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网友:砸砸有神砖窑 打分:0 [2009-06-10 23:15:34]
今天的文是本次唯一一个古代文。粗粗看来,作者十分明白自己的长处,所以在行文中十分注重遣词用句。不过也由此开始,正式砸砖。 以楔子作例,故事一开始,作者就用史料形式来把故事发生的背景简单做了介绍,介绍性的文字也特地用了很多文言式的感觉。虽然说作者写得很用心,看得出用词经过了设计,可是老板仍然看得十分头疼。对于一般的消遣性的读者而言,这个开头太文言,对于老板这种龟毛的读者而言,这个开头又太白话,半文半白夹杂,感觉就好像闻着很香的一锅饭,突然吃到一口夹生的,真的是可惜之极。 我不客气的说一句,写消遣文,尤其是作者这个开篇看似大气,实质故事很小言的文,真的不要刻意文言。否则没表现出作者的文言功底,反而吓跑了好多读者,实在是划不来。 捞出码字的马甲童鞋的第一眼简评,来为我的话做个注解。 开篇第一段我就纠结了……我个人是很喜欢那种很大气的开头,比如xx年x月x日,xx帝崩,然后怎么怎么,“琅南国”我看到的时候就想,这个国名不错,不是什么飘雪国金龙国的,但是接下来“(简称南朝)”我就纠结了,括号,文字都很白话,然后往下看,以下也是半文半白,“随着建丰帝的驾崩”,很白话,“日日饮泣”“每况愈下”“薨于祥宁宫”这些词又很古,我倒是不介意白话啦文言啦,不过我很介意是不是统一,语言风格的统一可以让人不纠结。 楔子部分以下文字同,最大的问题就是半文半白…… ps,开篇这个情节很像雍正啊…… 于是老板娘也来插一句,除了老板说的全文半白半文,给读者的感觉不是很好之外,作者似乎十分偏爱一些生僻的字词。比如橙子的大号司徒栴,这个“栴”字能有几个人认识?再比如本文的书名《烟霏露结》,虽然每个字我都认识,但是放在一起读,还是会觉得十分拗口。其实老板娘也想说句比较难听的话,本文的作者文字功底很深,但是你的白话和文言之间的关系没有处理好,让人感觉非常突兀地在文言和白话之间强行地突变,看起来感觉自然不会好了。其实这里我倒是十分欣赏橙子这个角色,我觉得她说出“吾”,“甚”之类的用词,显得特别有趣有味道,尤其是她说悦儿“稚子”时,非常可爱。而且这段行文中,也只有橙子说话是这个风格,所以无形中形成了一个特色,令人眼前一亮。但是遗憾地是,文章到后来,每个人物都这样说话了,甚至包括穿越女,这个时候萌点消失了,剩下的变成了滚滚天雷。 接下来说行文。 刚刚我已经说过,本故事开篇看上去很大气,但是实质是很小言的一个爱恨情仇的故事。女主和男主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就是青梅竹马+世俗逼迫。这八个字道尽了整篇的情节纠葛。 先不说人物设计问题,也不说文章结构,我们继续说作者的写作习惯。之所以要重点提出这个问题,因为砖窑众人在通读全文之后,一致认为,作者的半文半白的行文习惯是本文的最大败笔之一,也是让读者望而却步的一个重要原因。 接着举例。这次我拿作者写得男女主两小无猜的情节做例子。 女主和男主第一次把臂同游,遇到刁蛮的女情敌,女主对女情敌说:“我是贱民,甚都不懂。可琛哥哥是他自己的,你岂能如此霸道?”姑且不说女主这句话里文言的文法,接着看后面女主和男子说的一句话:“橙子说,男人成家之后就不能出来鬼混。我就见不到琛哥哥了。”这两句话对比,看上去根本如同两个人说出来的,咱们不去研究七岁的小女童会不会想这样多,只从这两句话的行文来看,就很让人觉得割裂。作者十分喜欢在文字中用文言助词来表现故事发生在古代,例如人物对话中常常出现的“甚”作者的“甚”字用法,有的作“什么”解,有的却是作“更”或者“很”来用。除了这个文白交杂外,作者还爱用通假字,例如她常常用的“匪”。