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网友:香雪兰33% 打分:0 [2009-07-12 12:44:20]
好吧,我就安心地捉虫子吧。君璇烦躁的皱起眉头。是“地”。姬夏嗔怪得看了自己的女儿一眼。是“地”。声音也不知不觉的拔高。是“地”。迹部景吾等人也很快的闻声而来。是“地”。白石直觉得认为东方姬夏是个比较开明的家长这句话有点不太通顺啊……柳绫子很体贴的一笑是“地”。尹湛心里漫上一阵感动是我语文水平太差了吧,我老觉得这句话有点问题……以上,是这章的。然后关于冬天的“的地得”不分的问题,我特意查了下百度。以下是资料:的,一般用来修饰名词得,一般用来修饰形容词地,一般用来修饰动词“的”、“地”、“得”附着在词或词组后面,在句子中起结构作用时,都读作“de”,在书写时却要写成三个不同的字,所以非常容易发生混淆。用得对,意思表达就明确,用得不对,有时也会产生意思的变化。比如:看了这场电影,她激动得哭了。看了这场电影,她激动地哭了。这两句话从表面看只是一字之差,但意思不完全相同。前一句强调“激动”,“哭了”是对激动程度的补充说明。后一句主要是陈述“哭了”,“激动”是对哭的样子的修饰。因此两句用了不同的“de”。“的”字一般用在修饰或限制人或事物的时候。“的”放在修饰与被修饰、限制与被限制的词语之间。例如:敬爱的总理、慈祥的老人、戴帽子的男孩、珍贵的教科书、鸟的天堂、伟大的祖国、有趣的情节、优雅的环境、可疑的情况、团结友爱的集体。上面这些词组,中心词都在后面,都是名词性的,因此在修饰限制它们时,都用“的”。描绘或限制某种动作、性状的时候,描绘和被描绘之间、限制和被限制之间,往往用“地”连接。例如:高声地喊、愉快地唱、拼命地逃、疯狂地咒骂、严密地注视、一次又一次地握手、迅速地包围、沙沙地直响、斩钉截铁地说、从容不迫地申述。上面这些词组,中心词也在后面,而且都是动词性的,因此在描绘、限制他们时都用“地”。有时需要被说明动作的情况和结果,或补充说明事物性质的程度和变化,往往补充说明的部分改在被补充说明的词语后面,这时两者之间用“得”连接。例如:走得很快、踩得稀烂、疼得直叫唤、瘦得皮包骨头、红得发紫、气得双脚直跳、理解得十分深刻、乐得合不拢嘴、惊讶得目瞪口呆、大得很。上面这些词组,中心词都在前边,而且都是表示动作或性状的词语,因此补充说明它们时,都用“得”。以上几种用法,可以写成下面的公式:修饰限制+的+名词修饰限制+地+动词动词(形容词)+得+补充说明
[1楼] 网友:徘徊50% [2009-07-12 17:00:56]
真认真。。。
[投诉]
[2楼] 作者回复 [2009-07-12 21:35:06]
翻滚……翻滚……阿兰亲我现在想钻地缝……哈哈
[3楼] 网友:scitent16% [2009-07-13 12:10:53]
不一般的认真···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网友:香雪兰
33% 打分:0 [2009-07-12 12:44:20]
好吧,我就安心地捉虫子吧。
君璇烦躁的皱起眉头。
是“地”。
姬夏嗔怪得看了自己的女儿一眼。
是“地”。
声音也不知不觉的拔高。
是“地”。
迹部景吾等人也很快的闻声而来。
是“地”。
白石直觉得认为东方姬夏是个比较开明的家长
这句话有点不太通顺啊……
柳绫子很体贴的一笑
是“地”。
尹湛心里漫上一阵感动
是我语文水平太差了吧,我老觉得这句话有点问题……
以上,是这章的。
然后关于冬天的“的地得”不分的问题,我特意查了下百度。以下是资料:
的,一般用来修饰名词
得,一般用来修饰形容词
地,一般用来修饰动词
“的”、“地”、“得”附着在词或词组后面,在句子中起结构作用时,都读作“de”,在书写时却要写成三个不同的字,所以非常容易发生混淆。用得对,意思表达就明确,用得不对,有时也会产生意思的变化。比如:
看了这场电影,她激动得哭了。
看了这场电影,她激动地哭了。
这两句话从表面看只是一字之差,但意思不完全相同。前一句强调“激动”,“哭了”是对激动程度的补充说明。后一句主要是陈述“哭了”,“激动”是对哭的样子的修饰。因此两句用了不同的“de”。
“的”字一般用在修饰或限制人或事物的时候。“的”放在修饰与被修饰、限制与被限制的词语之间。例如:
敬爱的总理、慈祥的老人、戴帽子的男孩、珍贵的教科书、鸟的天堂、伟大的祖国、有趣的情节、优雅的环境、可疑的情况、团结友爱的集体。
上面这些词组,中心词都在后面,都是名词性的,因此在修饰限制它们时,都用“的”。
描绘或限制某种动作、性状的时候,描绘和被描绘之间、限制和被限制之间,往往用“地”连接。例如:
高声地喊、愉快地唱、拼命地逃、疯狂地咒骂、严密地注视、一次又一次地握手、迅速地包围、沙沙地直响、斩钉截铁地说、从容不迫地申述。
上面这些词组,中心词也在后面,而且都是动词性的,因此在描绘、限制他们时都用“地”。
有时需要被说明动作的情况和结果,或补充说明事物性质的程度和变化,往往补充说明的部分改在被补充说明的词语后面,这时两者之间用“得”连接。例如:
走得很快、踩得稀烂、疼得直叫唤、瘦得皮包骨头、红得发紫、气得双脚直跳、理解得十分深刻、乐得合不拢嘴、惊讶得目瞪口呆、大得很。
上面这些词组,中心词都在前边,而且都是表示动作或性状的词语,因此补充说明它们时,都用“得”。
以上几种用法,可以写成下面的公式:
修饰限制+的+名词
修饰限制+地+动词
动词(形容词)+得+补充说明
[1楼] 网友:徘徊
50% [2009-07-12 17:00:56]
真认真。。。
[投诉]
[2楼] 作者回复 [2009-07-12 21:35:06]
翻滚……翻滚……阿兰亲我现在想钻地缝……哈哈
[投诉]
[3楼] 网友:scitent
16% [2009-07-13 12:10:53]
不一般的认真
···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