:51:42]
老大。。。。。。。您居然还在。。。。。。。。还以为您离开晋江了呢。。。。。。==============想当初从□追过来,到后来常驻晋江,快两年了也没等到更新。。。。。还以为。。。。。。。。。。====================55555555,激动的不知所云,弱弱的问一句,何时更新?==================
[投诉]
[2楼] 网友:蛙之乐 [2012-03-27 13:02:14]
其实一直是将本文当成架空历史来看的。还是罕见的“硬历史”佳作。以金国为主场攻略的,更是仅此一篇。历史攻略部分写的太好了,根本无从置喙,干脆就以包惜弱为切入点凑一篇长评。。。。。。也许还冀望于能用雷将作者炸出来XD.....=================
[3楼] 网友:蛙之乐 [2012-04-05 21:10:54]
其实,以社会地位论英雄,说包惜弱是“无知村妇”未免有失偏颇。“老叫花”就真的是老叫花。那黄老邪还是化外野人呢。。。。(在大宋的地图之外XD).....偏僻的牛家村真的隐藏了不少牛人啊,杨再兴之后在种地,黄药师之徒在打铁。若说包惜弱的秀才老爹是什么名相之后偶也不会觉得奇怪。何况穷文富武,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下杨铁心的武功说不定会较祖先大打折扣,(不要说杨再兴所学是战场功夫,与江湖人比试吃亏;在射雕里,练一个不入流的铁砂掌之类还需要长期药水浸泡且有若干禁忌,比如手掌不能长时间受压。以杨铁心的经济条件,能按部就班的来么?)可知识的传承就没这么多制约。包老爹没有儿子,尽全力栽培女儿也是很符合逻辑的吧? ===================若包惜弱真的是一个除了容貌一无足取的女子,赵王会念念不忘那么多年?那是情痴还是白痴?=========================说是被“颜烈”牵着鼻子走,实际上即使她有所怀疑,也没有办法,只要她想保住杨康的命! 在不止一个话本小说里,丈夫死亡,身怀六甲的夫人甚至不敢放声痛哭,就是怕伤了孩子。不仅仅是母爱,在传承香烟看的比什么都重的古代,这更是责任! =====================论者多以郭靖之母与之对比,实际上真的有可比性么?李萍在原著中着重强调她“身子壮健”,身怀六甲还能咬牙干民夫一样的活;包惜弱则弱质纤纤,易地以处非死不可!实际上老金后来也说,要不是给主角开了金手指,唯一的结果只会是【雪地产子,母子俱亡】! =============================很喜欢这里的赵王,雄才大略而又未曾让感性让位于理性。能够在这么多年里成为他心灵的港湾,可绝非荏弱无害四个字可以概括!(PS:这里的赵王令人一见难忘,老金原书中的完颜洪烈给人的印象似乎只有痴情,老谋深算什么的,驭下有道什么的,布局闳深什么的。。。。。中流砥柱什么的。。。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只能打个哈哈了。 倒也未必是说原书中对完颜洪烈的设定有多差,只是金书的阴谋。。。。。啊哈哈哈哈哈哈哈。那种所谓“江湖人”的神逻辑,不是我辈正常人可以理解 的 还有那坑爹的“武穆遗书”,若说那是金国伪造来将宋室的江湖势力一网打尽的,偶都不会觉得奇怪。 ===========================武穆遗书究竟是什么?若是总纲,类似孙子兵法,即使能够发前人所未发,对学习者的悟性和根底也有很高的要求。 更像是给将领们进修所用。从战略高度做一个系统的总结。休说寻常人得之无用,就是军中低级小校,也未必用得上。心系宋室的江湖人夺来做什么?送给宋国大将?若是有用的话,这本传说中的秘笈也不会“藏之名山传之后世”了。 若是具体的战术安排,战阵形式。。。。。类似戚继光《纪效新书》,这种阵法若是用力省而能收到奇效,往往都是因为针对性强,就连戚家军的名阵,专克倭寇,对上蒙古铁骑也是专业不对口。。。。。。 不说此刻已不是岳家军时期,金国的战法也不可能一成不变,那时的特效药未必能起今日之沉疴,就说此刻宋军的战力。。。。战斗不是靠人来打的么?没有一支精兵,战术要怎么实现?将此秘笈送与宋室,以此为样本练兵?过了【祖训】,【成法】这两关先。送与大将?MS练兵的权力根本不在统兵将领手中。================================类似《李卫公问对》?私以为《李卫公问对》作为兵书有点名不副实。就流传下的版本看,主要是君臣对将要进行的国战进行商讨,就各方面论证计划的可行性,针对性太强,而且没有普适性。无法作为战略方面的教科书。主要也与战术无关。==================
[4楼] 网友:蛙之乐 [2012-04-05 23:00:45]