话说,我第一眼看去的时候还以为作者打拼音顺手了,看到第二同样用法才反应过来,作者在这里居然用的是匪字的古意。这样的用法,除了显示出作者有不错的文言功底外,对于故事本身的表达没有一点作用,我觉得实在是败笔至极。对读者来说,在本来非常平顺的白话句子里,突然出现文言用法,实在是看上晦涩。当然,作者也可能觉得这是一种习惯性用法,并不是刻意做作,但是作为纯读者角度,看上去和自己平常看到的句式有不同,难免会觉得不通畅。 接下来我要说说人物。 通篇看下来,本文的男女主太平淡。平淡二字的解释不是说作者的故事平淡或者情节平淡,而是指你设计的人物性格没发展。作者开篇强调女主七岁,男主十一岁。虽然作者也着重笔墨来写了男女主之间的互动,可是看下来直到后文两个人长大了,他们的感觉和开篇时候基本没变化,七岁还是七岁,十一岁还是十一岁。 老板娘觉得作者在进行人物塑造的时候,可能欠缺了一些周全的考虑。举两个很小的例子。 第2章中作者写道:“凌元琛极目远望,看见层层叠叠的梅树里似有几个人影往这靠近,便思忖着快些离开。他向来是对他人是非避之千里的人,虽不冷血,却生性凉薄。从来都是云淡风轻,一片漠然。十一岁的他便似看透世事般淡泊致远。”但是在后文中凌元琛搭救女主,还带女主出去,一点都看不出作者写的凉薄和漠然,这里凌元琛性格在作者笔下是前后矛盾的。 第3章中作者写道:“橙子高深莫测的笑笑,拍了拍悦儿粉嘟嘟的脸庞,道:“就嫁给他啊!”却见悦儿坏坏的笑了:“那我嫁给你吧橙子!”橙子“呀”了一声,笑得比她更坏,搂过悦儿啵的亲了一口,笑道:“好呀,为夫肯定好好待你。”悦儿做呕吐状。”这一段的行文过于现代了,尤其是这句“做呕吐状”,只要是作者写到打闹的时候都爱加这么一句。其实这句话哪里看到地最多?论坛!这么富有现代气息的时尚的话,放在这么一篇文章中是极为不适合的。 其实这些问题只要作者在写作时稍微注意一下下,就完全可以避免了。 回归老板。 本文人物并不算多,不是那种情节纷呈人物缤纷的故事。可是即使在有限的人物里,我也要拍个砖。你的人物设计实在是欠思量。 别的不说,就拿女主的师傅傅经语来说,她是一个穿越女。可是怎么看我也没看出她有什么必要设计为穿越属性。 傅经语在本文里,被作者设计出来,我猜测应该有两个作用。其一,教给女主本领,引出女主学医。其二,对女主产生某种现代影响。但是从这两方面来看,作者显然没因此而好好设计情节,让傅经语的穿越性凸显。 从傅经语开始教女主的情节来说,傅经语不过也是正常的教女主读书,在我看来,傅经语教导女主的东西任何一个女先生都能胜任,完全不需要个有穿越背景的女生来做。而且,从作者的情节发展来看,傅经语的穿越背景对女主而已,也没有什么作用。因此上,作者的人物设计实在应该再斟酌一下。 作者写一个故事,不说每个人都有不可代替的作用,但是例如傅经语这种相对重要的角色,你都没有把她表现的无可代替,显然是欠考虑了。 最后说说本文的主线故事。 本文故事情节其实真的很简单。正如作者所言,就是青梅竹马的感情被世俗逼迫。 故事以时间为轴,应该是很简单的,不过故事的衔接和情节的承转没有处理好。 这里老板要说,作者的情节设计有些过于草率,七岁的孩子和十一岁的孩子的感情,在本文里太过于认真和严肃。当然也有因为没有得到所以才觉得更加美好,把青梅竹马的感觉神圣化了,但是,对于这两个小大人似的承诺我还是觉得前面的铺垫不够。因此上本文就显得头轻脚重,结构偏颇。 下面小蜜对男女主角的爱情重点来说说意见。 小蜜觉得,本文中最不吸引人的就是男女主之间的感情。 虽然从文案上就说明了,这是青梅竹马的故事。可是看完全文愣是没有发现这青梅竹马在哪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这青梅竹马的来源,便是说两个孩子从小一起长大,度过那天真无知的岁月。可是本文中男女主,见面区区数次,说是孩提旧识还差不多,离青梅竹马实在有段距离。 