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书名作者 高级搜索

首页>《黛玉新传》  第25章

网友:MEIEHD 打分:2 [2009-06-24 08:30:26]

读者。。。说薛宝钗懂事,可是她的懂事是建立在讨好王夫人的基础上的,“金钏的死外人不知道实情”,这是不可能的,当时在王夫人身边伺候的绝对不止金钏一个人,其他的丫鬟婆子必然把宝玉和金钏及后来王夫人的所作所为看在了眼里。
薛宝钗刚开始不知道实情是真的,但是你什么事情都不知道如何知道这事情就像王夫人所说的那样,她也是大家子出来的,对于大家府里那些肮脏的事情我想就算没有经过,也应该所有闻。
曹公书中写到薛宝钗正在贾宝玉的房中和袭人说话,答应袭人帮着给贾宝玉作针线,接着“忽见一个老婆子忙忙走来,说道:"这是那里说起!金钏儿姑娘好好的投井死了!"袭人唬了一跳,忙问"那个金钏  读者。。。说薛宝钗懂事,可是她的懂事是建立在讨好王夫人的基础上的,“金钏的死外人不知道实情”,这是不可能的,当时在王夫人身边伺候的绝对不止金钏一个人,其他的丫鬟婆子必然把宝玉和金钏及后来王夫人的所作所为看在了眼里。
薛宝钗刚开始不知道实情是真的,但是你什么事情都不知道如何知道这事情就像王夫人所说的那样,她也是大家子出来的,对于大家府里那些肮脏的事情我想就算没有经过,也应该所有闻。
曹公书中写到薛宝钗正在贾宝玉的房中和袭人说话,答应袭人帮着给贾宝玉作针线,接着“忽见一个老婆子忙忙走来,说道:"这是那里说起!金钏儿姑娘好好的投井死了!"袭人唬了一跳,忙问"那个金钏儿?"老婆子道:"那里还有两个金钏儿呢 ? 就是太太屋里的.前儿不知为什么撵他出去,在家里哭天哭地的,也都不理会他,谁知找他不见了. 刚才打水的人在那东南角上井里打水,见一个尸首,赶着叫人打捞起来, 谁知是他.他们家里还只管乱着要救活,那里中用了!"宝钗道:"这也奇了."袭人听说, 点头赞叹,想素日同气之情,不觉流下泪来.宝钗听见这话,忙向王夫人处来道安慰.”
这里的一个“忙”字表明薛宝钗的想法和心态,她素来行事准则是“不干己事不张口”,可是金钏之死关她什么事情,她一得到消息就急匆匆的跑到王夫人处道安慰,讨好王夫人的心态彻底暴露无疑。
再看薛宝钗安慰王夫人的话语,真是让人感叹不已。
书中原话“王夫人点头哭道:"你可知道一桩奇事?金钏儿忽然投井死了!"宝钗见说,道 :"怎么好好的投井?这也奇了."王夫人道:"原是前儿他把我一件东西弄坏了,我一时生气,打了他几下,撵了他下去.我只说气他两天,还叫他上来,谁知他这么气性大,就投井死了.岂不是我的罪过."宝钗叹道:"姨娘是慈善人,固然这么想.据我看来,他并不是赌气投井.多半他下去住着,或是在井跟前憨顽,失了脚掉下去的.他在上头拘束惯了, 这一出去,自然要到各处去顽顽逛逛,岂有这样大气的理!纵然有这样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王夫人点头叹道:"这话虽然如此说,到底我心不安." 宝钗叹道: "姨娘也不必念念于兹,十分过不去,不过多赏他几两银子发送他,也就尽主仆之情了. "”
“姨娘是慈善人”“好好的怎么投井,真是奇了”“在上头拘束惯了,一出去必要到各处玩玩”“不过是个糊涂人”“十分过不去,不过多赏几两银子罢了”从薛宝钗这些话里可见她的厉害,一句“姨娘是慈善人”非常讨好的不动声色的赞美了王夫人,而且为后面给王夫人“脱罪”找了最好的借口,明明金钏的死是由贾宝玉和王夫人一手造成,可是王夫人是慈善人,怎么可能会做这种事情,潜台词非常明显。
后面的种种言辞则是为王夫人进一步脱罪,将罪责全都推到了金钏的身上,金钏的死不干王夫人一点事情,根本是她贪玩失足落水的,人死了死了还将罪责推到她身上,薛宝钗之“冷”可见一斑。
“不过多赏几两银子”一条人命在薛宝钗眼里就值几两银子,而且更给王夫人一个合理安慰,给了补偿不就可以了。这让我想起薛蟠为了香菱打死人的事情,那个时候在薛蟠眼里打死人算什么,不过给几两银子罢了,如此一同,看来是家学渊源。
最后薛宝钗又给了金钏“一个糊涂人”的评语,加上前面的种种,和后面薛宝钗所说的金钏素日里和她要好的话一对应,更是让人心寒。只能叹一声,宝姐姐真不愧是十足的冷美人!
本来想和读者。。。。的意见发在一起的,后来因为字数太多,就拆开了,不过不是针对读者。。。的,完全是个人的一点看法,希望不要引起争论,如果引起了读者。。。的不快,我在此道歉。
作者回复:
大大分析的很有道理,薛宝钗本来就是冷美人,不过应该不会引起什么争论的,毕竟这个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

   

[1楼] 网友:naniya1010 [2009-07-31 16:22:04]

大大厉害啊,我都看不明红楼梦啊

    [投诉]

[2楼] 网友:楚楚 [2009-10-08 00:25:24]

呃 明明宝姐姐就是个有心计的啊~~

    [投诉]