金书中非常无厘头的BUG还有:不值一驳的谎言:辽国来少林寺盗经,以求全民习武,全民皆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游牧民族的统治结构类似于奴/隶社/会。名门正派的武功多数需要漫长的修炼时间,而奴隶主能够让他的奴隶脱产练功,十几年没有供奉还要大把烧钱。。。。。以为奴隶主是慈善家么?何况,奴隶主真的看重奴隶么?还不是炮灰?人死了,从别的部落,甚至中原抢就是了。铁打的贵姓流水的附庸,他们只在乎自己的名下奴隶的多少,至于那些奴隶是甲乙还是丙丁。。。。。。。谁有闲心去问呢?胡儿十岁能杀人!高适·营州歌 营州少年厌原野,皮裘蒙茸猎城下。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鞑靼之歌:【星天旋转,诸国征战,连上床铺睡觉的韶光也没有。相互劫掠,掳掠。天下翻转,诸国攻伐,连进被窝睡觉的韶光也没有。相互夺取,杀伐,没有思考空闲,只有兴奋行事。没有躲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不是什么种族歧视,而是,生于斯长于斯,他们真的有【静生定,定生慧】的余裕?===================军队那种绝对的纪律性正是练气的大忌!气感也好,炁行于经自发而动也好,都是要顺其自然。硬性以绳墨纠之,不走火入魔就烧高香了,想练出个子午卯来。。。。。。。下辈子吧!所以,在潜意识里,不觉得游牧民族的寒士有成为内家高手的可能。(或许贵姓是另说,中原的丝绸,西域的香料,只要有钱,皆无足而至。想要安逸的环境,也不是奢求)======================================何况,秘笈是以什么语言写成的?说汉语不确切,应该是古汉语,用典且不必说,经络穴位子午流注这些学问也暂且放到一边,那些道藏特有的借代,就足以将圈外人给排斥出去!就像西方古炼金术故弄玄虚,留下的秘笈像是谜语,中/国古道藏有着约定俗成,相对一致的借代修辞。像黑白双煞,在练九阴之前好歹也算是个高手,又是黄药师精心传授的爱徒,经络穴位之类岂能不精?得到九阴依然如看天书。所以然者何?隔行如隔山耳。(就是因为这些借代太过隐晦,给了后世无数以此为进身之阶的佞幸以篡改经典以邀宠媚上的方便。好端端的修炼之法,被那些小人折腾的乌烟瘴气。连什么御女三千都整出来了。。。。。。以至于后来道家的名声被败坏不少)后来终于有人道破机关:龙虎,铅汞,阴阳,一也。
[5楼] 网友:蛙之乐 [2012-04-05 23:02:48]
听说长评对催更有帮助。。。。。试试看。老大,哪怕先解锁也好啊。
1 [投诉]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网友:蛙之乐 打分:2 [2012-03-23 13:13:35]
很多以生命证明的【爱情】其实也许根本不是爱情。
比如包惜弱和杨铁心。 包惜弱与杨铁心共死,是为情,是为义?
包惜弱死前嘴角含笑,是因为终于遇到了杨铁心,还是因为。。。。。。终于可以不负此心?
此心已有所属,不欲与君再续鸳盟,唯有一死以报?
以她的聪明,恐怕已猜出昔日牛家村惨案的幕后黑手。十八年舍华屋而居敝庐,是对杨的负疚吧? 完颜洪烈十八年深情,包惜弱真的完全没有触动?有时想起他们两个,就想起一句被滥用的十分恶俗的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
PS:以下是更狗血的猜测, 也许赵王和包惜弱从未同房。
包惜弱住在牛家村的破房子(伪),赵王会踏足此地?
所以包惜弱的子嗣只有杨康。
====================================
此类【殉情】还有。。。。。
何沅君和陆展元的【殉情】,真是感情生死不渝么?
想想当陆展元像长辈提起此事:
大家长:哦?私定终身?女方家世如何?
孤儿。
师承?
古墓派。
没听说过。
(林朝英是接近五绝的绝顶高手,可是。。。。。。。。。陆家一个乡下土豪不知道。)
=============================================
所以急于定下另一门亲事造成既成事实。这样急就章的婚事自然不容易找到门当户对的世家子,不过无独有偶。。。。。。。
武氏同样急于遣嫁何沅君。
==================================
何沅君呢? 整个事件中,最尴尬的就是她了吧? 恐怕她也同样急于离开家门,来不及挑拣夫家。 不会知道陆家求婚背后的事。以及,这门婚事的动机不纯。或者,既使知道也有意忽略。陆家的婚事已是她离开家门的救命稻草,说什么也不会放手的。 陆夫人的心态只怕更急。
=============================
陆,何成亲当天,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重量级高手坐镇?若说不是陆夫人的安排,简直有点说不过去。(比如,喜筵上的“和尚”。又不是白喜事,纵使武林中人没那么多忌讳也。。。。。)。
===================================
其中恐怕也不乏武三通的朋友。何沅君嫁人,不止武夫人放下心头大石,武三通的朋友们,也终于松了一口气吧? 心说,老武终于不用晚节不保,一世英名付与流水。从他们对待李莫愁的强硬态度就可见一斑。
陆展元真的对李莫愁完全无情么?十年之约未至而陆展元病逝,从时间上看, 病势是在【十年】将近的时候骤然加重的。
他未必无悔,未必无愧。昔日迫于父母之命,不认未婚妻,结果昔日的仙子成了索命的罗刹,陆展元也许潜意识不敢见李莫愁吧?