再来是男主对女主的感情发生的太过突然。女主对男主的感情,还能说是因为男主的英雄救美,产生恋慕,但是男主的感情就非常的莫名其妙而突兀。而且,男女主描述上,没有年龄的进步。从他们开始相识是一个十一岁一个七岁,虽然知道爱情不分年龄,罗密欧与朱丽叶十四岁就殉情了。但是看到这两位一见钟情,二见倾心,三见非君不嫁非君不娶时候的年龄,还是没办法消除那种诡异的感觉。作者对女主的言行举止中,极力想把她写得可爱,但是这样一本正经的做着成人间的互许终身,实在有点悚然。 前面说了女主对男主产生恋慕情有可原,但是,也仅仅是恋慕而已。可是作者从两人分开之后,把女主写得就是一苦情女言主角,很是深情,很是苦情。原谅我再次用诡异两个字来形容女主对男主的一往情深,因为实在难以忽视女主的年龄啊。而后来女主再次出场的设定极为套路化,那样子设定的女主文,一抓一大把,而男主在误以为女主死亡后的表现,也十分的小言化,太过深情,太过煽情,反而给人虚假的感觉。完全没有前面设定的皇子的感觉,特别是作者一再强调他如何的冷清,理性,更是凸显了这一段描写的做作感。 如果给老板来设计,我的意见是这两个孩子的交集应该更早些,当然这段可以暗写。而本文开始这段则是断了联系后再次重逢,才能显出两个人为什么交情与众不同。而两个孩子的交往时间应该更长一点,至少也在女主十岁的时候才发生后文的变故使两人离散。这样,才能合理的设计出青梅竹马的刻骨铭心。 现在的设计看上去就显得太过于单薄,对于二人后来感情的发展有点让读者摸不到头脑。另外说一句,本文的楔子和故事正文的关系真的不大,看上去十分断档。楔子的内容在故事里其实都可以直接交代,根本用不着特地写出来。这个楔子,不如拿来设计男女主的最初交往。作者回复:辛苦砖窑的大大们了!!非常感谢你们的评论,偶真的受益匪浅,匪!拜谢!再拜谢!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网友:砸砸有神砖窑 打分:0 [2009-06-10 23:15:34]
今天的文是本次唯一一个古代文。粗粗看来,作者十分明白自己的长处,所以在行文中十分注重遣词用句。不过也由此开始,正式砸砖。
以楔子作例,故事一开始,作者就用史料形式来把故事发生的背景简单做了介绍,介绍性的文字也特地用了很多文言式的感觉。虽然说作者写得很用心,看得出用词经过了设计,可是老板仍然看得十分头疼。对于一般的消遣性的读者而言,这个开头太文言,对于老板这种龟毛的读者而言,这个开头又太白话,半文半白夹杂,感觉就好像闻着很香的一锅饭,突然吃到一口夹生的,真的是可惜之极。
我不客气的说一句,写消遣文,尤其是作者这个开篇看似大气,实质故事很小言的文,真的不要刻意文言。否则没表现出作者的文言功底,反而吓跑了好多读者,实在是划不来。
捞出码字的马甲童鞋的第一眼简评,来为我的话做个注解。
开篇第一段我就纠结了……我个人是很喜欢那种很大气的开头,比如xx年x月x日,xx帝崩,然后怎么怎么,“琅南国”我看到的时候就想,这个国名不错,不是什么飘雪国金龙国的,但是接下来“(简称南朝)”我就纠结了,括号,文字都很白话,然后往下看,以下也是半文半白,“随着建丰帝的驾崩”,很白话,“日日饮泣”“每况愈下”“薨于祥宁宫”这些词又很古,我倒是不介意白话啦文言啦,不过我很介意是不是统一,语言风格的统一可以让人不纠结。
楔子部分以下文字同,最大的问题就是半文半白……
ps,开篇这个情节很像雍正啊……
