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书名作者 高级搜索

首页>《[三国]谋士求生指南》  第7章

网友:林师 打分:0 [2020-07-26 14:08:14]

作为中医学生,我看到“阴阳五行学说是不科学的”这话心里就很不舒服。首先,关于有无与阴阳,不是有属阳无属阴,而是“无生有,有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也就是说,分阴阳的前提是“有”。把无归阴,去说它矛盾,再得出阴阳五行学说不科学的结论,我觉得很可笑。以及,上文的出处《道德经》,还有《黄帝内经》,里面记载的阴阳五行学说都沿用至今。这是古人用时间和经验探索出的宝贵财富。如果不够了解,请不要随意评价!

19  

[1楼] 网友:林师 [2020-07-26 14:09:51]

《内经》和《道德经》都是东汉之前的书,不要说什么“东汉的阴阳五行学说不科学”了。

4   [投诉]

[2楼] 网友:林师 [2020-07-26 14:15:01]

魏晋玄学是哲学的一种。哲学是否科学,大家可自由心证。

5   [投诉]

[3楼] 网友:林师 [2020-07-26 14:49:36]

对了,刚刚被带着走了,这奇偶结论就离谱。一类的东西能直接相等吗???男属阳,女属阴,六腑属阳,五脏属阴,所以六腑男的,五脏女的??这还能这样算???

1   [投诉]

[4楼] 作者回复 [2020-07-26 17:56:11]

小天使您也说根据的是《道德经》和《皇帝内经》,可汉朝独尊儒术,东汉一朝所说的阴阳五行是由董仲舒提出来的,杂糅的是“阴阳家”观点而非道家。“谶纬”是阴阳五行的附会之说。
为什么反对呢,因为它确实害死很多人。汉代的时候会因为阴阳五行,觉得孩子与父母的命数相妨碍,为此杀子。
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小天使你学的中医的“阴阳五行”并不属于这个体系,本质有很大区别。

14   [投诉]

[5楼] 作者回复 [2020-07-26 18:15:22]

历史教科书上说“阴阳五行”在董仲舒眼里是为了解释“三纲五纪”(伦理道德关系),以此来迎合君主建立权威的需要。
“君为阳,臣为阴,夫为阳,妇为阴。”
它本来没有逻辑推断的过程,直接就摆出了结论,成为了那个时代的真理。
这荒谬吗?荒谬。
但不能因为它荒谬就不承认历史的存在。
张衡早在西汉就提出了混天说,对日食和月食的解释基本正确,但……那个时代有谁知道他是对的呢?

13   [投诉]

[6楼] 作者回复 [2020-07-26 18:22:32]

王充是东汉人,他的《论衡》驳斥鬼神之说。然而在当时被斥为妖异之言。
小天使也说魏晋玄学是哲学,但魏晋本就是因为汉末过于恪守儒家经义,长久的压抑,而导致的“叛逆”思潮。(此处叛逆无贬义)
附《春秋繁露.基义》原文:“凡物必有合,合必有上,必有下,必有左,必有右,必有前,必有后,必有表,必有里,有美必有恶,有顺必有逆,有喜必有怒,有寒必有暑,有昼必有夜,此皆其合也。阴者阳之合,妻者夫之合,子者父之合,臣者君之合,物莫无合,而合各有阴阳....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无所独行,其始也不得专起,其终也不得分功,有所兼之义。是故臣兼功于君,子兼功于父,妻兼功于夫,阴兼功于阳。....之出也,常县于前而任事;阴之出也,常县于后而守空处,而见天之亲阳而疏阴,任德而不任刑也。是故仁义制度之数尽取之天。天为君而复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阳为大而生之,阴为妇而助之,春为父而生之,夏为子而养之....王道之三纲,可求之于天,天出阳为暖以生之,地出阴为清以成之。”

11   [投诉]

[7楼] 网友:林师 [2020-07-26 20:11:00]

是这样啊……抱歉,我当时看的时候直接炸了,语气有点冲……作者真是博学,也很温柔,谢谢科普。

    [投诉]

[8楼] 网友:灵渡 [2022-10-05 17:24:06] 来自广东

作者大大确实博学,三观也很正很符合社会主义,但文里看起来稍有失偏颇,把“有”“无”简单粗暴分属阴阳,这个更接近于名家的诡辩论了吧,这一番理论确实不科学,但直接说成阴阳五行学说自相矛盾不科学,很容易引起误会,就像楼主说的确实让人不舒服,不然也不需要作者在这里解释一大堆了

10   [投诉]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最后生成:2024-06-15 05:40:56 反馈 联系我们@晋江文学城
纯属虚构 请勿模仿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适度阅读 切勿沉迷 合理安排 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