(不完全是为陆展元开脱,那时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得不得家长同意的婚事不是不合理不合礼的问题,而是根本不合法吧?) 聘则为妻奔是妾
而何沅君。。。。。。。。殉情?笑。
当时。。。。。她,有活路么?在灭门的威胁下,陆氏全族的压力都会集中在她身上吧? 内无足以压制外敌的武力,外无可靠的娘家。。。。。。。
不要说昔日何沅君婚礼时的压场高手,一则李莫愁武功今非昔比,心肠刚硬更是今非昔比(昔日未经世事的古墓弟子怕是根本下不了杀手吧?),二则,即使昔日武三通能够召集大批武林人士以量取胜,在武三通已经疯了的如今,武三娘会不会为了嫁出去的【干】女儿泼出去的【祸】水如此大费周章劳心劳力,欠人情还很可能引火烧身?(赤练仙子在江湖上也并不好惹,伤了孙不二又赠解药,一向喜欢匡扶正义的全真教也不好主动为敌)
[1楼] 网友:蛙之乐 [2012-03-27 12:51:42]
老大。。。。。。。您居然还在。。。。。。。。还以为您离开晋江了呢。。。。。。
==============
想当初从□追过来,到后来常驻晋江,快两年了也没等到更新。。。。。还以为。。。。。。。。。。
====================
55555555,激动的不知所云,弱弱的问一句,何时更新?
==================
[投诉]
[2楼] 网友:蛙之乐 [2012-03-27 13:02:14]
其实一直是将本文当成架空历史来看的。
还是罕见的“硬历史”佳作。
以金国为主场攻略的,更是仅此一篇。
历史攻略部分写的太好了,根本无从置喙,干脆就以包惜弱为切入点凑一篇长评。。。。。。也许还冀望于能用雷将作者炸出来XD.....
=================
[投诉]
[3楼] 网友:蛙之乐 [2012-04-05 21:10:54]
其实,以社会地位论英雄,说包惜弱是“无知村妇”未免有失偏颇。
“老叫花”就真的是老叫花。
那黄老邪还是化外野人呢。。。。(在大宋的地图之外XD).....
偏僻的牛家村真的隐藏了不少牛人啊,杨再兴之后在种地,黄药师之徒在打铁。
若说包惜弱的秀才老爹是什么名相之后偶也不会觉得奇怪。
何况穷文富武,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下杨铁心的武功说不定会较祖先大打折扣,(不要说杨再兴所学是战场功夫,与江湖人比试吃亏;在射雕里,练一个不入流的铁砂掌之类还需要长期药水浸泡且有若干禁忌,比如手掌不能长时间受压。
以杨铁心的经济条件,能按部就班的来么?)
可知识的传承就没这么多制约。
包老爹没有儿子,尽全力栽培女儿也是很符合逻辑的吧?
===================
若包惜弱真的是一个除了容貌一无足取的女子,赵王会念念不忘那么多年?
那是情痴还是白痴?
=========================
说是被“颜烈”牵着鼻子走,实际上即使她有所怀疑,也没有办法,只要她想保住杨康的命!
在不止一个话本小说里,丈夫死亡,身怀六甲的夫人甚至不敢放声痛哭,就是怕伤了孩子。
不仅仅是母爱,
在传承香烟看的比什么都重的古代,这更是责任!
=====================
论者多以郭靖之母与之对比,实际上真的有可比性么?
李萍在原著中着重强调她“身子壮健”,身怀六甲还能咬牙干民夫一样的活;
包惜弱则弱质纤纤,易地以处非死不可!
实际上老金后来也说,要不是给主角开了金手指,唯一的结果只会是【雪地产子,母子俱亡】!
=============================
很喜欢这里的赵王,雄才大略而又未曾让感性让位于理性。
能够在这么多年里成为他心灵的港湾,可绝非荏弱无害四个字可以概括!