于是老板娘也来插一句,除了老板说的全文半白半文,给读者的感觉不是很好之外,作者似乎十分偏爱一些生僻的字词。比如橙子的大号司徒栴,这个“栴”字能有几个人认识?再比如本文的书名《烟霏露结》,虽然每个字我都认识,但是放在一起读,还是会觉得十分拗口。其实老板娘也想说句比较难听的话,本文的作者文字功底很深,但是你的白话和文言之间的关系没有处理好,让人感觉非常突兀地在文言和白话之间强行地突变,看起来感觉自然不会好了。其实这里我倒是十分欣赏橙子这个角色,我觉得她说出“吾”,“甚”之类的用词,显得特别有趣有味道,尤其是她说悦儿“稚子”时,非常可爱。而且这段行文中,也只有橙子说话是这个风格,所以无形中形成了一个特色,令人眼前一亮。但是遗憾地是,文章到后来,每个人物都这样说话了,甚至包括穿越女,这个时候萌点消失了,剩下的变成了滚滚天雷。
接下来说行文。
刚刚我已经说过,本故事开篇看上去很大气,但是实质是很小言的一个爱恨情仇的故事。女主和男主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就是青梅竹马+世俗逼迫。这八个字道尽了整篇的情节纠葛。
先不说人物设计问题,也不说文章结构,我们继续说作者的写作习惯。之所以要重点提出这个问题,因为砖窑众人在通读全文之后,一致认为,作者的半文半白的行文习惯是本文的最大败笔之一,也是让读者望而却步的一个重要原因。
接着举例。这次我拿作者写得男女主两小无猜的情节做例子。
女主和男主第一次把臂同游,遇到刁蛮的女情敌,女主对女情敌说:“我是贱民,甚都不懂。可琛哥哥是他自己的,你岂能如此霸道?”姑且不说女主这句话里文言的文法,接着看后面女主和男子说的一句话:“橙子说,男人成家之后就不能出来鬼混。我就见不到琛哥哥了。”这两句话对比,看上去根本如同两个人说出来的,咱们不去研究七岁的小女童会不会想这样多,只从这两句话的行文来看,就很让人觉得割裂。作者十分喜欢在文字中用文言助词来表现故事发生在古代,例如人物对话中常常出现的“甚”作者的“甚”字用法,有的作“什么”解,有的却是作“更”或者“很”来用。除了这个文白交杂外,作者还爱用通假字,例如她常常用的“匪”。话说,我第一眼看去的时候还以为作者打拼音顺手了,看到第二同样用法才反应过来,作者在这里居然用的是匪字的古意。这样的用法,除了显示出作者有不错的文言功底外,对于故事本身的表达没有一点作用,我觉得实在是败笔至极。对读者来说,在本来非常平顺的白话句子里,突然出现文言用法,实在是看上晦涩。当然,作者也可能觉得这是一种习惯性用法,并不是刻意做作,但是作为纯读者角度,看上去和自己平常看到的句式有不同,难免会觉得不通畅。
接下来我要说说人物。
通篇看下来,本文的男女主太平淡。平淡二字的解释不是说作者的故事平淡或者情节平淡,而是指你设计的人物性格没发展。作者开篇强调女主七岁,男主十一岁。虽然作者也着重笔墨来写了男女主之间的互动,可是看下来直到后文两个人长大了,他们的感觉和开篇时候基本没变化,七岁还是七岁,十一岁还是十一岁。
老板娘觉得作者在进行人物塑造的时候,可能欠缺了一些周全的考虑。举两个很小的例子。
第2章中作者写道:“凌元琛极目远望,看见层层叠叠的梅树里似有几个人影往这靠近,便思忖着快些离开。他向来是对他人是非避之千里的人,虽不冷血,却生性凉薄。从来都是云淡风轻,一片漠然。十一岁的他便似看透世事般淡泊致远。”但是在后文中凌元琛搭救女主,还带女主出去,一点都看不出作者写的凉薄和漠然,这里凌元琛性格在作者笔下是前后矛盾的。
第3章中作者写道:“橙子高深莫测的笑笑,拍了拍悦儿粉嘟嘟的脸庞,道:“就嫁给他啊!”却见悦儿坏坏的笑了:“那我嫁给你吧橙子!”橙子“呀”了一声,笑得比她更坏,搂过悦儿啵的亲了一口,笑道:“好呀,为夫肯定好好待你。”悦儿做呕吐状。”这一段的行文过于现代了,尤其是这句“做呕吐状”,只要是作者写到打闹的时候都爱加这么一句。其实这句话哪里看到地最多?论坛!这么富有现代气息的时尚的话,放在这么一篇文章中是极为不适合的。
其实这些问题只要作者在写作时稍微注意一下下,就完全可以避免了。
回归老板。
本文人物并不算多,不是那种情节纷呈人物缤纷的故事。可是即使在有限的人物里,我也要拍个砖。你的人物设计实在是欠思量。