[3楼] 网友:灿烂光年1% [2009-11-08 21:16:05]

她不是个有心计的“冷美人”,就不会想着要进宫要做贾家掌家媳妇了。。。

    [投诉]

[4楼] 网友:芸叶 [2009-11-10 16:49:39]

我赞成上面说的,于情于理,评的十分到位

    [投诉]

[5楼] 网友:胡言乱语 [2009-11-11 22:50:40]

为什么每看到这段都是说宝钗和王夫人如何心狠,冷漠无情。却无一句对金钏的评说。我倒觉得人要对自己做的事负责任,金钏自杀她自己要负大半责任,宝钗说她是一个糊涂人倒是说对了。王夫人听到金钏对宝玉的话打了她一巴掌并撵了出去在这里并不能看做一个主子对奴才的惩罚,我更愿看成是一个母亲对有人教坏自己儿子的愤怒。即使是现在,父母看到有人引诱自己的孩子不学好怕也要动手打人吧,如果这人是自己雇的人(比如:保姆,家庭老师,自己工厂的工人)当时就得请她走人。金钏被撵后选择投井,她并不是只有这条路,只是她选了最蠢的一条,她自己要负大部分责任。

    [投诉]

[6楼] 网友:切!!! [2009-11-12 14:18:23]

我不那么认为!怎么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一个身份低贱的丫头,她负得了吗?如果说负责任的话,为什么没人说说宝玉?最该负责任的应该是他才对吧?那个如宝似玉的宝玉百日抓周就抓胭脂水粉,也是别人教的?我不认为王夫人会不了解自己的儿子。如果你认为王夫打金钏儿仅仅是为了什么愤怒,那就只能说明你太幼稚。你怎么知道王夫不是杀鸡给猴儿看,想吓一吓那些想做宝玉姨娘的丫头,以及想嫁给宝玉的林黛玉呢?只是人死了,把她的计划打乱了而已。金钏儿,晴阌,都是死于同一种原因。

    [投诉]

[7楼] 网友:胡言乱语 [2009-11-12 19:14:02]

她总该为自己的言行负责吧,她是王夫人身边的大丫环,伺候年头应当说不短了,在荣国府那样的地方能混到大丫环,说明她有一定的心机和手段,她对王夫人应该有足够的了解,她还那样做说明她还是想攀上宝玉做姨娘。王夫人不是不清楚自己儿子的毛病,而且对此有防范。你觉得一个母亲看到有人在这点上引诱自己的儿子会容忍吗?更何况这时的宝玉还未成年。

    [投诉]

[8楼] 网友:胡言乱语 [2009-11-12 19:28:16]

这件事不能说她没有一点错。她和妹妹一同伺候王夫人,为何妹妹没事?事发后她选择死,她自己要负大部分责任。这就象一个人偷了东西被人抓住后她选择死一样,你不能说是抓她的人逼死了她一样。任何人都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你不能说我的能力没你强我就不需要负责任。

    [投诉]

[9楼] 网友:笑笑缘了 [2009-11-12 21:51:27]

宝钗本就是个心冷的。
尤三姐自杀,柳湘莲失踪那一回,连薛蟠都为找不到柳湘莲而哭了一回,但薛宝钗却只有寥寥几句。
宝钗的反应非常冷淡:“俗话说的好,‘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也是他们前生命定。前日妈妈为他救了哥哥,商量着替他料理,如今已经死的死了,走的走了,依我说,也只好由他罢了。妈妈也不必为他们伤感了。倒是自从哥哥打江南回来了一二十日,贩了来的货物,想来也该发完了,那同伴去的伙计们辛辛苦苦的,回来几个月了,妈妈和哥哥商议商议,也该请一请,酬谢酬谢才是。别叫人家看着无理似的。”
人命关天的大事,她却轻描淡写,一笔带过,不是同情,而是想着赶紧请客,做足自家的面子。面对别人的不幸,完全无动于衷,这种麻木就是残忍。
金钏儿逃避事则自然有错。王夫人逼死丫鬟也有错。贾宝玉惹出来事却不管了,更有错。
红楼梦里,细细琢磨来,每个人有优点也有缺点。所以才说红楼梦写了人生百相嘛。

    [投诉]

[10楼] 网友:流光 [2009-11-21 18:37:35]

对金钏的行为我不予置评,其实说她勾引主子还真算不上,不过一句话而已,这要算的话那袭人可算什么?只是她比较倒霉在王夫人面前答了那么一句还被听到了。而且说起来也是宝玉先挑起的事。当然不是说他一点错没有,这也就是个人的性格问题,换了别人可能不会这么说,也就没这事,不过也不能排除王夫人不好找儿子算账而迁怒丫头的成分,毕竟原著中王夫人也应搞明白事情起因,不过也没见她罚宝玉。另外她出去以后投井问题,请各位别忘了当时的社会情况,让一个没吃过什么苦的公侯之家“半小姐”一下子被撵,既要面对待遇的天差地别,还要面对周围人的流言蜚语指指点点,受不了也不是不能理解,更何况那时候女子没什么社会地位,这么下来相当于自己名声都毁了,以后也难有什么好出路,想要一死了之逃避也蛮正常的,毕竟对她来说也没有什么更多的选择,况且好像还有人猜测王夫人怕她说出对宝玉的不利的话,在她的死亡里边也掺了一脚,这也不是不可能,都很难说

    [投诉]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最后生成:2025-10-05 12:58:23 反馈 联系我们@晋江文学城
纯属虚构 请勿模仿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适度阅读 切勿沉迷 合理安排 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