(PS:这里的赵王令人一见难忘,老金原书中的完颜洪烈给人的印象似乎只有痴情,老谋深算什么的,驭下有道什么的,布局闳深什么的。。。。。中流砥柱什么的。。。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只能打个哈哈了。
倒也未必是说原书中对完颜洪烈的设定有多差,只是金书的阴谋。。。。。啊哈哈哈哈哈哈哈。
那种所谓“江湖人”的神逻辑,不是我辈正常人可以理解 的
还有那坑爹的“武穆遗书”,若说那是金国伪造来将宋室的江湖势力一网打尽的,偶都不会觉得奇怪。
===========================
武穆遗书究竟是什么?
若是总纲,类似孙子兵法,即使能够发前人所未发,对学习者的悟性和根底也有很高的要求。
更像是给将领们进修所用。从战略高度做一个系统的总结。
休说寻常人得之无用,就是军中低级小校,也未必用得上。
心系宋室的江湖人夺来做什么?
送给宋国大将?
若是有用的话,这本传说中的秘笈也不会“藏之名山传之后世”了。
若是具体的战术安排,战阵形式。。。。。类似戚继光《纪效新书》,这种阵法若是用力省而能收到奇效,往往都是因为针对性强,就连戚家军的名阵,专克倭寇,对上蒙古铁骑也是专业不对口。。。。。。
不说此刻已不是岳家军时期,金国的战法也不可能一成不变,那时的特效药未必能起今日之沉疴,就说此刻宋军的战力。。。。
战斗不是靠人来打的么?
没有一支精兵,战术要怎么实现?
将此秘笈送与宋室,以此为样本练兵?
过了【祖训】,【成法】这两关先。
送与大将?
MS练兵的权力根本不在统兵将领手中。
================================
类似《李卫公问对》?
私以为《李卫公问对》作为兵书有点名不副实。
就流传下的版本看,主要是君臣对将要进行的国战进行商讨,就
各方面论证计划的可行性,
针对性太强,而且没有普适性。
无法作为战略方面的教科书。
主要也与战术无关。
==================
[投诉]
[4楼] 网友:蛙之乐 [2012-04-05 23:00:45]
金书中非常无厘头的BUG还有:
不值一驳的谎言:辽国来少林寺盗经,以求全民习武,全民皆兵。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游牧民族的统治结构类似于奴/隶社/会。
名门正派的武功多数需要漫长的修炼时间,而奴隶主能够让他的奴隶脱产练功,十几年没有供奉还要大把烧钱。。。。。以为奴隶主是慈善家么?
何况,奴隶主真的看重奴隶么?还不是炮灰?
人死了,从别的部落,甚至中原抢就是了。
铁打的贵姓流水的附庸,他们只在乎自己的名下奴隶的多少,至于那些奴隶是甲乙还是丙丁。。。。。。。谁有闲心去问呢?
胡儿十岁能杀人!
高适·营州歌 营州少年厌原野,皮裘蒙茸猎城下。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
鞑靼之歌:
【星天旋转,诸国征战,连上床铺睡觉的韶光也没有。
相互劫掠,掳掠。天下翻转,诸国攻伐,连进被窝睡觉的韶
光也没有。
相互夺取,杀伐,没有思考空闲,只有兴奋行事。
没有躲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
--------------------
不是什么种族歧视,而是,生于斯长于斯,他们真的有【静生定
,定生慧】的余裕?
===================
军队那种绝对的纪律性正是练气的大忌!
气感也好,炁行于经自发而动也好,都是要顺其自然。
硬性以绳墨纠之,不走火入魔就烧高香了,想练出个子午卯来。。。。。。。下辈子吧!
所以,在潜意识里,不觉得游牧民族的寒士有成为内家高手的可
能。
(或许贵姓是另说,中原的丝绸,西域的香料,只要有钱,皆无
足而至。想要安逸的环境,也不是奢求)
=================
=====================
何况,秘笈是以什么语言写成的?
说汉语不确切,应该是古汉语,用典且不必说,经络穴位子午流注这些学问也暂且放到一边,那些道藏特有的借代,就足以将圈外人给排斥出去!
就像西方古炼金术故弄玄虚,留下的秘笈像是谜语,中/国古道藏有着约定俗成,相对一致的借代修辞。
像黑白双煞,在练九阴之前好歹也算是个高手,又是黄药师精心传授的爱徒,经络穴位之类岂能不精?得到九阴依然如看天书。所以然者何?隔行如隔山耳。
(就是因为这些借代太过隐晦,给了后世无数以此为进身之阶的佞幸以篡改经典以邀宠媚上的方便。
好端端的修炼之法,被那些
小人折腾的乌烟瘴气。
连什么御女三千都整出来了。。。。。。
以至于后来道家的名声被败坏不少)
后来终于有人道破机关:
龙虎,铅汞,阴阳,一也。
[投诉]
[5楼] 网友:蛙之乐 [2012-04-05 23:02:48]
听说长评对催更有帮助。。。。。试试看。
老大,哪怕先解锁也好啊。
1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