别的不说,就拿女主的师傅傅经语来说,她是一个穿越女。可是怎么看我也没看出她有什么必要设计为穿越属性。
傅经语在本文里,被作者设计出来,我猜测应该有两个作用。其一,教给女主本领,引出女主学医。其二,对女主产生某种现代影响。但是从这两方面来看,作者显然没因此而好好设计情节,让傅经语的穿越性凸显。
从傅经语开始教女主的情节来说,傅经语不过也是正常的教女主读书,在我看来,傅经语教导女主的东西任何一个女先生都能胜任,完全不需要个有穿越背景的女生来做。而且,从作者的情节发展来看,傅经语的穿越背景对女主而已,也没有什么作用。因此上,作者的人物设计实在应该再斟酌一下。
作者写一个故事,不说每个人都有不可代替的作用,但是例如傅经语这种相对重要的角色,你都没有把她表现的无可代替,显然是欠考虑了。
最后说说本文的主线故事。
本文故事情节其实真的很简单。正如作者所言,就是青梅竹马的感情被世俗逼迫。
故事以时间为轴,应该是很简单的,不过故事的衔接和情节的承转没有处理好。
这里老板要说,作者的情节设计有些过于草率,七岁的孩子和十一岁的孩子的感情,在本文里太过于认真和严肃。当然也有因为没有得到所以才觉得更加美好,把青梅竹马的感觉神圣化了,但是,对于这两个小大人似的承诺我还是觉得前面的铺垫不够。因此上本文就显得头轻脚重,结构偏颇。
下面小蜜对男女主角的爱情重点来说说意见。
小蜜觉得,本文中最不吸引人的就是男女主之间的感情。
虽然从文案上就说明了,这是青梅竹马的故事。可是看完全文愣是没有发现这青梅竹马在哪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这青梅竹马的来源,便是说两个孩子从小一起长大,度过那天真无知的岁月。可是本文中男女主,见面区区数次,说是孩提旧识还差不多,离青梅竹马实在有段距离。
再来是男主对女主的感情发生的太过突然。女主对男主的感情,还能说是因为男主的英雄救美,产生恋慕,但是男主的感情就非常的莫名其妙而突兀。而且,男女主描述上,没有年龄的进步。从他们开始相识是一个十一岁一个七岁,虽然知道爱情不分年龄,罗密欧与朱丽叶十四岁就殉情了。但是看到这两位一见钟情,二见倾心,三见非君不嫁非君不娶时候的年龄,还是没办法消除那种诡异的感觉。作者对女主的言行举止中,极力想把她写得可爱,但是这样一本正经的做着成人间的互许终身,实在有点悚然。
前面说了女主对男主产生恋慕情有可原,但是,也仅仅是恋慕而已。可是作者从两人分开之后,把女主写得就是一苦情女言主角,很是深情,很是苦情。原谅我再次用诡异两个字来形容女主对男主的一往情深,因为实在难以忽视女主的年龄啊。而后来女主再次出场的设定极为套路化,那样子设定的女主文,一抓一大把,而男主在误以为女主死亡后的表现,也十分的小言化,太过深情,太过煽情,反而给人虚假的感觉。完全没有前面设定的皇子的感觉,特别是作者一再强调他如何的冷清,理性,更是凸显了这一段描写的做作感。
如果给老板来设计,我的意见是这两个孩子的交集应该更早些,当然这段可以暗写。而本文开始这段则是断了联系后再次重逢,才能显出两个人为什么交情与众不同。而两个孩子的交往时间应该更长一点,至少也在女主十岁的时候才发生后文的变故使两人离散。这样,才能合理的设计出青梅竹马的刻骨铭心。
现在的设计看上去就显得太过于单薄,对于二人后来感情的发展有点让读者摸不到头脑。另外说一句,本文的楔子和故事正文的关系真的不大,看上去十分断档。楔子的内容在故事里其实都可以直接交代,根本用不着特地写出来。这个楔子,不如拿来设计男女主的最初交往。作者回复:
辛苦砖窑的大大们了!!非常感谢你们的评论,偶真的受益匪浅,匪!
拜谢!再拜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