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书名作者 高级搜索

首页>《功名路(科举)》  第11章

网友:拖延症必死 打分:2 [2020-03-08 01:00:40]

一个月二两银子的工资还有外快……那……一年三两银子的束脩应该也不算很难拿出来呀………

1  

[1楼] 网友:你的小可爱 [2020-03-08 18:40:30]

应该是赋税加上平时用的还有成本,上交家族的之后就没多少了吧

    [投诉]

[2楼] 网友:晨曦 [2020-03-19 11:59:47]

作者有解释贵的是书本,笔墨纸砚,和考试的路费

20   [投诉]

[3楼] 网友:醉意未然 [2020-03-20 17:39:06]

书本,笔墨纸砚贵。笔墨纸砚是消耗品,相当于又多了一样固定开支,还有书,古代书算是轻奢物品了,总不可能你考科举只买四书五经吧,考科举到后期出题范围基本上是考官看过的所有书籍。所以古代读书是真的不便宜。

17   [投诉]

[4楼] 网友:seaman [2020-07-23 22:11:18]

一本书可能就要一两银子了,一些辅导材料可能会更贵,而且那时候不一定能有通用的印刷术,搞不好都手抄,古代就有秀才靠抄书为生的

6   [投诉]

[5楼] 网友:修宝 [2022-03-01 22:10:09]

最有本事的儿子上交家里最多钱,那人家孩子有本事读书不该公中出钱吗??既交钱公中又把着钱不放,这哪是一家人呢?主角爹给钱的目的是养其他家孩子???真没有这样的道理。说挤压其他孩子的资源,那资源还是主角爹给的资源!这一家子真的还不如那个齐老爷。所以说这么多种田文都要分家。不分家,有本事就要被理所应当的吸血该帮助人家了还不帮助。

    [投诉]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最后生成:2024-06-15 20:13:12 反馈 联系我们@晋江文学城
纯属虚构 请勿模仿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适度阅读 切勿沉迷 合理安排 享受生活